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谋冢 第20章 梦蝶引·烛火密信
热门推荐:
七零:随军辣媳带飞大院暴富逆袭
我!丧尸母体,开启末世纪元
让你摆地摊,没让你城管局门口摆
星铁:人偶师玩人偶很正常吧?
猛的嘞,悍匪系统当警察!
关于觉醒最牛职业却无人知晓这事
基因改造后,我带全村暴富
君乃天上客
末日狂欢:我是萨比我骄傲了?
镇北侯府书房,烛光跳跃,映照着阿月清冷专注的侧脸。她面前摊开着几份公文,其中一份是通政司加急转呈的北境军需案后续处置建议副本。内容平淡,无非是些善后琐事。阿月习惯性地将其凑近烛火,想看得更清楚些。
橘黄色的火焰带来暖意,也照亮了纸张的纹理。
突然!
就在那靠近烛火的空白页眉处,几行极其细微的、如同被极细针尖刺出的小孔,在火焰的热力烘烤下,竟缓缓地、清晰地**显现出焦褐色的字迹!** 那并非墨水书写,而是纸张纤维受热碳化形成的痕迹!
> **“人证危!进京路\/天牢,灭口在即,嫁祸于侯。速护冯、陈!切切!”**
嗡——!
阿月瞳孔骤然收缩,一股寒气瞬间席卷全身!她猛地将公文从烛火前移开,那焦褐色的字迹在冷空气中迅速黯淡,但每一个字都已如同烧红的烙铁,深深印入她的脑海!
人证危!冯坤、陈冲!灭口!嫁祸于我!
这信息直指她最深的隐忧!武王和林修闲果然还有后手,且阴毒致命!
更让她心神剧震的是传递信息的方式!这种利用烛火烘烤显现针孔密文的手段,极其罕见且精妙!这绝非普通情报传递,而是经过精心设计、确保只有收信人在特定条件下(靠近烛火细看)才能发现的绝密示警!其目的,就是为了规避一切可能的拦截和窥探!
“孤穆之!” 阿月几乎是从齿缝中挤出这个名字。通政司转来的翰林院公文副本,只能是他!他不仅预知了阴谋,还用了如此匪夷所思、近乎炫技的方式来传递!
巨大的震惊和强烈的危机感瞬间淹没了她!长久以来对孤穆之的戒备和“极度危险”的评估,在这一刻被推向了顶峰,却又掺杂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被强行塞入认知的震撼!他能精准预判武王和林修闲的毒计已属骇人,竟还掌握如此诡秘高超的密写手段?这绝不是一个小小的翰林编修该有的能力!他背后到底站着怎样可怕的势力?或者……他本人就是一个深不可测的怪物?
“他究竟想做什么?!” 阿月心念电转。示警?可这示警本身展现出的能量和手段,比阴谋本身更让她感到心悸!是敌人的新花招?故意抛出诱饵引她入局?还是……他代表的第三方势力,想借她的手打击武王?
无论答案是什么,眼前这条警告所预示的危机,却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冯坤、陈冲若死,她必将万劫不复!
然而,此刻不是深究这惊天之谜的时候!无论孤穆之是谁,无论这背后藏着怎样匪夷所思的真相,眼前这条警告所预示的危机,却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冯坤、陈冲若死,她必将万劫不复!
阿月眼中瞬间爆发出骇人的寒光,所有混乱的思绪被强行压下,只剩下最决绝的行动意志!她猛地一掌拍在书案上:“阿阮!”
“侯爷!” 阿阮被阿月从未有过的骇人气势惊得一个激灵,立刻推门而入。
“立刻传我最高级别‘赤羽’令!” 阿月的声音如同寒铁交击,带着不容置疑的杀伐之气,“目标:押解冯坤、陈冲进京的队伍!地点:京畿范围内任何可能之处!命令:袁承志(如他在附近)或就近所有我们的人,不惜一切代价,拦截队伍,保护人证安全!若有阻拦,格杀勿论!另,传信天牢我们的人,提高戒备至最高等级,任何试图接近或对冯、陈不利者,先行拿下!快去!”
