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90391439的新书:悟 第454章 新命下·须眉志·灵柩安
热门推荐:
大唐秦公子
一心向道的我,被高冷校花缠上了
文娱直播:我只是网红而已
小师祖真不浪,她只是想搞钱
鬼灭:从成为缘一妹妹开始的旅程
快穿:崩坏男主又在吃醋
穿越70年代,我在东北飒疯了
带着商店系统修仙
浅浅淡心
荷花的銮驾刚入京城,兵部与吏部的文书便如雪花般递往南方。柳州巡抚衙门的青瓦上,慕容向晚正将荷花亲书的“勤政爱民”匾额悬于正堂,他的石青官袍沾着柳州的瘴气,袖口却熨帖得没有半分褶皱——三十岁的男巡抚,眉宇间既有江南士子的清隽,又添了几分疆场磨砺出的锐,颔下新蓄的短须透着沉稳。
“覃副将的兵已在城外扎营?”慕容向晚转身时,官袍下摆扫过案上的塘报,上面“陵王郡主解语扶陵王灵柩过境”的字样被朱笔圈出,“告诉覃雪梅,灵柩入城时,全城百姓需肃立,不得喧哗。”
覃雪梅的银甲在辕门外闪着冷光,二十八岁的女副将正检查亲卫的佩刀,甲片的缝隙里还嵌着平定苗乱时的血痕。“巡抚放心,”她的声音带着铁甲的沉,“末将已让人清理出十里长街,百姓皆着素衣,定让郡主扶灵走得体面。”她腰间的玉佩是荷花所赐,刻着“忠勇”二字,与她的枪缨一样红。
琼州的海风卷着咸腥,木慧的海青官袍下摆沾着珊瑚砂,三十岁的女巡抚正站在渡头,望着载着雷州文书的船靠岸。她身后的蒋墨萱捧着账册,二十五岁的柳州女同知梳着利落的发髻,湖蓝比甲下的手指飞快地打着算盘:“慕容大人传来消息,陵王的灵柩将在三日后抵柳州,需备足棺椁防腐剂,琼州的龙脑香最是管用。”
木慧接过账册,指尖划过“陵王”二字——这位曾镇守南疆的王爷,终究没能熬过深秋的瘴气,客死任上,身后唯有郡主解语扶灵归乡。“让雷州的商号速送十斤龙脑香去柳州,”她的目光落在波涛里的船影,“告诉慕容,解语郡主孤身扶灵,一路劳顿,覃副将的兵可听其调遣,务必让陵王灵柩平安归葬故土。”
三日后的柳州城,素幡如白浪般在长街起伏。慕容向晚的石青官袍与覃雪梅的银甲并立在城门下,蒋墨萱捧着的素色账册上,记满了需料理的事宜:棺椁的修缮、郡主的安置、陵寝的选址……每一笔都透着妥帖。
灵柩的黑漆在日光下泛着冷光,解语郡主一身素缟,扶着棺木的手骨节泛白,裙裾扫过青石板,泪痕已在苍白的脸上刻出沟壑。“多谢各位大人……”她的声音嘶哑,看见慕容向晚时微微欠身,礼数未失却难掩疲态,“王爷生前最念柳州故土,求大人允他葬在祖茔之地。”
慕容向晚上前一步,官袍袖角带着风,伸手虚扶:“郡主不必多礼,荷花殿下早已谕令,陵王祖茔旁的青山已圈为陵地,一应规制皆按王爵礼备办。”他示意蒋墨萱呈上文书,“这是陵地图纸与护陵军的名册,郡主若有任何需用,柳州府衙上下,无不尽力。”
覃雪梅忽然上前,银甲的护手轻触棺木边缘,动作带着敬重:“末将已派三百亲卫守在陵地四周,皆是柳州本地子弟,熟悉地形,定护陵王安宁。”她腰间的“忠勇”玉佩在素幡下闪着光,“就像当年陵王镇守南疆时,护着我们一般。”
解语望着眼前的三人——慕容向晚的官袍沉稳如山,覃雪梅的银甲烈如剑,蒋墨萱的比甲柔如水,忽然红了眼眶。她从棺侧取出个锦盒,里面是陵王的遗物:一枚随他征战多年的虎符残片,和一本记满南疆防务的札记。
“王爷说,这札记该给慕容大人,”解语的指尖抚过泛黄的纸页,声音带着哽咽,“里面记着柳州与南疆的互市要道,或许对大人抚边有用。”
