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党清流之间的第三种活法 第386章 天伦之乐
热门推荐:
末世:从成为亡灵帝君开始
水浒反派:我给帝姬当笔友
孩子谁爱生谁生,我勾帝心夺凤位
别惹小祖宗!她京圈亲爸是女儿奴
绝世天命大反派
开局拯救清纯校花,获得神级异能
鉴宝金瞳
四合院:从截胡秦淮茹开始
太古神族
嘉靖三十三年春末,京城的空气里,除了暮春的花香与泥土气息,还弥漫着一股难以言喻的微妙氛围。
恩科尘埃落定,新科进士们或意气风发,或韬光养晦,如同新注入的血液,让这架庞大的帝国机器在嘉靖帝看似无为却精准的掌控下,竟隐隐透出几分不同以往的、向上运转的势头。
这并非烈火烹油般的盛世景象,更像是在重重积弊的泥沼中,悄然探出的几枝新芽,带着一丝挣扎向上的倔强。
这日,裕王府张灯结彩,喜庆却不张扬。
皇孙朱翊钧满月之喜,乃天家盛事。
然而,一道出人意料的旨意,却让这份皇家庆典平添了几分异样的色彩。
“靖海伯,陛下口谕,今日裕王府小殿下满月,念及贵府公子陈忱亦是同日生辰,为图方便,着你携子同往裕王府,陛下欲一并瞧瞧。”
传旨太监的声音尖细,落在陈恪耳中却如同惊雷。
他抱着怀中尚在襁褓、睡得香甜的陈忱,眉头几不可察地蹙起。
带刚满月的儿子去裕王府?在嘉靖帝和满朝重臣面前?这绝非他所愿。
他只想让忱儿在靖海伯府的庇护下,远离这波谲云诡的朝堂,安安稳稳地长大。
然而,圣意难违,尤其这旨意透着一种近乎“家常”的随意,更显不容置疑。
“臣……遵旨。”陈恪压下心头的不安与抗拒,沉声应道。
他低头看着儿子恬静的睡颜,指尖无意识地抚过那枚温润的玉麒麟——嘉靖亲赐的祥瑞,此刻却仿佛带着一丝沉甸甸的宿命感。
裕王府正厅,气氛庄重而略显压抑。
严嵩、徐阶、高拱、张居正等内阁重臣及几位近侍勋贵肃立两侧,目光低垂,静候圣驾。
空气中沉水香与檀香交织,却压不住那份无形的紧张。
当嘉靖帝身着常服,缓步踏入时,所有人齐齐躬身行礼,山呼万岁。
嘉靖今日似乎心情颇佳,脸上少了几分修道者的清冷,多了些寻常老人的和煦。
他摆摆手,目光径直投向厅堂中央并排放置的两个紫檀木摇篮。
“都平身吧。”嘉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轻快,“今日是家孙满月,亦是靖海伯家小子的好日子,不必拘礼。”
他缓步走到摇篮前,目光首先落在左侧那个包裹着明黄锦缎、缀满金玉饰物的婴儿身上——皇孙朱翊钧。
小家伙被裹得严严实实,小小的身躯上挂着长命锁、玉佩、金项圈,头上甚至戴着一顶小小的、象征性的金丝冠冕,显得格外“隆重”,却也因不合身而显得有些滑稽,那些贵重的饰物耷拉在一旁,衬得婴儿越发娇小。
嘉靖俯身,小心翼翼地将朱翊钧抱了起来。
婴儿似乎被惊动,小嘴吧唧了两下,又沉沉睡去。
嘉靖看着孙儿粉嫩的小脸,眼中流露出真切的慈爱,但当他目光扫过孩子身上那些繁复沉重的饰物时,眉头却微微皱起。
“这么小的孩子,戴着些劳什子做什么?”嘉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埋怨,目光扫过一旁侍立的裕王朱载坖。
裕王心头一紧,连忙躬身:“父皇,这是……礼制……”
“礼制?”嘉靖轻哼一声,语气平淡却不容置疑,“朕的皇孙,自有天佑,何须这些外物拘着?”他边说,边伸出枯瘦却稳定的手指,动作轻柔却异常利落地将朱翊钧头上那顶小小的金丝冠冕取下,随手丢给旁边的黄锦。
接着,又解开那串沉甸甸的金项圈,摘下几块看着就硌人的玉佩,只留下一个素净的长命锁。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带着一种帝王特有的、不容置喙的决断。
褪去那些象征身份却累赘的饰物,朱翊钧在祖父怀里似乎更自在了些,小脑袋蹭了蹭嘉靖的臂弯。
嘉靖这才满意地点点头,抱着皇孙,目光转向右侧摇篮里的陈忱。
陈忱此刻已经醒了,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周围陌生的人和景致,小嘴咿咿呀呀地发出意义不明的音节,小手小脚也不安分地挥舞着,仿佛对嘉靖只抱朱翊钧的行为表示“不满”,嫌弃他厚此薄彼。
嘉靖见状,眼中闪过一丝兴味。他抱着朱翊钧,微微俯身,凑近了陈忱的摇篮,想仔细看看这个与皇孙同日同时辰降生的小家伙。
说时迟那时快,就在嘉靖的脸凑近的瞬间,陈忱那只挥舞的小手,竟精准无比地一把抓住了嘉靖颌下那几缕保养得宜、梳理得一丝不苟的胡须!