“是!侯爷!” 阿阮从未见过阿月如此失态又如此决绝,心知事态严重到极点,不敢有丝毫迟疑,转身如风般冲出书房。
命令如同离弦之箭,通过镇北侯府最隐秘、最快速的渠道,射向京畿各处!阿月的心悬到了嗓子眼,她不知道自己的命令是否来得及,不知道敌人会在何时何地动手。
几乎在阿月发出“赤羽”令的同时,穆之也站在了楚墨渊值守的宫门附近。他神色凝重,不再有任何迂回试探。
“楚将军,” 穆之的声音低沉而带着一种罕见的紧迫感,“下官有要事相告,恐涉及朝廷重犯安危与京城法度根基。”
楚墨渊刚结束一轮巡查,甲胄未解,闻言转过身,铁面在宫灯下泛着冷硬的光泽。他锐利的目光审视着穆之:“孤编修,何事如此严重?”
“北境军需案关键人证冯坤、陈冲,押解进京在即。” 穆之直视楚墨渊的眼睛,语速不快,却字字千钧,“此案牵扯甚广,幕后黑手恐未甘心。下官收到一些极其隐晦的风声……有人欲在人证入京途中或抵达天牢后,制造‘意外’灭口,并嫁祸镇北侯,以动摇北境军心,破坏朝廷法度!”
楚墨渊眼神骤然一凝,如同鹰隼锁定了猎物:“风声?来源?证据?”
“来源恕下官暂不能明言,牵涉甚大。” 穆之坦然迎视那份压迫感,“但将军细想,灯海惊雷案刚过,北境案又破,幕后之人连遭重挫,岂会坐以待毙?灭口人证,嫁祸功臣,引发朝野动荡,正是他们反扑、乱中取利的最佳手段!此非下官妄加揣测,实乃基于其行事逻辑之必然!请将军务必提高警惕,尤其是天牢及人证押解路线之安防!此非仅为镇北侯一人计,更为朝廷法度尊严、为陛下圣明计!若重犯在御林军辖区或天牢内出事,将军恐亦难辞其咎!”
穆之这番话,将个人示警上升到了维护朝廷法度、保护皇帝颜面以及楚墨渊自身职责的高度,精准地戳中了这位铁面将军最核心的关切点。
楚墨渊沉默了,铁面下的目光锐利如刀,反复切割着穆之的神情和话语。孤穆之之前的“先见之明”(灯海隐患)已让他印象深刻,此刻这番分析,逻辑严密,直指要害,且将后果点得极其严重。更重要的是,穆之点出了“御林军辖区出事,将军难辞其咎”这个楚墨渊绝不愿看到的局面!
片刻死寂般的沉默后,楚墨渊沉声开口,声音不大,却带着金铁之音:“本将知道了。” 他没有承诺什么,但穆之看到他转身对副将低声下达了命令,副将脸色一肃,立刻领命而去,显然是加强了相关区域的警戒和巡查。
穆之心中稍定。楚墨渊这面“铁盾”,终于被他以“大义”和“职责”之名,撬动了一丝缝隙!这将成为保护人证的第二道,也是极其关键的一道屏障!
京畿官道,夜色如墨,细雨悄然而至。押解冯坤、陈冲等重犯的囚车队伍,在精锐官兵的护卫下,正冒雨向京城方向疾行。距离京城已不足百里。
队伍前方一处必经的山道隘口,两侧密林在夜雨中显得格外阴森。数双如同饿狼般的眼睛,正死死盯着下方蜿蜒的火把长龙。
“目标接近,准备动手!记住,制造混乱,趁乱解决目标,留下指向镇北侯府的‘信物’!” 一个低沉的声音在林中响起。
就在杀手们即将扑出的刹那!
侧后方漆黑的密林中,突然响起数声尖锐的破空厉啸!数支包裹着油布、燃烧着烈焰的箭矢,如同流星般狠狠扎入杀手们藏身的区域!