慕容向晚接过札记,纸页间掉出片干枯的凤凰花瓣,是陵王生前最爱的南疆花卉,与柳州的桂花瓣落在一处。他忽然想起荷花临行前的嘱托:“为官者,无论男女,既要担得起百姓生计,也要托得住亡魂归途。陵王护了南疆半生,我们该让他走得安心。”
蒋墨萱已让人备好了素斋,湖蓝比甲的身影在郡主暂居的驿馆穿梭,将饮食起居一一安排妥当;覃雪梅则带着亲卫巡视陵地,银甲的反光映在新栽的松柏上,像圈无声的守护;慕容向晚坐在案前,翻开札记,上面的字迹遒劲有力,记着南疆的沙、柳州的水,和一位王爷对家国的赤诚。
暮色降临时,灵柩暂厝于城郊的家庙。慕容向晚、覃雪梅、蒋墨萱并肩站在庙门外,望着月光为棺木镀上的银边。远处传来木慧从琼州寄来的信,说已让人在陵前种满陵王生前最爱的凤凰花,待来年花开,定如他当年守过的南疆落日般热烈。
“该回衙了。”慕容向晚的官袍被夜风吹起,与覃雪梅的银甲、蒋墨萱的比甲在月光里交叠,“明日还要核办秋粮的调度,柳州的百姓,还等着我们呢。”
三人的身影渐渐消失在长街尽头,素幡在风中轻晃,像在为陵王送行,也在为这些共撑江山的男女,轻轻吟唱。而驿馆的灯影里,解语郡主捧着那枚虎符残片,忽然觉得,有这样一群人在,王爷的心血,终究没有白费。
礼毕宴·丝竹绕·新邻欢
陵王灵柩暂厝家庙的仪式刚毕,柳州驿馆的庭院里已摆开素宴。解语郡主换了身淡紫色云纱长裙,褪去素缟的沉郁,纱料轻得像笼着层雾,裙摆扫过青石板时,带起一阵淡淡的兰香——这是陵王生前最爱的香气,此刻混着新沏的雨前龙井,漫过雕花回廊。
云纱薄如蝉翼,能隐约看见裙下玉色的小腿,腰间系着同色的流苏带,随着动作轻轻晃动,衬得她本就纤细的腰身愈发不盈一握。“多谢各位大人操劳,”解语举杯时,手腕上的白玉镯轻碰杯沿,发出清越的响,云纱袖角滑落,露出皓腕上的浅痕,那是扶灵时被棺木边缘磨出的,“礼俗齐备,王爷在天有灵,定会感念。”
她目光扫过席间:慕容向晚的石青官袍端正如仪,覃雪梅的银甲虽卸了盔,肩头的“忠勇”玉佩仍在衣襟下闪着光,蒋墨萱的湖蓝比甲衬得眉眼愈发清丽,手里还捏着本未看完的账目。
慕容向晚回敬一杯,官袍的袖角拂过案上的素碟:“郡主客气了,此乃朝廷本分。”他忽然看向蒋墨萱,“说起来,同知近日搬了新宅,恰在驿馆西邻,往后与郡主倒是近邻了。”
蒋墨萱闻言抬头,比甲的系带在胸前轻轻晃:“正是,昨日刚收拾妥当,院墙挨着驿馆的石榴树,往后郡主若有需用,只需唤一声便好。”她指尖划过账册上的“新邻”二字,忽然笑了,“我那院里还空着间书房,郡主若闷了,可来品茗看书。”
解语望着这位比自己年轻几岁的女官,湖蓝比甲下的眉眼透着爽利,倒比京中那些娇养的闺秀更合心意。“那可要叨扰了,”她放下酒杯,示意身后的侍女,“把我带来的那架七弦琴取来,今日无以为谢,为各位抚一曲吧。”
琴身的桐木在烛火下泛着温润的光,解语的指尖落上琴弦时,庭院里的丝竹忽然静了。她坐着的姿势娴雅,淡紫色云纱长裙在膝间铺成柔软的弧度,纱料随着呼吸轻轻起伏,像笼着层流动的紫雾。初时曲调沉郁,如陵王镇守南疆的风霜;渐而转柔,似柳州的烟雨绕着青山;末了余韵清扬,竟带出几分释然——听得覃雪梅握紧了腰间的玉佩,慕容向晚的目光落在她云纱裙裾上,仿佛看见陵王当年常说的“解语的琴声,比南疆的月色还柔”。
“好曲!”覃雪梅率先击掌,甲片的余响混着琴音,竟格外和谐,“末将虽不懂琴,却听出了‘归安’二字。”
解语颔首,指尖还停在弦上,云纱袖口垂落,遮住半只手背:“王爷生前常说,守疆是为归安,如今他归了故土,便是安了。”她看向廊下待命的乐师,“既有丝竹,何不让姑娘们也来一段?”