“咿呀!”陈忱似乎觉得手感新奇,非但没有松手,反而咯咯咯地笑了起来,小手还无意识地拽了拽!
“忱儿!”陈恪心头大骇,几乎魂飞魄散!他一个箭步就要冲上前去制止。
这可是九五之尊!龙须岂是凡人可碰?
更何况是这般“亵渎”!往严重了说,一个“大不敬”的罪名足以让整个靖海伯府万劫不复!冷汗瞬间浸湿了他的后背。
“无妨!”嘉靖的声音却带着一丝罕见的轻松笑意,甚至带着点纵容的意味。
他微微偏头,避开了陈忱可能用力的方向,同时用另一只空着的手,轻轻、却坚定地按住了陈恪欲动的肩膀,示意他停下。
嘉靖低头看着怀里依旧沉睡的朱翊钧,又看看摇篮里抓着自己胡子咯咯直笑的陈忱,脸上竟露出一种近乎享受的神情:“孩子嘛,天性如此,活泼些好。今日不叙君臣,只叙家礼。”
“家礼”二字一出,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入巨石!
厅内肃立的严嵩、徐阶、高拱、张居正等人,无不心头剧震,瞳孔骤然收缩!
他们飞快地交换着眼神,震惊、疑惑、揣测……种种情绪在无声中激烈碰撞。
嘉靖却恍若未觉,他抱着朱翊钧,目光温和地看着陈忱,仿佛在回忆什么,缓缓道:“往年朕有奶兄陆炳,相伴长大,情同手足。今朕的皇孙,也有个同日同时降生的玩伴陈忱,和该如此,甚好,甚好。”
“玩伴”?“和该如此”?
这轻描淡写的几句话,如同晴天霹雳,在重臣们心中炸响!这已不仅仅是恩宠,这几乎是将靖海伯之子抬到了与天家血脉近乎“平等”的地位!
叙家礼?那陈忱岂非也成了“天家人”?那陈恪……这位靖海伯在陛下心中,究竟是何等分量?得信任至此?!
严嵩低垂的眼帘下,精光闪烁,手指在袖中微微蜷缩。
徐阶面上依旧恭谨,心中却已掀起惊涛骇浪。
高拱、张居正等人亦是心思电转,看向陈恪和陈忱的目光,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复杂与审视。
陈恪更是如遭雷击,僵立当场。
他万万没想到,嘉靖会说出这样的话!这“家礼”、“玩伴”的定位,看似温情,实则是将陈忱,乃至整个靖海伯府,更深地绑在了皇权这艘巨轮之上。
嘉靖似乎很满意自己这番话造成的效果,又或者是,此刻的他根本不在意臣子们如何想。
他抱着朱翊钧,又低头看了看摇篮里依旧抓着他胡子不放、笑得欢快的陈忱,忽然道:“黄锦。”
“奴婢在。”
“把忱儿也抱起来,给朕瞧瞧。”
黄锦连忙上前,小心翼翼地将咿咿呀呀的陈忱从摇篮中抱起,递到嘉靖面前。
嘉靖竟真的腾出左手,一手稳稳抱着皇孙朱翊钧,另一手接过了黄锦递来的陈忱!
