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 > 第170章 这样才能赢得天下人的敬仰

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 第170章 这样才能赢得天下人的敬仰

    辛胜恭敬地领命,随后离开。

    “嬴傒此举,总算洗清了昔日的过错。”

    “嬴傒过去的最大错误,就是与叛徒无异。

    宗室之首应当效忠君王,而不是拘泥于繁文缛节。”

    吕不韦感慨道。

    二十年前,

    吕不韦是唯一亲身经历并深入参与此事的人,不仅毫发无伤,还赢得了祖龙的绝对信任。

    自入秦以来,吕不韦的态度备受赞誉。

    尽管地位崇高,他始终敬畏王权,从不越界。

    即使满朝官员多有异议,不顾君王颜面,吕不韦仍坚守臣道,辅佐祖龙,并暗中保护了夏玉房。

    吕不韦在祖龙心中的地位根深蒂固。

    “何其荒谬,竟有人企图用礼法束缚君王。”

    祖龙冷笑道,目光转向嬴迟,“迟儿,你当年训诫扶苏的话很有道理。

    礼法、秦法乃至天下之法,都是君王治理天下的工具,若这些法律反而凌驾于君王之上,又有何意义?”

    “君主既然居于高位,就应驾驭诸法,而非受制于法,否则终将沦为傀儡。”

    “然而,作为君王,应当泽被万民,造福百姓,这样才能赢得天下人的敬仰。”

    祖龙语气坚定。

    “儿臣铭记于心。”

    嬴迟点头,神情专注。

    对嬴迟来说,每次身份的变化都促使他重新审视自我。

    担任百夫长或千人将时,他的目标是率领部下建功立业;升任万人将后,则追求更大的成就;随着权力的增长,他的心智也愈发成熟,更加坚韧且全面。

    掌握秦帝国兵权时,他的视野甚至超越了许多将领。

    如今身为太子,不但统领三军,还拥有监国之权。

    这一转变迫使嬴迟迅速调整自己,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宗室事务该如何安排,你有何看法?”

    祖龙突然问道。

    宗室成员皆为嬴姓,血脉相连,关系紧密。

    自从那件事发生后,祖龙掌控大权,宗室的地位逐渐下降,在朝廷中的影响力逐步减弱。

    直至今日。

    “此事交给臣处理即可。”

    嬴迟略加思索后回答。

    “很好。”

    “嬴傒已经离世,今后宗室诸事全权交予你。”

    祖龙果断应允,赋予嬴迟更多实权。

    祖龙对嬴迟的信任毫无保留。

    嬴迟虽为太子,却依旧掌控着武安君的军权,更兼任代理国政的重任。

    可以说,他手握的权力几近王权,唯独差一步登基。

    “多谢父王。”

    嬴迟诚挚道谢。

    “迟儿,你打算何时迁你母后的陵寝至王陵?”

    祖龙带着期待询问,这并非命令,而是征询意见。

    此事关乎他的意愿,也需要尊重儿子的想法。

    “待东宫班底建成,郡县制推行后,我便归乡完成迁葬。”

    嬴迟语气平稳。

    “如今四海安定,分封制已废,若郡县制再拖延,恐对天下不利。”

    嬴迟言辞坚定。

    “说得对。”

    “迟儿如此重视此事,我很满意。”

    祖龙满意地笑。

    他原以为嬴迟会立刻迁母后的陵寝,但成为太子后,嬴迟迅速适应了角色。

    “迟儿,你如何看待郡县制?”

    “两位爱卿尽可畅所欲言。”

    祖龙恢复严肃,环视众人。

    “中原辽阔。”

    “六国灭亡后,秦帝国疆域扩大,治理需考虑各地的具体情况。”

    “此事我心里已有规划。”

    嬴迟首先发言。

    毕竟,他的见识远超常人,对于郡县制早有设想。

    “太子所言极是。”

    吕不韦出列道,“推行郡县制至关重要,此事我愿与太子共议。”

    “很好。”

    “有仲父协助,郡县制定能顺利推行。”

    见吕不韦表态,祖龙十分欣慰。

    吕不韦的能力毋庸置疑,他的支持能让嬴迟少走弯路,推行郡县制也将成为嬴迟作为太子的重要成就,有助于提升威望。

    “今日事已大致解决。”

    “迟儿,你也回去准备搬入东宫吧。”

    “待郡县制施行,父王将与你一同回李家村。”

    “未能再见你母后最后一面,父王怎能让机会再次错过。”

    祖龙笑着说道,但话语间仍流露出深深的哀伤。

    即便过去许久,祖龙依然无法完全释怀内心的伤痛,尤其在今日,他终于实现了曾经未竟的愿望。

    “父王,您该休息了。”

    “儿臣告退。”

    嬴迟向祖龙行礼后起身,蒙骜与吕不韦也随之行礼。

    三人离开章台宫正殿,殿内复归寂静,大门缓缓闭合。

    待四周无人,祖龙席地而坐,眼中满是复杂的情感,既有欢喜又有悲痛。

    “冬儿。”

    “若你在天有灵,是否看见了?”

