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朱雄英,复活白起灭倭国 > 第361章 升米恩,斗米仇

重生朱雄英,复活白起灭倭国 第361章 升米恩,斗米仇

    朱雄英默默看着这一切,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这个士兵的伤,并非来自与草原联军的交锋——蓝玉派出的第一波袭扰小队如同幽灵,依靠精良的装备和突然性,打了对方一个措手不及,自身并无折损。

    这伤,是在日常训练中不慎被兵器划伤的。

    但老军医所展示的这套流程:酒精消毒、沸煮器械与敷料、伤口缝合…正是他力排众议,在军中强行推广的新式外伤处理法!

    这大大降低了伤口感染化脓的风险,显着提高了伤兵的存活率和恢复速度!

    他看到旁边另一位年轻些的大夫,正在为一个冻伤了双脚的老农处理。

    同样先用温水(而非冰水或雪)小心清洁,然后用特制的冻疮药膏涂抹,再用干净棉布包裹保暖。

    老农浑浊的眼中满是感激,连连作揖。

    药房里,几个学徒正守着几个大火炉,上面咕嘟咕嘟熬着大锅的汤药,热气腾腾。空气中弥漫着各种草药的混合气味。

    有士兵拿着方子来取药,也有百姓带着陶罐来领预防风寒的汤剂。

    整个医馆虽然忙碌,甚至有些嘈杂,却秩序井然。

    大夫们专注而尽责,士兵和百姓眼中虽有病痛带来的愁苦,但更多的是一种“有地方可医”、“有法可治”的安心感。

    这与元末乱世时那种伤病等于死亡的绝望氛围,已是天壤之别。

    朱雄英的目光并未停留在表面的秩序上,他锐利的眼神扫过那些排队等候的百姓,观察着他们脸上的细微表情。

    他深知,施政如医人,过犹不及。

    这国营医馆,正是他推行新政、凝聚民心的重要一环,但其中的分寸拿捏,至关重要。

    他注意到,在诊室门口负责登记和收取诊金药费的是一名神情严肃的老吏。

    老吏面前放着一个木匣,旁边立着一块醒目的木牌,上面清晰地写着诊金和常见汤药的价格——诊金五文,简单包扎十文,缝合伤口三十文,汤药根据方子从五文到五十文不等。价格远低于民间郎中,甚至比药材成本高不了太多,但并非免费。

    一个穿着破旧棉袄、抱着孩子的农妇,小心翼翼地从怀里摸出几枚磨得发亮的铜钱,数出十文,递给老吏。

    老吏仔细点清,递给她一个写着号码的木牌。

    农妇接过木牌,紧紧攥在手心,脸上露出如释重负的表情,抱着孩子安静地走到一旁等待。

    她眼中是纯粹的感激和庆幸——这价格,是她咬咬牙能承受的,孩子有救了。

    旁边一个看起来像是城里小贩模样的中年人,手臂上缠着渗血的布条,他交了三十文诊金(缝合费),虽然脸上也带着对花钱的心疼,但更多的是对能“明码标价”处理伤口的信任。

    他低声对旁边同样排队的人嘟囔:“比南街王大夫便宜一半还多!手艺瞧着还更好!值了!”

    然而,朱雄英也敏锐地捕捉到一丝不和谐的音符。

    一个穿着不算差、却故意把衣服扯得破旧些的汉子,正对着老吏嚷嚷:

    “军爷!俺这腿疼得走不动道了!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了,您行行好,给俺免了吧!朝廷开的医馆,不就是救苦救难的菩萨吗?”

    老吏面无表情,指着价格牌,声音不大却清晰:“诊金五文,药费另算。”

    “朝廷体恤边民不易,已是最低价。若实在困难,可去衙门口领碗热粥。”

    那汉子见装可怜无效,又看周围人投来鄙夷的目光,悻悻地摸出五文钱丢进木匣,嘴里还不干不净地嘀咕着:

    “呸!就知道要钱!跟那些黑心郎中也没两样!还说啥惠民,直接免了多好?”

    这一幕,恰好落入朱雄英眼中。

    小顺子在一旁看得气不过,低声道:

    “殿下您看!殿下好心好意设这便宜医馆,倒养出这等不知好歹的白眼狼了!”

    朱雄英却微微摇头,目光深邃。他低声对小顺子,也像是对自己说道:

    “善政如良药,须君臣佐使相配,剂量得宜。”

    “‘升米恩,斗米仇’,此乃人性。若全然免费,短期看似大善,久之则人心生惰,视之为理所当然,稍有不足,反生怨怼。”

    “更易引来那等贪利钻营之辈,挤占真正贫苦伤患之机。此非仁政,实为养痈。”

    他指了指那交钱后安心等待的农妇和商贩:

    “你看他们,付了力所能及之资,得了实实在在之助,心中是感念,是珍惜。这医馆,方能长久,方能惠及真正需要之人。”

    朱雄英的目光再次投向那位正在一丝不苟处理伤口的老军医,心中明悟更深。

    治国安邦,体恤民情,并非一味施舍,而是建立一套公平、可持续、让付出与获得形成良性循环的秩序。

    这低廉却非免费的诊金,如同一个微妙的支点,既撬动了边民对朝廷的信任与归属,又避免了善政在人性幽微处变质。

    它无声地告诉每一个走进医馆的人:朝廷予你庇护,予你生路,但你的生命与健康,仍需你负起一份力所能及的责任。

    “回吧。” 朱雄英不再停留,转身离开。

    医馆内的喧嚣渐渐远去,但那关于人性与治理的思索,却在他心中久久回荡。

    这北疆的寒风,吹拂的不仅是战云,更考验着一位未来帝王驾驭复杂人心的智慧。

    走了几步,越想越气,朱雄英停下来,回头看向那个汉子,不知道在想什么。

    “殿下,要不我去...”

    张彪眼中闪过杀意,他也很讨厌这种恩将仇报之辈。

    朱雄英摇摇头,“杀了太便宜他了。”

    “把他腿砍了,不是疼的走不动了吗,砍了就不疼了。”

    “找几个本地的地痞,让他们去做,完事后...”

    “嘿嘿,我知道,殿下放心,保证处理干净!”

    【叮!宿主快意恩仇,卸磨杀驴,奖励反派点 3w!】

    朱雄英点了点头,转身离开。

    张彪看着那汉子轻笑一声,也转身没入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