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由水库溃坝开始 第386章 调查阻力
热门推荐:
男主我不要了,送女主自己玩儿吧
我在末世收女明星
诡异游戏:开局觉醒Bug级天赋
天局非异人任
穿越成学渣的逆袭之旅
刚子,你怎么还在砍传奇
浮光逆世
玄幻世界,我遇到的都是美女
慕容世家之燕国传奇
调查组进驻工地那天,浓重的薄雾还没散尽,像一层湿冷的纱笼罩着整片钢筋水泥丛林。组长李建国踩着草叶上的露水刚走到工地大门,就被两个穿着黑色保安服的男人拦在锈迹斑斑的铁门外。“抱歉,负责资料的王工今天请假了,所有台账都锁在他抽屉里,我们没钥匙。”保安面无表情地说着,手却悄悄按在了腰间的橡胶棍上。李建国掏出烫金的工作证在他们眼前晃了晃,语气不容置疑:“现在就给开锁公司打电话,十分钟内打不开那扇门,我立刻联系刑侦队以妨碍公务立案。” 保安的对讲机里瞬间传来慌乱的争执声,夹杂着“怎么办”“张总还没回话”的碎语。三分钟后,一个睡眼惺忪的技术员趿着拖鞋跑来,钥匙插进锁孔时抖得像筛糠,折腾了半天才咔哒一声打开。
资料室里弥漫着浓重的霉味,墙角的空调外机嗡嗡作响却吹不出半点凉风。李建国翻着泛黄的采购台账,手指突然停在某页——那行蓝色圆珠笔写的合格证编号歪歪扭扭,与质检中心备案的电子档案比对时,后四位数字明显对不上。“这批次Φ14mm 螺纹钢的合格证编号,怎么和备案的对不上?”他抬眼看向缩在角落的技术员,对方眼神躲闪,支支吾吾道:“可……可能是录入的时候手滑输错了?我回头查查……” 话音未落,林江的微信突然弹出,附带一个实时定位和现场照片——三个戴安全帽的工人正往白色皮卡上搬钢筋,墨绿色帆布把车斗盖得严严实实,只露出几根钢筋的尖角。
李建国带着两名组员赶到工地西北角的材料堆放区时,那辆皮卡刚启动,发动机发出轰鸣。他一个箭步冲过去拍打车窗,“停车接受检查!” 司机非但没停,反而猛踩油门,轮胎卷起的泥水劈头盖脸溅了他一身,浅灰色的衬衫瞬间印上斑驳的泥点。林江从侧面追上来,一把抓住后斗的栏杆,帆布被疾驰的风掀起一角,露出钢筋表面模糊的蓝色商标——和检测报告里那批不合格品的标识一模一样。
“这是工地上的报废料,拉去钢厂回炉的!” 一个叼着烟的工头慢悠悠走过来,被李建国一把推开。他伸手掀开帆布的瞬间,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最底下那根弯曲的钢筋上,用红色油漆写着的工程编号清晰可见,正是去年坍塌的民生桥所用批次。林江立刻掏出手机录像,镜头刚对准编号,工头突然像疯了一样扑过来抢夺,撕扯中手机“啪”地摔在碎石地上,钢化膜裂开蛛网般的纹路,录制的红点却仍在倔强闪烁。
傍晚的协调会上,张某翘着二郎腿坐在主位,指间夹着的雪茄烟圈在他头顶盘旋。“李组长,你们这都查了三天了,大到钢筋强度,小到食堂菜里的苍蝇,连厕所卫生都要管,是打算在工地上安营扎寨?” 李建国把那份抗拉强度检测报告拍在桌上,纸张边缘因用力而卷起:“这批直径 12mm 的热轧钢筋,抗拉强度实测值只有 335mpa,比国家标准低了整整 30%!你现在就给我解释清楚,这些钢筋是怎么通过验收的?” 张某突然拍桌而起,雪茄灰簌簌落在昂贵的西裤上:“你们取样的时候做了标记吗?全程录像了吗?谁能证明这些样本没被调包?说不定是某些人故意栽赃陷害!” 这话像根针,猛地刺中刚进门的林江——他想起今早去存放样本的实验室,那台冷藏柜的锁芯有明显被撬动的痕迹,当时还以为是自己记错了锁法。
