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由水库溃坝开始 第382章 踏入会场
热门推荐:
全村喝粥我吃肉,打猎成了万元户
末世,只剩一人
神兽满空间,废柴嫡女倾城绝世
集体穿越:我靠一把弓建立新秩序
三生石上终是你
无限:女娲在线捏身体
穿进男频爽文反派师尊科学修仙
高武:无限顿悟的我,横推星空
烛照铠甲之重生
市会展中心的玻璃幕墙在晨光中泛着冷光,巨大的体量如同一头蛰伏的钢铁巨兽,沉默地俯瞰着脚下涌动的人潮。林江站在三级台阶下,指尖反复摩挲着衬衫领口那道不太服帖的褶皱,试图将它抚平。初秋的风带着凉意掠过颈间,他却觉得后背渗出细密的汗——手里的文件袋沉甸甸的,牛皮纸表面被汗水浸出淡淡的印子,里面装着七份盖着红章的检测报告、三份按了红手印的证人证言,还有那个黑色的录音笔,里面存着那通让他彻夜难眠的威胁电话。
“林工,我们来了!” 几声略显沙哑的呼喊穿透人群,几个穿着洗得发白工装的农民工从公交车上下来,裤脚还沾着未干的泥点。为首的是断腿后拄着拐杖的老赵,空荡荡的裤管随着动作轻轻晃动,他特意换上了一件深蓝色的中山装,领口磨出了毛边,却被熨烫得笔挺。
林江眼眶一热,快步迎上去,声音有些发紧:“你们怎么来了?不是说让你们在住处等着消息吗?”
“林工,这事儿关系到我们后半辈子的窝,我们必须来!” 老赵把拐杖往地面一顿,发出“笃笃”的闷响,浑浊的眼睛里燃着执拗的光,“要是会上有人敢捂着盖子胡说八道,我们就把工地上看到的那些猫腻——钢筋锈成渣还往墙里塞、晚上偷偷摸摸换材料的事儿,全抖出来!”
他身后的几个农民工纷纷点头,有人手里还攥着皱巴巴的户型图,那是他们用半辈子血汗钱换来的念想。周围渐渐聚拢了不少人,举着相机的记者们早已架起长枪短炮,镜头在人群中扫来扫去;穿西装的政府官员们三三两两低声交谈,公文包被臂弯紧紧夹着;还有些和老赵一样的灾民,手里捏着身份证和安置协议,脸上交织着期待与不安,像揣着块滚烫的烙铁。
“快看,王老板来了!” 人群里有人压低声音喊道,像投入水面的石子激起一阵涟漪。
林江转头望去,只见王老板被一群人簇拥着走过来,油光锃亮的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苍蝇落上去都得打滑,手腕上的金表在阳光下反射出刺眼的光,晃得人睁不开眼。他穿着意大利手工西装,皮鞋亮得能照见人影,经过林江身边时,特意停下脚步,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嗤笑:“林工,别给自己找不痛快。这会场的门好进,能不能体面地出去,就难说了。”
林江没理他,只转头对老赵说:“你们先进去,找靠前的位置坐。放心,今天有我在。”
就在这时,一阵尖锐的警笛声由远及近,一辆警车呼啸而至,在台阶前猛地停下。车门打开,下来两个穿着警服的警察,径直走到林江面前,亮出证件:“林先生,有人报警说你涉嫌商业诽谤,请跟我们回去协助调查。”
周围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像聚光灯一样打在林江身上。记者们的相机“咔嚓”声此起彼伏,灾民们脸上的期待瞬间凝固成焦虑。王老板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笑,慢条斯理地整理了一下领带,转身走进会场,那背影透着说不出的倨傲。
“我没有诽谤任何人,” 林江深吸一口气,拿出手机解锁,“我这里有证据证明王老板供应的钢筋存在严重质量问题,而且我收到了死亡威胁,正要向警方报案。”
