下书看 > 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 > 第109章 战斗持续,杀戮未止

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 第109章 战斗持续,杀戮未止

    “我大秦锐士,杀!”

    赵迟剑指敌阵,风啸再次响起。

    随即,麾下诸将分头出击。

    “布阵迎敌,起!”

    屠睢、章邯、任嚣拔剑齐呼,十万锐士迅速布阵。

    十万披甲执械的骑兵率先冲锋,二十万步卒紧随其后。

    战阵形成,以赵迟为中心,十万锐士气息相连,士气高涨。

    “赵迟。”

    今日庞雄定要粉碎你所谓常胜的神话。

    “用投降的士兵填补军队空缺,这样的主意也只有你能想出,分明是在自寻死路。”

    “如果降卒真能如此轻易处理,历史上怎会有诸多处理降卒的难题?当年白起又怎会坑杀四十万赵军?”

    “终究还是太过年轻。”

    “即使击败你,我同样能让世人重新审视我的实力,让先辈的威名重见天日。”

    “以你的性命昭告天下,我庞雄绝不会辱没先辈的荣耀。”

    遥望两军交锋,庞雄内心翻涌,豪情与壮志交织。

    他立志为家族洗刷耻辱,重现先祖庞涓的荣耀。

    如今统领二十万大军,这是他首次掌管如此重权,怎能错失建功立业的良机?

    “庞雄,你闯下大祸。”

    信陵君曾言,魏国对抗秦帝国唯有拖延才能自保,你却贸然出兵,全军出击,不仅辜负了信陵君的信任,也辜负了君王的期望,更将国家推向绝境。

    魏将见二十万大军倾巢出动,脸色骤变。

    “我是庞家后人,鬼谷传人,先祖威名虽已衰退,今日我要以赵迟之首昭告天下,庞家复兴,我庞雄亦不会让先祖蒙羞。”

    “很快,你们便会见证我一战击溃秦军。”

    庞雄大笑,对魏将的警告嗤之以鼻,“我会用赵迟之首证明此战胜券在握。”

    “你真是狂妄至极。”

    魏将怒指庞雄,“你在外假作谦谦君子,在信陵君面前更是如此,如今却暴露本性。”

    但庞雄充耳不闻。

    “信陵君战略太过保守,我的离间之计才是上策。

    战场瞬息万变,信陵君虽才智过人,却不知赵迟实情,也不晓邯郸大营状况,我已派人查明真相。”

    “这一战,我要让你明白,信陵君错了,我庞雄是对的。”

    庞雄冷笑,自信满怀。

    “你愚蠢至极。”

    魏将叹息摇头,“信陵君看错你了,你怎么知这些情报非赵迟故意透露?若赵迟如此易对付,庞煖和廉颇又怎会败于他手?”

    “庞雄,你正将我魏国推向深渊。”

    魏将怒吼,满心绝望。

    然而,局势已不可逆转。

    大地震颤,两军逼近。

    两国骑兵渐近。

    相距五十丈时,一幕令魏军胆寒的画面出现。

    “骑射!进攻!”

    章邯怒吼。

    刹那间,秦军骑兵从背后箭壶中取箭,拉弓待发。

    “这是赵国骑射之术?”

    无数魏军震惊地看着眼前情景。

    嗖嗖嗖。

    无数箭矢从秦军骑兵手中疾射而出,直扑魏军。

    乱箭如雨。

    片刻之间,无数魏兵惨叫倒地,或中箭,或被后续骑兵践踏。

    “胡服骑射?”

    “秦军怎习得此技?”

    “莫非得到赵国骑射真传?”

    庞雄原本自得的表情突变,见秦军娴熟施展骑射之法,内心大惊。

    随即,更可怕的一幕展现。

    “让你们见识我大秦最强骑兵。”

    章邯冷笑一声,挥手下令:

    “猛虎军!冲锋!”

    四十万秦骑迅速分列,显露出隐藏其中的精锐部队。

    数千巨兽疾驰而出,速度之快令人震惊,远超寻常骑兵。

    这些巨兽体型远大于战马,气势逼人,正是由赵迟组建的猛虎军,每位骑士身披黑甲,手持长枪,堪称秦军精锐中的精锐。

    经过数月的磨合,人与虎之间已达到默契无间的合作状态。

    “这……怎么会这样?”

    “这些是老虎吗?”

    “秦军是如何驯服如此多猛虎的?”

    “秦帝国究竟有何秘法能做到这一切?”

    魏军目睹此景无不震撼。

    然而,还未等他们反应过来,猛虎军靠近魏军时,忽然整齐排列。

    吼!

    数千猛虎齐声怒吼,声音震彻天地,完全掩盖了战场上的喧嚣。

    在这震耳欲聋的吼声中,异变陡生。

    魏军战马受惊,四处狂奔。

    “稳住!”

    “我的马疯了!”

    战马因猛虎的咆哮而惊慌失措,魏军前锋骑兵顿时人仰马翻。

    在猛虎的威压之下,战马更加惊恐,将不少魏骑掀翻。

    魏军尚未与秦军交锋便已溃败。

    秦军阵营内,十万铁骑面对猛虎的咆哮毫无惧色,依旧奋勇向前。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秦军战马的耳朵被塞上了东西,加上长期训练,早已适应虎啸之声,因此丝毫不受影响。

    “出击!”