“有埋伏!” 杀手头目惊怒交加!
几乎同时,另一侧山梁上,响起震天的喊杀声!数十名矫健如豹的黑影,如同鬼魅般从雨夜中扑出,目标明确,直扑囚车队伍!他们动作迅捷,配合默契,显然是早有准备的精锐!
“保护人犯!” 押解军官厉声嘶吼!官兵们瞬间拔刀迎战,与扑来的黑影绞杀在一起!
场面瞬间大乱!刀光剑影在雨夜中闪烁,惨叫声、兵器碰撞声不绝于耳!
藏身隘口的杀手们被突如其来的火矢打乱了阵脚,又被这混乱的战场卷入,一时间竟无法分辨哪一方是敌是友,更难以锁定囚车中的冯坤和陈冲!
“该死!是镇北侯的人!她怎么知道我们在这里?!” 杀手头目又惊又怒,眼看计划被打乱,己方陷入被动,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不管了!强攻!先杀了目标再说!”
他带着几名死士,不顾一切地冲破混战,扑向囚车!
就在他们即将得手的瞬间!
轰隆隆——!
沉闷而整齐的马蹄声如同滚雷般由远及近!一支盔甲鲜明、气势森然的骑兵队伍,高举着御林军的旗帜,如同钢铁洪流般出现在官道尽头!当先一人,正是楚墨渊麾下最得力的副将!
“御林军在此!何方宵小,胆敢劫掠朝廷重犯!放下武器,束手就擒!” 雷鸣般的吼声在雨夜中炸响,带着无上的威严和压迫感!
正准备强攻囚车的杀手们,看到那森然的御林军阵势和闪烁的寒光,动作瞬间僵住!御林军的出现,彻底粉碎了他们最后的侥幸!
“撤!” 杀手头目当机立断,知道事不可为,立刻发出信号。残余的杀手如同潮水般退入黑暗的密林,消失无踪。那些制造混乱、试图浑水摸鱼的黑影(阿月派出的人),也迅速脱离战场,隐入夜色。
战斗来得快,去得也快。雨势渐大,冲刷着地上的血迹。囚车完好,冯坤和陈冲缩在车中,面无人色,吓得几乎昏厥。
押解军官惊魂未定,连忙上前向御林军副将致谢。副将面色冷峻,扫视着狼藉的战场和囚车:“奉楚将军令,加强巡防。尔等速将人犯押入天牢,严加看管!此地交由御林军善后!”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连夜飞回了京城。
镇北侯府,阿月得知人证无恙,袭击者遗留指向侯府的伪造信物,长舒一口气,疲惫与后怕交织。
她再次拿起那份公文,靠近烛火。焦褐色的针孔字迹再次显现。
指尖拂过那行字,阿月清冷的脸上神情变幻莫测,复杂到了极点。
震惊于阴谋的精准预判。
心悸于传递手段的诡秘高超。
疑惑于孤穆之的目的与身份——他展现的能量远超想象,是敌是友?是棋手还是棋子?
但有一点再也无法否认:**这份示警,实实在在地救了她的命,也粉碎了武王和林修闲最阴险的嫁祸毒计!**
那堵由纯粹戒备与“极度危险”评估筑成的坚冰高墙,在这一夜,被这匪夷所思的密信手段和这不容置疑的救命事实,硬生生地……凿开了一道巨大的裂缝。
孤穆之,不再仅仅是一个“极度危险”的符号。他成了一个无法理解、充满矛盾、却又在关键时刻递出了救命稻草的……**巨大谜团**。
翰林院中,穆之得知人证安全,紧绷的神经终于松弛。他知道,阿月一定看到了那份信。
他走到窗边,望向镇北侯府的方向。坚冰已裂,但阿月心中对他的惊疑和警惕,恐怕会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她不再会简单地将他归为敌人,但会更迫切地想要弄清他的底细。
“阿月……” 穆之低声念着,眼中是疲惫后的庆幸,以及更深的凝重。“你看到了,也安全了。这就好。” 至于解释?他无法解释。他只能等待,等待她主动来探寻这个谜团。同时,他必须准备好迎接她更严密的审视,以及武王和林修闲在毒计失败后,必然更加疯狂的反扑。
风暴暂歇,但阿月心中的风暴,或许才刚刚开始。而穆之,正站在那风暴眼的边缘。
橘黄色的火焰带来暖意,也照亮了纸张的纹理。
突然!
