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 > 第128章 锦绣河山,亦未曾踏足

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 第128章 锦绣河山,亦未曾踏足

    同时,秦帝国已将战书送往燕国,并备妥致齐楚两国的国书。

    “诸位兄弟辛苦了。”

    赵迟微微一笑。

    听到他的声音,值守的锐士无不激动万分。

    武安君赵迟,在秦军中如战神般存在,令所有锐士心生敬仰。

    车驾顺利入宫,毫无阻碍,很快抵达章台宫。

    甫一到,赵迟就看见自己的两个孩子正与祖龙的几位小公主嬉戏,玩得兴高采烈。

    这两个小家伙仿佛早已习惯王宫生活,毫无拘束之意。

    “咳咳。”

    赵迟低声咳嗽。

    听到父亲的声音,几位小公主立刻发现他。

    “大哥哥!”

    “是你!”

    “你回来啦!”

    嬴阴嫚等人见到赵迟,同样欣喜若狂,纷纷围拢过来。

    两个小家伙看到父亲被众人环绕,焦急地跳起来。

    “姑姑…”

    “这是我爹爹,你们不能抢!”

    “这是我爹爹…”

    两小童急奔至父侧,竭力挤入却未成功。

    “哈哈哈!”

    “真是调皮!”

    赵迟上前,一手一个将他们抱起。

    此刻,两小童又恢复骄傲之态,似在宣告:爹爹终归来了!

    幼龄孩童多爱独占父母。

    “阿耶!”

    “爹爹到!”

    赵钰琪朝殿内呼唤。

    “进来吧。”

    祖龙低沉嗓音自殿内传出。

    赵夫人柔声道:“琪儿、熙儿,去玩耍,爹爹要入宫了。”

    赵迟迈步入章台宫深处。

    章台宫中,祖龙专注批阅各地奏折。

    身为勤政君主,他每日只忙于早朝与政务,鲜少涉足后宫。

    他以强国兴邦、一统天下为毕生追求。

    这般尽责君王,世间稀有。

    “休息得好吗?”

    祖龙抬眸,笑意盎然。

    “躺了一日,精神焕发。”

    赵迟亦微笑回应。

    一旁赵高震惊地看着这一幕——祖龙与赵迟毫无君臣隔阂,反显亲近,令他震撼不已。

    多年来,他从未见过如此场景。

    “赵高,退下。”

    “无召勿扰。”

    祖龙冷冷扫视。

    “臣告退。”

    赵高低头行礼,缓缓退出。

    心中满是酸楚。

    自赵迟得宠后,祖龙对其一家优渥有加,使他失去刺探秦机密良机,也无法及时传递要信给胡亥公子。

    然在王权之下,他不过卑微宦官。

    “大王召臣何事?”

    赵迟未等祖龙示意便落座,因祖龙曾言不必拘礼。

    “无事就不能找你?”

    祖龙语气带怒。

    难得赵迟归来,他本想增进父子感情。

    “大王所言甚是。”

    赵迟苦笑附和。

    “呵呵。”

    察觉赵迟话语无奈,祖龙得意一笑。

    跟老子斗?你还嫩着呢。

    “魏国已亡,剩余王族押至咸阳。

    朕会赐你两位魏国公主为妾。”

    祖龙忽道。

    赵迟听后轻笑:“大王思虑周全,先赐韩、赵公主,今又添魏公主。

    若灭齐、楚、燕等国,是否也要赐来?”

    “无妨。”

    “正可延续你家血脉。”

    祖龙笑道。

    此时,赵迟嬉笑提议:“大王如此慷慨,不如帮我解决终身大事吧。

    您认我为婿,我认您为父,如何?”

    闻言,祖龙瞪他一眼:“荒唐,休想!”

    “旁人或许觊觎她,唯独你不行。”

    “为何我不能这样想?”