    秦骑冷峻呐喊,动作整齐划一,势不可挡,迅速击溃魏军。

    数千猛虎军也从侧翼发起猛攻,随即全面展开。

    魏骑阵型崩溃,面对秦骑的冲击毫无还手之力。

    庞雄惊愕万分。

    他原本以为可以轻松击溃赵迟,甚至以其首级重振庞家威名。

    然而,眼前这一幕彻底粉碎了他的幻想,仅余恐惧。

    “秦帝国怎么可能驯服猛虎并将其编入军中?这绝不可能!”

    “为何秦军中的降卒没有反抗?”

    “邯郸秦营半数士兵是降卒,他们为何不帮助我们对抗秦人?”

    “难道他们真的忘却了国破家亡的仇恨?”

    庞雄满心惊恐,难以置信。

    此刻,他脑海中再次浮现那位魏将警告过他的话语。

    赵迟既能战胜庞煚、廉颇,又能成为秦帝国上将,确实不易。

    这句话让庞雄心中生疑,如今更是令他陷入恐慌。

    “庞雄,”

    魏将怒吼,“你已是魏国的罪人!庞涓葬送了魏国精锐,而你又让魏国陷入绝境。

    庞家人人皆为罪人!”

    魏将手指着庞雄,吼声震天。

    庞雄面色苍白,低声自语:“我确实是魏国的罪人。”

    事到如今,一切都已无法挽回。

    若非他轻视赵迟,低估对手,因自负膨胀而贸然出击,或许还有逆转局势的机会。

    然而,如今大局已定,军队溃败,再无退路。

    血虎之上,赵迟冷眼俯瞰这场早已落入他计划中的局势。

    他紧握一份密函,上面写着:“暗影探明庞雄行踪,此人对魏无忌恭敬有加,实则刚愎自用、狂妄自大,易于对付。”

    “庞涓之后,不过尔尔。”

    赵迟冷哼一声,“庸才罢了。”

    指尖火光一闪,密函瞬间化为灰烬。

    久远以前,赵迟便从暗影处获取情报,精心策划。

    这场战争非一时冲动,而是智慧与耐心的博弈。

    洞察庞雄的性格弱点后,他巧妙布局,诱其入局。

    “击溃魏军,可定大局。”

    赵迟目光凛冽,“直逼大梁,迫使魏无忌回援,必胜无疑。”

    “传令全军!”

    赵迟怒喝,“敌未溃,则战不止!取庞雄首级者,首功无疑!”

    “上将军有令:敌若不溃,攻势不停。

    取庞雄首级者,首功归之。”

    传令官疾驰而去,高声宣读军令。

    鼓声震天,秦军士气高涨。

    两军交锋,猛虎军团势不可挡,魏国骑兵全线崩溃。

    在这场激战中,猛虎军犹如天降神兵,魏军毫无招架之力。

    “我是魏国的罪人……”

    庞雄面色惨白,喃喃自语。

    “为何还不撤军?”

    魏将愤怒质问,“难道要葬送我魏国精锐?”

    这一声怒吼唤醒了庞雄。

    “撤……撤军。”

    庞雄声音颤抖。

    “听见了吗?撤军!立刻撤军!”

    监军高呼,眼中满是羞辱与愤恨,“愧对信陵君,愧对大王,愧对魏国!恨不得一剑杀了庞雄这等废物。”

    但一切都已太迟。

    战斗持续,杀戮未止。

    十万秦军铁骑狂奔,二十万步卒齐头并进。

    天地间箭矢横飞,投石肆虐,敌军节节败退。

    对于老兵而言,战场是建功立业之地;对新兵来说,这是脱离奴籍、成为合格战士的机会。

    无人愿意错失良机。

    战场上血流成河,每位将士拼尽全力,只为建功立业。

    魏军撤退时,秦军穷追不舍,誓不放走一人。

    此役,猛虎军初出茅庐便震慑全场,以雷霆之势突破防线,奠定胜局。

    “即便有千名猛虎军,也难保万全。

    我欲扩编更多精锐铁骑。”

    “同室操戈并非正道,唯有驱逐外寇方为根本。

    匈奴、东胡的骑兵虽强悍,遇猛虎军又能如何?”

    此役凸显猛虎军实力,也让赵迟对外族威胁愈加警觉。

    秦军受令南下,向魏国发起总攻。

    赵迟率十万大军两日内突破魏国边疆二十万守军,麾下屠睢将军斩杀魏国大将庞雄。

    魏国损兵折将,残部仓皇撤退。

    不到半月,赵迟攻占魏国多座城池,扩土无数。

    魏无忌镇守西陲,与王翦对峙未分胜负。

    然而北境败报迫使他撤防回大梁,集结资源守城,等待齐、楚、燕援军。

    赵迟重现昔日攻陷邯郸、逼廉颇回防的战术。

    仅一个月,秦军连克魏国西陲与北陲数百里土地,两路大军逼近大梁。

    大梁城头,魏无忌神情严峻。

    秦军已深入腹地,大战一触即发。

    尽管他早有谋划,但魏国现状难以抵挡强秦。

    他悔恨不已:“可惜魏国昔日人才济济,今无人可用。

    误信庞雄,他虽为庞涓后人,身为魏臣,却毁我大局。”

    魏无忌年迈疲惫,面对强敌无计可施,作为国君,他誓死扞卫魏国。

    本欲拖延以待援军,却因庞雄刚愎自用而功亏一篑。

    “天命难违,人力何用?”

    魏无忌紧握双拳,满是愤懑。

    “信陵君勿忧,错判庞雄非你之过,实因魏国再无良将。”

    即便边关失守,主力溃败,但你尽力止损,多处设防延缓秦军。

    大梁尚有十万精锐,粮草充足可撑半年,且你亲守,必等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