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越二战建最强国军 > 第429章 演习暴露的问题,都清楚了?

穿越二战建最强国军 第429章 演习暴露的问题,都清楚了?

    “突击!”

    士兵们冲过拐角,用冲锋枪扫清残存“敌人”。

    前方出现一个较大的洞窟。

    洞窟中央,几个巨大的木桶被帆布盖着,异味正是从这里散发。

    “检查!”赵铁柱示意。

    工兵小心翼翼掀开帆布一角。

    里面是浑浊的、泛着诡异绿色的粘稠液体,浸泡着一些动物内脏模型,散发着恶臭。

    木桶上贴着醒目的日文标签:“ビール”,但下面隐约有被涂抹的痕迹。

    “是生物战剂模拟点!”赵铁柱倒吸一口凉气,“鬼子真敢想!通知后方,调消毒分队上来!彻底焚毁处理!”

    就在这时!

    洞窟深处一条隐蔽的缝隙中,猛地射出一串子弹!

    噗噗噗!

    一名工兵“胸部中弹”倒地!

    “倒打火力点!岩缝里!”士兵们迅速还击!

    子弹打在岩壁上火星四溅,难以清除。

    “喷火兵!封死它!”

    喷火兵抵近,炽白粘稠的火焰如同岩浆般灌入岩缝!

    里面传来非人的“惨嚎”和剧烈燃烧的噼啪声!

    演习持续到深夜。

    当“穿山甲”和“火龙”拖着极度疲惫的身躯,带着“伤亡”退出坑道时,所有人都如同从地狱爬了一圈。坑道深处预设的残酷性,远超普通士兵想象。

    第13战区前进司令部作战室。 d+52日,1945年6月20日,夜。

    巨大的汽灯将作战室照得亮如白昼,却驱不散弥漫的凝重硝烟。

    墙壁上的巨幅日本九州南部地图被红蓝铅笔标注得密密麻麻,沿海滩头、纵深丘陵、交通枢纽、城市要点…每一个标记都可能成为未来的血肉磨盘。

    陆川端坐主位,卡其军装风纪扣一丝不苟。参谋长沈醉、情报处长周伟光、暂9军军长李振彪、暂9师师长张忠、工兵教导队长赵铁柱、“斩首刀”队长陈锋等核心军官肃立两侧。

    “演习暴露的问题,都清楚了?”陆川的声音打破沉寂,目光扫过众人疲惫却锐利的脸,“日军的‘决号作战’,是要将九州变成放大百倍的冲绳!

    用平民的血肉和无所不用其极的诡诈,把我们拖入泥潭!说说吧,怎么打?”

    李振彪率先起身,这位装甲兵出身的悍将,手指重重点在九州南部志布志湾和鹿儿岛湾几处标红的滩头:

    “军座!鬼子的‘玉碎’战术核心是迟滞消耗!我们必须以快打慢!

    用最强的装甲矛头,在选定登陆场,集中绝对优势的坦克和LVt两栖车,形成不可阻挡的钢铁洪流!

    第一波抢滩,就要撕开足够宽、足够深的口子!”

    他拿起推杆,在滩头后方划出箭头:

    “登陆后,装甲集群不做任何停留,不纠缠滩头残敌,引导步兵不顾一切向纵深预定目标猛插!

    打乱其防御节奏!

    工兵紧随其后巩固通道!

    后续梯队源源不断投入!

    用速度和力量,碾碎其层层设防的企图!绝不能被拖入逐屋逐洞的烂仗!”

    “李军长,装甲突击是快刀!”

    张忠立刻反驳,语气沉稳,“但鬼子的‘肉弹’和预设雷场、反坦克壕就是专门对付快刀的!冲绳的教训还不够吗?

    坦克冲太快,步兵跟不上,就是活靶子!

    步兵贸然突进,陷入复杂街巷和坑道,就是被分割围歼!”

