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回69:带着妻女渔猎荒野 > 第411章 买不到粮食的亡命徒

重回69:带着妻女渔猎荒野 第411章 买不到粮食的亡命徒

    此刻,天色漆黑一片。

    虽然没有到伸手不见五指的地步,李建民也难以看清三个人的长相和岁数,只依稀看到三人穿着破衣烂衫,脸上戴着厚厚的大口罩,其中一个手里拿着小鬼子的王八盒子。

    “你们为什么要劫我,现在可以说实话了吧?”

    李建民一边盯着三人,一边飞速运转着大脑。

    落到三个不知模样,目的的人手里,不敢说凶多吉少,稍有不慎也会交代在这里。

    附近黑灯瞎火。

    想要逃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我们今天把你抓到这不为别的,就想问问你,你是不是主管农业工作的副县首。”

    听对方称呼自己副县首,李建民不动声色道:“你们是当地人吧?难道是我某些工作没有做好,得罪了你们,进而遭到你们的报复?”

    几年前,县里的头头脑脑还是县首,副县首。

    时至今日。

    称呼就被主任,副主任取代。

    称呼虽然变了,不过一些当地老百姓依旧喜欢叫他们原本的官职。

    新来的钱主任也不是什么工作都没有做。

    上任以后召开会议,做的第一件事,也是唯一的一件事,改正各部门的称呼。

    县首和副县首,都是以前的旧称呼。

    一直叫出去会给人一种想要复旧的感觉。

    “都说你是个刚正不阿的好人,做任何事情都以贫下中农的利益为先,既然在这里,我们大队以向粮站递交返销粮申请,粮站为什么不批,还不是你从中作梗!”

    “你嘴皮子动一动,我们大队恐怕要饿死好多人。”

    几人话一出口,李建民露出了苦涩的表情。

    “几位同志,你们的心情我理解,是不是今年粮食歉收,上交了公粮,家里没剩多少粮食?”

    李建民尽量用心平气和的语气,安抚着几人的情绪。

    身为主管全县农业工作的三把手,任何事情都比不过农业和粮食问题重要。

    手持王八盒子的男人恶狠狠地说道:“少在这给我起高调,说的比唱的都好听,你负责农业工作,粮食分配由你一个人说了算,不是你授意公社粮站停止出售返销粮,粮站早就将粮食卖给我们大队了。”

    “你们在县里过得舒舒服服,根本没有考虑过我们会不会饿死。”

    “大哥,别和这个瘪犊子废话了,他不给咱们批粮食,咱们就在这挖个坑把他给埋了。”

    “辛辛苦苦忙活了一年多,将公粮交上去,剩下粮食连半个月都撑不了,没有返销粮,今年年底都撑不到。”

    “我们饿死之前,先把你给捅了!”

    几个骂骂咧咧,口中的话全部和粮食有关。

    李建民有苦说不出。

    无论怎么解释,迎来的都是三人的谩骂。

    “你们两个看着他,老子去方便一下。”

    拿枪的中年男人带着武器向后面的树林子走。

    说是去附近方便,回来再研究怎么收拾李建民。

    领头大哥走后,二人一言不发地盯着李建民。

    李建民叹气说道:“两位同志,你们的问题我清楚,最近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想办法解决这件事,你们现在离开,我不追究你们的任何责任。”

    “千万不要一错再错,你们还年轻,一时糊涂是可以理解的。”

    当即,李建民苦口婆心地让他们去找他们的大哥。

    三人一块离开这里,李建民以人格担保,今天的事情从来没有发生过。

    一朝天子一朝臣。

    钱主任在许多问题上当甩手掌柜,他不发话,固有的传统就没法往下推进。

    正常情况下。

    粮站售卖返销粮无需县里点头,只要拿着生产大队的介绍信和一定数量的钱,将东西交给粮站负责人,粮站就会视情况卖粮给有需要的贫下中农。

    规矩是以前定的,先前的一把手被调走。

    钱主任不表态,以一副碌碌无为的态度装聋作哑。

    皆因钱主任已经60多岁,再有几年就要回家养老。

    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才能不错。

    消停地在县里干上几年。

    不遭灾不惹祸,顺顺利利地离休。

    “啊!”

    前方响起厉声惨叫,看守李建民的两个男人朝着声音传过来的方向跑。

    李建民心头一动,此时不跑更待何时。

    二人刚走,李建民向着相反的位置跑。

    没有任何的照明工具,加上不熟悉附近环境,李建民跑了没几步,重重摔了个跟头。

    爬起来继续跑。

    也不知摔了多少跟头,李建民稀里糊涂朝相反方向跑,竟然把自己跑迷路了。

    但凡手里有个手电筒,李建民都能凭着记忆回到县城。

    手里啥玩意都没有,今晚的月色又不好。

    月光时有时无,李建民的眼睛能见度甚至连半米都不到。

    “李副主任,李副主任,你在附近吗?”

    意外再次出现。

    李建民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时候,一阵熟悉的声音传过来。

    听声音,李建民确定自己和声音的主人接触过。

    可到底是什么?

    情急之下,李建民又想不起来。

    “李副主任,你要是在附近就回一声,我不是坏人,抓你的三个瘪犊子被我给打跑了。我是王川,奋斗公社那个打虎猎人。”

    “王川!!!”

    再次听到声音,李建民脸色大喜。

    难怪觉得声音耳熟,还真的是老熟人。

    公社处理曹家父子和周文明之际,下去经办的县里干部正是他。

    王川最重要的举报人和证人,李建民和王川接触过几天,对这个人的印象颇深。

    “王川同志,我在这,他们真的不会再回来了?”

    “他们被我打成三孙子,能跑掉都是运气,敢回来,我直接把他们给敲死。”

    王川的声音距离李建民越来越近。

    夜晚行路对李建民来说是一桩麻烦事。

    换成王川。

    走夜路和白天走路没有本质区别,毕竟,夜间行军是部队最常见的训练科目。

    李建民一把握住王川的手,感激道:“王川同志,太谢谢你了,要不是你及时出现,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李副主任,咱们先别说这些了,我看你好像受了伤,先送您回家。”

    李建民在王川的搀扶下,深一脚浅一脚地离开这里。

    也不知走了多长时间,李建民总算是看到县城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