笛声忽然起,伴着琵琶的轻弹,几位身着襦裙的淑女从回廊转出,舞姿轻盈如蝶。为首的女子穿一身藕荷色云纱,与解语的淡紫相映,裙摆旋出的弧恰与烛火的光晕交叠,看得蒋墨萱轻声赞叹:“这是柳州乐府新排的《荷风曲》,据说灵感来自荷花殿下的宫装舞。”
慕容向晚望着席间的景象——琴音绕梁,舞姿翩跹,解语的淡紫色云纱长裙与蒋墨萱的湖蓝比甲在烛火下交映,云纱的柔与比甲的爽利,竟像柳州的雨与柳州的风,缠得恰到好处。他忽然举杯:“为陵王安息,为郡主宽心,也为……新邻之谊,干一杯。”
解语的云纱裙摆随着起身的动作轻轻晃动,与蒋墨萱的湖蓝比甲相碰,带起一阵兰香与墨香的混和。“干。”她的声音里终于有了笑意,云纱下的肩头不再紧绷,仿佛这片刻的丝竹与欢语,真能让陵王的在天之灵,与她一同松口气。
夜色渐深,丝竹声歇时,蒋墨萱起身告辞:“郡主早些歇息,明日我让人把书房的钥匙送来。”她的湖蓝比甲消失在回廊尽头时,解语正望着驿馆西邻的方向,那里隐约亮着灯,像颗暖融融的星。
淡紫色云纱长裙在月光下泛着微光,解语抚了抚琴身,忽然觉得,柳州的夜,因这些新识的人,竟比想象中暖得多。
“覃副将的兵已在城外扎营?”慕容向晚转身时,官袍下摆扫过案上的塘报,上面“陵王郡主解语扶陵王灵柩过境”的字样被朱笔圈出,“告诉覃雪梅,灵柩入城时,全城百姓需肃立,不得喧哗。”
覃雪梅的银甲在辕门外闪着冷光,二十八岁的女副将正检查亲卫的佩刀,甲片的缝隙里还嵌着平定苗乱时的血痕。“巡抚放心,”她的声音带着铁甲的沉,“末将已让人清理出十里长街,百姓皆着素衣,定让郡主扶灵走得体面。”她腰间的玉佩是荷花所赐,刻着“忠勇”二字,与她的枪缨一样红。
琼州的海风卷着咸腥,木慧的海青官袍下摆沾着珊瑚砂,三十岁的女巡抚正站在渡头,望着载着雷州文书的船靠岸。她身后的蒋墨萱捧着账册,二十五岁的柳州女同知梳着利落的发髻,湖蓝比甲下的手指飞快地打着算盘:“慕容大人传来消息,陵王的灵柩将在三日后抵柳州,需备足棺椁防腐剂,琼州的龙脑香最是管用。”
木慧接过账册,指尖划过“陵王”二字——这位曾镇守南疆的王爷,终究没能熬过深秋的瘴气,客死任上,身后唯有郡主解语扶灵归乡。“让雷州的商号速送十斤龙脑香去柳州,”她的目光落在波涛里的船影,“告诉慕容,解语郡主孤身扶灵,一路劳顿,覃副将的兵可听其调遣,务必让陵王灵柩平安归葬故土。”
三日后的柳州城,素幡如白浪般在长街起伏。慕容向晚的石青官袍与覃雪梅的银甲并立在城门下,蒋墨萱捧着的素色账册上,记满了需料理的事宜:棺椁的修缮、郡主的安置、陵寝的选址……每一笔都透着妥帖。
灵柩的黑漆在日光下泛着冷光,解语郡主一身素缟,扶着棺木的手骨节泛白,裙裾扫过青石板,泪痕已在苍白的脸上刻出沟壑。“多谢各位大人……”她的声音嘶哑,看见慕容向晚时微微欠身,礼数未失却难掩疲态,“王爷生前最念柳州故土,求大人允他葬在祖茔之地。”
