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剂失败,作死不如上进 第323章 要唱大戏了
热门推荐:
穿越70年代,我在东北飒疯了
让你唱歌救场,你红遍大江南北
逃荒被换粮,她大鱼大肉气疯全家
我低调修仙后成功飞升
关于转生红龙被屑龙娘收徒的那事
重生1983:从挖参救父开始
大明:家妻上将军
大唐秦公子
末世囤货300亿萌宠争着契约我
姜夫人送走了太医后,果断回书房写了封信,飞鸽传书回旧都,她相信,老家一定有办法的。
唯一被姜夫人送到后院里去跟团圆、小满和当归读书,顺便让其他尚未出阁的女孩子们教教他武功和基础,争取晚上的时候让他早早的睡着了以后给他捆起来。
旧都白家收到飞鸽传书后,君无颜立刻就开始翻她早些年的笔记,虽然上了年纪,但还是记得自己的曾经见过的那个病例。
只是在翻到后,有些不爽的砸吧砸吧嘴,赛扁鹊那个臭东西竟然打着自己穿男装行走江湖的时候用的名字,赛华佗,这个名字,自己都好久都没有用了呢。
“白芍,把这封信、这本书和这个木牌送到京城去,你知道怎么用,教教姜氏。”
“是,师傅。”
君无颜收的徒弟里,只有白芍知道她和赛扁鹊的事,因为她是赛扁鹊的私生女,如今把君无颜这个赛华佗的本事都学到了手里,君无颜自然也比较信得过她,毕竟她对赛扁鹊这个娘还是有些怨念却想要亲近的别扭,想来是能帮一把的。
白芍如今嫁人,丈夫战死沙场,儿子被她死死的拘在身边学医学武,这次从旧都去京城,母子俩也能做个伴儿。
“跟你媳妇说了?”
“说了,她也明白娘的苦心,自然是同意的。”
“那就好,若是这件事成了,日后你的孩子也跟着我学医的事就能过了明路了。”
母子俩装作是探亲的普通百姓,从旧都一路千里迢迢地赶往京城的同时,青州林家村的老宅子里终于顺利地把家里的鸡鸭鹅的毛给处理干净了。
“娘,真软和,也不臭了,初一这个法子真好,穿着手脚也不冷了,真暖和。”
李氏抱着一个软和的羽毛衣服爱不释手,这几日秋风瑟瑟,她早年生育太多,总觉得手脚冰凉,可是穿着这个薄薄的软软的衣服,怎么穿怎么觉得暖和。
林二姑带着自家的一串儿人来的时候,正好听到了李氏的声音。
“娘,什么东西暖和啊?”
林二姑大包小包的回来,自家的地才收拾好了,就回娘家,想要趁着娘家过几日秋天唱大戏的时候好好乐一乐。
“二宝?家里的地忙完了?”
“可不是,总算是忙完了,我婆婆的孝期也出了,想着还没有到服徭役的时候,带着孩子们回来看唱大戏的。
娘,让我们也住些日子吧~”
“住吧、住吧,正愁家里孩子少没动静呢。老二家的,赶紧端点糖水过来,去后头叫你大嫂去。”
“哎,好嘞,娘。”
家里的几家仆妇前院和后院都分开住,后院儿里养了一堆的鸡鸭鹅,猫狗打架偶尔殃及到其他物种,瞬间就能变成一场混战。
只是最近林家在做试验,所以用剪刀剪了不少的羽毛,瞧着格外的好笑,田虎家的小满进来的时候,李氏这才反应过来她一直觉得小满这个名字耳熟的原因了。
“哎哟,我想起来了,上回初一回来,小满不在家,是不是?”
“舅奶奶,是我,上回我姥姥没了,我爹娘带着我回去了,就是离着太远了,所以没赶上表叔回来。”
“哎哟,真是不容易啊,小满,快尝尝,可甜了,我给你多加了一勺。”
小满喝着没有苦涩和泥土腥气的糖水,眼睛都亮了。
好好喝啊~
“二宝,那你儿媳妇家是不是就没有人了?”