    赵迟一脸无辜。

    祖龙眼神一冷,心中怒火升腾。

    这人竟打妹妹的主意,实在不堪。

    但转念一想,赵迟不知自己身份,这话或许只是玩笑。

    “胆子不小,竟敢戏弄寡人。”

    祖龙皱眉道。

    “臣不敢。”

    赵迟笑答。

    “算了,懒得跟你啰嗦。”

    “过来。”

    祖龙起身走到沙盘前,赵迟紧跟其后。

    沙盘上,原本晋国的土地尽染秦旗,大秦已占大部分疆土,与齐、楚、燕相较,国力悬殊。

    “若要灭燕,”

    祖龙低声问。

    “据我所知……”

    “赵国当年攻燕,重创其国,若非我军援救,燕早亡矣。

    今虽时移世易,燕国仍弱,兵力不足四十万,可调动者仅三十万。”

    “灭燕,”

    赵迟不以为意,“无须多虑,引其主力决战,一战破之。”

    “燕邻代地,可遣李牧虚张声势,双管齐下,必胜无疑。”

    赵迟直陈己见。

    祖龙闻言,眼中笑意微现。

    此子眼光超群,难怪屡建奇功。

    “看来,灭燕重任非你莫属。”

    祖龙含笑点头。

    “为秦效力,责无旁贷。”

    赵迟毫不犹豫接下任务。

    伐燕利大于弊,赵迟岂会放过?

    “好。”

    “你在灭赵中立功无数,此番定能让我满意。”

    “休整一月后,即刻准备伐燕。”

    “灭魏时的权力,亦适用于此次。”

    祖龙决断言之。

    “臣领命。”

    赵迟欣然受命。

    “天下版图,”

    “大半已归我手,仅余此一国,便可统一天下,成就霸业,名垂千古。”

    祖龙凝视沙盘,豪情满怀,威严尽显。

    “果然是千古一帝,秦始皇。”

    “果然气势磅礴。”

    “有人说,若秦始皇有世界地图,是否也会囊括全球。

    若他多活数年,或许真能达成。”

    “不过,我最好还是闭口不言。”

    天下于他与众多国人而言,不过是中原大地。

    世人皆知天地广袤,却不知天下不过是沧海一粟。

    之外还有无数未知之地,即便秦始皇未至,我亦将有所建树。

    若他有朝一日统御天下,必将开创武道盛世,重振灵韵,令天下万物尽归己控。

    赵迟胸中满溢这般豪情。

    然眼下,他须收敛锋芒,因自身力量尚未强大到足以震慑四方。

    他亦常羡军旅生涯,在战场上的拼杀让他向往。

    虽贵为帝王,掌控山河,却似困兽囚于深宫。

    繁华江山看似尽在掌中,实则多赖臣属进献,自己未尝亲历其境。

    锦绣河山,亦未曾踏足。

    看着沙盘,仿佛万象在目,却模糊不清。

    “秦始皇所言不假,此宫确如牢笼。

    百官表面恭敬,内里各怀心思,皆以私利为先。

    我亦如此,唯有将国计民生与众人利益相连,才能激发他们。”

    “秦始皇所听,不过百官奏章中的词句,是他们愿他知道的,非他真心探求的。”

    “朝堂藏龙卧虎,秦始皇或未察觉。”

    “即便秦律森严,仍有人敢于触犯。”

    赵迟沉思。

    从秦始皇话语中,他有所领悟。

    “话说回来,你久居军营,从未涉足政务,对此有何见解?”

    祖龙转向他。

    “臣只懂军务,于政务全然陌生。”

    赵迟诚实地回答。

    此话并无虚假,他对政务确实毫无头绪。

    他生性老实,岂会故作姿态?

    “身为我大秦武安君,精通一门固然重要,政务能力也需提高。”

    祖龙直截了当地说道。

    听完此言,

    赵迟疑惑地抬起头。

    “武安君只需专注军务,为何要涉猎政务?”

    祖龙指了指王座:“坐下。”

    赵迟迟疑地望着那座位:“这是您的宝座,我怎敢冒犯?”

