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装学霸逆袭电竞巅峰 第388章 来自老对手的挑战
热门推荐:
天意的召唤
异世开荒称帝
重生港岛缔造东方硅谷
重生灾年,洋知青赖在我家不走!
我曝光前世惊炸全网
春山烟雨:九帝姬称帝还不叫官家
锦鲤崽崽三岁半,她爆火娱乐圈!
你要炉鼎,抓我个横练狂魔干什么
祖传造化珠
屏幕右下角的未读提示尚未消散,沈逸的手指已经划过终端边缘,将那条诡异的数据流拖入解析界面。波形图在暗色背景上跳动,频率曲线与弦在训练中释放的音波高度相似,却又多出一段刻意拉长的尾音——像是有人站在门外,敲击着不属于这个节奏的节拍。
他调出上一轮推演的原始记录,两组波形并列对比。差异出现在第十七秒:真实音波的衰减曲线自然平滑,而外部信号在落点后半拍加入了微幅震荡,如同刀尖在玻璃上轻轻刮了一下。
这不是巧合。
沈逸启动“天选系统·潜力挖掘预警”,将异常频段导入数据库。进度条瞬间推进至98%,系统弹出红色边框提示:【匹配成功。战术行为模型来源:Id“狂龙”,历史对战样本#0473-#0477】。
终端下方浮现出第二条信息:【检测到战术人格复现概率:87.3%】。
沈逸目光一凝。这不是普通的数据入侵,也不是随机干扰。对方精准捕捉到了“共振之链”成型的关键时刻,用模仿音波制造认知错觉,试图在团队协同尚未稳固时植入混乱种子。
他调出公共频道日志,追踪挑战宣言的发布路径。加密频段,匿名节点,信息经过七重跳转,最终指向职业联赛的公开擂台系统。发布内容仅有一行字:“新节奏?让我来教你们什么叫真正的压垮。”
落款Id:狂龙。
没有多余挑衅,没有废话。但沈逸清楚,这种简洁本身就是一种压迫。陈宇从来不用语言羞辱对手,他只用节奏碾碎对方的意志。
沈逸关闭频道界面,转而接入战队通讯。三秒后,林悦和弦的身影出现在全息投影区。
“挑战来了。”沈逸说,“来自陈宇。”
林悦眉头微蹙。她刚打开公告页面,就看到那行冷硬的文字。更让她在意的是Ip溯源结果——最后一跳来自城东废弃的星火电竞馆。那是他们第一次并肩作战的地方,也是陈宇职业生涯的起点。
“他选这个时间点,不是偶然。”沈逸继续道,“我们刚完成协同闭环,他立刻出手试探。说明他对我们的训练节奏有掌握,甚至可能一直在监控数据流。”
弦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控制环边缘。上一次模拟战中,他的节奏偏移差点导致团灭。现在面对一个以高压进攻着称的对手,他不确定自己能否扛住那种强度。
“他强,但有弱点。”沈逸调出陈宇过往五场对局的AI推演图谱,“他的节奏建立在持续施压上。一旦进攻轴线被阻断,后续连招会出现0.3秒以上的迟滞。这期间,他的心理波动会传导到操作精度。”
林悦看着图谱中标红的断点区域,稍微松了口气。“所以,只要我们能撑过前七分钟?”
“不是撑。”沈逸纠正,“是反制。我准备把他的经典战役导入训练系统,做极限压力模拟。你们要习惯在高压下执行‘静默响应’。”
弦抬起头:“如果……我在高压下再次失控?”