左右开弓,一手一个!
这画面,瞬间凝固了时光。
威严深重的帝王,褪去了龙袍衮服,身着常服,怀抱两个襁褓中的婴儿。
一个是他寄予厚望的皇孙,血脉相连;另一个是他倚重臣子之子,却被他亲口赋予了“玩伴”的亲近身份。
他微微低头,看着怀中两个小生命,素来深邃如寒潭的眼眸里,此刻竟流淌着一种近乎寻常老人般的慈祥与满足。
那常年紧抿、透着威严与刻薄的嘴角,也罕见地向上弯起一个柔和的弧度。
午后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斜斜地洒入厅堂,为这不可思议的一幕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边。
空气里沉水香的清冷似乎也被驱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属于“家”的宁馨气息。
陈恪站在一旁,看着这超乎想象的一幕,心中百感交集。
惊骇、忧虑、警惕……这些情绪依旧盘踞不去。
然而,在这一刻,看着嘉靖那卸下所有帝王心术、纯粹享受天伦之乐般的侧脸,看着儿子陈忱毫无畏惧地依偎在当今天子怀中,甚至伸出小手去够嘉靖衣襟上的盘扣,陈恪内心深处,竟也悄然泛起一丝难以言喻的触动。
这位史书中权术无双、冷血自私、将帝王心术玩弄到极致的嘉靖皇帝,此刻,竟也与世间任何一个含饴弄孙的老人无异。
这短暂的、近乎虚幻的温情画面,仿佛穿透了厚重的历史尘埃与冰冷的权力法则,露出了人性最本真的一抹底色。
裕王朱载坖站在嘉靖身侧,看着父皇怀抱自己的儿子,眼中亦是激动与复杂交织。
他偷偷看向陈恪,目光中除了固有的拉拢之意,更添了几分难以言喻的微妙。
厅堂内一片寂静,唯有婴儿偶尔发出的咿呀声,以及窗外微风拂过树叶的沙沙轻响。
重臣们屏息凝神,将这震撼人心的一幕深深烙印在脑海。
而嘉靖帝,只是静静地抱着两个婴儿,沉浸在这份短暂却真实的温情里,仿佛周遭的一切纷争与算计,都已离他远去。
阳光在他花白的鬓角跳跃,这一刻,他不是紫禁城深处那个高深莫测的修道帝王,只是一个怀抱孙辈,享受着片刻宁静的老人。
恩科尘埃落定,新科进士们或意气风发,或韬光养晦,如同新注入的血液,让这架庞大的帝国机器在嘉靖帝看似无为却精准的掌控下,竟隐隐透出几分不同以往的、向上运转的势头。
这并非烈火烹油般的盛世景象,更像是在重重积弊的泥沼中,悄然探出的几枝新芽,带着一丝挣扎向上的倔强。
这日,裕王府张灯结彩,喜庆却不张扬。
皇孙朱翊钧满月之喜,乃天家盛事。
然而,一道出人意料的旨意,却让这份皇家庆典平添了几分异样的色彩。
“靖海伯,陛下口谕,今日裕王府小殿下满月,念及贵府公子陈忱亦是同日生辰,为图方便,着你携子同往裕王府,陛下欲一并瞧瞧。”
传旨太监的声音尖细,落在陈恪耳中却如同惊雷。
他抱着怀中尚在襁褓、睡得香甜的陈忱,眉头几不可察地蹙起。
带刚满月的儿子去裕王府?在嘉靖帝和满朝重臣面前?这绝非他所愿。
他只想让忱儿在靖海伯府的庇护下,远离这波谲云诡的朝堂,安安稳稳地长大。
然而,圣意难违,尤其这旨意透着一种近乎“家常”的随意,更显不容置疑。
“臣……遵旨。”陈恪压下心头的不安与抗拒,沉声应道。
他低头看着儿子恬静的睡颜,指尖无意识地抚过那枚温润的玉麒麟——嘉靖亲赐的祥瑞,此刻却仿佛带着一丝沉甸甸的宿命感。
裕王府正厅,气氛庄重而略显压抑。
严嵩、徐阶、高拱、张居正等内阁重臣及几位近侍勋贵肃立两侧,目光低垂,静候圣驾。
空气中沉水香与檀香交织,却压不住那份无形的紧张。
当嘉靖帝身着常服,缓步踏入时,所有人齐齐躬身行礼,山呼万岁。
