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 > 第417章 但苦于没有机会

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 第417章 但苦于没有机会

    楚稷微微一愣,忙道:\"父皇,这……\"

    \"就这样定吧!回去后顺便派人通知其他王府传达旨意。\"

    \"……儿臣遵旨!\"

    这几日奇事频发,虽然有迹可循,但临到眼前,楚稷仍感不适。

    然而,无论如何,能独自过年实在令人兴奋!皇家年夜饭规矩繁多,如今可在自家王府守岁,岂不是可以邀各家小姐前来小聚?

    想起迎春羞涩的模样,楚稷心想:\"该轮到二妹助我一把了!\"

    皇宫,文华殿。

    楚稷一脸无语地望着礼部尚书江源:“父皇说本王能去养心殿,可现在两边跑实在太麻烦了。

    这边刚处理完奏事,那边又要赶回去批复,这不是折腾人吗?”

    江源皱眉摇头,严肃地说:“太子殿下该自称孤了。

    陛下的旨意里明确让您在文华殿问政,便不能再往养心殿跑。

    至于批复的事,待六部议事后再去养心殿也不迟。”

    楚稷一脸黑线,不满地道:“圣旨是兰台寺和你们拟定的,当时为何不问问父皇让我在哪办公?直接定到文华殿,这得多远啊!我如今不住宫里,又没马车,全靠步行,实在不便。”

    江源也略显尴尬,毕竟这件事根本没向雍和帝确认过。

    当时拟旨时大家都仔细讨论过,毕竟太上皇和雍和帝还健在,让楚稷在养心殿办公确实不合适。

    于是选了文华殿,谁知雍和帝当时没细看地点,只扫了几眼名字和德行之类的描述就同意了。

    结果现在,楚稷得先在这儿处理政务、批阅奏章,再赶去养心殿用御笔和天子印玺……

    除了天子行玺,其余御笔和天子五玺都不能带离养心殿,而且除太上皇、雍和帝以及楚稷本人外,其他人也不能触碰这些重器。

    现在只能靠楚稷来回奔波,还得步行……

    吏部尚书洪良轻咳一声,再次提醒:“太子殿下,该改自称了……”

    楚稷挥挥手:“等正式册立再说吧,这一年已习惯,慢慢改吧。

    还是说说眼下的事。

    诸位大人,此次叛军行刺造成的后果想必大家都清楚,目前调查进展如何?”

    吏部尚书洪良、户部尚书霍州、兵部尚书康怀、礼部尚书江源、工部尚书崔文同时后退一步。

    刑部尚书庞瑜虽一脸黑线,但还是无奈地行礼道:

    “禀报太子殿下,城内搜捕工作已接近尾声,锦衣府、刑部、大理寺以及都察院均已暂停审讯。

    因后续审问可能涉及三品以上官员及皇亲国戚,此事需由天子圣旨或殿下亲自裁决。”

    楚稷轻轻转动着手指上的扳指,淡然一笑:“接近尾声?未必如此吧。

    不过,本王并非不通情达理之人,深知你们的难处。

    现下,传令四大营即刻出城,务必于天黑前返回驻地!”

    “从明天起,各营需配合锦衣府、刑部自行审查,将所有可疑人员立即拘押,在各自营地进行审问。

    若有煽动、抗拒或违抗命令者,一律按谋逆罪处置!”

    六部尚书皆神情震动,这些日子神京城封锁多日,全靠四大营维持秩序。

    正因如此,即便三千营和五军营曾有人参与叛乱,锦衣府与刑部也未曾对四大营展开调查,唯恐引发更大变故。

    然而,如今问题尚未彻底解决,楚稷却要开始查四大营?!

    楚稷面沉似水,“诸位,此事严重与否无需本王赘述。

    大乾立国百年,从未发生如此恶劣之事!必须彻查,不仅是四大营,三品以上官员与皇亲国戚亦不可放过!”

    还未等六部尚书开口,楚稷语气稍缓:“当然,调查须讲究策略,哪些人能查、哪些人不能查需把握分寸。

    遇到棘手情况,直接找我。

    若发现确属误入歧途者,也应宽严适度。”

    “大乾百年兴盛,仰赖诸位大人如柱之才,更因文武百官代代贡献,才有今日局面。

    此次朝局牵连颇广,虽有蒙蔽、胁迫或无辜牵连者,但仍需给予机会。

    同时,该有的惩罚绝不能少。”

    “吏部、户部、礼部协同刑部拟定细则,既要避免过于苛刻,也不可轻描淡写。

    让他们铭记教训,日后亦能多几分警觉!”

