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剂失败,作死不如上进 第324章 卖小吃
热门推荐:
全民求生,获得D级人员模拟器
星沉战史
核爆刀法,我在废土一刀一个
人在米国当杀手
汉末之全面开战
我在意大利数钱数到手抽筋
三国:天下不容我,我重塑天下
荒岛求生:我抢了别人的多子多福
乱世边军一小卒
晚上的时候,许氏在被窝里琢磨今年唱大戏的事。
“老头子,咱们这儿都多少年没有唱大戏了?可算是轮到咱们村了,上回我跟着你去听戏的时候,还是那年我刚进门那年的事呢。”
“是啊,一晃这么多年都过去了,我还记得那年丰收和丰沛去服徭役,初一好奇镇子上唱大戏的,丰儒那个熊孩子差点弄丢了咱们初一;
唉,也就是唱戏不方便,不然跟在京城似的,咱们也时不时的去戏园子听戏去,省得孩子们这么眼巴巴的。”
“这话你在二宝跟前可别说啊,要不然她该多难过啊,一辈子连个京城都没有去过,侄子回来想要去见她,她不在家;她在家里又忙活种地没空来,愣是到初一走的时候才见了两面,还都是急匆匆的。”
老两口在房间里说着话,上了年纪,有时候睡不着,家里一热闹就更睡不着了,直到天快亮了,老两口才昏昏沉沉的睡过去。
“当家的,我怎么瞧着爹娘最近的状态不太对啊,老是睡不醒,要不然请大夫回来瞧瞧吧。”
小许氏吃完早饭后,有些担心的跟林丰收说起了这件事,林丰收也担心,就让底下人赶车跑了一趟,结果是老两口睡眠不足。
这下家里人尴尬了,送走了人以后,林丰收还好,林丰沛直接开始吐槽。
“爹,娘,你们都多大岁数了,晚上消停点吧。”
林老头&许氏:???
“你脑子里都在想什么?!”
“就是!我和你爹晚上是想初一了,这孩子长这么大还没有看过唱大戏的呢。晚上聊得有点晚了而已。”
许氏的话音刚落,李氏就在旁边疑惑了一句。
“那边儒大哥不是带着初一去镇子上看过热闹吗?”
话音刚落,就被一旁的林二姑给捅了一下胳膊,同时获得了全家人的白眼。
“说你没脑子没记性,你还不乐意!
那年初一差点丢了,还看热闹,你就光记得阿儒带初一一个去镇子上,光嫉妒孩子,怎么不想想孩子遭了多少罪啊?
今年的唱大戏,我看不见我大孙儿,我想他了,我跟自己老头子絮叨絮叨还不成,一把年纪了还要被儿媳妇嫌弃啊,呜呜呜~”
越想越气,许氏忍不住眼泪干脆不忍了,李氏一脸的懵逼,她说啥了?!她明明啥也没有说啊!哎哟!天老爷啊,她浑身是嘴都说不清了。
小许氏直接拽着李氏出了门,兄妹三个则是留在屋子里安慰老头老太太,好半晌哭声才止住。
李氏自知说错话,干脆去想弟家躲了一会儿,想弟听到李氏的话,只觉得她娘这个脑子真的还不如没有呢。
“初一一走,奶就病了一回,娘你不提这茬儿还好,一提不是往奶心口上插刀吗?”
“那我也没说错啊,那年要是你们姐妹里有一个跟着去了,初一还用得着差点丢了嘛。”
“那得怪儒伯,又不怪家里,那时候你们都忙,我们也大了,肯定是要帮着干活的啊,再说了,三爷爷说初一读书好,儒伯的儿子独根儿又不在家,他可不是稀罕初一吗?”
想弟给两个孩子煎了一碗豆腐,让李氏帮忙看着他们两个在家里吃,她自己则是再去豆腐坊买一块儿,然后再煎一些让李氏带回去给许氏和林老头赔罪。
“不行不行,我一个当娘的哪能占闺女的便宜啊。”
“娘,娘!”
李氏边说边走了,想弟瞧着不像话,干脆放下两个孩子直接走了。想弟在后头叫她也不理,又实在不放心两个孩子单独在家里,只好得等着丈夫卖完豆腐回来再说。
带着两个孩子回娘家?正好是老两口生气的时候,她不敢。
李氏回去的时候则是让厨娘给煎了一盘子豆腐,然后拉着小许氏一起进房间里给老两口赔礼道歉,这才让老两口没有那么多的白眼翻给她了。
村子里的空地上早早的就开始架设台子,就在村口的大树不远处的大片空地上,这回来唱戏的是一个画脸的戏班子,听说这林家村里出了个伯爷,估摸着是有钱的,所以才花了点儿钱请镇长让他们过来唱戏。
不少孩子早就对着台子各种好奇,家里人一个错眼就窜上去了。
“哎哟,那台子上的是不是你家大狗啊?”