    他指向地图上滩头后方纵横交错的丘陵和城镇:“我主张‘剥笋’战术!登陆后,不求快,但求稳!步坦炮工密切协同,稳扎稳打!”

    他详细阐述:

    1. 巩固滩头:工兵在坦克和烟幕掩护下,迅速拓宽、加固登陆场,建立稳固的物资卸载点和炮兵阵地。

    2. 火力清障:集中舰炮、陆炮、空中支援,对滩头后方可疑雷区、反坦克壕、火力点区域实施饱和覆盖和精确拔除。喷火兵伴随,焚毁障碍物和伪装。

    3. 逐步推进:以营、团为单位,在坦克、自行火炮支援下,如同剥笋般一层层清除当面之敌。

    遇到坚固据点或复杂地形,不强攻,呼叫重火力覆盖或待后续部队包抄。尤其注意侧翼保护和反“肉弹”袭扰。

    4. 心理攻势:配合军事行动,用传单、广播,揭露日军利用平民当盾牌的罪行,呼吁平民远离军事目标和伏击区,分化瓦解。

    “太慢了!”

    李振彪皱眉,“等你一层层剥完,鬼子的预备队早就填上来了!

    本土作战,他们的兵源和纵深远超冲绳!时间拖得越久,我们伤亡越大!”

    “快有快的打法,稳有稳的道理。”

    一直沉默的陈锋开口了,声音沙哑却带着实战磨砺出的锋芒。

    他走到地图前,指向几个被特别标注的、深入纵深的要点——疑似指挥节点、通讯枢纽、重炮阵地、后勤中心。

    “鬼子的‘玉碎’需要组织!打掉它的神经中枢,再剽悍的散兵游勇也是无头苍蝇!”

    他提出“手术刀”计划:

    1. 前期渗透:利用空降、潜艇输送或小股精锐从侧翼无人区渗透,在登陆前潜入纵深,建立观察哨和秘密集结点。

    2. 引导打击:登陆发起时,渗透分队引导远程炮火和轰炸机,对预设的指挥中枢、交通节点、预备队集结地实施精准“斩首”。

    3. 敌后开花: 在正面吸引敌注意力时,精锐突击分队利用渗透路线或薄弱点,突袭关键目标。

    携带重爆破器材和喷火器,以炸毁、焚毁为主要手段,制造混乱,瘫痪敌体系。

    4. 制造恐慌:在敌后散布恐慌信息,袭击次要目标,让日军草木皆兵,无法集中力量应对正面。

    “想法很好!但风险太大!”

    周伟光推了推眼镜,情报出身的他更冷静,“渗透成功率有多高?敌后活动生存率有多少?一旦失败,精锐损失不说,还可能暴露我方意图!”

    “任何作战都有风险!”

    陈锋毫不退缩,“与其在正面滩头用兄弟们的命去填雷场和‘肉弹’,不如把风险交给最精锐的小队!以小搏大!”

    工兵教导队长赵铁柱指着地图上密集的丘陵和城镇符号:“无论快攻还是稳打,坑道和城市是绕不开的鬼门关!‘穿山甲’和‘火龙’的经验必须推广到每一个连排!”

    他强调:

    工兵专业化:每个主攻营必须配属专业排爆工兵班,装备最新探雷器和爆破器材,强化诡雷识别和坑道爆破训练。

    喷火器普及:喷火器应作为班排级攻坚标配,而非特殊分队专属。

    加强喷火兵与步兵协同训练,克服士兵对喷火器的恐惧。

    坑道战术标准化:制定针对不同坑道结构,天然溶洞、矿洞、人工地道的清剿流程:探测、封锁、烟熏\/水淹、爆破、火焰净化、最后步兵清场。

    城市作战手册:总结模拟城镇演习教训,编写《城市反玉碎作战手册》,重点:识别陷阱建筑、反狙击、反伏击、反“人弹”、逐屋爆破与火焰清剿程序。

    军官们争论激烈,各执己见。快攻、稳打、奇袭、专业清剿,每一种思路都有其依据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