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禽满四合院之打不败我的终成勋章 > 第436章 皆仇寇,阎家刘家绝户

禽满四合院之打不败我的终成勋章 第436章 皆仇寇,阎家刘家绝户

    第四百三十六章 皆仇寇,阎家刘家绝户

    刘家光天光福在接到接到转述以后,倒是没有那么绝情,第二天就来了。

    俩儿子比阎家牲口有人味。

    首先是来的快,他们直肠子,并没验证消息真伪。刚接到消息,立即请假来了。再就是没空手,即便是临时赶来探望母亲病情,也还记得给父母捎带了半斤糕点,毕竟这俩人在京郊一家糕点厂工作。

    不过俩兄弟加一块,也只拿了半斤,属实有点咂磨人。

    俩儿子回到四合院,推着借来的一台自行车,进院以后也友善的向和邻居点头打着招呼,比往昔会做人的多,果然,人都是会长大。

    进到后院,俩兄弟看到二大妈的伤势,就知道这是父亲拳法。毕竟两兄弟合在一起挨揍长达半个多世纪,接近一个甲子的挨揍实操,自然对父亲的拳脚一眼鉴真。

    既然是父亲打的,想来也是皮外伤。休养休养就好了。毕竟儿子们找来的时候,二大妈都已经可以下地,都开始为刘胖胖洗衣服做饭了,就是动则头疼腰疼腿疼浑身疼。

    看见儿子来。二大妈表情很复杂,说不高兴吧,也不至于,毕竟亲儿子,都快四年没见过了,也确实可以说甚是想念。说高兴吧,那张老脸确实也没什么表现出高兴的地方。眼神里尽有一丝哀怨、不甘和理解??

    两儿子请假来的。匆匆来了,都说工作繁忙,没吃饭就走了。曾巧娣问儿媳妇,俩人也是不愿提起,只说母亲养病期间注意身体,连家务少干也不曾提起。

    也就是说,刘海中这次以刘夫人诈病,也未能亲眼见过自己老二老三。

    二大妈怕老刘回家后,自己说不出子丑寅卯又要挨打,开始拼命挽留儿子留下吃个晚饭,但俩儿子铁了心要走,二大妈只好勉强让两儿子留下了联系方式再走。

    俩儿子来之前或许就已经商量好了,也没多犹豫,留下联系方式就走了。

    前后只在二大爷家里待了一刻钟,水也不曾喝上一口。

    晚上刘海中回来,得知两个逆子已经中午已经回来过,待了几分钟就走了。他就暴怒不止。

    眼见老刘火气越来越大,二大妈直接把身前的一个茶壶摔了。说自己儿子有一个算一个都丢了,既然已经没有了儿子,活着也没有意思,让老刘打死自己算了。

    看着眼眶还在乌青发黑的老伴,想想老伴看病已经花了十五块,大夫说年纪大了,恢复慢,还至少需要买继续买一个月的药吃。

    刘海中捏紧的拳头也松开了。不是不想打,是怕打死人,自己不敢打。

    他怕做饭做家务,也怕花钱。毕竟他这些年,一直是按低级工领工资;收入依旧低于易中海。钱是男人胆,如果他刘海中还能按七级工一个月收入八十多,他完全不介意痛殴二大妈,打死了续弦也挺好。他眼里只有官位和大儿子,至于二大妈,只是同路人而已,现在不能并行,留着也是拖累。

    二大妈这些年自被老二老三逼着拿了4000块钱下乡后。就成了刘海中专属且唯一的沙包,七天一小打,半月一大打。曾娣来完全顶替了原来俩儿子受气包的角色。

    刘海中一开始还找些理由动手,后来完全懒得找理由,和以前打俩儿子一样。二大妈挨打的多了,慢慢理解自己老二、老三了。原来刘胖胖打儿子时,自己还呐喊、助威。儿子想要逃跑时,她还以身堵门,帮助刘海中抒发拳脚。老刘挥舞大棒用劲过猛打折了扫把,她还积极第一时间帮助刘海中换成拖把。