嘉靖今日似乎心情颇佳,脸上少了几分修道者的清冷,多了些寻常老人的和煦。
他摆摆手,目光径直投向厅堂中央并排放置的两个紫檀木摇篮。
“都平身吧。”嘉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轻快,“今日是家孙满月,亦是靖海伯家小子的好日子,不必拘礼。”
他缓步走到摇篮前,目光首先落在左侧那个包裹着明黄锦缎、缀满金玉饰物的婴儿身上——皇孙朱翊钧。
小家伙被裹得严严实实,小小的身躯上挂着长命锁、玉佩、金项圈,头上甚至戴着一顶小小的、象征性的金丝冠冕,显得格外“隆重”,却也因不合身而显得有些滑稽,那些贵重的饰物耷拉在一旁,衬得婴儿越发娇小。
嘉靖俯身,小心翼翼地将朱翊钧抱了起来。
婴儿似乎被惊动,小嘴吧唧了两下,又沉沉睡去。
嘉靖看着孙儿粉嫩的小脸,眼中流露出真切的慈爱,但当他目光扫过孩子身上那些繁复沉重的饰物时,眉头却微微皱起。
“这么小的孩子,戴着些劳什子做什么?”嘉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埋怨,目光扫过一旁侍立的裕王朱载坖。
裕王心头一紧,连忙躬身:“父皇,这是……礼制……”
“礼制?”嘉靖轻哼一声,语气平淡却不容置疑,“朕的皇孙,自有天佑,何须这些外物拘着?”他边说,边伸出枯瘦却稳定的手指,动作轻柔却异常利落地将朱翊钧头上那顶小小的金丝冠冕取下,随手丢给旁边的黄锦。
接着,又解开那串沉甸甸的金项圈,摘下几块看着就硌人的玉佩,只留下一个素净的长命锁。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带着一种帝王特有的、不容置喙的决断。
褪去那些象征身份却累赘的饰物,朱翊钧在祖父怀里似乎更自在了些,小脑袋蹭了蹭嘉靖的臂弯。
嘉靖这才满意地点点头,抱着皇孙,目光转向右侧摇篮里的陈忱。
陈忱此刻已经醒了,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周围陌生的人和景致,小嘴咿咿呀呀地发出意义不明的音节,小手小脚也不安分地挥舞着,仿佛对嘉靖只抱朱翊钧的行为表示“不满”,嫌弃他厚此薄彼。
嘉靖见状,眼中闪过一丝兴味。他抱着朱翊钧,微微俯身,凑近了陈忱的摇篮,想仔细看看这个与皇孙同日同时辰降生的小家伙。
说时迟那时快,就在嘉靖的脸凑近的瞬间,陈忱那只挥舞的小手,竟精准无比地一把抓住了嘉靖颌下那几缕保养得宜、梳理得一丝不苟的胡须!
“咿呀!”陈忱似乎觉得手感新奇,非但没有松手,反而咯咯咯地笑了起来,小手还无意识地拽了拽!
“忱儿!”陈恪心头大骇,几乎魂飞魄散!他一个箭步就要冲上前去制止。
这可是九五之尊!龙须岂是凡人可碰?
更何况是这般“亵渎”!往严重了说,一个“大不敬”的罪名足以让整个靖海伯府万劫不复!冷汗瞬间浸湿了他的后背。
“无妨!”嘉靖的声音却带着一丝罕见的轻松笑意,甚至带着点纵容的意味。
他微微偏头,避开了陈忱可能用力的方向,同时用另一只空着的手,轻轻、却坚定地按住了陈恪欲动的肩膀,示意他停下。
嘉靖低头看着怀里依旧沉睡的朱翊钧,又看看摇篮里抓着自己胡子咯咯直笑的陈忱,脸上竟露出一种近乎享受的神情:“孩子嘛,天性如此,活泼些好。今日不叙君臣,只叙家礼。”
“家礼”二字一出,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入巨石!
厅内肃立的严嵩、徐阶、高拱、张居正等人,无不心头剧震,瞳孔骤然收缩!
