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尘埃 第411章 重剑-悠然
热门推荐:
开局副镇长:我一路进部
重生了,我想见识娱乐圈的风景
四合院:重生傻柱开局相亲于莉
从小李飞刀开始纵横诸天
妻心贪婪之诱惑
韩氏贵公子,谈笑虏项羽
兽性的呼唤
佛系辅助的荒星种田日常
神笼游戏
维修间的白炽灯被薛羽调到了最暗,只剩下一圈橘红色的灯丝,像一截将熄的炭火。灯影下,重剑“悠然”倚在墙角,两米长的剑身如今更像一支夸张的杠铃——薛羽单手拎着它,腕关节顺时针、逆时针各绕十圈,汗珠顺着肘尖滴在地面,砸出一朵朵小小的盐花。每一次抡空,剑锋掀起的劲风都会卷起地上的雪尘,细碎的冰晶在昏光里上下翻飞,如同一群被惊起的白蛾。
薛羽忽然收势,皱眉。
——大炮打蚊子。
这是他在心里给自己的评语。重剑的重心、长度、劈砍弧度,都与他用了很长时间的“绣春刀”截然不同。青铜剑早已随着那枚失踪的平安扣一起“死机”,连同那具与他神经接驳的青铜甲胄,变成了无法唤醒的金属遗蜕。
于是才有了眼前这对“高仿兄弟”。
他把重剑放回支架,转身打开角落里的长匣。
匣中躺着一柄刀——或者说,一柄在“刀”与“剑”之间疯狂摇摆的武器。它比制式绣春刀长出一尺,刀背几乎有两指厚,刀身宽得像半面盾牌,却在最前端骤然收出一个凌厉的折角。整刀覆着一层暗哑的黑红色抗腐蚀层,灯光扫过时,晶核碎屑在金属纹理里闪出点点猩红,恰好勾勒出一头伏虎:虎目在刀镡处,虎口延伸至刀尖,似扑非扑。
刀名:磐石。
薛羽用指背轻敲刀脊,清脆的金属声里带着一丝低沉的“嗡——”,像虎啸被闷在了雪原。那是维度金属独有的余振。第一次维度入侵时,他冒死截获过一截生物金属链条,链条像活物般蠕动、缠绕、自我愈合,最终被他熔成三份:一份融入重剑,一份融入磐石,最后一份藏在甲胄里,作为微型应急修复源。
他掂了掂磐石,重量比悠然轻了四成,却仍旧比普通绣春刀沉了一倍有余。刀柄缠的是高密度纳米绳,吸汗、防冻、不会被血粘手。薛羽习惯反手握刀,虎口贴镡,食指第二关节抵住刀背,一推一送,刀尖便画出一条极细的银线——这是他当年用青铜剑练了七年的起手式,叫“一线天”。
如今换了刀,肌肉记忆却还在。
他深吸一口气,左脚微撤,磐石自下而上反撩。刀风切开空气,发出裂帛般短促的“嗤啦”,地面雪花被震起半尺高,却没有像用重剑时那样漫天乱卷。薛羽心头一动——
对,这才是“切”而不是“砸”。
接下来是一连串快斩。磐石在他手里仿佛突然活了:
斜削——刀背厚,可像斧一样劈;
逆挑——刀身长,可像矛一样撩;
回环——重量沉,惯性带着他整个人旋转,雪尘被刀光切成数段,又在下一瞬被维度金属的高频微振震成更细的雪雾。
三十招后,薛羽骤然停刀,吐出一口白汽。刀尖微颤,虎口发热,却没有任何失控的错觉。维度金属正与他的心跳同步,每一次震颤都像虎尾扫过神经末梢。
“还是用刀自在。”他低声说。
重剑“悠然”仍沉默地立在墙角,像一位被冷落的重甲骑士。薛羽走过去,拍了拍剑脊:“别吃醋,真遇上大家伙,还得靠你开路。”
说罢,他把磐石插回匣中,刀身与重剑并排,一长一短,像一对性格迥异的孪生兄弟。
雪线之外,天色已经泛青。薛羽将长匣背在身后,又检查了一遍关节处的维生贴——那是维度金属与人体接驳的过渡层,防止排斥。做完这一切,他推门走出维修间。
门外的风卷着雪粒扑面而来,像无数细小的刀刃。薛羽把围巾往上拉了拉,呼出的热气在睫毛上结霜。
“旧时代已经结束了。”他在心里说,“现在,是合金与血的时代。”
