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90391439的新书:悟 第465章 湖光织锦
神溪湿地的晨雾还未散尽,雪仪的星纹裙已沾着露水往水边去。湿地在晨光里泛着淡金,浑河与二道河的水在此处拐出道温柔的弯,岸边的芦荻丛像片浅黄的云,风过时,穗子簌簌作响,漏下的阳光在水面织出细碎的银。
董清婉正临着水梳头,浅绿襦裙的裙摆浸在软泥里,发间的木簪沾着草叶的露。她望着水中倒影,湿地的水带着松脂的清——对岸的古松将根须探进水里,松针的香顺着水流漫过来,竟让她的发丝愈发柔顺,梳齿划过发间,带出淡淡的草木气。
“你看那松。”雪仪忽然指向对岸,星纹裙上的银点在晨光里亮得灼眼。几株合抱的古松斜倚在水边,枝干苍劲如虬龙,松针垂在水面,将阳光剪成段段金缕,恰好落在一群银鱼身上。那些鱼通体透亮,鳞片在光里闪着虹,绕着松根游弋,像把松的苍劲与水的灵动缠成了团。
董清婉笑着取出画轴,浅绿衣袖拂过水面时,引得银鱼往她指尖聚。她的灵息带着诗书的雅,与湿地的水相契,银鱼竟在她手前排成队,鱼尾扫过水面,画出个个圆晕,像在为她的画打稿。“这鱼通灵性。”她提笔蘸墨,将松的苍、鱼的灵、光的金都落进画里,“比宣纸上的工笔更生动。”
雪仪的星火灵脉忽然泛起暖。她走到芦荻丛边,指尖的星火轻轻一点,荻穗便燃起层淡金的光,却不焦枯,反而将穗子上的露蒸成雾,与晨光相融,在水面凝成道薄薄的光膜。膜上忽然落下两只白鹤,翅尖沾着松针的绿,踱步时,细长的腿在光膜上留下串带光的痕,像在跳一支无声的舞。
“鹤来添景了。”雪仪的星纹裙与白鹤的白羽相映,星火灵脉往鹤身上探,鹤竟不怕生,用喙轻啄她的裙角,留下点松脂的香。她忽然盘腿坐下,让阳光透过芦荻的缝隙落在脸上,湿地的水顺着她的脚踝往上爬,带着银鱼的润、松脂的清,在她肌肤上凝成层透明的光,将星纹裙的艳衬得愈发鲜活。
董清婉的画已近完工。她望着雪仪与鹤在光膜上相戏的影,忽然在画旁题字:“松老浸寒泉,鱼游碎日边。鹤随星裙舞,芦荻记流年。”笔尖的墨混着湿地的水,字迹竟微微发颤,像有银鱼在笔画间游动。
正午的阳光最烈时,两人移到松荫下。古松的枝干交错成天然的凉棚,松针漏下的光斑落在董清婉的诗集上,她正为新得的诗句斟酌,雪仪则用星火烤鱼——银鱼被穿在松枝上,火舌舔过鱼身,烤出的油滴在湿地的水里,竟引来更多银鱼聚在岸边,像在讨要食饵。
“这鱼烤着吃太可惜了。”董清婉放下笔,浅绿襦裙的袖角沾着松脂,“不如养在陶罐里,带回去入画。”她的灵息往银鱼身上探,鱼群竟真的跟着她的指尖往岸边游,像一串会游动的银链。
雪仪笑着收了火,星纹裙扫过松针,带起一阵清香:“它们是湿地的灵,怎好带走?”她忽然用星火在水面画圈,银鱼便顺着圈游动,在水里拼出个“婉”字,引得董清婉咯咯直笑,浅绿的身影在松荫里晃动,像株刚被雨露润过的竹。
