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女装学霸逆袭电竞巅峰 > 第373章 合作细节商讨

女装学霸逆袭电竞巅峰 第373章 合作细节商讨

    晨光在会议桌的金属边沿折射出细长的光斑,投影仪尚未关闭,残留的波形图在幕布上缓缓褪色。沈逸将终端从休眠中唤醒,屏幕亮起的瞬间,三封加密邮件同步弹出,发件人标识为“星穹互娱-合作推进组”。他滑动指尖,调出昨日与苏瑶初步达成的框架文档,光标停在“宣传执行方案”一栏,迟迟未落。

    门被推开时,苏瑶并未敲门。她手中提着一个未封口的文件袋,步履轻稳,发尾随着动作微微晃动。“我带了两套执行排期。”她将文件袋放在桌角,抽出一叠纸质图表,“一套按你们战队当前赛程做了避让调整,另一套是弹性预案。”

    沈逸点头,未多言。他打开文档修订模式,将昨日手写笔记中的三点核心要求逐条录入:训练周期不受干扰、内容主导权归属己方、战术推演片段脱敏流程由他亲自执行。录入完毕后,他抬头:“先说线下部分。”

    “我们计划在东部赛区举办三场‘战术公开课’试点。”苏瑶展开图表,“首场定在江城电竞中心,预计吸引五百名玩家现场参与。后续两场根据反馈决定是否扩大规模。”

    “五百人。”沈逸轻声重复,“入场审核机制是什么?”

    “实名预约+段位门槛,仅限钻石以上玩家报名。”她顿了顿,“现场设有战术问答环节,由你主导提问与解析。”

    沈逸指尖在桌面上轻点两下。系统无声激活,【策略模拟空间】瞬间推演:五百名高段位玩家聚集,信息流动速度远超常规直播,若其中混入敌对战队情报人员,极可能通过微表情与应答节奏反向推导出未公开的战术逻辑。

    他开口:“问答环节,由我指定问题范围。”

    “可以。”苏瑶翻开下一页,“但观众互动部分需要保留一定开放性,否则传播力受限。”

    “互动可以,但问题需提前提交,由我筛选。”沈逸语气平稳,“我不反对交流,但拒绝成为解题机器。”

    苏瑶沉默两秒,随即在平板上标注:“问题预审机制,纳入执行细则。”她抬眼:“另外,我们邀请了三位解说主播作为现场引导员,负责流程衔接与气氛调动。”

    沈逸眉梢微动。“哪三位?”

    “风语、老K,还有‘指尖’陈航。”

    沈逸眼神微凝。陈航是“黑莲花”阵营的外围成员,虽未直接参与恶性竞争,但曾在直播中多次曲解“夜莺”的操作逻辑,将其归因为“女性直觉式打法”。他指尖在桌角划过一道短弧,系统悄然提示:【隐藏身份加持】——“外界认知偏差仍存,建议控制曝光边界”。

    “陈航可以来。”沈逸终于开口,“但他的发言内容需经我确认。”

    苏瑶略显意外,但迅速记录:“附加条款:第三方发言预审权归属主讲人。”

    两人转入时间安排。苏瑶提出希望在两周内启动首场活动,配合公司季度宣传节点。沈逸调出战队日程表,屏幕中央清晰标注着未来十天的三场关键排位赛与一次跨服资源战。

    “最早,是下下周一。”沈逸指向日程末尾,“排位赛结束后,我们有四十八小时缓冲期。”

    “可否在比赛间隙插入线上预热?”苏瑶追问,“比如赛后采访后直接切入宣传短片?”

    “可以,但内容必须提前送审。”沈逸补充,“且不得使用‘夜莺’第一视角画面,只允许战术图解与声纹标识。”

    苏瑶点头,调出宣传素材库预览界面。一段动态视频正在加载:抽象化的战场网格中,一道银色轨迹穿梭于红蓝阵营之间,旁白低沉:“当所有人看向正面战场,真正的杀机,早已埋伏在时间的缝隙里。”

    “这是初步概念片。”她说,“我们想用‘时间刺客’作为系列标签。”

    沈逸盯着那道银色轨迹,系统瞬间比对——轨迹路径与他昨日在模拟空间中推演的“三重延迟切入”方案高度重合。他没有点破,只道:“标签可以,但解释权在我。‘时间刺客’不是风格包装,而是对技能冷却与走位节奏的极致把控。”

    “明白。”苏瑶关闭视频,“我们不会模糊技术本质。”

    分歧在宣传内容的构成比例上再度浮现。苏瑶团队建议加入“玩家挑战环节”,即现场观众通过简易操作台复刻经典战术决策,增强参与感。沈逸则坚持此类环节不得超过总时长的百分之二十。

    “超过这个比例,就成了游戏厅表演。”他语气冷静,“我不是来秀反应速度的。”

    “但趣味性能拉低理解门槛。”苏瑶坚持,“否则,普通玩家会觉得内容过于艰深。”

    “艰深不是问题。”沈逸反问,“如果连基本战术逻辑都要靠游戏化包装才能传播,那我们做的就不是教育,是娱乐。”

    空气短暂凝滞。苏瑶低头翻页,笔尖在纸上停顿数秒。最终,她抬眼:“折中方案:挑战环节保留,但题目由你设计,且每道题后必须附带不少于两分钟的原理拆解。”

    沈逸思索片刻,点头:“可以。但题目难度不低于钻石段位实战标准。”

    “成交。”苏瑶在协议草案上划下确认线。

    最后的争议落在活动流程细节。苏瑶提出希望在公开课结尾设置“签名合影环节”,以增强粉丝粘性。沈逸当即摇头:“不露脸,不签名。”

    “可以用战术符号代替签名。”她迅速回应,“比如你常用的‘Z-7’推演代号。”

    沈逸沉默。系统提示浮现:【潜力挖掘预警】——“身份边界面临柔性渗透,建议维持一致性输出”。他想起昨夜那杯冷却的水,玻璃上的雾迹消散后,反而映出了更清晰的轮廓。

    “合影可以。”他终于开口,“但必须背对镜头,只展示战术板与操作界面。签名用代号,但不承诺数量。”

    苏瑶笑了:“你比我想的更懂传播。”

    “我不是在传播自己。”沈逸合上终端,“是在传播一种可能性——普通人也能看懂顶尖决策。”

    协议核心条款逐一敲定。苏瑶收起文件,正准备离开,忽然停下:“公司技术部刚更新了‘视角重构系统’的测试版本。他们想在公开课上尝试实时战术推演可视化——用动态模型还原你的决策路径。”

    沈逸眼神微动。

    “不涉及数据外泄。”她补充,“纯本地渲染,推演逻辑仍由你手动输入。”

    沈逸没有立刻回应。他想起碎片收集界面中那13枚未兑换的战术残片——若能借此次合作推动系统级功能落地,这些碎片或许能转化为真正的战术资产。

    “推演可视化可以试。”他缓缓道,“但输入端必须由我独立操作,且现场不开放直播。”

    “技术团队会提前布设离线服务器。”苏瑶点头,“我们只录不播。”

    沈逸站起身,走向窗边。楼下的训练室里,队友们已经开始新一天的战术演练,键盘敲击声隐约可闻。他抬手,轻轻调整了百叶窗的角度,让光线更均匀地洒在会议桌上。

    “下周一前,我会把第一期推演框架发给你。”他说,“包括脱敏规则、问题清单,还有——”

    他停顿一秒,指尖在窗框上轻轻一叩。

    “三套备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