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 > 第118章 情有可原

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 第118章 情有可原

    “这三个字绝非寻常封号,而是天下武将所向往的荣耀。”

    “这三个字,足以让我在百万秦军中享有无上威望。”

    “秦王真是明主。”

    赵迟本只期望爵位晋升,却不料得到这般荣耀。

    武安君的称号让他在秦军中无人能敌,若日后大秦统一天下,他将成为无敌统帅。

    单凭这称号,便可令四方震颤。

    “赵迟,自入伍以来,百战百胜,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得此封号,实至名归。”

    王翦惊叹之余,内心也深感佩服。

    若换作蒙武、桓漪等人获此称号,他或许会有微词,因为他们同为一代名将,战绩相当。

    但这份荣耀落到赵迟身上,他毫无异议地认可。

    因为赵迟的功绩对大秦而言毋庸置疑。

    从灭韩斩暴鸢、韩王,到焚南阳、败庞煖,再到守邯郸数月、杀廉颇,奠定灭赵基业,终至灭晋最后一役,赵迟更是主导全局,力挽狂澜。

    每战皆可成就英雄威名,而这些殊荣集于一人,足证其非凡才略。

    百战百胜,助秦统一大业,武安君之称实至名归。

    “臣赵迟,谢主隆恩。”

    赵迟躬身一拜,语轻而情深,沉稳庄严。

    “果然乃迟公子,纵遇大事,仍能如此镇定,若日后秦帝国由迟公子引领,必再创辉煌。”

    辛胜见赵迟行事低调,心生敬仰。

    此等荣耀,即使王翦得之,亦难免狂喜。

    非仅武将荣耀,更是莫大肯定。

    “上将军王翦听旨。”

    辛胜回神,目光转向王翦。

    “秦王旨意。”

    “上将军王翦,于灭魏之战建功,赐爵升一级,另有赏金……”

    辛胜朗声道。

    “臣王翦,叩谢大王恩典。”

    王翦忙拜谢。

    相较祖龙对赵迟的厚赏,王翦只升一级,然赵迟功不可没,战功自不可同日而语。

    “两位上将军,请接旨。”

    辛胜递上两份圣旨。

    赵迟与王翦郑重接过,王诏不容轻忽。

    “辛胜将军,不知大王近日如何?”

    接过圣旨后,赵迟含笑发问。

    “托武安君福泽,大王得知您凯旋魏国,甚是欣慰。”

    辛胜笑答。

    “那么我家夫人与孩儿们也该安好?”

    赵迟再次关切询问。

    “夫人与公子承大王照拂,平安顺遂。

    公子与夫人常伴大王左右,乖巧可爱,令大王欢悦。”

    辛胜笑着回应。

    “如此甚好。”

    赵迟方觉安心。

    “此外,末将自咸阳来时,大王特别嘱咐:武安君料理完魏地事务后,可回咸阳休憩。

    大王还盼与武安君再共杯盏。”

    闻言,王翦更疑惑地望向赵迟。

    “这小子到底得大王多少宠信,刚休整不久,竟又准许休养。”

    王翦心中复杂。

    他自镇守函谷以来,一年难得半月回咸阳,而赵迟一次休养便是月余。

    细思后,王翦也理解赵迟久未归乡,情有可原。

    “辛胜将军。”

    “您长途跋涉,亦是辛苦。”

    赵迟含笑言:“事毕后,可至大营详谈。”

    他已改称武安君,地位早超上将。

    “武安君。”

    辛胜面露难色:“末将奉王命来,须即刻返报。”

    原只需派普通禁卫锐士传旨,但祖龙偏爱亲子,故辛胜亲赴。

    “不妨迟延一日。”

    赵迟含笑补充:“此次有些物件需辛胜将军带回呈给大王。”

    辛胜不敢推辞,恭敬应命。

    此时,

    赵迟受封武安君,系统提示音骤然响起:

    “恭喜主公荣膺尊号《武安君》。

    佩戴此号,可享百万秦军敬重,军威无双,凌驾众将。

    启用此号,统军杀敌,可获杀敌∞分之一修为,更能施展秘技《杀道》,吸纳属下杀敌时的∞分之一戾气。”

    “此武安君之名,当真惊世骇俗。”

    赵迟闻言心颤,万想不到区区称号竟有如此深远意义。

    此称号化作系统属性,堪称卓绝。

    他尤为在意的是称号对修为增长的帮助。

    以往领军杀敌,只能获取总修为的四分之一,还需直属部下建功。

    如今得此称号,不论是否隶属麾下,只要是他统军,便能受益。

    且修为比例从四分之一跃升至∞分之一,增幅惊人。

    赵迟当即激活称号:“称号已佩戴成功。”

    “秦始皇果然豁达。”

    “此号非凡,另赐两爵作为奖赏。”

    赵迟暗喜。

    定魏之战不仅使他连升两级,还收获意外之喜,秦始皇确为千古一帝,胆识超群。

    营帐内,赵迟备好简餐,虽处乱世,珍馐罕见,他却习以为常。

    “这般厚礼,武安君过谦了。”

    辛胜望向桌上的菜肴感慨。

    “辛将军远途跋涉,实在辛苦。”

    “可惜军规严明,否则定要与你畅饮。”

    赵迟玩笑道。

    “武安君言之有理。”

    王翦附和。

    此刻,营帐仅有三人。

    “能蒙武安君与王翦上将款待,实乃辛胜之幸。

    日后二位返咸阳,定由我做东,畅饮欢聚。”

    辛胜亦微笑。

    随后,三人边用餐边闲谈,皆为武人,话题甚多。

    “不知武安君欲献何奇物给大王?”

