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衣冠谋冢 > 第36章 梦蝶引·风雨同舟

衣冠谋冢 第36章 梦蝶引·风雨同舟

    上京城的繁华表象,在一场突如其来的时疫面前,脆弱得如同纸糊的灯笼。先是城西贫民窟出现高热呕泻,短短数日,疫情便如野火燎原,席卷了半个京城。恐慌如同瘟疫本身,在街巷间疯狂蔓延。药铺门前挤满了绝望的人群,而真正能缓解疫症、名为“清瘟散”的几味主药——金银花、连翘、板蓝根——却被几家背景深厚的药商联手囤积,价格一日数涨,堪比黄金。

    莲花楼,这座往日里药香弥漫的济世灯塔,此刻却成了风暴的中心。婉儿站在药库门口,看着几乎见底的药柜,指尖冰凉。学徒们面色惶急地清点着仅存的药材,数字每报出一个,都像重锤砸在心上。门外,是比往日更加汹涌、更加绝望的人潮,拍门声、哭喊声、哀求声、夹杂着愤怒的咒骂,如同惊涛骇浪,一波波冲击着楼体。

    “开门!给我们药!”

    “莲花楼不是悬壶济世吗?药呢?!”

    “你们这些黑心大夫!是不是把药藏起来卖高价了?!”

    “砸!砸开门!抢药!”

    人群的绝望在有心人的煽动下迅速发酵成暴戾。石块开始砸向紧闭的大门和窗棂,发出沉闷而令人心悸的撞击声。门板在巨大的冲击下呻吟着,仿佛随时会碎裂开来。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

    轰——!

    莲花楼厚重的大门猛地向内拉开一道缝隙!一道挺拔如孤峰的身影,骤然出现在门缝之后,堵住了所有暴戾的视线!

    是东野轩!

    他并未拔刀,只是单手持刀,刀尖斜指地面。那柄古朴的长剑尚未出鞘,但剑鞘本身已散发出一种令人窒息的、冰冷刺骨的杀伐之气。他身形如山岳般稳固,眼神却锐利如鹰隼,扫过门外一张张因愤怒和恐惧而扭曲的脸庞。他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唯有眉宇间凝结着一层万年不化的寒霜,薄唇微启,吐出的字眼如同淬了冰的刀锋,清晰无比地斩断了所有的喧嚣:

    “向前者——” 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压过了所有的嘈杂。

    “——斩!”

    最后一个字落下,如同无形的重锤砸在每个人心头!空气瞬间凝固!前排几个挥舞着木棍、叫嚣得最凶的汉子,如同被无形的巨手扼住了喉咙,动作僵在半空,脸上嚣张的气焰瞬间被惊惧取代!他们清晰地感受到,眼前这个男人绝非虚张声势。那眼神里的漠然,是真正视人命如草芥的冰冷!只要他们敢再踏前半步,那柄尚未出鞘的剑,绝对会毫不犹豫地饮血!

    暴戾的浪潮,竟被这孤身一人、一剑未出的凛冽杀气,硬生生地钉在了原地!

    门内,婉儿强迫自己从那震耳欲聋的喧嚣和东野轩冰冷的背影上收回心神。她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的绝望和药草将尽的苦涩气息让她头脑异常清醒。没有药!那就找替代品!

    她转身冲回诊室,近乎粗暴地推开堆积如山的医案,扑向那几排高耸入顶、垒满了无数医典古籍的巨大书墙!《肘后备急方》、《瘟疫论》、《本草备要》……一本本厚重的典籍被飞快地取下、翻开,泛黄的书页在她指尖发出急促的沙沙声。她的目光如同最精密的筛子,在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中疯狂搜寻着任何关于时疫、关于替代药材的只言片语!

    时间在指尖流逝,门外的对峙如同绷紧的弓弦。汗水浸湿了她的鬓角,指尖因翻书过度而微微颤抖。

    突然!她的目光死死钉在一页泛黄的《外台秘要》残卷上!上面记载着一个古方,以艾草为主药,辅以苍术、贯众、石菖蒲等常见草药,焚烧烟熏或熬煮汤剂,可辟秽防疫,缓解时疫初起的发热恶寒之症!

    “艾草!苍术!贯众!石菖蒲!”婉儿猛地抬头,眼中爆发出绝境逢生的光芒!这些药材虽非特效,但量大易得,莲花楼药库尚有大量库存!更重要的是,它们尚未被那些贪婪的药商盯上!

    “快!”她几乎是吼出来的,“所有学徒!立刻去库房!取艾草、苍术、贯众、石菖蒲!清洗干净!大锅!准备熬煮‘艾防汤’!快!快!快!”

    命令如同点燃了引线。整个莲花楼瞬间从绝望的死寂中活了过来!学徒们如同上紧了发条,奔跑着冲向药库。巨大的铁锅被架起,清水哗哗注入,成捆的艾草、苍术被投入滚水之中。浓烈而略带辛辣的药香,迅速取代了空气中的恐慌,开始在楼内弥漫、升腾!