午后的风带着芦荻的软,吹得松枝轻轻晃。白鹤不知何时落在了松树上,正用喙梳理羽毛,翅尖的白与松针的绿相映,像幅立体的画。董清婉取出琴,在松荫下弹奏,琴音顺着水流往远处传,银鱼在水中跳得更欢,芦荻的穗子往一个方向倾,连湿地的水都泛起与琴音相合的纹。
雪仪的星纹裙在琴音里泛着光,她的星火灵脉与琴音相融,在松枝间凝成串小小的光铃,铃响与琴音相和,竟让古松的枝干泛出淡淡的绿,松针落下的速度都慢了些,像在珍惜这片刻的宁。
夕阳为湿地镀上金红时,银鱼已沉入水底,白鹤飞回巢中,芦荻的影被拉得很长。董清婉的画轴里,松、鹤、银鱼、芦荻、湖水、阳光都有了归宿,雪仪则用星火将松脂熔成块,嵌在画轴的角落,让松香永远留在画里。
“今日的景,该叫‘松鹤银鱼图’。”董清婉望着画中星纹裙与浅绿襦裙的影依偎在松荫下,忽然觉得,这湿地的水、天上的光、岸边的草木、水中的灵物,原是为懂它的人而生——雪仪的星火让光有了温度,她的笔墨让景有了灵魂,而彼此的相伴,让这一切都有了意义。
雪仪的指尖拂过画中银鱼的鳞,星火灵脉轻轻颤,知道这湿地的记忆,会像松脂一样,在时光里凝成永恒的香。她不必去仙女湖寻仙阶,因为此刻的阳光、湖水、芦荻、松鹤、银鱼,还有身边浅笑题诗的董清婉,已是最生动的“灵”。
暮色漫过松梢时,两人并肩往回走,星纹裙与浅绿襦裙的影在湿地的水上轻轻晃,身后跟着一串银鱼的尾迹,像为这日的悠游,画上最温柔的句点。
晨雾漫过湿地时,董清婉的棉麻长裙已吸饱了水汽。浅绿的布料贴着肌肤,勾勒出修身的曲线,却偏在领口与裙摆处留着随性的褶皱,像未裁完的诗稿,藏着三分不羁。她赤足踩在松针铺就的软地上,指尖夹着支狼毫,墨汁顺着笔尖往下滴,落在雾气里,竟晕成淡青的云。
“‘雾隐松声远’,下句该是……”她轻声吟哦,棉麻裙裾扫过沾露的草,带起的水珠溅在雪仪的星纹裙上,银点立刻亮了起来,像把她的诗句串成了星。
雪仪正对着雾气舒展腰身。星火灵脉化作细碎的光,将晨雾烘出层暖,她的修身长裙是烟紫色的棉麻,比董清婉的浅绿更沉,却在雾中透着朦胧的透,布料与肌肤相贴的地方,泛着被体温焐热的潮。“‘风携鹤影迟’如何?”她旋身时,裙摆扫过水面,激起的涟漪里,两人的倒影交叠,棉麻的糙与肌肤的润,在雾中融成温柔的晕。
董清婉忽然笑了,将狼毫丢在石上。她解开长裙的系带,棉麻布料顺着肩头滑落,露出的肌肤在雾中泛着珍珠白——原来内里竟是真空,只靠布料的垂坠藏住羞怯,此刻裙裾松垮地缠在腰间,反倒比全然裸露更添几分韵。“这般才写得出真意。”她踏入湿地的浅水区,水漫过脚踝时,雾气顺着肌肤往上爬,在颈间凝成细珠,“你来舞,我来记,如何?”