    现在,一个一个一个都跑了。每天的打,都落到了自己身上,她才感觉到疼,她才感觉到后悔。

    或许,刘海中十几年前,一开始打老二、老三的时候,自己就应该出言阻拦,哪怕以死相逼也要护住一个,哪怕只护住当年的一个,就是护住了今天的自己。

    但凡任一一个儿子向着自己,愿意站出来护着自己,何至于如此晚景凄凉。儿子能自己赚钱,能自己顶门立户,能接自己逃离刘海中,但却没有一个儿子愿意答应带自己走。

    二大妈也曾是有理想的。原来最早的愿望是盼着刘海中当官;接着是盼着老大当官;后来是盼着刘家老大回来。而现在,被足足打了三、四年,接近两百次皮肉之苦下来。

    被老二、老三拒绝后,她什么指望都没有了,只盼着自己早点去死。什么官太太,什么大儿子,什么刘海中,什么老二老三,全都死在外面最好,什么都没有了也没所谓,只要不打自己,刘家所有人都死绝了也挺好。

    年岁越大越怕儿,这句古话也应验到了刘胖胖自己身上。

    此刻他气虎虎的坐在刘家堂屋,他不是不想去找老二老三麻烦,刘海中估算着自己绝对力气不会输给任何一个儿子,但拳怕少壮,自己恐怕早已不是两个儿子的对手。

    他原来能追着两个生龙活虎的儿子揍,持续痛快输出30分钟,拳、脚、身、心尽皆过了瘾才收手;现在,打一个不敢还手的老伴,才刚刚出手打个三、五分钟,自己都觉得气喘吁吁。

    老刘也想过搅掉老二老三前途,通过打听得知,两个儿子没学历、没技术、没前途,唯一有的,就是一家小破食品厂最低级的正式搬运工工位,根本不可能有任何出息,投诉这种小厂不追求的进步的正式工,屁毛用没有。

    况且,万一真的把儿子工作弄黄,儿子这么大,保不齐天天爆锤自己,就算不打自己,但要是拖家带口搬来,吃自己,住自己。自己这点工资,养得起吗?

    在一个,这几年下来,刘家老两口最为丧气的,就是他们心心念的刘家老大,确实是白眼狼,一丁丁点儿都靠不住。

    早前都不说,自从老刘干了小组长以后,大儿子几乎每个礼拜都来信要钱,前前后后两口子往好大儿子身上邮了上万块了,但最近3、4年,老刘虎落平阳之后,大儿子就人间蒸发。

    隔半年多,才来一封信,内容三段式。第一段说自己思念父母,第二段刘家长孙长孙女思念爷奶,第三段:碰到了某某困难,要钱。

    两口子借口彼此有病,发信过去希望大儿子回来探望,刘家太子总在推诿工作紧张,或者岳母不舒服,或者岳父在某个关键期间,或者孩子学习紧张,从未回来过。

    转眼到了1975年,易中海、刘海中也都陆续退休了。距离棒梗、解娣、刘家两兄弟下乡回城,也有两年了。

    棒梗少爷还在扫地,这两年,也相看了几个对象,无论他自己还是贾家人,都不敢张罗娶个村里丫头,没粮本,养不起。

    可城里姑娘对棒梗,就凭贾家屋子,现在那个复杂逼仄的居住环境,再想找男人嫁了的姑娘,那也只能呵呵。

    解娣说是去木材厂应聘后,就消失在人海。

    似乎与阎家老二、老三偶尔有所联系。但对自己大哥、父母是毫无亲情。对了,解娣的欠款一次性都还完了,足数,刚满5年,就送去了,足足172元。

    拿着解娣的还款,阎埠贵两口子的老脸尽皆拧成了麻花,理智告诉老牲口,这钱不能拿,可看见100多块,两条老狗又怎么舍得,最终,解娣看了一眼给自己倒的一杯白开水后,推着一辆自行车走了。

    临走的时候,解娣不小心掉了一块钱在地上,三大妈刚想要出声提醒,被三大爷按住。

    三大爷在闺女走后,喜滋滋捡起这一块钱,说是闺女刚喝那杯茶水的茶水费。两口子紧闭门窗,又一次细数起闺女送来的钱。

    三大妈没口子的夸赞阎老抠会算计,总投资120元,净赚了52块,刚又捡到1块,哪里找这么好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