慕容向晚上前一步,官袍袖角带着风,伸手虚扶:“郡主不必多礼,荷花殿下早已谕令,陵王祖茔旁的青山已圈为陵地,一应规制皆按王爵礼备办。”他示意蒋墨萱呈上文书,“这是陵地图纸与护陵军的名册,郡主若有任何需用,柳州府衙上下,无不尽力。”
覃雪梅忽然上前,银甲的护手轻触棺木边缘,动作带着敬重:“末将已派三百亲卫守在陵地四周,皆是柳州本地子弟,熟悉地形,定护陵王安宁。”她腰间的“忠勇”玉佩在素幡下闪着光,“就像当年陵王镇守南疆时,护着我们一般。”
解语望着眼前的三人——慕容向晚的官袍沉稳如山,覃雪梅的银甲烈如剑,蒋墨萱的比甲柔如水,忽然红了眼眶。她从棺侧取出个锦盒,里面是陵王的遗物:一枚随他征战多年的虎符残片,和一本记满南疆防务的札记。
“王爷说,这札记该给慕容大人,”解语的指尖抚过泛黄的纸页,声音带着哽咽,“里面记着柳州与南疆的互市要道,或许对大人抚边有用。”
慕容向晚接过札记,纸页间掉出片干枯的凤凰花瓣,是陵王生前最爱的南疆花卉,与柳州的桂花瓣落在一处。他忽然想起荷花临行前的嘱托:“为官者,无论男女,既要担得起百姓生计,也要托得住亡魂归途。陵王护了南疆半生,我们该让他走得安心。”
蒋墨萱已让人备好了素斋,湖蓝比甲的身影在郡主暂居的驿馆穿梭,将饮食起居一一安排妥当;覃雪梅则带着亲卫巡视陵地,银甲的反光映在新栽的松柏上,像圈无声的守护;慕容向晚坐在案前,翻开札记,上面的字迹遒劲有力,记着南疆的沙、柳州的水,和一位王爷对家国的赤诚。
暮色降临时,灵柩暂厝于城郊的家庙。慕容向晚、覃雪梅、蒋墨萱并肩站在庙门外,望着月光为棺木镀上的银边。远处传来木慧从琼州寄来的信,说已让人在陵前种满陵王生前最爱的凤凰花,待来年花开,定如他当年守过的南疆落日般热烈。
“该回衙了。”慕容向晚的官袍被夜风吹起,与覃雪梅的银甲、蒋墨萱的比甲在月光里交叠,“明日还要核办秋粮的调度,柳州的百姓,还等着我们呢。”
三人的身影渐渐消失在长街尽头,素幡在风中轻晃,像在为陵王送行,也在为这些共撑江山的男女,轻轻吟唱。而驿馆的灯影里,解语郡主捧着那枚虎符残片,忽然觉得,有这样一群人在,王爷的心血,终究没有白费。
礼毕宴·丝竹绕·新邻欢
陵王灵柩暂厝家庙的仪式刚毕,柳州驿馆的庭院里已摆开素宴。解语郡主换了身淡紫色云纱长裙,褪去素缟的沉郁,纱料轻得像笼着层雾,裙摆扫过青石板时,带起一阵淡淡的兰香——这是陵王生前最爱的香气,此刻混着新沏的雨前龙井,漫过雕花回廊。
云纱薄如蝉翼,能隐约看见裙下玉色的小腿,腰间系着同色的流苏带,随着动作轻轻晃动,衬得她本就纤细的腰身愈发不盈一握。“多谢各位大人操劳,”解语举杯时,手腕上的白玉镯轻碰杯沿,发出清越的响,云纱袖角滑落,露出皓腕上的浅痕,那是扶灵时被棺木边缘磨出的,“礼俗齐备,王爷在天有灵,定会感念。”