他点开录音文件,手机里立刻传出一个粗哑的声音,满是戾气:“姓林的,识相点就把报告交出来,不然别怪我们对你家人不客气……” 又翻出钢筋检测的照片,断裂处的锈迹和蜂窝状孔洞清晰可见。
警察的脸色渐渐变得严肃,其中一人接过手机仔细查看,又低声和同伴交流了几句,才对林江说:“这些我们会立刻核实。今天的听证会很重要,上级已经打过招呼,让你正常参加。有任何情况,随时联系我们。”
一场突如其来的闹剧草草收场,林江望着警车驶离的方向,握紧了手里的文件袋,指节泛白。他深吸一口气,迈步走进会展中心。大厅里铺着红色的地毯,踩上去悄无声息,墙上挂着“城北安置小区重建工程质量听证会”的红色横幅,烫金的字体在灯光下闪闪发亮,却让林江觉得格外讽刺。
会场里已经坐满了人,林江刚走到门口,就感受到无数道目光射过来——有记者们好奇探究的,有建筑商代表们敌视警惕的,还有几位官员隐晦带着担忧的。他快速扫了一眼,前排坐着几位头发花白的政府高官,眉头微蹙地翻看着文件;中间几排是建筑商和监理单位的代表,一个个西装革履,却坐得并不安稳;后排则挤满了记者和民众代表,老赵他们正坐在最靠边的位置,看见林江进来,老赵用力朝他点了点头,眼里的光像两簇小火苗。
“那就是林江?看着挺斯文的。”
“听说他手里有王老板的黑料,这次是来掀桌子的?”
“不好说啊,王老板在这儿的根基深着呢,就怕他今天出不去这个门……”
窃窃私语声像潮水般涌来,林江挺直脊背,一步步走向发言台。皮鞋踩在光滑的地板上,发出“笃、笃”的声响,在寂静的会场里格外清晰,每一步都像是踩在刀尖上,带着沉甸甸的分量。
“这人就是林江?” 建筑商代表张某低声问旁边的人,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西装袖口的纽扣,指腹的薄茧蹭得纽扣“沙沙”响,“看着也不像什么硬茬,倒像是个教书先生。”
“张总别大意,” 旁边的人压低声音,语气里带着警告,“听说他连王总的面子都不给,上周在工地上当众揭穿钢筋问题,手里肯定有干货。不然王总也不会急着动歪心思。”
张某冷哼一声,端起面前的茶杯掩饰自己的紧张,杯盖碰到杯身发出清脆的响声。他面前的桌子上放着厚厚一摞文件,全是钢筋供应商提供的“合格证明”,封皮上的印章鲜红刺眼。
林江走到发言台后站定,调整了一下麦克风的高度。台下的议论声渐渐平息,所有人都在等着他开口。他深吸一口气,目光缓缓扫过全场——看到了灾民们眼里的期待,像久旱盼雨的土地;看到了官员们凝重的表情,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也看到了王老板和张某眼中毫不掩饰的敌意,像淬了毒的冰锥。
“各位早上好,” 林江的声音透过音响传遍会场,沉稳而有力,没有丝毫颤抖,“我是林江,从事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十二年。今天站在这里,不是为了针对谁,而是为了真相——关于城北安置小区使用不合格钢筋的真相。”
话音刚落,会场里立刻响起一阵骚动。王老板猛地一拍桌子,茶杯里的水溅出来,在桌面上洇开一小片湿痕。张某则脸色铁青地站起来,指着林江怒斥:“林先生,说话是要讲证据的!你凭什么说我们用了不合格钢筋?有什么资格在这里信口雌黄!”
“凭这个。” 林江打开文件袋,拿出最上面的检测报告举起来,纸张边缘被他捏得发皱,“这是三家独立检测机构出具的结果,分别来自省建筑材料研究院、市工程质量检测中心,还有一家是我自费委托的第三方机构。三份报告显示,你们使用的镀锌钢筋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各项指标均不达标,其中最严重的一批,抗拉强度只有国家标准的六成!”