磐石在他背后发出极轻的“嗡”声,像虎在雪原深处打了个哈欠。
薛羽笑了笑,抬步踏入风雪。每一步,雪粉都在脚下碎裂,发出细碎的脆响。那是他与世界重新校准节奏的声音。
第六十七天,冬至后的凌晨四点,林青把一张薄薄的晶卡塞进维修间的门缝。
晶卡正面只有一行金色小字:
【战力榜 No.6 · 暗影】
背面是动态密纹,随光线变幻,像一尾黑鱼在深海里游弋。薛羽用指节轻敲,信息窗自动弹出——
姓名:暗影
权限:A-3(可不经审批调用3级以下军备)
旧档:已封存,启用需战区司令与监察署双签
备注:无必要,不得回溯
薛羽看完,把晶卡往胸前一贴,黑色胶质外套自动把它吞进内衬,像一片雪花落进墨池。他没问林青是怎么做到的,也没问“某些原因”究竟是哪一条。他只是简单回了一句:“知道了,替我销账。”
林青在频道里笑了一声:“你现在欠我三箱维度金属,一箱好酒,外加一个人情。”
薛羽“嗯”了一声,便切断了通讯。
身份清零之后,琐事像被一刀斩断。
没有派系拉拢,没有审查组突击,没有半夜响起的加密电话。任务栏里只剩干净的编号、坐标、报酬。
薛羽每天四点起床,四点十五分检查装备,四点三十分背着“悠然”踏入雪原。
重剑依旧两米长、一百零七斤,剑脊上缠着防滑布,像一条沉睡的赤龙。
最初的日子,他把它当纯粹的负重:
——跑步十公里,剑不离背;
——引体向上,剑鞘用锁链吊在腰间;
——俯卧撑,剑刃横在后背,每一次起伏都担心被自己的武器压断脊梁。
雪花落在剑身,被重量震得粉碎,化作一圈圈银白涟漪。
在第一周的时候,他的训练还处于最基础的阶段。他只能双手紧紧握住剑柄,进行最简单的劈砍动作。每一次挥动,都显得异常艰难,仿佛时间被放慢了一般。他的肌肉纤维在剧烈的颤抖中不断撕裂,然而,在纳米修复液的刺激下,它们又迅速地愈合。
到了第二周,他开始尝试单手持剑。这对于他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当他手腕轻轻一翻时,剑尖如流星般砸进冰面,发出清脆的撞击声。然而,由于反作用力的影响,他整个人都被狠狠地拖得踉跄起来,几乎失去平衡。
薛羽忽然收势,皱眉。
——大炮打蚊子。
这是他在心里给自己的评语。重剑的重心、长度、劈砍弧度,都与他用了很长时间的“绣春刀”截然不同。青铜剑早已随着那枚失踪的平安扣一起“死机”,连同那具与他神经接驳的青铜甲胄,变成了无法唤醒的金属遗蜕。
于是才有了眼前这对“高仿兄弟”。
他把重剑放回支架,转身打开角落里的长匣。
匣中躺着一柄刀——或者说,一柄在“刀”与“剑”之间疯狂摇摆的武器。它比制式绣春刀长出一尺,刀背几乎有两指厚,刀身宽得像半面盾牌,却在最前端骤然收出一个凌厉的折角。整刀覆着一层暗哑的黑红色抗腐蚀层,灯光扫过时,晶核碎屑在金属纹理里闪出点点猩红,恰好勾勒出一头伏虎:虎目在刀镡处,虎口延伸至刀尖,似扑非扑。
刀名:磐石。
薛羽用指背轻敲刀脊,清脆的金属声里带着一丝低沉的“嗡——”,像虎啸被闷在了雪原。那是维度金属独有的余振。第一次维度入侵时,他冒死截获过一截生物金属链条,链条像活物般蠕动、缠绕、自我愈合,最终被他熔成三份:一份融入重剑,一份融入磐石,最后一份藏在甲胄里,作为微型应急修复源。
他掂了掂磐石,重量比悠然轻了四成,却仍旧比普通绣春刀沉了一倍有余。刀柄缠的是高密度纳米绳,吸汗、防冻、不会被血粘手。薛羽习惯反手握刀,虎口贴镡,食指第二关节抵住刀背,一推一送,刀尖便画出一条极细的银线——这是他当年用青铜剑练了七年的起手式,叫“一线天”。
如今换了刀,肌肉记忆却还在。