“是啊,那家也是命苦,前头的七个儿子,瘟疫那年病死了几个,闹天灾的时候又去了几个,前些年服徭役又把最后的儿子给折进去了,偏偏孙子辈儿也一个都没能留下。
最后一个儿子去的时候,老两口就病了,两口子在那头伺候了小半年儿,把孩子接过去磕了头,出了热孝,就把那边的房子和地给卖了。”
“那也罢了,以后让小两口好好过日子,去了的人早早投胎,活着的人好好的生活,这就很好了。
你外甥走的匆忙,正好赶上你家的地收获,家里又没有人帮手,你没来,他还特地给你留了东西,正好这次回去一并带回去。”
“也好,我也是跟着爹娘和大哥大嫂沾了光,有了初一这孩子,谁不羡慕我日子过得比别家好啊。”
许氏听了这话比喝了蜜糖水都高兴,她这个年纪的人,最喜欢的就是别人夸她最喜欢的小辈儿,这可比夏天喝冰水都畅快。
林二姑虽然嘴笨,但清楚的知道自己娘现在最喜欢听的事,虽然说得干巴巴的,但是架不住许氏她喜欢听啊!
这不,才夸了几句,老太太就眉开眼笑的了,还特地爆了金币,这可太让人高兴了。
林丰收和林丰沛在自家后院里按照林承云画里标注的各种尺寸的烤炉,看着自己垒出来的怪模怪样的东西,哥俩有些怀疑人生。
“哥,你看看图上这个,怎么都跟咱们俩垒出来的这个,没有太大的关系啊?”
“也有可能是咱们俩看漏了一步?要不然让娘过来给翻译翻译啊?”
哥俩面面相觑,果断掉头,有事喊妈。
只是许氏暂时不想要搭理这哥俩,她的二女儿好不容易回来了,两个天天在跟前晃悠的还要让她一把年纪操心的棒槌儿子突然就没有那么受她待见了。
到了秋收,有些穷苦人家就凑到一起,到各个村子里走一走,唱唱他们拿手的戏,也不拘什么,总之让人觉得热闹、好听,就有人打赏,也不管是钱、粮食还是衣服什么的;
若是有人组织了一班比较齐全的班子,包括戏服和脸上画的那些脸谱什么的,这样的一般就只收钱,甚至还要看好各家的孩子,防止被拐走。
有时候甚至能闹出前脚把孩子卖了,后脚后悔了,又去报官说戏班子拐卖他的孩子的,所以大多数戏班子都不肯在秋天唱大戏的时候买孩子,太麻烦了不说,还要走各种手续,始终不如拐走来得方便。
田虎夫妻俩把爹娘和孩子送来,小两口就回家住了,家里的粮食还是要人看着的,等到唱大戏的当天再来都来得及。
唯一被姜夫人送到后院里去跟团圆、小满和当归读书,顺便让其他尚未出阁的女孩子们教教他武功和基础,争取晚上的时候让他早早的睡着了以后给他捆起来。
旧都白家收到飞鸽传书后,君无颜立刻就开始翻她早些年的笔记,虽然上了年纪,但还是记得自己的曾经见过的那个病例。
只是在翻到后,有些不爽的砸吧砸吧嘴,赛扁鹊那个臭东西竟然打着自己穿男装行走江湖的时候用的名字,赛华佗,这个名字,自己都好久都没有用了呢。
“白芍,把这封信、这本书和这个木牌送到京城去,你知道怎么用,教教姜氏。”
“是,师傅。”
君无颜收的徒弟里,只有白芍知道她和赛扁鹊的事,因为她是赛扁鹊的私生女,如今把君无颜这个赛华佗的本事都学到了手里,君无颜自然也比较信得过她,毕竟她对赛扁鹊这个娘还是有些怨念却想要亲近的别扭,想来是能帮一把的。
白芍如今嫁人,丈夫战死沙场,儿子被她死死的拘在身边学医学武,这次从旧都去京城,母子俩也能做个伴儿。
“跟你媳妇说了?”
“说了,她也明白娘的苦心,自然是同意的。”
“那就好,若是这件事成了,日后你的孩子也跟着我学医的事就能过了明路了。”
母子俩装作是探亲的普通百姓,从旧都一路千里迢迢地赶往京城的同时,青州林家村的老宅子里终于顺利地把家里的鸡鸭鹅的毛给处理干净了。
“娘,真软和,也不臭了,初一这个法子真好,穿着手脚也不冷了,真暖和。”
李氏抱着一个软和的羽毛衣服爱不释手,这几日秋风瑟瑟,她早年生育太多,总觉得手脚冰凉,可是穿着这个薄薄的软软的衣服,怎么穿怎么觉得暖和。
林二姑带着自家的一串儿人来的时候,正好听到了李氏的声音。
“娘,什么东西暖和啊?”