他们飞快地交换着眼神,震惊、疑惑、揣测……种种情绪在无声中激烈碰撞。
嘉靖却恍若未觉,他抱着朱翊钧,目光温和地看着陈忱,仿佛在回忆什么,缓缓道:“往年朕有奶兄陆炳,相伴长大,情同手足。今朕的皇孙,也有个同日同时降生的玩伴陈忱,和该如此,甚好,甚好。”
“玩伴”?“和该如此”?
这轻描淡写的几句话,如同晴天霹雳,在重臣们心中炸响!这已不仅仅是恩宠,这几乎是将靖海伯之子抬到了与天家血脉近乎“平等”的地位!
叙家礼?那陈忱岂非也成了“天家人”?那陈恪……这位靖海伯在陛下心中,究竟是何等分量?得信任至此?!
严嵩低垂的眼帘下,精光闪烁,手指在袖中微微蜷缩。
徐阶面上依旧恭谨,心中却已掀起惊涛骇浪。
高拱、张居正等人亦是心思电转,看向陈恪和陈忱的目光,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复杂与审视。
陈恪更是如遭雷击,僵立当场。
他万万没想到,嘉靖会说出这样的话!这“家礼”、“玩伴”的定位,看似温情,实则是将陈忱,乃至整个靖海伯府,更深地绑在了皇权这艘巨轮之上。
嘉靖似乎很满意自己这番话造成的效果,又或者是,此刻的他根本不在意臣子们如何想。
他抱着朱翊钧,又低头看了看摇篮里依旧抓着他胡子不放、笑得欢快的陈忱,忽然道:“黄锦。”
“奴婢在。”
“把忱儿也抱起来,给朕瞧瞧。”
黄锦连忙上前,小心翼翼地将咿咿呀呀的陈忱从摇篮中抱起,递到嘉靖面前。
嘉靖竟真的腾出左手,一手稳稳抱着皇孙朱翊钧,另一手接过了黄锦递来的陈忱!
左右开弓,一手一个!
这画面,瞬间凝固了时光。
威严深重的帝王,褪去了龙袍衮服,身着常服,怀抱两个襁褓中的婴儿。
一个是他寄予厚望的皇孙,血脉相连;另一个是他倚重臣子之子,却被他亲口赋予了“玩伴”的亲近身份。
他微微低头,看着怀中两个小生命,素来深邃如寒潭的眼眸里,此刻竟流淌着一种近乎寻常老人般的慈祥与满足。
那常年紧抿、透着威严与刻薄的嘴角,也罕见地向上弯起一个柔和的弧度。
午后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斜斜地洒入厅堂,为这不可思议的一幕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边。
空气里沉水香的清冷似乎也被驱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属于“家”的宁馨气息。
陈恪站在一旁,看着这超乎想象的一幕,心中百感交集。
惊骇、忧虑、警惕……这些情绪依旧盘踞不去。
然而,在这一刻,看着嘉靖那卸下所有帝王心术、纯粹享受天伦之乐般的侧脸,看着儿子陈忱毫无畏惧地依偎在当今天子怀中,甚至伸出小手去够嘉靖衣襟上的盘扣,陈恪内心深处,竟也悄然泛起一丝难以言喻的触动。
这位史书中权术无双、冷血自私、将帝王心术玩弄到极致的嘉靖皇帝,此刻,竟也与世间任何一个含饴弄孙的老人无异。
这短暂的、近乎虚幻的温情画面,仿佛穿透了厚重的历史尘埃与冰冷的权力法则,露出了人性最本真的一抹底色。
裕王朱载坖站在嘉靖身侧,看着父皇怀抱自己的儿子,眼中亦是激动与复杂交织。
他偷偷看向陈恪,目光中除了固有的拉拢之意,更添了几分难以言喻的微妙。
厅堂内一片寂静,唯有婴儿偶尔发出的咿呀声,以及窗外微风拂过树叶的沙沙轻响。
重臣们屏息凝神,将这震撼人心的一幕深深烙印在脑海。
而嘉靖帝,只是静静地抱着两个婴儿,沉浸在这份短暂却真实的温情里,仿佛周遭的一切纷争与算计,都已离他远去。
阳光在他花白的鬓角跳跃,这一刻,他不是紫禁城深处那个高深莫测的修道帝王,只是一个怀抱孙辈,享受着片刻宁静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