他话音刚落,会场侧面的大屏幕上适时出现了钢筋检测的对比数据,不合格的数值被用醒目的红色标注出来,像一道道血痕。旁边还放出了钢筋样品的照片,合格的钢筋断面光滑致密,而王老板供应的钢筋断面却布满锈迹和气孔,形成鲜明对比。
“这是伪造的!” 王老板猛地站起来,指着林江怒吼,唾沫星子随着他的动作飞溅,“你收了别人的钱,故意伪造报告抹黑我们!我要告你诽谤!”
“是不是伪造,大家一看便知。” 林江拿出另一份文件,是打印出来的采购记录,上面的数字清晰可见,“这是从建材市场调取的同期价格记录,显示这批钢筋的采购价每吨比市场价低了三成。在座各位都是行家,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我相信不用我多说。”
台下的议论声越来越大,记者们的闪光灯像星星一样闪烁不停,快门声密集得像下了一场雨。一位戴眼镜的政府官员皱着眉,对旁边的秘书低声说了几句,秘书立刻起身快步离开了会场,皮鞋踩在地板上的声音急促而响亮。
林江继续说道:“我知道说出这些会得罪很多人,我收到过威胁电话,也被人堵在小区门口恐吓。但我必须站出来——因为如果我不说,将来这栋楼塌了,压在下面的,可能是我们的父母,我们的孩子,是这些拿血汗钱换房子的老百姓!”
他的声音突然提高,带着难以抑制的愤怒,胸腔剧烈起伏:“在座的各位,有负责工程监管的,有参与建设的,还有将来要住进去的。你们敢摸着良心说,用这种一折就断的钢筋盖起来的房子,你们敢住吗?你们敢让自己的家人住进去吗?”
会场里鸦雀无声,只有空调的嗡鸣声在头顶回荡,像一头沉默的巨兽在喘息。林江看到老赵等人红了眼眶,浑浊的泪水顺着皱纹滑落;看到几位记者握紧了拳头,指节泛白;也看到王老板和张某的脸色变得惨白,嘴唇哆嗦着,却说不出一句话来。
“接下来,我将详细说明检测过程,包括取样时间、检测方法和各项指标的具体对比……” 林江打开检测报告,手指落在第一页的表格上,准备开始陈述。
就在这时,会场后排突然传来一阵骚动,伴随着桌椅倒地的巨响。只见几个穿着黑色西装的壮汉推开人群冲了进来,他们身材高大,面色不善,径直朝着发言台跑来,动作迅猛如狼。
“保护林先生!” 刚才在场的两位警察立刻上前阻拦,伸手去拦最前面的壮汉。
混乱中,林江下意识地将文件袋紧紧抱在怀里,像护住什么稀世珍宝。他眼角的余光瞥见王老板嘴角露出一丝阴狠的笑,像毒蛇吐信;看到张某慌忙拿出手机,手指飞快地在屏幕上点着,似乎在发信息。
“把他手里的东西抢过来!” 一个粗哑的声音喊道,不知道是哪个壮汉吼的,还是人群里藏着的人。
桌椅倒地的“哐当”声、女人的尖叫声、相机快门的“咔嚓”声混杂在一起,像一锅煮沸的粥。林江被警察护在身后,他能感觉到有人在拉扯自己的胳膊,拳头擦着肩膀挥过。他死死攥着那个装着备份U盘的口袋,口袋里的U盘棱角硌着掌心,生疼,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无论如何,都要把真相说出来。
终于,会场的保安们闻讯赶来,十几个人合力将那几个壮汉按在地上。他们还在不停地叫骂挣扎,皮鞋踢得地面砰砰响,其中一个被按在地上时,还恶狠狠地瞪着林江,嘴里骂着不堪入耳的话。
林江整理了一下凌乱的衬衫,刚才被拉扯时,领口的扣子掉了一颗,露出里面的汗湿。他重新站到麦克风前,目光扫过全场,那些原本带着看戏心态的面孔,此刻多了几分凝重。
“看来,有些人很怕我把话说完。” 林江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却比刚才更加坚定,像淬了火的钢,“但我可以告诉你们,所有证据我已经做了多重备份,分别存在不同的地方。就算今天我出事了,明天这些东西也会出现在纪委的办公桌上,出现在各大媒体的邮箱里。”
他拿起检测报告,纸张因为刚才的混乱有些褶皱,他用手轻轻抚平,目光如炬地看着台下:“现在,我们继续。”
阳光透过巨大的玻璃窗照进会场,在林江身上镀上一层金色的光晕,给他的轮廓镶上了一道金边。他的声音清晰地回荡在每个角落,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会场里再没有窃窃私语,只有他沉稳的声音在讲述着那些冰冷的数据,每一个字都带着千钧之力。这场关乎无数人生命安全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林工,我们来了!” 几声略显沙哑的呼喊穿透人群,几个穿着洗得发白工装的农民工从公交车上下来,裤脚还沾着未干的泥点。为首的是断腿后拄着拐杖的老赵,空荡荡的裤管随着动作轻轻晃动,他特意换上了一件深蓝色的中山装,领口磨出了毛边,却被熨烫得笔挺。
林江眼眶一热,快步迎上去,声音有些发紧:“你们怎么来了?不是说让你们在住处等着消息吗?”