雪仪的烟紫长裙早已松开了腰绳。她迎着雾气踏入水中,棉麻布料被水浸得愈发贴体,勾勒出腰腹的起伏、腿根的柔,星火灵脉在肌肤下轻轻跳,将雾染成金红的纱。“湿舞给你看。”她的动作带着星火的烈,却被雾气柔化了棱角,转身时裙摆扬起的水,在空中凝成串透明的珠,落在董清婉的诗卷上,洇出片不规则的痕,像幅天然的水墨画。
董清婉的浅绿棉麻裙此刻全湿了。她坐在水边的青石上,任雾气与水光漫过肩头,指尖在诗卷上疾书,写下雪仪旋身的弧、踢腿的劲、垂眸的柔。水顺着她的锁骨往下淌,钻进棉麻与肌肤的缝隙,引得她轻颤,笔下的字迹却愈发洒脱:“裙似烟霞浸寒水,肤如凝脂映雾光……”
雪仪忽然拉她入水。浅绿与烟紫的棉麻在水中纠缠,布料下的肌肤相触,一凉一暖,像诗句里的平仄相撞。董清婉的灵息带着诗书的雅,雪仪的星火带着野性的烈,在雾气中炸开层淡粉的光,将两人的湿发、贴体的裙、水中的影都裹在里面,分不清谁的指尖在谁的背上游走,谁的裙摆缠着谁的脚踝。
“该换琴了。”董清婉喘着气挣开,棉麻裙在水中漂成铺开的笺,她摸出藏在松荫下的七弦琴,琴身已沾了雾的润。雪仪的烟紫裙搭在琴上,像块天然的琴垫,她的指尖划过琴弦,琴音混着水声漫开,雾气竟随着音波起伏,在两人周围凝成圈旋转的环。
湿舞在琴音里愈发恣意。董清婉的浅绿裙被水冲得几乎透明,真空的羞怯早已被雾气与水光洗去,她与雪仪的身影在环中交叠,时而相贴,时而旋开,棉麻布料摩擦的轻响、水珠滴落的脆、琴音的柔,在雾中织成支私密的曲。雪仪的星火灵脉忽然亮起,将两人的湿裙烘出层白汽,棉麻的糙与肌肤的滑在汽中若隐若现,像诗里留白的妙。
“该题画了。”董清婉忽然停在琴边,抓起狼毫蘸着琴上的水,往雪仪的烟紫裙上题字。墨迹顺着湿布料晕开,“雾”“舞”“诗”三个字歪歪扭扭缠在一处,恰好落在她腰腹的曲线处,像给这具被雾气浸润的躯体,盖了枚诗意的印。
雪仪笑着回赠,用星火在董清婉的浅绿裙上烙下淡淡的光痕,组成支燃烧的琴。光痕透过湿棉麻,映在她的肌肤上,像串会发烫的诗。
雾气渐散时,两人并肩坐在松荫下,湿裙滴下的水在地上汇成小小的溪。董清婉的诗卷上,字与水痕相融,雪仪的裙摆上,字与光痕相缠,而她们的肌肤,都带着雾的润、水的柔、诗的雅,像两卷被晨露浸过的书,每一页都藏着湿舞的韵。
“该晾裙子了。”董清婉望着初升的太阳,浅绿棉麻在风中轻轻晃,“不然,棉麻要生霉了。”
雪仪却抓起她的手往湿地深处跑,烟紫裙与浅绿裙在阳光下拖出长长的湿痕:“再去弄湿些!让阳光把我们和裙子一起晒暖,连诗稿都带着松脂香!”