    辛胜醒悟,好奇发问。

    “乃宝物,于我大秦,于大王而言,皆稀世珍品。”

    赵迟轻笑,向帐外示意。

    顷刻间,十几个侍卫抬着铁笼入内。

    “鸽子?”

    王翦与辛胜见笼中白鸽,均微愣,疑惑打量赵迟。

    “武安君,这便是你的宝贝?”

    “莫非是要煮来吃?”

    辛胜不解询问。

    “煮着吃?亏你想得出。”

    赵迟瞪他一眼,若非顾及他是古人,真想呵斥。

    其实,此时代确有人烹食鸽子,滋味不错。

    “迟小子,这鸽子有何特别?”

    王翦语气平和。

    “若无特别缘由,我又何必献于大王。”

    赵迟含笑解释。

    他向侍卫递了个眼色,侍卫们立即领会,铁笼随之打开,十几只白鸽振翅飞出,却不远去,而是围绕赵迟盘旋。

    “此等鸽子天生识家,只要让它在一处久居,熟悉环境后,纵使远赴千里,甚至万里,也能准确归巢。”

    赵迟凝视着飞翔的鸽群说道。

    王翦与辛胜闻言微微一愣,彼此对视。

    身为久经沙场的将领,他们立刻意识到其中的重要性。

    “这些鸽子难道是用来传递消息的?”

    王翦声音中带着几分震动问道。

    “若将其置于咸阳,各地情报岂非能更快汇集至此?”

    辛胜补充道。

    “正是如此。”

    赵迟点头确认。

    “照这样说来,这确实称得上是奇珍异宝。”

    “武安君,这些鸽子可是您亲手所育?”

    “勉强算吧。”

    赵迟轻轻点了下头。

    “武安君才华横溢,末将难以企及。”

    辛胜起身,恭敬地向赵迟行礼。

    “辛将军过誉了。”

    赵迟连忙还礼。

    “武安君,这些鸽子对我国意义重大。”

    “如今天下纷争,传递消息殊为不易,即便在晋地,欲将讯息送至咸阳,也需靠快马疾驰,最快也要八日,且随时提防敌方突袭。”

    “若有这些鸽子,即便相隔千里,或许两天,甚至一天便能抵达咸阳。”

    “这对秦帝国统一大业助力颇大,能大幅减少因时滞造成的损失,确保大王旨意迅速传达诸将,而将帅奏报也可即时上报。”

    “因此,以此方式传信,可减少因传递消息而产生的伤亡。”

    “武安君之功,当受嘉奖。”

    “这一拜,不仅代表大王对您的感激,也为那些因延误而牺牲的将士向您致谢。”

    辛胜激动地说。

    他知道信鸽的出现意味着什么——秦帝国的实力正在增强。

    “本官乃大王亲封的武安君,也是秦帝国的一员,无需这般礼节。

    这些信鸽只是献给大王的薄礼。”

    赵迟神色肃然。

    尽管如此,他心中仍有私心,不会将所有珍稀之物尽数展现。

    即使此刻展示,未来也可能成为他人利用的工具。

    所以,赵迟选择了保留。

    然而,信鸽不同,他凭借驯兽之术牢牢掌控,他人无法夺取。

    秦始皇对其极为信赖,赵迟自然全力配合,但也不会越权行事,因为他明白历史,清楚若秦始皇早逝,秦帝国将面临何等困境。

    \"迟小子,\" 王翦感叹道,\"你带来的信鸽不仅价值连城,更揭开了秦帝国崭新的一页。” 赵迟心中暗喜,深知这新时代将由他主导。

    一旦大权在握,他定会让天下和炎黄子孙经历翻天覆地的变化。

    饭后,辛胜与王翦离开,赵迟随即联系系统:\"领取爵位晋升奖励。”

    \"指令已接收,恭喜您荣升为大庶长,获得下品灵石若干。” 系统回应。

    \"恭喜您受封关内侯,获得玄阶武技《武当梯云纵》。” 系统继续提示。

    灵石到账,宗师级修行无忧。

    即使不参与战斗,这些资源也足以助他踏入宗师境界。

    而《武当梯云纵》是一门精妙的轻功,习得此技后,他可以在四方自由行走,更是一种保命绝学。

    赵迟心情愉悦,已经达到先天境界的他,正在研习九阳与九阴的融合之术。

    虽然在他看来,九阳是佛门秘技,九阴属道家所有,但两者本质相同,殊途同归,系统融合毫无阻碍。

    先天境界的人拥有先天真气,学习轻功后可以凌空飞行。

    现在有了这个轻功,遇到危险时他能保持冷静。

    只是以他现在的修为与地位,世间已经没有人能够伤害到他。

    \"这次灭魏行动收获颇丰,不仅权势和封号增加,实力也有所提升。” 赵迟暗自窃喜。

    咸阳,秦王殿内,祖龙坐在王座上,笑容满面。

    王绾起身激动地说:\"大王,魏国捷报传来,武安君攻陷大梁后,魏国无力再战,我军势如破竹,许多城池闻风而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