林二姑大包小包的回来,自家的地才收拾好了,就回娘家,想要趁着娘家过几日秋天唱大戏的时候好好乐一乐。
“二宝?家里的地忙完了?”
“可不是,总算是忙完了,我婆婆的孝期也出了,想着还没有到服徭役的时候,带着孩子们回来看唱大戏的。
娘,让我们也住些日子吧~”
“住吧、住吧,正愁家里孩子少没动静呢。老二家的,赶紧端点糖水过来,去后头叫你大嫂去。”
“哎,好嘞,娘。”
家里的几家仆妇前院和后院都分开住,后院儿里养了一堆的鸡鸭鹅,猫狗打架偶尔殃及到其他物种,瞬间就能变成一场混战。
只是最近林家在做试验,所以用剪刀剪了不少的羽毛,瞧着格外的好笑,田虎家的小满进来的时候,李氏这才反应过来她一直觉得小满这个名字耳熟的原因了。
“哎哟,我想起来了,上回初一回来,小满不在家,是不是?”
“舅奶奶,是我,上回我姥姥没了,我爹娘带着我回去了,就是离着太远了,所以没赶上表叔回来。”
“哎哟,真是不容易啊,小满,快尝尝,可甜了,我给你多加了一勺。”
小满喝着没有苦涩和泥土腥气的糖水,眼睛都亮了。
好好喝啊~
“二宝,那你儿媳妇家是不是就没有人了?”
“是啊,那家也是命苦,前头的七个儿子,瘟疫那年病死了几个,闹天灾的时候又去了几个,前些年服徭役又把最后的儿子给折进去了,偏偏孙子辈儿也一个都没能留下。
最后一个儿子去的时候,老两口就病了,两口子在那头伺候了小半年儿,把孩子接过去磕了头,出了热孝,就把那边的房子和地给卖了。”
“那也罢了,以后让小两口好好过日子,去了的人早早投胎,活着的人好好的生活,这就很好了。
你外甥走的匆忙,正好赶上你家的地收获,家里又没有人帮手,你没来,他还特地给你留了东西,正好这次回去一并带回去。”
“也好,我也是跟着爹娘和大哥大嫂沾了光,有了初一这孩子,谁不羡慕我日子过得比别家好啊。”
许氏听了这话比喝了蜜糖水都高兴,她这个年纪的人,最喜欢的就是别人夸她最喜欢的小辈儿,这可比夏天喝冰水都畅快。
林二姑虽然嘴笨,但清楚的知道自己娘现在最喜欢听的事,虽然说得干巴巴的,但是架不住许氏她喜欢听啊!
这不,才夸了几句,老太太就眉开眼笑的了,还特地爆了金币,这可太让人高兴了。
林丰收和林丰沛在自家后院里按照林承云画里标注的各种尺寸的烤炉,看着自己垒出来的怪模怪样的东西,哥俩有些怀疑人生。
“哥,你看看图上这个,怎么都跟咱们俩垒出来的这个,没有太大的关系啊?”
“也有可能是咱们俩看漏了一步?要不然让娘过来给翻译翻译啊?”
哥俩面面相觑,果断掉头,有事喊妈。
只是许氏暂时不想要搭理这哥俩,她的二女儿好不容易回来了,两个天天在跟前晃悠的还要让她一把年纪操心的棒槌儿子突然就没有那么受她待见了。
到了秋收,有些穷苦人家就凑到一起,到各个村子里走一走,唱唱他们拿手的戏,也不拘什么,总之让人觉得热闹、好听,就有人打赏,也不管是钱、粮食还是衣服什么的;
若是有人组织了一班比较齐全的班子,包括戏服和脸上画的那些脸谱什么的,这样的一般就只收钱,甚至还要看好各家的孩子,防止被拐走。
有时候甚至能闹出前脚把孩子卖了,后脚后悔了,又去报官说戏班子拐卖他的孩子的,所以大多数戏班子都不肯在秋天唱大戏的时候买孩子,太麻烦了不说,还要走各种手续,始终不如拐走来得方便。
田虎夫妻俩把爹娘和孩子送来,小两口就回家住了,家里的粮食还是要人看着的,等到唱大戏的当天再来都来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