“哟!真是,还有我小叔子家的牛头啊!这两个兔崽子!就是不听话啊。”
“回去跟孩子好好说说,这几天唱大戏,别总是乱跑啊!”
“哎!”
林老头家门口经常能听到家长撵着孩子到处跑、追着打的声音,直到唱大戏的那天早上。
“奶~村子里有卖糖葫芦的,你给我买一个吧~”
林二姑的孙子小满拉着林二姑的手摇晃着撒娇,林二姑无奈只好让丈夫田大有带着孩子拿着钱出去买了一根儿给他,许多的小商贩也早早的走了许多的远路来,就是为了打算买一回。
想弟也带着自己的香煎豆腐、炸豆泡和鸡汤豆皮卷,拉着两个孩子和丈夫一起占了个位置卖,香煎豆腐一文钱三块,炸豆泡一文钱三个,豆皮卷一文钱两根。
“想弟?你这是打哪儿来的?”
“娘,初一给我的小方子,说是让我卖小吃,我先试试,好的话以后就在镇子上卖。”
“我说呢,你先给我一样两份,我拿回去给你奶他们尝尝。”
李氏边说边掏了六文钱出来放到了桌子上,想弟原本不想要收钱的,但是看着周围人的眼神,还是把六文钱给收下了,她不丢人,赚钱让家里过得好一点,有什么丢人的啊!
想弟的手脚一向麻利,很快就把食物包好了,热气腾腾的食物飘散着各种香气,在有些低的温度里显得格外的香气逼人。
“摊主,给我来一文钱的吧。”
香煎豆腐用的是猪油,都是种地的庄稼汉,一闻就知道,赶紧给孩子买上一文钱的,等回去了以后,买块儿豆腐,他们自己也回去做。
但是最受欢迎的还是鸡汤豆皮卷,闻着就香喷喷的走地鸡,里头还加了些香料和猪油,一加热,但凡是路过的都走不动,再加上她串的也紧实,卖的也不贵,所以很快就卖完了。
“你们俩赶紧回家催你爹把串好的豆腐皮卷拿来。”
“哎!娘,我们马上就回来了。”
张长生在家串完豆皮卷,挑着担子出来的时候正好碰上自家的两个孩子往回跑,赶紧叫住,爷仨这才急匆匆地往唱大戏的地方赶。
“哎哟,你可算是来了。”
“老头子,咱们这儿都多少年没有唱大戏了?可算是轮到咱们村了,上回我跟着你去听戏的时候,还是那年我刚进门那年的事呢。”
“是啊,一晃这么多年都过去了,我还记得那年丰收和丰沛去服徭役,初一好奇镇子上唱大戏的,丰儒那个熊孩子差点弄丢了咱们初一;
唉,也就是唱戏不方便,不然跟在京城似的,咱们也时不时的去戏园子听戏去,省得孩子们这么眼巴巴的。”
“这话你在二宝跟前可别说啊,要不然她该多难过啊,一辈子连个京城都没有去过,侄子回来想要去见她,她不在家;她在家里又忙活种地没空来,愣是到初一走的时候才见了两面,还都是急匆匆的。”
老两口在房间里说着话,上了年纪,有时候睡不着,家里一热闹就更睡不着了,直到天快亮了,老两口才昏昏沉沉的睡过去。
“当家的,我怎么瞧着爹娘最近的状态不太对啊,老是睡不醒,要不然请大夫回来瞧瞧吧。”
小许氏吃完早饭后,有些担心的跟林丰收说起了这件事,林丰收也担心,就让底下人赶车跑了一趟,结果是老两口睡眠不足。
这下家里人尴尬了,送走了人以后,林丰收还好,林丰沛直接开始吐槽。
“爹,娘,你们都多大岁数了,晚上消停点吧。”
林老头&许氏:???
“你脑子里都在想什么?!”
“就是!我和你爹晚上是想初一了,这孩子长这么大还没有看过唱大戏的呢。晚上聊得有点晚了而已。”
许氏的话音刚落,李氏就在旁边疑惑了一句。
“那边儒大哥不是带着初一去镇子上看过热闹吗?”
话音刚落,就被一旁的林二姑给捅了一下胳膊,同时获得了全家人的白眼。
“说你没脑子没记性,你还不乐意!
那年初一差点丢了,还看热闹,你就光记得阿儒带初一一个去镇子上,光嫉妒孩子,怎么不想想孩子遭了多少罪啊?