    祖龙语气坚定:“没人会说什么,这里是家,不必拘泥于规矩。”

    他严肃下令:“你是我的继承人,未来储君,必须了解政务。”

    赵迟只好顺从:“臣遵命。”

    赵迟跪坐在王座上,面对堆积如山的竹简奏疏,茫然问道:“如何处理?”

    祖龙答道:“处理这些文件,不明白的地方随时可以询问。”

    赵迟暗自腹诽:“秦始皇把我当作苦力,让我审阅奏折,果然是官大一级压死人。”

    他拿起一份奏折,开始仔细阅读。

    廷尉李思上奏,称赵、韩虽已归附,但秦法推行遇阻,民众多有抗拒,建议以强力震慑逼其顺从。

    祖龙向赵迟征求意见,赵迟立即反对,主张不可急功近利,应效仿商鞅变法循序渐进。

    他指出商鞅变法经数代才稳固,如今赵、韩百姓对秦法陌生,贸然实施恐生乱局。

    同时,他提到已在两地部署兵力确保稳定,韩地秦法推行大半,即将全面展开。

    祖龙听后点头同意,令稳步推行秦法。

    赵地也开始逐步实施秦法。

    李思主张短期全面推行秦法,显得过于急躁,此策不妥。”绝不可准许。”

    赵迟回应。”你说得很有道理。”

    祖龙微笑注视赵迟后说:“你说自己不通政务,我看你理解得很透彻。”

    “大王,这只是常理,谈不上精通政务。”

    赵迟苦笑着答。

    “那么,批阅这份奏书吧。”

    祖龙示意,赵迟接过任务。”要用刻刀批阅?大王,您当真让我动手?”

    赵迟拿起刻刀,满是疑惑。

    他意识到祖龙确实让他亲自动手。

    虽然这是职责所在,但显得仓促,他既非储君,也无王室血统,不该独自裁决。

    “堂堂武安君怎会不懂政务?”

    祖龙淡然说道。”待天下平定,大军无战之时,我会重用你的才能。”

    他又随意补充一句。”这个借口略显勉强。”

    赵迟心中思忖。

    即便天下统一,战事停止,安定仍需军力支撑,他的统帅之能不会无处施展。

    无奈之下,赵迟拿起刻刀,在奏书上刻下“否决”

    二字。

    批阅文书不难,只需熟悉方法,明确国策方向,有独特见解和措施即可。

    至于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事宜,还需朝堂共同商议,君主犹豫时,百官也须参与讨论。

    对祖龙而言,只需判断可行与否并阐明理由。

    “我大秦改革成效历经数十载方见成果,治理新得之地不可急于求成,应循序渐进,方能推行秦律。”

    赵迟再次刻字,写下否定依据。”小崽子,还说不会审阅奏折。”

    祖龙看后满意点头,“看来你懂规矩,驳回理由写得清清楚楚。”

    赵迟一时愣住,不知是喜是谦。

    他在章台宫多次见到祖龙处理公务,熟知批阅流程,早已习惯此类事务。”既然明白,继续吧。”

    祖龙鼓励,“有疑问随时问,完成后放一边即可。”

    见赵迟专注工作,祖龙满意微笑,转身喊道:“琪儿、熙儿,父亲带你们出去玩。”

    话音刚落,两孩子迅速跑来。

    父亲得空了!孩子们欢呼着跑到祖龙身边。

    “姑姑们呢?”

    一声询问引得众人开怀,随即开始准备游戏。

    赵迟望着此情此景,感慨良多:“这般情景实在难得。”

    ……

    “那些鸽子很有趣。”

    赵钰琪开心地说。

    “琪儿,父王已将鸽子送去别处,若你们喜欢,回头我让爹爹再给你们找一些,让你们尽情玩耍。”

    祖龙温和地说道。

    “父王。”

    “我们能否外出游玩?”

    嬴阴嫚鼓起勇气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