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回69:带着妻女渔猎荒野 > 第412章 转嫁问题,借外力斗小人

重回69:带着妻女渔猎荒野 第412章 转嫁问题,借外力斗小人

    进入县城,李建民擦了擦头上的汗。

    想起询问王川,三更半夜不在张家屯待着,怎么跑到县城?

    王川苦笑道:“说起来也是怪悬的,我来县城办事,听说我们公社先前的供销社主任梁金泉去红旗饭店吃饭,我一路找到红旗饭店,没想到被人家给赶出来了。”

    “想着是不是没给人家送东西,我就在附近寻思应该送点啥,给我们张家屯大队一条生路,您说巧不巧,我苦思冥想的时候,无意间看到了你。”

    “本想和您打个招呼,又看到有三个人挟持您,担心打草惊蛇伤到你,我就悄悄地跟在后面,其中一个拿枪去方便,我才找到机会把他打倒,又将另外二人一并吓跑了。”

    “原来是这样,你找梁金泉办什么事?”

    李建民问道。

    “不说了,说出来一定会让您生气的,您刚度过危险,没必要为了这点事情大动肝火,您家在哪儿,咱们先回去。”

    王川敷衍道。

    “就在前面。”

    李建民指向前面的一间平房。

    王川搀扶着李建民,将他带到平房门口。

    正要敲门,李建民说道:“别敲了,家里就我一个人,老婆孩子都在市里上班,每个礼拜天会回来看我,平时只有我一个人住。”

    说罢,李建民从裤腰拿下一串钥匙交给王川。

    打开门,王川小心将李建民搀扶到屋中。

    平房面积不大,里边摆设也非常简单。

    打开电灯,王川惊讶地说道:“李副主任,你家里的摆设也太……”

    “太寒酸了是不是?”

    李建民坐在椅子上掏出香烟点燃。

    “我一个人在县里工作,又不是拖家带口,没那么多的讲究。”

    “王川同志,你也坐下歇歇,还没有吃饭吧?一会我抽完这支烟,去厨房下点面条,咱们两个对付一口,等下一次你再来,我请你去饭店吃顿好的。”

    “这就不用了,我们张家屯大队凭着副业生产,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不缺吃喝。”

    听到王川说起张家屯大队的副业生产,李建民抽了两口烟,说道:“前不久开会,你们公社主任冯前进向县里汇报,张家屯大队发展副食品的事情,既然来了,你就好好地跟我说一说,你们大队现在的副业发展进行得怎么样?能不能做到每家每户,一个月吃一顿肉。”

    李建民负责的农业工作涵盖面极广,老百姓的吃饭问题也是负责的工作之一。

    如果基层大队的副业生产搞起来,日子也能逐渐好起来。

    有的生产大队交完公粮,老百姓都要勒紧肚子艰难度日。

    张家屯大队即便交了粮食,日子也不受任何影响。

    “不是我跟您吹,一个月吃顿肉那是以前。”

    见王川这么说,李建民更感兴趣的。

    “现在呢?”

    “每个礼拜吃一顿肉,不过……”

    “不过什么?”

    王川的话说到一半,后面的内容突然戛然而止。

    “李副主任,您既然这么问了,有些话我也是不吐不快,我们大队不等不靠,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战天斗地的大无畏精神,找到了副食品加工这条发财之路,一边向供销社订购包括大料,花椒,桂皮,肉蔻,香叶在内的十几种调味香料,另一边打开了东风林场和边疆农场交换渠道。”

    “我们加工食品,从他们手里兑换粮食,将粮食分为两种用途,一种是给我们大队的乡亲们填饱肚子,另一种用途是充当生产原材料,实现可持续物资兑换。”

    当即,王川将最近几个月发生的事情,有所保留地汇报给李建民。

    边疆农场最不缺的就是粮食。

    张家屯大队每次从边疆农场兑换粮食,必然有一定数量的黄豆。

    黄豆变成豆腐,豆腐制作豆干。

    再以豆干兑换黄豆和其他粮食,成了一个可循环的发展模式。

    “这是大好事,你们干得非常好。”

    李建民听后赞不绝口。

    张家屯大队走物资兑换这条路大有可为。

    极大地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既不用上面给任何资助,还能从国营农场获得超额物资。

    “要是县里多几个你们张家屯大队,何愁老百姓吃不饱肚子。”

    李建民由衷地感慨人定胜天。

    奋斗公社能出张家屯大队这样的先进典型,绝对是烧了高香的运气事。

    县里管着十几个公社,每个公厕下面又有十几个生产大队。

    里里外外算下来,全县共有140多个生产大队。

    可是能够过上好日子的大队,仅有一个张家屯大队。

    要是能出现第二个,第三个……

    不但能让各队的老百姓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也能给县里解决大量粮食问题。

    王川愁眉不展地说道:“以前是以前,再过段日子,恐怕不成了……”

    “供销社新来的主任名叫袁仁杰,听说是梁主任介绍的,梁主任这个人的做事风格,不知道您了不了解。”

    “有所耳闻。”

    李建民不急不缓地说道:“怎么,供销社难道打断减少或者停止你们的香料供应?”

    “现在是没有,不过看他们的意思,恐怕也是八九不离十了。”

    王川又赶忙解释道:“李副主任,您千万别误会,我们大队没有任何指责别人的意思,就是担心好不容易和两个国营单位建立起了物资兑换关系,一旦材料出现问题,后果可以说是不堪设想。”

    李建民又从烟盒中取出了一支烟,将另一根烟头丢在了脚下。

    梁金泉是什么东西,李建民自然是知道的。

    拍马屁的高手,走后门的行家,刚来县里上班没多久就开始宴请宾朋,到处拉关系,结交人脉。

    这样的怎么可能干好工作。

    他推荐上去的人,肯定也和他是一类人。

    小人当道。

    李建民想要做点事情,只能比他们更小人。

    无奈,李建民只是个副主任,行政序列排名第三。

    上头除了钱主任这个一把手,还有个第一副主任。

    钱主任和第一副主任做出的决定,李建民再三反对也无济于事。

    “李副主任,时间不早了,我先回去了。”

    见李建民面露沉思,王川不失时机地起身告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