沈逸看着他:“那就让它失控得有价值。我会在系统里为你设置‘崩溃诱因窗口’,让你在可控范围内暴露问题。真正的协同,不是永远不出错,而是知道错误发生后,队友一定会接住你。”
训练舱重新启动。虚拟战场载入“断崖回廊”,环境参数调整至S级对抗标准。AI控制的“狂龙”出现在敌方高地,装备配置与陈宇在职业赛场上使用的完全一致。
第一波进攻在第十一秒发动。
没有预兆,没有试探。敌方近战单位突进速度提升20%,远程火力网提前展开,语音频道中传来低沉而极具压迫感的指令:“节奏,是我的。”
弦的手指一紧。那声音他听过——在职业联赛的录像里,陈宇从不喊叫,但每一句话都像重锤砸在神经上。
音波释放。
他打出一段标准控场波形,试图建立初始节奏。但AI“狂龙”瞬间做出反制:一名远程单位脱离阵型,释放干扰脉冲,精准覆盖音波传播路径。声波在空气中扭曲变形,全队hUd出现短暂延迟。
近战组突进时机错乱。
远程位误判敌方走位,提前释放技能,能量耗尽。敌方主力趁机切入,三名队员在七秒内接连倒下。
“停。”沈逸中止推演。
训练舱灯光恢复常态。没有人说话。刚才那一轮进攻,从发动到收割,全程不到三十秒。而他们甚至连有效反击都没组织起来。
“问题不在操作。”沈逸调出后台数据,“是心理预期被打破了。你们以为他会先试探,但他根本没打算给你们适应的时间。”
他打开“策略模拟空间”,输入当前团队状态与对手行为模型。三套反制预案在0.4秒内生成。第一套依赖夜莺主控节奏,风险过高;第二套采用双线牵制,需要至少两名队员达到顶级反应速度;第三套——“静默反制”——要求全队关闭语音频道,仅通过预设光信号与地面震动频率传递指令。
沈逸选择第三套。
“我们不再听他说话。”他说,“也不再试图预测他的行动。我们只响应自己的节奏。”
新一轮推演开始。
战场重置。这一次,所有语音频道强制关闭。指挥权限移交至系统预设协议,战术指令以地面震动频率和视野边缘的微光闪烁呈现。
音波释放。
弦深吸一口气,打出一段缓慢的三连震。近战组感知到震动节奏,缓缓前压。远程位锁定视野边缘的绿光闪烁节点,构建火力网。
敌方“狂龙”再次发动突袭。
快攻依旧凌厉,但这一次,沈逸没有急于应对。夜莺后撤至高崖边缘,法杖轻点地面,释放一道极低频震动。信号通过岩层传导至全队控制环,形成隐秘的同步节拍。
弦感受到震动传来的节奏,微微点头。他没有急于释放控场波,而是等待下一个共振窗口。
AI“狂龙”释放语音干扰:“你们在害怕,我能听见。”
无人回应。
弦抬起共鸣杖,释放高频切割波。林悦的增幅环同步激活,声波与能量场干涉,形成短暂共振通道。冰棱锁链顺着轨迹穿刺,命中敌方核心输出单位。
第一次,他们完成了在高压下的完整协同。
推演结束。系统自动生成一份“心理压强曲线”报告。沈逸调出数据,眉头微皱——团队平均抗压值在第7分13秒出现断崖式下跌,跌幅达41%。而那一秒,正是AI“狂龙”释放语音嘲讽后的第三拍。
他放大时间轴。在崩溃窗口前后,弦的神经反应延迟提升了0.18秒,林悦的瞄准稳定度下降12%。唯有夜莺的操作曲线保持平稳。
沈逸将报告归档至“潜力挖掘预警”模块。系统自动标注红色标签:【团队心理韧性存在结构性短板,建议增加非对抗性压力暴露训练】。
他关闭终端,抬头看向训练室中央的三人。
“他想打碎我们的节奏。”沈逸说,“但他不知道,真正的节奏,从来不是谁先开始,而是谁最后还能继续。”
林悦握紧了控制环。弦低头看着自己的手,这一次,指节不再发白。
就在这时,终端屏幕突然闪烁了一下。一条新的系统提示浮现在角落:
【外部数据波动再次出现,频率特征:模仿+增强,来源Ip:星火电竞馆旧址,连接状态:持续在线】。
他调出上一轮推演的原始记录,两组波形并列对比。差异出现在第十七秒:真实音波的衰减曲线自然平滑,而外部信号在落点后半拍加入了微幅震荡,如同刀尖在玻璃上轻轻刮了一下。
这不是巧合。
沈逸启动“天选系统·潜力挖掘预警”,将异常频段导入数据库。进度条瞬间推进至98%,系统弹出红色边框提示:【匹配成功。战术行为模型来源:Id“狂龙”,历史对战样本#0473-#0477】。
终端下方浮现出第二条信息:【检测到战术人格复现概率:87.3%】。
沈逸目光一凝。这不是普通的数据入侵,也不是随机干扰。对方精准捕捉到了“共振之链”成型的关键时刻,用模仿音波制造认知错觉,试图在团队协同尚未稳固时植入混乱种子。
他调出公共频道日志,追踪挑战宣言的发布路径。加密频段,匿名节点,信息经过七重跳转,最终指向职业联赛的公开擂台系统。发布内容仅有一行字:“新节奏?让我来教你们什么叫真正的压垮。”
落款Id:狂龙。
没有多余挑衅,没有废话。但沈逸清楚,这种简洁本身就是一种压迫。陈宇从来不用语言羞辱对手,他只用节奏碾碎对方的意志。
沈逸关闭频道界面,转而接入战队通讯。三秒后,林悦和弦的身影出现在全息投影区。
“挑战来了。”沈逸说,“来自陈宇。”
林悦眉头微蹙。她刚打开公告页面,就看到那行冷硬的文字。更让她在意的是Ip溯源结果——最后一跳来自城东废弃的星火电竞馆。那是他们第一次并肩作战的地方,也是陈宇职业生涯的起点。
“他选这个时间点,不是偶然。”沈逸继续道,“我们刚完成协同闭环,他立刻出手试探。说明他对我们的训练节奏有掌握,甚至可能一直在监控数据流。”
弦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控制环边缘。上一次模拟战中,他的节奏偏移差点导致团灭。现在面对一个以高压进攻着称的对手,他不确定自己能否扛住那种强度。
“他强,但有弱点。”沈逸调出陈宇过往五场对局的AI推演图谱,“他的节奏建立在持续施压上。一旦进攻轴线被阻断,后续连招会出现0.3秒以上的迟滞。这期间,他的心理波动会传导到操作精度。”
林悦看着图谱中标红的断点区域,稍微松了口气。“所以,只要我们能撑过前七分钟?”