他深吸一口气,左脚微撤,磐石自下而上反撩。刀风切开空气,发出裂帛般短促的“嗤啦”,地面雪花被震起半尺高,却没有像用重剑时那样漫天乱卷。薛羽心头一动——
对,这才是“切”而不是“砸”。
接下来是一连串快斩。磐石在他手里仿佛突然活了:
斜削——刀背厚,可像斧一样劈;
逆挑——刀身长,可像矛一样撩;
回环——重量沉,惯性带着他整个人旋转,雪尘被刀光切成数段,又在下一瞬被维度金属的高频微振震成更细的雪雾。
三十招后,薛羽骤然停刀,吐出一口白汽。刀尖微颤,虎口发热,却没有任何失控的错觉。维度金属正与他的心跳同步,每一次震颤都像虎尾扫过神经末梢。
“还是用刀自在。”他低声说。
重剑“悠然”仍沉默地立在墙角,像一位被冷落的重甲骑士。薛羽走过去,拍了拍剑脊:“别吃醋,真遇上大家伙,还得靠你开路。”
说罢,他把磐石插回匣中,刀身与重剑并排,一长一短,像一对性格迥异的孪生兄弟。
雪线之外,天色已经泛青。薛羽将长匣背在身后,又检查了一遍关节处的维生贴——那是维度金属与人体接驳的过渡层,防止排斥。做完这一切,他推门走出维修间。
门外的风卷着雪粒扑面而来,像无数细小的刀刃。薛羽把围巾往上拉了拉,呼出的热气在睫毛上结霜。
“旧时代已经结束了。”他在心里说,“现在,是合金与血的时代。”
磐石在他背后发出极轻的“嗡”声,像虎在雪原深处打了个哈欠。
薛羽笑了笑,抬步踏入风雪。每一步,雪粉都在脚下碎裂,发出细碎的脆响。那是他与世界重新校准节奏的声音。
第六十七天,冬至后的凌晨四点,林青把一张薄薄的晶卡塞进维修间的门缝。
晶卡正面只有一行金色小字:
【战力榜 No.6 · 暗影】
背面是动态密纹,随光线变幻,像一尾黑鱼在深海里游弋。薛羽用指节轻敲,信息窗自动弹出——
姓名:暗影
权限:A-3(可不经审批调用3级以下军备)
旧档:已封存,启用需战区司令与监察署双签
备注:无必要,不得回溯
薛羽看完,把晶卡往胸前一贴,黑色胶质外套自动把它吞进内衬,像一片雪花落进墨池。他没问林青是怎么做到的,也没问“某些原因”究竟是哪一条。他只是简单回了一句:“知道了,替我销账。”
林青在频道里笑了一声:“你现在欠我三箱维度金属,一箱好酒,外加一个人情。”
薛羽“嗯”了一声,便切断了通讯。
身份清零之后,琐事像被一刀斩断。
没有派系拉拢,没有审查组突击,没有半夜响起的加密电话。任务栏里只剩干净的编号、坐标、报酬。
薛羽每天四点起床,四点十五分检查装备,四点三十分背着“悠然”踏入雪原。
重剑依旧两米长、一百零七斤,剑脊上缠着防滑布,像一条沉睡的赤龙。
最初的日子,他把它当纯粹的负重:
——跑步十公里,剑不离背;
——引体向上,剑鞘用锁链吊在腰间;
——俯卧撑,剑刃横在后背,每一次起伏都担心被自己的武器压断脊梁。
雪花落在剑身,被重量震得粉碎,化作一圈圈银白涟漪。
在第一周的时候,他的训练还处于最基础的阶段。他只能双手紧紧握住剑柄,进行最简单的劈砍动作。每一次挥动,都显得异常艰难,仿佛时间被放慢了一般。他的肌肉纤维在剧烈的颤抖中不断撕裂,然而,在纳米修复液的刺激下,它们又迅速地愈合。
到了第二周,他开始尝试单手持剑。这对于他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当他手腕轻轻一翻时,剑尖如流星般砸进冰面,发出清脆的撞击声。然而,由于反作用力的影响,他整个人都被狠狠地拖得踉跄起来,几乎失去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