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 第391章 大渊皇家第一建筑公司

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第391章 大渊皇家第一建筑公司

    “你先安静,之后再说。爵爷,您来说说,这个建筑公司怎么创办,如何运营?”

    怎么运营,如何创办?

    事情很简单啊,眼下先决条件都具备了。

    工匠院提供技术支持,下面的建筑队,作为公司主体。

    找几个包工头过来,大量招工就可以了。

    至于公司运营成本,谁入股,谁就给原始资金。

    京兆府的土地,肯定是要给钱的。

    只是,这个钱进入土地管理局,如何分配,就要宏丰帝去决定了。

    把建筑公司独立出来,通过账务往来,让工匠院下面的一众工坊,全都赚一笔,好增大对技术钻研的投入。

    一环扣一环,只要把房地产盘活了,整个经济会迎来一次质的飞跃。

    建筑公司要建立,还需要宏丰帝点头。

    今日赵清虎让陆帧、京兆尹过来,就是提前通风,把事情先在他们三个这里,有一个统一认知,还要有详细的计划。

    京兆府的土地管理局,账面上的银钱如何分配,多少归国库,多少京兆府自己留用,最后还是要皇帝决定,赵清虎可不敢插手这个。

    建筑公司赚钱后,利益如何分配,多少归入内库,多少归入国库,多少作为留用,是否要在交易中心挂牌上市,最后决定的都是宏丰帝。

    赵清虎让两人过来,就是给出建议,变成折子呈报上去。

    “爵爷,建筑公司谁来管理啊?”

    “所有挂靠在工匠院的建筑队,全部纳入建筑公司,给他们搭建一个管理班子就是。”

    “那账务需要我户部出人吗?”

    “户部是监督、检查机构,煤炭商会这些公司的财务,你们户部迟早要彻底退出的!定期查账、监督就是,户部是制定财务规则的朝廷机构,怎么可能长时间帮着处理日常财务问题?”

    “啊?”

    陆帧有点懵,让我户部从这些财务部门抽身?

    那这些财务人员怎么安排,户部可没有那么多岗位提供给他们。

    “人太多了啊,就单单煤炭商会,户部就去了三百多人。”

    “跟胡志英副会长一样,要么淡去在官僚系统内的职务,要么彻底回归户部。”

    这一点是必须的,之前就是户部财务人才多,他们这里人才缺口大,否则,赵清虎怎么可能把煤炭商会的财务工作全部交给户部?

    陆帧揉了揉眉心,头疼啊。

    胡志英那老货,就是个没出息的。

    之前在工部这清水衙门当一个侍郎,完事不走心。

    去了煤炭商会,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后勤部的事情,基本上是几个下属在干,他就天天在煤炭商会总部喝喝茶,看看报纸。

    陆帧都感觉,煤炭商会给胡志英开的工资级别太高。

    这货啥都不干,给他一年六千两,还有大量的福利,图啥?

    “爵爷,这土地管理局又该如何分账啊?”

    京兆尹对土地管理局账面上的银钱最在乎。

    赵清虎扶额,“又不是你的钱,激动啥?京兆府想要花这笔钱,拿出计划来,呈上去给陛下批复不就好了?”

    瞅了一眼这位心宽体胖的京兆尹,赵清虎忍不住笑了,“你可别忘了,之前签出去的欠条,人上门找你还账你怎么办?”

    京兆尹沉默,土地管理局的账面上银钱不少。

    就算是把之前他签下的欠条全部还了,也有剩余。

    毕竟,户部最开始给了启动资金的,十万两。

    土地买进卖出,土地管理局也能赚取一些差价,同时,还有一些手续费。

    每一单虽然只收千分之一的手续费,但是,积攒起来也不少啊。

    “杜府尹,我户部的十万两别忘了,只是借调给你们的,不是拨给你们的款子。”

    “陆公言重了,下官都记着呢。”

    “那商贸中心这片地,按照目前的市价,光是土地就价值十几万两。”

    按照市价购入商用土地,赵清虎闻言立即乐了,这绝对赚大发了。

    商贸中心的店铺、住宅,甚至是周边的土地,价格都会水涨船高,一本万利。

    “你要那么多钱干嘛?京兆府的项目,不都是户部出钱?”陆帧刺了一句。

    杜府尹白眼连翻,你陆帧若不是户部尚书,看老夫揍不揍你!

    直隶地区的官道改造,这个大工程就在他手中。

    前前后后,花出去一百多万两,还有一百多万两缺口呢。

    户部这铁公鸡,前后就给了一百万两。

    若没有土地管理局账面上的银子调度,计划早就搁置了。

    “陆公,您说这话丧良心啊!”