    与此同时,紫宸殿内,气氛凝重如铅云压顶。

    “陛下!清瘟散主药匮乏,实乃奸商囤积居奇!此乃发国难财,动摇国本!臣恳请陛下下旨,彻查囤积药商,开放官仓,平价放药,以安民心!”穆之的声音如同金铁交鸣,在寂静的大殿中回荡。他手捧奏疏,字字铿锵,目光如炬,直视御座上的年轻帝王。

    御座旁,几位衣着华贵、眼神闪烁的官员立刻出列反驳:“孤相此言差矣!药材流通,自有市价,岂能强行征调?恐寒了商贾之心,日后谁还敢经营药材?官仓储备有限,当以备不时之需……”

    “不时之需?”穆之猛地转身,目光如电扫过那几个官员,声音陡然拔高,带着雷霆般的怒意,“此刻京城疫病横行,百姓倒毙于途,孤儿寡母啼哭于野!这难道不是最大的‘不时之需’?!尔等口中冠冕堂皇,心中所思所想,不过是自家与那些囤货药商盘根错节的利益!视万民如草芥,视国法如无物!此等行径,与禽兽何异?!”

    他一步踏前,紫袍无风自动,一股久居高位、执掌乾坤的凛然威势轰然爆发!那几个官员被他的气势所慑,竟不由自主地后退半步,脸色发白,嗫嚅着不敢再言。

    年轻的皇帝看着阶下剑拔弩张的场面,又看了看穆之眼中那毫不掩饰的怒火与对苍生的悲悯,终于深吸一口气,沉声道:“准孤相所奏!即刻开放官仓,调拨药材!着刑部、大理寺严查囤积居奇者,一经查实,严惩不贷!”

    圣旨如风雷般传出宫门。

    宰相府内,阿月站在廊下,听着宫中传回的消息。她并未多言,只是走到穆之的书案旁,轻轻握住了他因愤怒而微微颤抖的手。她的手冰凉,却带着一种奇异的、能抚平一切焦躁的力量。她抬头,清冽的目光望进穆之深邃的眼眸,只说了三个字,却重逾千钧:

    “我信你。”

    当第一批熬煮好的、散发着浓郁艾草气息的“艾防汤”被抬到莲花楼门口时,门外的景象已经变了。东野轩依旧持刀而立,如同定海神针。而门外的民众,在短暂的骚动后,看到楼内升腾的烟雾和抬出的药桶,感受到那虽非神药却带着希望的温热气息,眼中的暴戾渐渐被一种新的、带着卑微期盼的情绪取代。

    “排队!每人一碗!领完即走!勿要拥挤!”学徒们高声维持着秩序。

    药汤的温热驱散了深秋的寒意,也稍稍抚慰了绝望的心灵。虽然效果无法与昂贵的清瘟散相比,但这来自莲花楼、来自那位小神医的“艾防汤”,成了无数贫苦百姓在瘟疫肆虐的黑暗里,唯一能抓住的救命稻草。

    随着官仓药材的平价投放和穆之铁腕打击囤积,药价应声而落。莲花楼终于得到了急需的药材补充。婉儿带领着所有医者,不眠不休,日夜轮转。诊室内灯火长明,药炉的火光映照着每一张疲惫却坚毅的脸庞。回春针的光芒一次次亮起,药香在楼宇间日夜不息地流淌。

    瘟疫的阴霾,在官民同心、医者仁心的搏斗下,终于开始缓缓退散。

    当最后一批病愈者相互搀扶着离开莲花楼,当街头巷尾的哀泣声被劫后余生的庆幸取代,一个宁静的夜晚降临了。

    经历了漫长鏖战的莲花楼,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平静。楼内,药香依旧,却不再有刺鼻的腥秽。婉儿靠在药架旁,手里还捏着一卷未看完的医案,眼皮却沉重得如同灌了铅。连日来的心力交瘁和紧绷的神经在这一刻彻底放松,疲惫如同潮水般将她淹没。她甚至来不及走到旁边的软榻,身体便不受控制地软倒下去,靠着冰冷的药架,沉入了深不见底的梦乡。

    一个高大的身影无声地出现在她身旁。东野轩看着那张在睡梦中依旧难掩倦容的苍白小脸,眼中冷硬的线条化作了难以言喻的柔和。他解下自己身上那件带着体温的深色外氅,动作轻缓得如同对待易碎的琉璃,小心翼翼地盖在婉儿身上,仔细掖好每一个边角,仿佛在为她筑起一道抵御世间寒凉的屏障。

    月光透过窗棂,洒在婉儿沉睡的脸上,也落在那只悬挂在窗前的桃木小雀上,静谧而安详。

    楼外,夜色温柔。不知从哪家开始,一盏、两盏、十盏、百盏……无数盏莲花形状的纸灯被点亮,如同星火般汇聚,悬挂在莲花楼周围的树枝上、屋檐下、街道旁。暖黄色的光芒连成一片温暖的海洋,无声地流淌着,将这座经历了风雨洗礼的医楼温柔地拥入怀中。那是劫后余生的百姓,用最朴素的方式,表达着最深的感激与祝福。

    远处,宰相府的马车静静停在街角。穆之撩开车帘,望着那片温暖的灯海,望着那座在灯火中静静矗立的莲花楼,疲惫的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他放下车帘,低声吩咐:“回府。明日一早,召集户部、工部、太医院,商讨疫后重建与防疫章程。”他的声音沉稳有力,带着重整河山的决心。

    马车缓缓驶离,融入京城的夜色。而莲花楼的灯火,与那漫天的莲灯一起,如同黑暗过后最温柔的星辰,照亮了这座刚刚从瘟疫深渊中挣扎而出的城市,也照亮了人心深处,那份名为“仁心”的不灭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