    “政儿今日总算兑现了当年对你的承诺,如今你是大秦皇后,真正的母仪天下。”

    “不仅如此,我们的孩子也已认祖归宗,被立为太子,未来天下之主就是我们的孩子。”

    \"你未向迟儿提及我的事,或许是顾忌牵连。

    然而,你内心希望他能认出我,所以留下了那块玉佩。”

    \"你知道,看到玉佩后我便明白了他的身份。”

    \"冬儿,你找到迟儿的机会微乎其微,却低估了他的能力。”

    \"他远超我们的预期,短短八年便一统诸国,奠定基业。”

    \"正因迟儿的出色,我才得以迅速找到他。”

    \"有意思,你不信的话,当年他投身军旅时我就听说过他的威名,怎料竟是自己的亲生子……\"

    祖龙从床榻上取出冬儿的画像,低头注视,时而微笑,时而落泪。

    对祖龙来说,面对众人须显威严,唯有对冬儿无需掩饰,因为他了解祖龙的一切,包括年少时的艰难。

    离开章台宫后,

    \"两位太傅,告辞。”

    嬴迟对吕不韦等人说。

    \"太子殿下,关于推行郡县制的计划,何时商议?\"吕不韦问。

    \"离大朝会还有五日,明日起即可讨论,请太傅移步东宫。”嬴迟答道。

    对于秦帝国,朝会分大小:

    小朝会在章台宫内,仅皇帝与重臣参与;大朝会则要求所有文武官员出席。

    此外,朝会非每日举行。

    \"明白了。”吕不韦点头,随后思索着郡县制的具体实施。

    不久后,

    嬴迟回到武安君府。

    但只住了一夜,

    次日便准备迁往东宫,作为太子,东宫才是正式的住所。

    回寝殿后,

    嬴迟整理思绪。

    \"升任太子,地位超越武安君,定有封赏。”

    心中暗忖。

    果然如此,

    \"恭喜宿主成为太子储君,奖励玄阶宝箱一个,是否立即开启?\"系统的提示传来。

    \"恭喜宿主成为太子储君,获得称号《大秦太子》……\"

    \"恭喜宿主成为太子储君,获得称号《大秦太子》,佩戴此称号处理政务和军务时可保持头脑清醒,决策效率提升两倍,修炼速度翻倍。”系统的声音响起。

    听完后,嬴迟嘴角扬起笑意。

    \"此称号甚是实用!\"

    \"日后登基,此头衔又该如何助我?\"

    \"处理国事效率提升两倍,无论军务、政务或琐事,皆成倍增长。

    这对暂代摄政的我至关重要。”

    \"修炼速度亦加倍。”

    \"这点毋庸置疑。”

    \"有了这助力,宗师境界指日可待。

    届时,或许还能再选一门技艺分支。”

    嬴迟心中激动不已,想到自己手中已有数千块下品灵石,还有不少中品灵石,足以支撑他迈向更高的境界,宗师之境就在眼前。

    “迟哥哥。”

    李烟言轻声呼唤。

    “该用餐了。”

    嬴迟回应。

    李烟言缓步走近,今日穿着华丽的宫装,更显端庄典雅,魅力非凡。

    在这个等级森严的时代,礼仪制度严格,原本属于武安君夫人的服饰,如今因嬴迟地位的变化,李烟言作为太子妃、东宫正妃,未来的大秦皇后,身份随之提升。

    “走吧,我们去武安君府共进最后一顿家宴。”

    嬴迟笑着牵起李烟言的手,走向后殿。

    李烟言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无论岁月如何变化,迟哥哥依然是那个最爱她的迟哥哥。

    即便他已成为太子储君,未来的帝王,对她的深情从未改变。

    即使府中有许多公主,个个美丽动人,却无人能取代她在迟哥哥心中的位置。

    嬴迟如他的父亲祖龙,心中只容得下一人,其余女子不过是为了延续血脉的工具。

    不多时,他们来到后殿,桌上美食早已摆好。

    今日是嬴迟被册封为太子的日子,武安君府的厨子特意准备了最丰盛的菜肴,放在当时看来堪称奢华。

    “臣妾叩见太子。”

    后殿走出十几位绝色佳人,齐齐向嬴迟行礼,态度谦卑恭敬。

    嬴迟看向几位侧妃,她们从妾室升为正式的侧妃。

    “都坐下吧。”

    嬴迟点头示意。

    “谢太子。”

    众侧妃带着敬意依次落座,与嬴迟和李烟言保持适当距离,这是礼法所定,不可逾越。

    对她们来说,这样的待遇已是殊荣。

    起初她们以为成为武安君的妾室便是福气,而昨日得知自己的夫君竟是大秦嫡长公子、现在的太子,这令她们的地位再次提高,成为太子的侧妃。

    这样的机会过去难以想象。

    纵然她们出身各国公主,享有无上尊荣,但在那个女子地位低下的时代,大多在成年后被父王赐婚给功臣。

    而今却截然不同,身为太子侧妃,若能为太子诞下子嗣,地位将更加稳固。

    待太子登基,她们或许能成为王的侧妃,甚至册封为夫人。

    但正妃之位她们连想都不敢想,因为那是嬴迟给予李烟言的专属承诺。

    嬴迟与李烟言的关系众人皆知,李烟言是他最珍视的人。

    在这府中,若有人心存异志,那无疑是自寻死路。

    李烟言作为太子妃,并未压制其他人,而是给予她们侍奉太子的机会,这让她们心存感激,绝不敢逾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