    六部尚书一同舒了口气,他们最怕的就是楚稷刚上任便大刀阔斧地整顿。

    三线开战的消息一旦被放大,即便朝廷内外的官员都会陷入恐慌。

    他们清楚地知道,这个计划关乎国家根本,绝不能轻易动摇。

    而如今朝中不少官员都因相关事件被牵连,这其中不乏他们的学生、同窗或好友。

    若再继续深究下去,他们自身恐怕也无法置身事外。

    楚稷此番表态,显然得到了皇帝的认可。

    这样的决定无疑为众人指明了方向。

    众人纷纷称赞太子英明。

    楚稷笑了笑说:“谈不上英明,不过是为大乾社稷着想罢了。

    眼看新年将至,明年三线开战是当务之急。

    此时大乾需要保持稳定。”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但稳定并非意味着放任不管。

    即便战事在外,皇室也不能整日忧心忡忡。

    因此,必要的调查仍需进行,涉及重大问题的必须依法处置。”

    刑部尚书庞瑜恭敬答道:“殿下尽管放心,无论是官员还是皇室成员,刑部都会彻查到底。

    我们已有了一些线索,只需殿下首肯,即可深入追查。”

    楚稷明白他话中的指向,接下来的调查对象很可能包括皇室宗亲。

    但他对此并不担忧,只点点头道:“继续查吧,连皇祖父和父皇都想看看幕后到底是谁。”

    楚稷与六部尚书商议完国事后,便让他们各自返回岗位处理事务。

    他自己则独坐书房,翻阅奏折,心中思念着杜若、陆航和钟离。

    不久后,四大营提督及锦衣卫指挥使荣兴求见。

    待众人跪拜完毕,楚稷挥手示意起身。

    “谢太子殿下。”

    众人站起后,楚稷缓缓说道:

    近日诸位辛苦了,封城多日,难得未能休憩。

    但大家当知刺驾之事后果严重,若不妥善处理,将来恐难太平!

    本王已下令,四大营即刻撤回原驻地。

    随后刑部与锦衣府将入驻各营核查,望诸位积极配合。

    若有可疑之人,及早查明也能自证清白。

    话毕,五军营提督牛继宗俯身道:“多谢太子体恤,末将定全力协助。”

    神机营提督董战随之亦躬身:“臣亦全力配合。”

    三千营副提督郭乐、疾风营温松一同行礼,承诺全力支持。

    然二人内心所思,唯有己知。

    此次谋逆主要牵涉三千营与锦衣府,五军营仅少数涉事,神机营则无人牵连。

    疾风营为天子亲军,非天命不可调动,且牛继宗早归附楚稷,故对此事表示支持。

    神机营虽以往受重视不足,但因冶造局的建立,现已扩至三万兵力,装备亦属顶尖。

    董战对楚稷感恩戴德,且知晓来年有重大行动,已暗中效忠。

    锦衣府指挥使荣兴行礼禀报:“殿下,锦衣府已多次排查,可确认内部无虞。”

    楚稷点头称:“本王信任荣指挥使的判断,才安排锦衣府与刑部联合核查。

    不过仍需谨慎,尤其防备别有用心之人或士兵闹事。”

    “本王追求的是稳定,绝不容许再有变故。

    因此,接下来还需劳烦各位,严密监控各自营地。

    如若再有闪失,本王也无法相救。”

    众人应诺,郭乐欲言又止:“殿下,末将……”

    楚稷微笑挑眉:“说吧。”

    “有话便直说,在这里本王既是太子,也是学生。

    许多事情还需向各位请教。”

    众人连忙表示不敢,郭乐这才开口说道:“殿下,自从洛小公爷赴边关戍守后,我暂代三千营事务,却发现力有未逮。

    此次又有不少将校叛乱,我深感责任重大。

    因此,恳请殿下......”

    楚稷笑着摆手:“郭提督过谦了,以你的才能担任三千营提督绰绰有余,只是还需积累些功劳。”

    郭乐眼睛一亮,他是洛哲的心腹,若非如此,也不会坐到副提督的位置。

    他对洛哲当前的处境十分清楚,尤其洛哲和容贵妃能够保全,全赖楚稷的求情,这一点众人皆知。

    他一直想与楚稷拉近关系,但苦于没有机会。

    与牛继宗不同,牛继宗有世袭爵位,每月初一、十五可以回城参加朝会,而他却必须留在行宫。

    如今有了这个契机,他当然不会错过。

    “殿下,三千营将校职位多有空缺,恳请殿下调派人员填补,以便日后协助刑部和锦衣卫调查事宜。”

    众人心里明镜似的,这便是二皇子楚秩失势的表现,郭乐正在另寻靠山。

    朝堂之上,这种情况再正常不过。

    虽说是君臣关系,但彼此也是互相选择。

    鲜有人会在主子倒台时主动陪葬。

    郭乐的选择并不令人意外。

    楚稷轻笑回应:“此事本王难以决断,但会派人尽快前往行宫请示父皇旨意,并将你的话如实传达。”

    太上皇已开始向雍和帝转移权力,武将的任命自然应由雍和帝决定。

    若楚稷贸然插手,只会惹怒雍和帝。

    他追求的是长远之计,而非一时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