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官场:由水库溃坝开始 > 第369章 质量监督升级

官场:由水库溃坝开始 第369章 质量监督升级

    清晨六点,天刚蒙蒙亮,带着水汽的风卷着工地的尘土扑面而来。质量监督组组长周明远的胶鞋踩过泥泞的工地,鞋底早已沾满了黄褐色的泥浆,每走一步都发出“噗嗤”的声响,裤脚也溅上了不少泥点。他抬手看了眼手表,指针稳稳地指向六点整,比约定的巡查时间早了二十分钟——这是他干质检二十年养成的铁习惯,“早到才能看到最真实的场景,那些想藏着掖着的猫腻,往往就藏在清晨没人盯着的空档里。”

    “周工,这边刚进了一批水泥!”检测员小刘抱着检测报告一路小跑过来,额前的碎发被雨水打湿,紧贴在脸上,雨水顺着安全帽檐不断滴落,在报告纸上晕开一片浅灰的印子,让“出厂日期”几个字都变得模糊不清。周明远接过报告,指尖在微微泛潮的纸页上捻了捻,目光精准地落在“抗压强度”一栏,眉头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他忽然抬手指向不远处的水泥堆:“那批水泥的防潮布怎么没盖严?昨天下了一夜雨,底层的袋子怕是早受潮了。”

    小刘顺着他的手指望去,脸色“唰”地一下变了——果然,边角处的防潮布被夜风掀起一角,像块破烂的补丁挂在那里,底下的水泥袋早已鼓胀变形,深褐色的泥浆水正顺着袋角往下滴,在地面积起一小滩浑浊的水洼。

    “立刻停工!”周明远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他掏出对讲机按下通话键,“通知物资组,这批水泥暂停使用,马上组织全部抽样送检,每袋都得查,一个都不能漏!小刘,你带两个人去现场,把受潮的袋子单独挑出来,用红漆做上标记,拉到指定区域封存,谁也不许动。”

    他蹲下身,膝盖在湿滑的泥地上硌出一声闷响,用随身携带的钢钎狠狠戳了戳地面的泥浆,钢钎拔出时,上面沾着的泥块像块吸饱了水的海绵,能清晰地看到指腹按压的痕迹。他又捏了把旁边的沙土,指尖一捻,土粒立刻粘成一团,在掌心聚成个沉甸甸的泥球。“土料含水量超标至少三个百分点,”周明远的眉头皱得更深了,像是被这潮湿的空气浸得发紧,“这样的土填上去,不出一个月就得沉降,到时候坝体开裂,咱们全得担责任。通知施工方,上午停工晾晒,铺塑料布通风,下午重新检测,合格了再开工,不合格就一直晒到合格为止。”

    刚处理完土料问题,周明远的手机突然在口袋里震动起来,急促的铃声划破工地的寂静。是社区监督小组的吴阿姨打来的,电话那头的声音带着明显的焦虑:“周工啊,可算找到你了!我们巡查时发现3号坝段的护坡石块缝太大,手指头都能塞进去!这要是涨了洪水,那些石块不得被冲跑?到时候坝体塌了可咋办啊!”

    他立刻转身往3号坝段走,泥泞的土路在脚下发出“咕叽”的声响,没走几步,裤腿就沾满了泥渍。远远就看见几个居民围在护坡旁,手里都攥着工具,其中一位头发花白的大爷正用树枝使劲戳着石块间的缝隙,树枝几乎能整个没入其中。看见周明远过来,大爷立刻把树枝递给他:“周同志你看,这么大的缝,能塞进半个拳头呢!这哪是护坡啊,简直是糊弄事!”

    周明远接过树枝量了量,又掏出卷尺贴着石缝仔细测量,刻度显示缝隙最宽处足有5厘米,远超设计要求的3厘米上限。他翻开随身携带的施工日志,指尖划过昨天的砌筑记录,上面“缝隙符合规范”的字样刺得人眼睛发疼。“这是砌筑时没按规范灌浆,砂浆没填实,必须返工。”周明远的声音冷得像晨间的露水。

    旁边的施工队队长急得满脸通红,手里的安全帽被捏得变了形:“周工,返工得拆了重砌,至少耽误两天进度啊!咱们工期这么紧,甲方那边天天催……”

    “进度重要还是质量重要?”周明远猛地打断他,眼神像淬了冰,“去年邻县溃坝的教训还不够深刻吗?二十多户人家被淹,那可是人命关天的事!今天不返工,明天出了事,你担得起责任吗?我担得起吗?”他指着石缝继续说道,“这些缝隙就是隐患,洪水一来,水流顺着缝往里冲,用不了半天,石块就得被掏空,到时候整个坝段都得垮!现在返工是耽误两天,总比将来出人命强!”

    队长被说得哑口无言,耷拉着脑袋掏出手机:“我这就安排人准备返工……”

    当天下午,3号坝段迅速搭起了脚手架,钢管敲击的“哐当”声在工地回荡。工人们戴着安全帽,踩着脚手板来回走动,手里的砂浆桶晃出乳白的浆液,正一勺勺往石缝里填灌。周明远蹲在脚手架旁,手里捏着根钢筋,时不时伸进石缝里探查砂浆填充的密度,看见新拌的砂浆均匀填入缝隙,把那些隐患的空洞一点点填满,他紧锁的眉头才稍稍舒展。

    忽然听见身后传来孩子们的嬉笑声,转头一看,几个背着书包的小学生正跟着社区监督小组来参观,其中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举着笔记本,铅笔在纸上飞快地滑动,正认真记录着什么。吴阿姨指着正在返工的坝段,对孩子们说:“你们看,质量监督就像给堤坝‘体检’,哪怕是一点点小问题,也不能放过——这可是关系到咱们千家万户安全的大事,就像你们做作业,错了一个小数点都得改正,不然考试就得丢分,堤坝出了错,丢的可能就是性命啊。”

    小姑娘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举起笔记本给周明远看:“周叔叔,我记了好多数据,以后也想跟你一样,帮堤坝‘体检’。”周明远看着本子上歪歪扭扭的字迹,忍不住笑了,伸手揉了揉她的头发:“好啊,那你可得好好学习,将来用更厉害的本事守护堤坝。”

    暮色四合时,夕阳把坝顶的影子拉得很长。周明远站在坝顶,看着脚下层层夯实的土层和重新勾缝的护坡,石块在余晖里泛着沉稳的光泽,像一排坚守岗位的士兵。手机忽然在口袋里震动起来,是省水利厅专家发来的短信:“新型加固材料兼容性试验有进展,抗渗性能提升了15%,明天带方案到工地,咱们现场论证。”

    他望着远处次第亮起的灯火,家家户户的窗户透出温暖的光,忽然想起二十年前参与修建老堤坝时,师傅握着他的手说过的话:“咱们干质检的,手里攥着的不是检测报告,是老百姓的命啊。你多较真一分,他们的安全就多一分保障。”

    夜风裹着泥土的气息吹来,带着雨后特有的清新,远处的搅拌机再次轰鸣起来,像是在为明天的工作预热。周明远摸了摸口袋里的检测记录本,纸页边缘早已被磨得发毛,上面密密麻麻的字迹记录着每一处检查的细节。他转身走进暮色里,胶鞋踩在坚实的坝体上,发出沉稳的声响——明天,又是一场硬仗,但他知道,只要这双眼睛还盯着,这双手还在丈量,这座堤坝,就一定能扛住任何风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