“林工,这事儿关系到我们后半辈子的窝,我们必须来!” 老赵把拐杖往地面一顿,发出“笃笃”的闷响,浑浊的眼睛里燃着执拗的光,“要是会上有人敢捂着盖子胡说八道,我们就把工地上看到的那些猫腻——钢筋锈成渣还往墙里塞、晚上偷偷摸摸换材料的事儿,全抖出来!”
他身后的几个农民工纷纷点头,有人手里还攥着皱巴巴的户型图,那是他们用半辈子血汗钱换来的念想。周围渐渐聚拢了不少人,举着相机的记者们早已架起长枪短炮,镜头在人群中扫来扫去;穿西装的政府官员们三三两两低声交谈,公文包被臂弯紧紧夹着;还有些和老赵一样的灾民,手里捏着身份证和安置协议,脸上交织着期待与不安,像揣着块滚烫的烙铁。
“快看,王老板来了!” 人群里有人压低声音喊道,像投入水面的石子激起一阵涟漪。
林江转头望去,只见王老板被一群人簇拥着走过来,油光锃亮的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苍蝇落上去都得打滑,手腕上的金表在阳光下反射出刺眼的光,晃得人睁不开眼。他穿着意大利手工西装,皮鞋亮得能照见人影,经过林江身边时,特意停下脚步,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嗤笑:“林工,别给自己找不痛快。这会场的门好进,能不能体面地出去,就难说了。”
林江没理他,只转头对老赵说:“你们先进去,找靠前的位置坐。放心,今天有我在。”
就在这时,一阵尖锐的警笛声由远及近,一辆警车呼啸而至,在台阶前猛地停下。车门打开,下来两个穿着警服的警察,径直走到林江面前,亮出证件:“林先生,有人报警说你涉嫌商业诽谤,请跟我们回去协助调查。”
周围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像聚光灯一样打在林江身上。记者们的相机“咔嚓”声此起彼伏,灾民们脸上的期待瞬间凝固成焦虑。王老板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笑,慢条斯理地整理了一下领带,转身走进会场,那背影透着说不出的倨傲。
“我没有诽谤任何人,” 林江深吸一口气,拿出手机解锁,“我这里有证据证明王老板供应的钢筋存在严重质量问题,而且我收到了死亡威胁,正要向警方报案。”
他点开录音文件,手机里立刻传出一个粗哑的声音,满是戾气:“姓林的,识相点就把报告交出来,不然别怪我们对你家人不客气……” 又翻出钢筋检测的照片,断裂处的锈迹和蜂窝状孔洞清晰可见。
警察的脸色渐渐变得严肃,其中一人接过手机仔细查看,又低声和同伴交流了几句,才对林江说:“这些我们会立刻核实。今天的听证会很重要,上级已经打过招呼,让你正常参加。有任何情况,随时联系我们。”
一场突如其来的闹剧草草收场,林江望着警车驶离的方向,握紧了手里的文件袋,指节泛白。他深吸一口气,迈步走进会展中心。大厅里铺着红色的地毯,踩上去悄无声息,墙上挂着“城北安置小区重建工程质量听证会”的红色横幅,烫金的字体在灯光下闪闪发亮,却让林江觉得格外讽刺。
会场里已经坐满了人,林江刚走到门口,就感受到无数道目光射过来——有记者们好奇探究的,有建筑商代表们敌视警惕的,还有几位官员隐晦带着担忧的。他快速扫了一眼,前排坐着几位头发花白的政府高官,眉头微蹙地翻看着文件;中间几排是建筑商和监理单位的代表,一个个西装革履,却坐得并不安稳;后排则挤满了记者和民众代表,老赵他们正坐在最靠边的位置,看见林江进来,老赵用力朝他点了点头,眼里的光像两簇小火苗。
“那就是林江?看着挺斯文的。”
“听说他手里有王老板的黑料,这次是来掀桌子的?”