“不是撑。”沈逸纠正,“是反制。我准备把他的经典战役导入训练系统,做极限压力模拟。你们要习惯在高压下执行‘静默响应’。”
弦抬起头:“如果……我在高压下再次失控?”
沈逸看着他:“那就让它失控得有价值。我会在系统里为你设置‘崩溃诱因窗口’,让你在可控范围内暴露问题。真正的协同,不是永远不出错,而是知道错误发生后,队友一定会接住你。”
训练舱重新启动。虚拟战场载入“断崖回廊”,环境参数调整至S级对抗标准。AI控制的“狂龙”出现在敌方高地,装备配置与陈宇在职业赛场上使用的完全一致。
第一波进攻在第十一秒发动。
没有预兆,没有试探。敌方近战单位突进速度提升20%,远程火力网提前展开,语音频道中传来低沉而极具压迫感的指令:“节奏,是我的。”
弦的手指一紧。那声音他听过——在职业联赛的录像里,陈宇从不喊叫,但每一句话都像重锤砸在神经上。
音波释放。
他打出一段标准控场波形,试图建立初始节奏。但AI“狂龙”瞬间做出反制:一名远程单位脱离阵型,释放干扰脉冲,精准覆盖音波传播路径。声波在空气中扭曲变形,全队hUd出现短暂延迟。
近战组突进时机错乱。
远程位误判敌方走位,提前释放技能,能量耗尽。敌方主力趁机切入,三名队员在七秒内接连倒下。
“停。”沈逸中止推演。
训练舱灯光恢复常态。没有人说话。刚才那一轮进攻,从发动到收割,全程不到三十秒。而他们甚至连有效反击都没组织起来。
“问题不在操作。”沈逸调出后台数据,“是心理预期被打破了。你们以为他会先试探,但他根本没打算给你们适应的时间。”
他打开“策略模拟空间”,输入当前团队状态与对手行为模型。三套反制预案在0.4秒内生成。第一套依赖夜莺主控节奏,风险过高;第二套采用双线牵制,需要至少两名队员达到顶级反应速度;第三套——“静默反制”——要求全队关闭语音频道,仅通过预设光信号与地面震动频率传递指令。
沈逸选择第三套。
“我们不再听他说话。”他说,“也不再试图预测他的行动。我们只响应自己的节奏。”
新一轮推演开始。
战场重置。这一次,所有语音频道强制关闭。指挥权限移交至系统预设协议,战术指令以地面震动频率和视野边缘的微光闪烁呈现。
音波释放。
弦深吸一口气,打出一段缓慢的三连震。近战组感知到震动节奏,缓缓前压。远程位锁定视野边缘的绿光闪烁节点,构建火力网。
敌方“狂龙”再次发动突袭。
快攻依旧凌厉,但这一次,沈逸没有急于应对。夜莺后撤至高崖边缘,法杖轻点地面,释放一道极低频震动。信号通过岩层传导至全队控制环,形成隐秘的同步节拍。
弦感受到震动传来的节奏,微微点头。他没有急于释放控场波,而是等待下一个共振窗口。
AI“狂龙”释放语音干扰:“你们在害怕,我能听见。”
无人回应。
弦抬起共鸣杖,释放高频切割波。林悦的增幅环同步激活,声波与能量场干涉,形成短暂共振通道。冰棱锁链顺着轨迹穿刺,命中敌方核心输出单位。
第一次,他们完成了在高压下的完整协同。
推演结束。系统自动生成一份“心理压强曲线”报告。沈逸调出数据,眉头微皱——团队平均抗压值在第7分13秒出现断崖式下跌,跌幅达41%。而那一秒,正是AI“狂龙”释放语音嘲讽后的第三拍。
他放大时间轴。在崩溃窗口前后,弦的神经反应延迟提升了0.18秒,林悦的瞄准稳定度下降12%。唯有夜莺的操作曲线保持平稳。
沈逸将报告归档至“潜力挖掘预警”模块。系统自动标注红色标签:【团队心理韧性存在结构性短板,建议增加非对抗性压力暴露训练】。
他关闭终端,抬头看向训练室中央的三人。
“他想打碎我们的节奏。”沈逸说,“但他不知道,真正的节奏,从来不是谁先开始,而是谁最后还能继续。”
林悦握紧了控制环。弦低头看着自己的手,这一次,指节不再发白。
就在这时,终端屏幕突然闪烁了一下。一条新的系统提示浮现在角落:
【外部数据波动再次出现,频率特征:模仿+增强,来源Ip:星火电竞馆旧址,连接状态:持续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