今年的唱大戏,我看不见我大孙儿,我想他了,我跟自己老头子絮叨絮叨还不成,一把年纪了还要被儿媳妇嫌弃啊,呜呜呜~”
越想越气,许氏忍不住眼泪干脆不忍了,李氏一脸的懵逼,她说啥了?!她明明啥也没有说啊!哎哟!天老爷啊,她浑身是嘴都说不清了。
小许氏直接拽着李氏出了门,兄妹三个则是留在屋子里安慰老头老太太,好半晌哭声才止住。
李氏自知说错话,干脆去想弟家躲了一会儿,想弟听到李氏的话,只觉得她娘这个脑子真的还不如没有呢。
“初一一走,奶就病了一回,娘你不提这茬儿还好,一提不是往奶心口上插刀吗?”
“那我也没说错啊,那年要是你们姐妹里有一个跟着去了,初一还用得着差点丢了嘛。”
“那得怪儒伯,又不怪家里,那时候你们都忙,我们也大了,肯定是要帮着干活的啊,再说了,三爷爷说初一读书好,儒伯的儿子独根儿又不在家,他可不是稀罕初一吗?”
想弟给两个孩子煎了一碗豆腐,让李氏帮忙看着他们两个在家里吃,她自己则是再去豆腐坊买一块儿,然后再煎一些让李氏带回去给许氏和林老头赔罪。
“不行不行,我一个当娘的哪能占闺女的便宜啊。”
“娘,娘!”
李氏边说边走了,想弟瞧着不像话,干脆放下两个孩子直接走了。想弟在后头叫她也不理,又实在不放心两个孩子单独在家里,只好得等着丈夫卖完豆腐回来再说。
带着两个孩子回娘家?正好是老两口生气的时候,她不敢。
李氏回去的时候则是让厨娘给煎了一盘子豆腐,然后拉着小许氏一起进房间里给老两口赔礼道歉,这才让老两口没有那么多的白眼翻给她了。
村子里的空地上早早的就开始架设台子,就在村口的大树不远处的大片空地上,这回来唱戏的是一个画脸的戏班子,听说这林家村里出了个伯爷,估摸着是有钱的,所以才花了点儿钱请镇长让他们过来唱戏。
不少孩子早就对着台子各种好奇,家里人一个错眼就窜上去了。
“哎哟,那台子上的是不是你家大狗啊?”
“哟!真是,还有我小叔子家的牛头啊!这两个兔崽子!就是不听话啊。”
“回去跟孩子好好说说,这几天唱大戏,别总是乱跑啊!”
“哎!”
林老头家门口经常能听到家长撵着孩子到处跑、追着打的声音,直到唱大戏的那天早上。
“奶~村子里有卖糖葫芦的,你给我买一个吧~”
林二姑的孙子小满拉着林二姑的手摇晃着撒娇,林二姑无奈只好让丈夫田大有带着孩子拿着钱出去买了一根儿给他,许多的小商贩也早早的走了许多的远路来,就是为了打算买一回。
想弟也带着自己的香煎豆腐、炸豆泡和鸡汤豆皮卷,拉着两个孩子和丈夫一起占了个位置卖,香煎豆腐一文钱三块,炸豆泡一文钱三个,豆皮卷一文钱两根。
“想弟?你这是打哪儿来的?”
“娘,初一给我的小方子,说是让我卖小吃,我先试试,好的话以后就在镇子上卖。”
“我说呢,你先给我一样两份,我拿回去给你奶他们尝尝。”
李氏边说边掏了六文钱出来放到了桌子上,想弟原本不想要收钱的,但是看着周围人的眼神,还是把六文钱给收下了,她不丢人,赚钱让家里过得好一点,有什么丢人的啊!
想弟的手脚一向麻利,很快就把食物包好了,热气腾腾的食物飘散着各种香气,在有些低的温度里显得格外的香气逼人。
“摊主,给我来一文钱的吧。”
香煎豆腐用的是猪油,都是种地的庄稼汉,一闻就知道,赶紧给孩子买上一文钱的,等回去了以后,买块儿豆腐,他们自己也回去做。
但是最受欢迎的还是鸡汤豆皮卷,闻着就香喷喷的走地鸡,里头还加了些香料和猪油,一加热,但凡是路过的都走不动,再加上她串的也紧实,卖的也不贵,所以很快就卖完了。
“你们俩赶紧回家催你爹把串好的豆腐皮卷拿来。”
“哎!娘,我们马上就回来了。”
张长生在家串完豆皮卷,挑着担子出来的时候正好碰上自家的两个孩子往回跑,赶紧叫住,爷仨这才急匆匆地往唱大戏的地方赶。
“哎哟,你可算是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