就在那靠近烛火的空白页眉处,几行极其细微的、如同被极细针尖刺出的小孔,在火焰的热力烘烤下,竟缓缓地、清晰地**显现出焦褐色的字迹!** 那并非墨水书写,而是纸张纤维受热碳化形成的痕迹!
> **“人证危!进京路\/天牢,灭口在即,嫁祸于侯。速护冯、陈!切切!”**
嗡——!
阿月瞳孔骤然收缩,一股寒气瞬间席卷全身!她猛地将公文从烛火前移开,那焦褐色的字迹在冷空气中迅速黯淡,但每一个字都已如同烧红的烙铁,深深印入她的脑海!
人证危!冯坤、陈冲!灭口!嫁祸于我!
这信息直指她最深的隐忧!武王和林修闲果然还有后手,且阴毒致命!
更让她心神剧震的是传递信息的方式!这种利用烛火烘烤显现针孔密文的手段,极其罕见且精妙!这绝非普通情报传递,而是经过精心设计、确保只有收信人在特定条件下(靠近烛火细看)才能发现的绝密示警!其目的,就是为了规避一切可能的拦截和窥探!
“孤穆之!” 阿月几乎是从齿缝中挤出这个名字。通政司转来的翰林院公文副本,只能是他!他不仅预知了阴谋,还用了如此匪夷所思、近乎炫技的方式来传递!
巨大的震惊和强烈的危机感瞬间淹没了她!长久以来对孤穆之的戒备和“极度危险”的评估,在这一刻被推向了顶峰,却又掺杂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被强行塞入认知的震撼!他能精准预判武王和林修闲的毒计已属骇人,竟还掌握如此诡秘高超的密写手段?这绝不是一个小小的翰林编修该有的能力!他背后到底站着怎样可怕的势力?或者……他本人就是一个深不可测的怪物?
“他究竟想做什么?!” 阿月心念电转。示警?可这示警本身展现出的能量和手段,比阴谋本身更让她感到心悸!是敌人的新花招?故意抛出诱饵引她入局?还是……他代表的第三方势力,想借她的手打击武王?
无论答案是什么,眼前这条警告所预示的危机,却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冯坤、陈冲若死,她必将万劫不复!
然而,此刻不是深究这惊天之谜的时候!无论孤穆之是谁,无论这背后藏着怎样匪夷所思的真相,眼前这条警告所预示的危机,却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冯坤、陈冲若死,她必将万劫不复!
阿月眼中瞬间爆发出骇人的寒光,所有混乱的思绪被强行压下,只剩下最决绝的行动意志!她猛地一掌拍在书案上:“阿阮!”
“侯爷!” 阿阮被阿月从未有过的骇人气势惊得一个激灵,立刻推门而入。
“立刻传我最高级别‘赤羽’令!” 阿月的声音如同寒铁交击,带着不容置疑的杀伐之气,“目标:押解冯坤、陈冲进京的队伍!地点:京畿范围内任何可能之处!命令:袁承志(如他在附近)或就近所有我们的人,不惜一切代价,拦截队伍,保护人证安全!若有阻拦,格杀勿论!另,传信天牢我们的人,提高戒备至最高等级,任何试图接近或对冯、陈不利者,先行拿下!快去!”