“不好说啊,王老板在这儿的根基深着呢,就怕他今天出不去这个门……”
窃窃私语声像潮水般涌来,林江挺直脊背,一步步走向发言台。皮鞋踩在光滑的地板上,发出“笃、笃”的声响,在寂静的会场里格外清晰,每一步都像是踩在刀尖上,带着沉甸甸的分量。
“这人就是林江?” 建筑商代表张某低声问旁边的人,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西装袖口的纽扣,指腹的薄茧蹭得纽扣“沙沙”响,“看着也不像什么硬茬,倒像是个教书先生。”
“张总别大意,” 旁边的人压低声音,语气里带着警告,“听说他连王总的面子都不给,上周在工地上当众揭穿钢筋问题,手里肯定有干货。不然王总也不会急着动歪心思。”
张某冷哼一声,端起面前的茶杯掩饰自己的紧张,杯盖碰到杯身发出清脆的响声。他面前的桌子上放着厚厚一摞文件,全是钢筋供应商提供的“合格证明”,封皮上的印章鲜红刺眼。
林江走到发言台后站定,调整了一下麦克风的高度。台下的议论声渐渐平息,所有人都在等着他开口。他深吸一口气,目光缓缓扫过全场——看到了灾民们眼里的期待,像久旱盼雨的土地;看到了官员们凝重的表情,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也看到了王老板和张某眼中毫不掩饰的敌意,像淬了毒的冰锥。
“各位早上好,” 林江的声音透过音响传遍会场,沉稳而有力,没有丝毫颤抖,“我是林江,从事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十二年。今天站在这里,不是为了针对谁,而是为了真相——关于城北安置小区使用不合格钢筋的真相。”
话音刚落,会场里立刻响起一阵骚动。王老板猛地一拍桌子,茶杯里的水溅出来,在桌面上洇开一小片湿痕。张某则脸色铁青地站起来,指着林江怒斥:“林先生,说话是要讲证据的!你凭什么说我们用了不合格钢筋?有什么资格在这里信口雌黄!”
“凭这个。” 林江打开文件袋,拿出最上面的检测报告举起来,纸张边缘被他捏得发皱,“这是三家独立检测机构出具的结果,分别来自省建筑材料研究院、市工程质量检测中心,还有一家是我自费委托的第三方机构。三份报告显示,你们使用的镀锌钢筋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各项指标均不达标,其中最严重的一批,抗拉强度只有国家标准的六成!”
他话音刚落,会场侧面的大屏幕上适时出现了钢筋检测的对比数据,不合格的数值被用醒目的红色标注出来,像一道道血痕。旁边还放出了钢筋样品的照片,合格的钢筋断面光滑致密,而王老板供应的钢筋断面却布满锈迹和气孔,形成鲜明对比。
“这是伪造的!” 王老板猛地站起来,指着林江怒吼,唾沫星子随着他的动作飞溅,“你收了别人的钱,故意伪造报告抹黑我们!我要告你诽谤!”