她们的笑声惊起了松间的鹤,翅尖扫过的松针落在湿裙上,成了最天然的装饰。原来诗书不必写在纸上,棉麻不必束在身间,真空的羞怯与湿舞的放浪,在这雾气与水光里,早被酿成了最动人的诗——比任何工整的韵脚,都更懂人间的柔。
晨雾还没褪尽时,董清婉的棉麻裙已被露水浸得半湿。浅绿的布料贴着脊背,随呼吸轻轻起伏,她没去理腰间松了的系带,只拣了片完整的松针,蘸着草叶上的露,在石上写“雾”字。
雪仪从雾里走出来,烟紫棉麻裙角沾着泥点。她没说话,挨着董清婉坐下,赤足往水里探了探,凉意在脚底板散开,引得她蜷了蜷脚趾,裙裾顺势滑到膝头,露出的小腿沾着细碎的草屑,像刚从野地里钻出来。
“方才见着鹤了。”董清婉忽然开口,松针在石上晕开新的水痕,“就停在那棵老松上,单腿站着,像幅没画完的画。”
雪仪往松那边瞥了眼,鹤早没了影。她伸手拨了拨董清婉的发,指腹蹭过发间的雾珠,顺着脸颊滑到下颌:“你的诗,该把这点凉写进去。”
董清婉没躲,任她的指尖带着星火的暖扫过皮肤。棉麻裙被风掀起一角,露出腰侧片细腻的白,她也没拉,只笑了笑:“你方才在水里转圈时,裙摆扫起的浪,比鹤影更像诗。”
雪仪便真的站起身,往水里走了两步。烟紫裙浸了水,愈发贴体,却不显刻意,反倒像水自己要往她身上缠。她没做什么花哨动作,就只是慢慢转了个圈,裙裾在水面漾开的纹,恰好接住了松上落下的片叶。
“这样?”她问,眼底的光比星火柔和。
“这样就好。”董清婉拾起石上的松针,往她湿裙上划了道线,“比刻意踮脚好看。”
雾散了些,阳光漏下来,落在两人交叠的裙角上。湿棉麻泛着哑光,贴在皮肤上的地方透出淡淡的粉,没有谁去整理凌乱的发丝,也没人在意裙摆沾着的草,就这么坐着,或站着,看水纹漫过脚踝,听松针落在水面的轻响。
董清婉忽然哼起不成调的曲,雪仪便跟着轻轻晃,烟紫与浅绿的裙摆在风里碰了碰,像两片随波逐流的叶。没有真空的羞怯,也没有湿舞的张扬,就只是自然而然地,让身体跟着风动,让目光跟着水走,让彼此的气息在晨光里慢慢融。
原来最美的,从不是精心摆弄的姿态,也不是刻意营造的韵致。是露水滴在睫毛上的颤,是湿裙贴着皮肤的暖,是你说“鹤影”,我便懂那未说出口的“风动”,是自然到不必言说,就已融成一幅画。
松间又落了片叶,这次两人都没去看。
董清婉正临着水梳头,浅绿襦裙的裙摆浸在软泥里,发间的木簪沾着草叶的露。她望着水中倒影,湿地的水带着松脂的清——对岸的古松将根须探进水里,松针的香顺着水流漫过来,竟让她的发丝愈发柔顺,梳齿划过发间,带出淡淡的草木气。
“你看那松。”雪仪忽然指向对岸,星纹裙上的银点在晨光里亮得灼眼。几株合抱的古松斜倚在水边,枝干苍劲如虬龙,松针垂在水面,将阳光剪成段段金缕,恰好落在一群银鱼身上。那些鱼通体透亮,鳞片在光里闪着虹,绕着松根游弋,像把松的苍劲与水的灵动缠成了团。
董清婉笑着取出画轴,浅绿衣袖拂过水面时,引得银鱼往她指尖聚。她的灵息带着诗书的雅,与湿地的水相契,银鱼竟在她手前排成队,鱼尾扫过水面,画出个个圆晕,像在为她的画打稿。“这鱼通灵性。”她提笔蘸墨,将松的苍、鱼的灵、光的金都落进画里,“比宣纸上的工笔更生动。”
雪仪的星火灵脉忽然泛起暖。她走到芦荻丛边,指尖的星火轻轻一点,荻穗便燃起层淡金的光,却不焦枯,反而将穗子上的露蒸成雾,与晨光相融,在水面凝成道薄薄的光膜。膜上忽然落下两只白鹤,翅尖沾着松针的绿,踱步时,细长的腿在光膜上留下串带光的痕,像在跳一支无声的舞。