“是!侯爷!” 阿阮从未见过阿月如此失态又如此决绝,心知事态严重到极点,不敢有丝毫迟疑,转身如风般冲出书房。
命令如同离弦之箭,通过镇北侯府最隐秘、最快速的渠道,射向京畿各处!阿月的心悬到了嗓子眼,她不知道自己的命令是否来得及,不知道敌人会在何时何地动手。
几乎在阿月发出“赤羽”令的同时,穆之也站在了楚墨渊值守的宫门附近。他神色凝重,不再有任何迂回试探。
“楚将军,” 穆之的声音低沉而带着一种罕见的紧迫感,“下官有要事相告,恐涉及朝廷重犯安危与京城法度根基。”
楚墨渊刚结束一轮巡查,甲胄未解,闻言转过身,铁面在宫灯下泛着冷硬的光泽。他锐利的目光审视着穆之:“孤编修,何事如此严重?”
“北境军需案关键人证冯坤、陈冲,押解进京在即。” 穆之直视楚墨渊的眼睛,语速不快,却字字千钧,“此案牵扯甚广,幕后黑手恐未甘心。下官收到一些极其隐晦的风声……有人欲在人证入京途中或抵达天牢后,制造‘意外’灭口,并嫁祸镇北侯,以动摇北境军心,破坏朝廷法度!”
楚墨渊眼神骤然一凝,如同鹰隼锁定了猎物:“风声?来源?证据?”
“来源恕下官暂不能明言,牵涉甚大。” 穆之坦然迎视那份压迫感,“但将军细想,灯海惊雷案刚过,北境案又破,幕后之人连遭重挫,岂会坐以待毙?灭口人证,嫁祸功臣,引发朝野动荡,正是他们反扑、乱中取利的最佳手段!此非下官妄加揣测,实乃基于其行事逻辑之必然!请将军务必提高警惕,尤其是天牢及人证押解路线之安防!此非仅为镇北侯一人计,更为朝廷法度尊严、为陛下圣明计!若重犯在御林军辖区或天牢内出事,将军恐亦难辞其咎!”
穆之这番话,将个人示警上升到了维护朝廷法度、保护皇帝颜面以及楚墨渊自身职责的高度,精准地戳中了这位铁面将军最核心的关切点。
楚墨渊沉默了,铁面下的目光锐利如刀,反复切割着穆之的神情和话语。孤穆之之前的“先见之明”(灯海隐患)已让他印象深刻,此刻这番分析,逻辑严密,直指要害,且将后果点得极其严重。更重要的是,穆之点出了“御林军辖区出事,将军难辞其咎”这个楚墨渊绝不愿看到的局面!
片刻死寂般的沉默后,楚墨渊沉声开口,声音不大,却带着金铁之音:“本将知道了。” 他没有承诺什么,但穆之看到他转身对副将低声下达了命令,副将脸色一肃,立刻领命而去,显然是加强了相关区域的警戒和巡查。
穆之心中稍定。楚墨渊这面“铁盾”,终于被他以“大义”和“职责”之名,撬动了一丝缝隙!这将成为保护人证的第二道,也是极其关键的一道屏障!
京畿官道,夜色如墨,细雨悄然而至。押解冯坤、陈冲等重犯的囚车队伍,在精锐官兵的护卫下,正冒雨向京城方向疾行。距离京城已不足百里。
队伍前方一处必经的山道隘口,两侧密林在夜雨中显得格外阴森。数双如同饿狼般的眼睛,正死死盯着下方蜿蜒的火把长龙。
“目标接近,准备动手!记住,制造混乱,趁乱解决目标,留下指向镇北侯府的‘信物’!” 一个低沉的声音在林中响起。
就在杀手们即将扑出的刹那!
侧后方漆黑的密林中,突然响起数声尖锐的破空厉啸!数支包裹着油布、燃烧着烈焰的箭矢,如同流星般狠狠扎入杀手们藏身的区域!
“有埋伏!” 杀手头目惊怒交加!
几乎同时,另一侧山梁上,响起震天的喊杀声!数十名矫健如豹的黑影,如同鬼魅般从雨夜中扑出,目标明确,直扑囚车队伍!他们动作迅捷,配合默契,显然是早有准备的精锐!