深夜巡查时,林江裹紧外套走向材料仓库,远远看见仓库的灯亮着,昏黄的光晕透过窗户映在地上。他放轻脚步摸到后窗,借着月光看见两个黑影正在翻文件柜,哗啦啦的纸张翻动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刺耳。手机刚调至录像模式,镜头还没对准里面,突然被人从身后捂住嘴,一股带着汗味的蛮力将他按在墙上。挣扎中他看清来人胳膊上的青色纹身——和听证会那天跳出来喊“现场检测”的皮夹克男人一模一样。拳头像雨点般落在背上,剧痛袭来的瞬间,他趁对方换气的空隙,将手机塞进墙根的砖缝里,屏幕最后映出的画面,是文件柜里散落的检测报告,上面的“不合格”印章红得刺眼。
次日清晨,李建国在仓库门口发现林江的工作证,塑料封皮上沾着尘土,旁边是一滩早已干涸的暗红色血迹。他心头一紧,立刻调取仓库周边的监控,技术人员满头大汗地捣鼓了半天,脸色惨白地汇报:“组……组长,硬盘被人格式化了,什么都没留下。” 林江在医院醒来时,床头柜的手机突然震动,一条陌生短信发来张照片:他昨晚塞进砖缝的手机正泡在装满浑浊液体的玻璃罐里,屏幕已经彻底黑屏。
调查组会议室外,几个穿着工装的工人蹲在地上抽烟,烟雾缭绕中,其中一个络腮胡偷偷凑过来,塞给李建国一张揉得皱巴巴的纸条。展开后,上面是串潦草的手机号。李建国躲进楼梯间接通电话,对方只说了句“明晚八点,城郊废品站三号仓库,有人要处理一批‘特殊’钢筋”就匆匆挂断。挂电话时,他眼角的余光瞥见张某的司机站在走廊尽头,正对着对讲机低声说着什么,嘴角挂着一丝令人不寒而栗的冷笑。
夕阳把工地的脚手架拉得很长,像一道道沉默的伤疤。林江站在病房窗前望着仓库方向,绷带下的伤口隐隐作痛,却远不及心口的沉重。他摸出藏在内裤夹层里的 U 盘——昨晚被打晕前,混乱中他抢回了半张没被抢走的钢筋进货单,上面的供货单位红章清晰可见,竟和三年前那起桥梁垮塌案的供应商同名。风从窗户灌进来,带着工地特有的铁锈味,他知道,这条线索背后,一定藏着更惊人的黑幕。
资料室里弥漫着浓重的霉味,墙角的空调外机嗡嗡作响却吹不出半点凉风。李建国翻着泛黄的采购台账,手指突然停在某页——那行蓝色圆珠笔写的合格证编号歪歪扭扭,与质检中心备案的电子档案比对时,后四位数字明显对不上。“这批次Φ14mm 螺纹钢的合格证编号,怎么和备案的对不上?”他抬眼看向缩在角落的技术员,对方眼神躲闪,支支吾吾道:“可……可能是录入的时候手滑输错了?我回头查查……” 话音未落,林江的微信突然弹出,附带一个实时定位和现场照片——三个戴安全帽的工人正往白色皮卡上搬钢筋,墨绿色帆布把车斗盖得严严实实,只露出几根钢筋的尖角。
李建国带着两名组员赶到工地西北角的材料堆放区时,那辆皮卡刚启动,发动机发出轰鸣。他一个箭步冲过去拍打车窗,“停车接受检查!” 司机非但没停,反而猛踩油门,轮胎卷起的泥水劈头盖脸溅了他一身,浅灰色的衬衫瞬间印上斑驳的泥点。林江从侧面追上来,一把抓住后斗的栏杆,帆布被疾驰的风掀起一角,露出钢筋表面模糊的蓝色商标——和检测报告里那批不合格品的标识一模一样。