    念及此处,京兆尹还是没忍住,爆了一句粗口。

    陆帧差点没一口茶喷出来,好家伙,你胆子不小啊,都敢辱骂上官了?

    “咋回事啊?”

    赵清虎好奇,这两位怎么碰撞上了?

    “爵爷您是不知道啊,户部的钱太难要了。”

    京兆尹诉苦,把直隶官道改造的事情说了一遍。

    陆帧也有些尴尬,这老小子,欠自己十万两不给,还告自己黑状。

    “不是给了你粮食,还有物资啊?”

    “不够啊,马上入冬停工了,明年开春的物资还没有呢。”

    “明年开春再说,反正不会少了你的。”

    ------

    交易中心二楼开放了,而且,多了一个新城样式。

    看着躺在沙盘上的新城,不少商贾啧啧称奇,对这座新城十分好奇。

    交易中心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在这里介绍。

    新城就是朝廷要在京城外打造的商贸中心。

    “商贸中心是何用处?”

    “这是动物园,还有海洋馆,旁边还有工匠院的几座高等学府!”

    “我的天,朝廷要在这里打造一座新城?”

    “我早就说了,这里肯定会发展起来的,可惜啊,土地管理局一直不出售这里的土地!”

    “朝廷肯定是早有安排,我都听说了,爵爷就是新城建造的总设计师!”

    “是爵爷的计划,那老夫一定掺和一手。”

    商贸中心,要增加商税这件事情,并没有公布。

    一些富商巨贾,还是多多少少,听到了一些风声的。

    可看着眼前的新城,他们对商贸中心也有期待。

    朝廷要维持商业活动,保证他们的利益,那增加商税也不是不可以。

    目前朝廷政策商税是三十税一,可最后他们能留住的利益也不多。

    为了维持商业活动,他们四处打点的银钱数字也很恐怖。

    商贸中心的消息,很快就顶替了灭国安南,成为京城内新的潮流。

    再看宏丰帝,也在暖身殿内,召集了大臣,商议这件事情。

    商税改革,这个商贸中心可是试水的特区。

    办好了,朝廷才会把商税改革推广到全国。

    “建筑集团的事情老臣不反对,工匠院主攻的还是钻研技术,提升技艺,建筑队纳入建筑集团管控,也正规些。”左相第一个站出来,同意了建筑公司的建设。

    有了煤炭商会、雪花盐业这些先例,再弄一个建筑公司,有何不可?

    专职建筑,让他们干一行精一行!

    “独立成一个集团公司,是不是有些画蛇添足,工匠院不是管理的很好嘛,而且还是朝廷官员,若是成立公司了,就要从工匠院脱离出去,这如何安排官员管理?”

    右相不愿意放权,虽然工匠院他插不了手,可管理这些建筑队的权力还是属于朝廷的,单独出去,这是分权啊。

    作为门下省的右相,他天然反对从朝廷分权。

    “右相此言差矣,建筑队、建筑公司,都是朝廷下辖的机构,脱离出去了,朝廷也能管理。”

    陆帧第一个站了出来驳斥。

    这蠢货,煤炭商会、盐业公司这些,朝廷难道管不到?

    有官员进去才不好管!一个个跟杜胖子一样,脾气大得很。

    就那渔业公司,太子殿下的产业,若不是沿河县伯站了出来,户部想收多少商税就收多少。

    大渊皇朝,至高无上的权柄,还是握在宏丰帝手中的。

    朝臣们你一言我一语,最后还是确定了,大渊皇家第一建筑公司成立。

    皇室拿三成,国库拿三成,剩下四成,留给建筑公司自用。

    说是自用,实际上,这四成是赵清虎提前上书扣下来的。

    建筑公司,肯定是赚钱的,还能赚取大钱。

    目前来说,给国库三成已经是极限,毕竟,还有大量商税呢。商税可是归入国库,连皇帝的内库都无法插手。

    这四成是赵清虎给工匠院截留的。

    钻研任何科技,都是需要花钱的,还是大量、长期花钱。

    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工匠院根本维持不下去。

    “那下一个议题,土地管理局的资金分账问题。”

    “陛下,土地管理局还有我户部借调的十万两白银。”

    提到这个话题,陆帧有很多话想要说。

    杜胖子是真的胆子大,连他户部的钱财都敢赖着。

    宏丰帝头疼,你还好意思说。

    让你拿五十万两,你就截留了四十万两?

    弄得京兆尹写下了数十万两借条。

    当初那可是委屈的差点在朝堂上哭出来。

    如今,你户部还好意思要回十万两银子?

    土地管理局不用花钱的?

    朕还打算把土地管理局推广到全国各地,需要大量启动资金。

    户部又不是没钱,不至于!

    “直接把借调改成拨款,从户部销账。”宏丰帝道。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