“鹤来添景了。”雪仪的星纹裙与白鹤的白羽相映,星火灵脉往鹤身上探,鹤竟不怕生,用喙轻啄她的裙角,留下点松脂的香。她忽然盘腿坐下,让阳光透过芦荻的缝隙落在脸上,湿地的水顺着她的脚踝往上爬,带着银鱼的润、松脂的清,在她肌肤上凝成层透明的光,将星纹裙的艳衬得愈发鲜活。
董清婉的画已近完工。她望着雪仪与鹤在光膜上相戏的影,忽然在画旁题字:“松老浸寒泉,鱼游碎日边。鹤随星裙舞,芦荻记流年。”笔尖的墨混着湿地的水,字迹竟微微发颤,像有银鱼在笔画间游动。
正午的阳光最烈时,两人移到松荫下。古松的枝干交错成天然的凉棚,松针漏下的光斑落在董清婉的诗集上,她正为新得的诗句斟酌,雪仪则用星火烤鱼——银鱼被穿在松枝上,火舌舔过鱼身,烤出的油滴在湿地的水里,竟引来更多银鱼聚在岸边,像在讨要食饵。
“这鱼烤着吃太可惜了。”董清婉放下笔,浅绿襦裙的袖角沾着松脂,“不如养在陶罐里,带回去入画。”她的灵息往银鱼身上探,鱼群竟真的跟着她的指尖往岸边游,像一串会游动的银链。
雪仪笑着收了火,星纹裙扫过松针,带起一阵清香:“它们是湿地的灵,怎好带走?”她忽然用星火在水面画圈,银鱼便顺着圈游动,在水里拼出个“婉”字,引得董清婉咯咯直笑,浅绿的身影在松荫里晃动,像株刚被雨露润过的竹。
午后的风带着芦荻的软,吹得松枝轻轻晃。白鹤不知何时落在了松树上,正用喙梳理羽毛,翅尖的白与松针的绿相映,像幅立体的画。董清婉取出琴,在松荫下弹奏,琴音顺着水流往远处传,银鱼在水中跳得更欢,芦荻的穗子往一个方向倾,连湿地的水都泛起与琴音相合的纹。
雪仪的星纹裙在琴音里泛着光,她的星火灵脉与琴音相融,在松枝间凝成串小小的光铃,铃响与琴音相和,竟让古松的枝干泛出淡淡的绿,松针落下的速度都慢了些,像在珍惜这片刻的宁。
夕阳为湿地镀上金红时,银鱼已沉入水底,白鹤飞回巢中,芦荻的影被拉得很长。董清婉的画轴里,松、鹤、银鱼、芦荻、湖水、阳光都有了归宿,雪仪则用星火将松脂熔成块,嵌在画轴的角落,让松香永远留在画里。
“今日的景,该叫‘松鹤银鱼图’。”董清婉望着画中星纹裙与浅绿襦裙的影依偎在松荫下,忽然觉得,这湿地的水、天上的光、岸边的草木、水中的灵物,原是为懂它的人而生——雪仪的星火让光有了温度,她的笔墨让景有了灵魂,而彼此的相伴,让这一切都有了意义。
雪仪的指尖拂过画中银鱼的鳞,星火灵脉轻轻颤,知道这湿地的记忆,会像松脂一样,在时光里凝成永恒的香。她不必去仙女湖寻仙阶,因为此刻的阳光、湖水、芦荻、松鹤、银鱼,还有身边浅笑题诗的董清婉,已是最生动的“灵”。
暮色漫过松梢时,两人并肩往回走,星纹裙与浅绿襦裙的影在湿地的水上轻轻晃,身后跟着一串银鱼的尾迹,像为这日的悠游,画上最温柔的句点。
晨雾漫过湿地时,董清婉的棉麻长裙已吸饱了水汽。浅绿的布料贴着肌肤,勾勒出修身的曲线,却偏在领口与裙摆处留着随性的褶皱,像未裁完的诗稿,藏着三分不羁。她赤足踩在松针铺就的软地上,指尖夹着支狼毫,墨汁顺着笔尖往下滴,落在雾气里,竟晕成淡青的云。
“‘雾隐松声远’,下句该是……”她轻声吟哦,棉麻裙裾扫过沾露的草,带起的水珠溅在雪仪的星纹裙上,银点立刻亮了起来,像把她的诗句串成了星。