“这是工地上的报废料,拉去钢厂回炉的!” 一个叼着烟的工头慢悠悠走过来,被李建国一把推开。他伸手掀开帆布的瞬间,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最底下那根弯曲的钢筋上,用红色油漆写着的工程编号清晰可见,正是去年坍塌的民生桥所用批次。林江立刻掏出手机录像,镜头刚对准编号,工头突然像疯了一样扑过来抢夺,撕扯中手机“啪”地摔在碎石地上,钢化膜裂开蛛网般的纹路,录制的红点却仍在倔强闪烁。
傍晚的协调会上,张某翘着二郎腿坐在主位,指间夹着的雪茄烟圈在他头顶盘旋。“李组长,你们这都查了三天了,大到钢筋强度,小到食堂菜里的苍蝇,连厕所卫生都要管,是打算在工地上安营扎寨?” 李建国把那份抗拉强度检测报告拍在桌上,纸张边缘因用力而卷起:“这批直径 12mm 的热轧钢筋,抗拉强度实测值只有 335mpa,比国家标准低了整整 30%!你现在就给我解释清楚,这些钢筋是怎么通过验收的?” 张某突然拍桌而起,雪茄灰簌簌落在昂贵的西裤上:“你们取样的时候做了标记吗?全程录像了吗?谁能证明这些样本没被调包?说不定是某些人故意栽赃陷害!” 这话像根针,猛地刺中刚进门的林江——他想起今早去存放样本的实验室,那台冷藏柜的锁芯有明显被撬动的痕迹,当时还以为是自己记错了锁法。
深夜巡查时,林江裹紧外套走向材料仓库,远远看见仓库的灯亮着,昏黄的光晕透过窗户映在地上。他放轻脚步摸到后窗,借着月光看见两个黑影正在翻文件柜,哗啦啦的纸张翻动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刺耳。手机刚调至录像模式,镜头还没对准里面,突然被人从身后捂住嘴,一股带着汗味的蛮力将他按在墙上。挣扎中他看清来人胳膊上的青色纹身——和听证会那天跳出来喊“现场检测”的皮夹克男人一模一样。拳头像雨点般落在背上,剧痛袭来的瞬间,他趁对方换气的空隙,将手机塞进墙根的砖缝里,屏幕最后映出的画面,是文件柜里散落的检测报告,上面的“不合格”印章红得刺眼。
次日清晨,李建国在仓库门口发现林江的工作证,塑料封皮上沾着尘土,旁边是一滩早已干涸的暗红色血迹。他心头一紧,立刻调取仓库周边的监控,技术人员满头大汗地捣鼓了半天,脸色惨白地汇报:“组……组长,硬盘被人格式化了,什么都没留下。” 林江在医院醒来时,床头柜的手机突然震动,一条陌生短信发来张照片:他昨晚塞进砖缝的手机正泡在装满浑浊液体的玻璃罐里,屏幕已经彻底黑屏。
调查组会议室外,几个穿着工装的工人蹲在地上抽烟,烟雾缭绕中,其中一个络腮胡偷偷凑过来,塞给李建国一张揉得皱巴巴的纸条。展开后,上面是串潦草的手机号。李建国躲进楼梯间接通电话,对方只说了句“明晚八点,城郊废品站三号仓库,有人要处理一批‘特殊’钢筋”就匆匆挂断。挂电话时,他眼角的余光瞥见张某的司机站在走廊尽头,正对着对讲机低声说着什么,嘴角挂着一丝令人不寒而栗的冷笑。
夕阳把工地的脚手架拉得很长,像一道道沉默的伤疤。林江站在病房窗前望着仓库方向,绷带下的伤口隐隐作痛,却远不及心口的沉重。他摸出藏在内裤夹层里的 U 盘——昨晚被打晕前,混乱中他抢回了半张没被抢走的钢筋进货单,上面的供货单位红章清晰可见,竟和三年前那起桥梁垮塌案的供应商同名。风从窗户灌进来,带着工地特有的铁锈味,他知道,这条线索背后,一定藏着更惊人的黑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