她目光扫过席间:慕容向晚的石青官袍端正如仪,覃雪梅的银甲虽卸了盔,肩头的“忠勇”玉佩仍在衣襟下闪着光,蒋墨萱的湖蓝比甲衬得眉眼愈发清丽,手里还捏着本未看完的账目。
慕容向晚回敬一杯,官袍的袖角拂过案上的素碟:“郡主客气了,此乃朝廷本分。”他忽然看向蒋墨萱,“说起来,同知近日搬了新宅,恰在驿馆西邻,往后与郡主倒是近邻了。”
蒋墨萱闻言抬头,比甲的系带在胸前轻轻晃:“正是,昨日刚收拾妥当,院墙挨着驿馆的石榴树,往后郡主若有需用,只需唤一声便好。”她指尖划过账册上的“新邻”二字,忽然笑了,“我那院里还空着间书房,郡主若闷了,可来品茗看书。”
解语望着这位比自己年轻几岁的女官,湖蓝比甲下的眉眼透着爽利,倒比京中那些娇养的闺秀更合心意。“那可要叨扰了,”她放下酒杯,示意身后的侍女,“把我带来的那架七弦琴取来,今日无以为谢,为各位抚一曲吧。”
琴身的桐木在烛火下泛着温润的光,解语的指尖落上琴弦时,庭院里的丝竹忽然静了。她坐着的姿势娴雅,淡紫色云纱长裙在膝间铺成柔软的弧度,纱料随着呼吸轻轻起伏,像笼着层流动的紫雾。初时曲调沉郁,如陵王镇守南疆的风霜;渐而转柔,似柳州的烟雨绕着青山;末了余韵清扬,竟带出几分释然——听得覃雪梅握紧了腰间的玉佩,慕容向晚的目光落在她云纱裙裾上,仿佛看见陵王当年常说的“解语的琴声,比南疆的月色还柔”。
“好曲!”覃雪梅率先击掌,甲片的余响混着琴音,竟格外和谐,“末将虽不懂琴,却听出了‘归安’二字。”
解语颔首,指尖还停在弦上,云纱袖口垂落,遮住半只手背:“王爷生前常说,守疆是为归安,如今他归了故土,便是安了。”她看向廊下待命的乐师,“既有丝竹,何不让姑娘们也来一段?”
笛声忽然起,伴着琵琶的轻弹,几位身着襦裙的淑女从回廊转出,舞姿轻盈如蝶。为首的女子穿一身藕荷色云纱,与解语的淡紫相映,裙摆旋出的弧恰与烛火的光晕交叠,看得蒋墨萱轻声赞叹:“这是柳州乐府新排的《荷风曲》,据说灵感来自荷花殿下的宫装舞。”
慕容向晚望着席间的景象——琴音绕梁,舞姿翩跹,解语的淡紫色云纱长裙与蒋墨萱的湖蓝比甲在烛火下交映,云纱的柔与比甲的爽利,竟像柳州的雨与柳州的风,缠得恰到好处。他忽然举杯:“为陵王安息,为郡主宽心,也为……新邻之谊,干一杯。”
解语的云纱裙摆随着起身的动作轻轻晃动,与蒋墨萱的湖蓝比甲相碰,带起一阵兰香与墨香的混和。“干。”她的声音里终于有了笑意,云纱下的肩头不再紧绷,仿佛这片刻的丝竹与欢语,真能让陵王的在天之灵,与她一同松口气。
夜色渐深,丝竹声歇时,蒋墨萱起身告辞:“郡主早些歇息,明日我让人把书房的钥匙送来。”她的湖蓝比甲消失在回廊尽头时,解语正望着驿馆西邻的方向,那里隐约亮着灯,像颗暖融融的星。
淡紫色云纱长裙在月光下泛着微光,解语抚了抚琴身,忽然觉得,柳州的夜,因这些新识的人,竟比想象中暖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