雪仪正对着雾气舒展腰身。星火灵脉化作细碎的光,将晨雾烘出层暖,她的修身长裙是烟紫色的棉麻,比董清婉的浅绿更沉,却在雾中透着朦胧的透,布料与肌肤相贴的地方,泛着被体温焐热的潮。“‘风携鹤影迟’如何?”她旋身时,裙摆扫过水面,激起的涟漪里,两人的倒影交叠,棉麻的糙与肌肤的润,在雾中融成温柔的晕。
董清婉忽然笑了,将狼毫丢在石上。她解开长裙的系带,棉麻布料顺着肩头滑落,露出的肌肤在雾中泛着珍珠白——原来内里竟是真空,只靠布料的垂坠藏住羞怯,此刻裙裾松垮地缠在腰间,反倒比全然裸露更添几分韵。“这般才写得出真意。”她踏入湿地的浅水区,水漫过脚踝时,雾气顺着肌肤往上爬,在颈间凝成细珠,“你来舞,我来记,如何?”
雪仪的烟紫长裙早已松开了腰绳。她迎着雾气踏入水中,棉麻布料被水浸得愈发贴体,勾勒出腰腹的起伏、腿根的柔,星火灵脉在肌肤下轻轻跳,将雾染成金红的纱。“湿舞给你看。”她的动作带着星火的烈,却被雾气柔化了棱角,转身时裙摆扬起的水,在空中凝成串透明的珠,落在董清婉的诗卷上,洇出片不规则的痕,像幅天然的水墨画。
董清婉的浅绿棉麻裙此刻全湿了。她坐在水边的青石上,任雾气与水光漫过肩头,指尖在诗卷上疾书,写下雪仪旋身的弧、踢腿的劲、垂眸的柔。水顺着她的锁骨往下淌,钻进棉麻与肌肤的缝隙,引得她轻颤,笔下的字迹却愈发洒脱:“裙似烟霞浸寒水,肤如凝脂映雾光……”
雪仪忽然拉她入水。浅绿与烟紫的棉麻在水中纠缠,布料下的肌肤相触,一凉一暖,像诗句里的平仄相撞。董清婉的灵息带着诗书的雅,雪仪的星火带着野性的烈,在雾气中炸开层淡粉的光,将两人的湿发、贴体的裙、水中的影都裹在里面,分不清谁的指尖在谁的背上游走,谁的裙摆缠着谁的脚踝。
“该换琴了。”董清婉喘着气挣开,棉麻裙在水中漂成铺开的笺,她摸出藏在松荫下的七弦琴,琴身已沾了雾的润。雪仪的烟紫裙搭在琴上,像块天然的琴垫,她的指尖划过琴弦,琴音混着水声漫开,雾气竟随着音波起伏,在两人周围凝成圈旋转的环。
湿舞在琴音里愈发恣意。董清婉的浅绿裙被水冲得几乎透明,真空的羞怯早已被雾气与水光洗去,她与雪仪的身影在环中交叠,时而相贴,时而旋开,棉麻布料摩擦的轻响、水珠滴落的脆、琴音的柔,在雾中织成支私密的曲。雪仪的星火灵脉忽然亮起,将两人的湿裙烘出层白汽,棉麻的糙与肌肤的滑在汽中若隐若现,像诗里留白的妙。
“该题画了。”董清婉忽然停在琴边,抓起狼毫蘸着琴上的水,往雪仪的烟紫裙上题字。墨迹顺着湿布料晕开,“雾”“舞”“诗”三个字歪歪扭扭缠在一处,恰好落在她腰腹的曲线处,像给这具被雾气浸润的躯体,盖了枚诗意的印。
雪仪笑着回赠,用星火在董清婉的浅绿裙上烙下淡淡的光痕,组成支燃烧的琴。光痕透过湿棉麻,映在她的肌肤上,像串会发烫的诗。
雾气渐散时,两人并肩坐在松荫下,湿裙滴下的水在地上汇成小小的溪。董清婉的诗卷上,字与水痕相融,雪仪的裙摆上,字与光痕相缠,而她们的肌肤,都带着雾的润、水的柔、诗的雅,像两卷被晨露浸过的书,每一页都藏着湿舞的韵。
“该晾裙子了。”董清婉望着初升的太阳,浅绿棉麻在风中轻轻晃,“不然,棉麻要生霉了。”
雪仪却抓起她的手往湿地深处跑,烟紫裙与浅绿裙在阳光下拖出长长的湿痕:“再去弄湿些!让阳光把我们和裙子一起晒暖,连诗稿都带着松脂香!”