“保护人犯!” 押解军官厉声嘶吼!官兵们瞬间拔刀迎战,与扑来的黑影绞杀在一起!
场面瞬间大乱!刀光剑影在雨夜中闪烁,惨叫声、兵器碰撞声不绝于耳!
藏身隘口的杀手们被突如其来的火矢打乱了阵脚,又被这混乱的战场卷入,一时间竟无法分辨哪一方是敌是友,更难以锁定囚车中的冯坤和陈冲!
“该死!是镇北侯的人!她怎么知道我们在这里?!” 杀手头目又惊又怒,眼看计划被打乱,己方陷入被动,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不管了!强攻!先杀了目标再说!”
他带着几名死士,不顾一切地冲破混战,扑向囚车!
就在他们即将得手的瞬间!
轰隆隆——!
沉闷而整齐的马蹄声如同滚雷般由远及近!一支盔甲鲜明、气势森然的骑兵队伍,高举着御林军的旗帜,如同钢铁洪流般出现在官道尽头!当先一人,正是楚墨渊麾下最得力的副将!
“御林军在此!何方宵小,胆敢劫掠朝廷重犯!放下武器,束手就擒!” 雷鸣般的吼声在雨夜中炸响,带着无上的威严和压迫感!
正准备强攻囚车的杀手们,看到那森然的御林军阵势和闪烁的寒光,动作瞬间僵住!御林军的出现,彻底粉碎了他们最后的侥幸!
“撤!” 杀手头目当机立断,知道事不可为,立刻发出信号。残余的杀手如同潮水般退入黑暗的密林,消失无踪。那些制造混乱、试图浑水摸鱼的黑影(阿月派出的人),也迅速脱离战场,隐入夜色。
战斗来得快,去得也快。雨势渐大,冲刷着地上的血迹。囚车完好,冯坤和陈冲缩在车中,面无人色,吓得几乎昏厥。
押解军官惊魂未定,连忙上前向御林军副将致谢。副将面色冷峻,扫视着狼藉的战场和囚车:“奉楚将军令,加强巡防。尔等速将人犯押入天牢,严加看管!此地交由御林军善后!”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连夜飞回了京城。
镇北侯府,阿月得知人证无恙,袭击者遗留指向侯府的伪造信物,长舒一口气,疲惫与后怕交织。
她再次拿起那份公文,靠近烛火。焦褐色的针孔字迹再次显现。
指尖拂过那行字,阿月清冷的脸上神情变幻莫测,复杂到了极点。
震惊于阴谋的精准预判。
心悸于传递手段的诡秘高超。
疑惑于孤穆之的目的与身份——他展现的能量远超想象,是敌是友?是棋手还是棋子?
但有一点再也无法否认:**这份示警,实实在在地救了她的命,也粉碎了武王和林修闲最阴险的嫁祸毒计!**
那堵由纯粹戒备与“极度危险”评估筑成的坚冰高墙,在这一夜,被这匪夷所思的密信手段和这不容置疑的救命事实,硬生生地……凿开了一道巨大的裂缝。
孤穆之,不再仅仅是一个“极度危险”的符号。他成了一个无法理解、充满矛盾、却又在关键时刻递出了救命稻草的……**巨大谜团**。
翰林院中,穆之得知人证安全,紧绷的神经终于松弛。他知道,阿月一定看到了那份信。
他走到窗边,望向镇北侯府的方向。坚冰已裂,但阿月心中对他的惊疑和警惕,恐怕会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她不再会简单地将他归为敌人,但会更迫切地想要弄清他的底细。
“阿月……” 穆之低声念着,眼中是疲惫后的庆幸,以及更深的凝重。“你看到了,也安全了。这就好。” 至于解释?他无法解释。他只能等待,等待她主动来探寻这个谜团。同时,他必须准备好迎接她更严密的审视,以及武王和林修闲在毒计失败后,必然更加疯狂的反扑。
风暴暂歇,但阿月心中的风暴,或许才刚刚开始。而穆之,正站在那风暴眼的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