“是不是伪造,大家一看便知。” 林江拿出另一份文件,是打印出来的采购记录,上面的数字清晰可见,“这是从建材市场调取的同期价格记录,显示这批钢筋的采购价每吨比市场价低了三成。在座各位都是行家,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我相信不用我多说。”
台下的议论声越来越大,记者们的闪光灯像星星一样闪烁不停,快门声密集得像下了一场雨。一位戴眼镜的政府官员皱着眉,对旁边的秘书低声说了几句,秘书立刻起身快步离开了会场,皮鞋踩在地板上的声音急促而响亮。
林江继续说道:“我知道说出这些会得罪很多人,我收到过威胁电话,也被人堵在小区门口恐吓。但我必须站出来——因为如果我不说,将来这栋楼塌了,压在下面的,可能是我们的父母,我们的孩子,是这些拿血汗钱换房子的老百姓!”
他的声音突然提高,带着难以抑制的愤怒,胸腔剧烈起伏:“在座的各位,有负责工程监管的,有参与建设的,还有将来要住进去的。你们敢摸着良心说,用这种一折就断的钢筋盖起来的房子,你们敢住吗?你们敢让自己的家人住进去吗?”
会场里鸦雀无声,只有空调的嗡鸣声在头顶回荡,像一头沉默的巨兽在喘息。林江看到老赵等人红了眼眶,浑浊的泪水顺着皱纹滑落;看到几位记者握紧了拳头,指节泛白;也看到王老板和张某的脸色变得惨白,嘴唇哆嗦着,却说不出一句话来。
“接下来,我将详细说明检测过程,包括取样时间、检测方法和各项指标的具体对比……” 林江打开检测报告,手指落在第一页的表格上,准备开始陈述。
就在这时,会场后排突然传来一阵骚动,伴随着桌椅倒地的巨响。只见几个穿着黑色西装的壮汉推开人群冲了进来,他们身材高大,面色不善,径直朝着发言台跑来,动作迅猛如狼。
“保护林先生!” 刚才在场的两位警察立刻上前阻拦,伸手去拦最前面的壮汉。
混乱中,林江下意识地将文件袋紧紧抱在怀里,像护住什么稀世珍宝。他眼角的余光瞥见王老板嘴角露出一丝阴狠的笑,像毒蛇吐信;看到张某慌忙拿出手机,手指飞快地在屏幕上点着,似乎在发信息。
“把他手里的东西抢过来!” 一个粗哑的声音喊道,不知道是哪个壮汉吼的,还是人群里藏着的人。
桌椅倒地的“哐当”声、女人的尖叫声、相机快门的“咔嚓”声混杂在一起,像一锅煮沸的粥。林江被警察护在身后,他能感觉到有人在拉扯自己的胳膊,拳头擦着肩膀挥过。他死死攥着那个装着备份U盘的口袋,口袋里的U盘棱角硌着掌心,生疼,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无论如何,都要把真相说出来。
终于,会场的保安们闻讯赶来,十几个人合力将那几个壮汉按在地上。他们还在不停地叫骂挣扎,皮鞋踢得地面砰砰响,其中一个被按在地上时,还恶狠狠地瞪着林江,嘴里骂着不堪入耳的话。
林江整理了一下凌乱的衬衫,刚才被拉扯时,领口的扣子掉了一颗,露出里面的汗湿。他重新站到麦克风前,目光扫过全场,那些原本带着看戏心态的面孔,此刻多了几分凝重。
“看来,有些人很怕我把话说完。” 林江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却比刚才更加坚定,像淬了火的钢,“但我可以告诉你们,所有证据我已经做了多重备份,分别存在不同的地方。就算今天我出事了,明天这些东西也会出现在纪委的办公桌上,出现在各大媒体的邮箱里。”
他拿起检测报告,纸张因为刚才的混乱有些褶皱,他用手轻轻抚平,目光如炬地看着台下:“现在,我们继续。”
阳光透过巨大的玻璃窗照进会场,在林江身上镀上一层金色的光晕,给他的轮廓镶上了一道金边。他的声音清晰地回荡在每个角落,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会场里再没有窃窃私语,只有他沉稳的声音在讲述着那些冰冷的数据,每一个字都带着千钧之力。这场关乎无数人生命安全的较量,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