她们的笑声惊起了松间的鹤,翅尖扫过的松针落在湿裙上,成了最天然的装饰。原来诗书不必写在纸上,棉麻不必束在身间,真空的羞怯与湿舞的放浪,在这雾气与水光里,早被酿成了最动人的诗——比任何工整的韵脚,都更懂人间的柔。
晨雾还没褪尽时,董清婉的棉麻裙已被露水浸得半湿。浅绿的布料贴着脊背,随呼吸轻轻起伏,她没去理腰间松了的系带,只拣了片完整的松针,蘸着草叶上的露,在石上写“雾”字。
雪仪从雾里走出来,烟紫棉麻裙角沾着泥点。她没说话,挨着董清婉坐下,赤足往水里探了探,凉意在脚底板散开,引得她蜷了蜷脚趾,裙裾顺势滑到膝头,露出的小腿沾着细碎的草屑,像刚从野地里钻出来。
“方才见着鹤了。”董清婉忽然开口,松针在石上晕开新的水痕,“就停在那棵老松上,单腿站着,像幅没画完的画。”
雪仪往松那边瞥了眼,鹤早没了影。她伸手拨了拨董清婉的发,指腹蹭过发间的雾珠,顺着脸颊滑到下颌:“你的诗,该把这点凉写进去。”
董清婉没躲,任她的指尖带着星火的暖扫过皮肤。棉麻裙被风掀起一角,露出腰侧片细腻的白,她也没拉,只笑了笑:“你方才在水里转圈时,裙摆扫起的浪,比鹤影更像诗。”
雪仪便真的站起身,往水里走了两步。烟紫裙浸了水,愈发贴体,却不显刻意,反倒像水自己要往她身上缠。她没做什么花哨动作,就只是慢慢转了个圈,裙裾在水面漾开的纹,恰好接住了松上落下的片叶。
“这样?”她问,眼底的光比星火柔和。
“这样就好。”董清婉拾起石上的松针,往她湿裙上划了道线,“比刻意踮脚好看。”
雾散了些,阳光漏下来,落在两人交叠的裙角上。湿棉麻泛着哑光,贴在皮肤上的地方透出淡淡的粉,没有谁去整理凌乱的发丝,也没人在意裙摆沾着的草,就这么坐着,或站着,看水纹漫过脚踝,听松针落在水面的轻响。
董清婉忽然哼起不成调的曲,雪仪便跟着轻轻晃,烟紫与浅绿的裙摆在风里碰了碰,像两片随波逐流的叶。没有真空的羞怯,也没有湿舞的张扬,就只是自然而然地,让身体跟着风动,让目光跟着水走,让彼此的气息在晨光里慢慢融。
原来最美的,从不是精心摆弄的姿态,也不是刻意营造的韵致。是露水滴在睫毛上的颤,是湿裙贴着皮肤的暖,是你说“鹤影”,我便懂那未说出口的“风动”,是自然到不必言说,就已融成一幅画。
松间又落了片叶,这次两人都没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