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绵软婆母,精米白面养全家 第426章
热门推荐:
三国战神:吕布逆天改命
花正嫣然
隋唐:我转投杨广,李二你哭啥
葫芦葫芦,快快显灵
蟾星拓海
掐指一算,你是逃犯!
仕途人生
NBA:人在93,钛合金文班!
首席不懂演戏,但她略通一些术法
张氏是个行动派。
第二天一大清早,便到林家后院开始忙活,林巧英跟陈兰花也都在帮忙。
三个人都是利落的,很快便将豆浆给煮上了。
苏云起床的时候,正好喝上了热腾腾的豆浆,还吃上了鲜嫩爽口豆腐脑。
豆腐脑一吃,她便又想吃炸油条了。
想着近来无事,遂亲自动手和面醒发,很快便将油条给做出来了。
虽然味道不是那么好,也足够惊艳其他人。特别是配着豆腐脑儿跟豆浆,简直说不出来的好吃。
一家人围在一起,对着油条嘀咕,眼中都是惊讶,怎么会有这般好吃的东西?
苏云莞尔,大家以前没怎么吃过油炸的东西。
油,多金贵呀!
怎么能不要命的往里倒?
所以油炸食物对他们来说,自然都是好吃的。
“这叫油条,醒发的时间多一些,会更加蓬松。配上小菜,豆浆或者是豆腐脑,那简直就是一绝。”苏云也迫不及待地吃上一口。香喷喷的油条爽脆有嚼劲,再喝上一口浇了油辣子的豆腐脑儿,味道一绝!
张氏吃的津津有味,听她这么说,眼珠子一转。
“大嫂,你说这东西放到店里,会不会很好卖?”
“应该会不错吧?”
苏云觉得肯定会不错。
油条豆浆,可是风靡大江南北的早点。
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普通百姓,又有谁能抵挡抵挡得了这种诱惑。
就算是她那整天口口声声要减肥的闺蜜,也会时不时的去破个例,吃上一口油条,喝上一口豆浆,伸着大拇指赞叹,简直是人间美味。
“你若是想拿去卖,我教你便是。”苏云大方的说,她觉得这都不是事儿。
张氏仔细想了想,“我家主要是做豆腐买卖,这摊子摊开太大了,反而失了特色,倒不如教给香梅家,他们家本就是做吃食生意的,馄饨有些单调。”
苏云一想,这也成。
“那我回头交给你,你再去教教他们。”苏云没时间去镇上。
“行,那我就拜师学艺,到时候回去教香梅去。”张氏乐呵呵地说,“对了,她跟我说让我拿一些酱菜过去,他们家生意不错,酱菜也能跟着卖一些。”
“行,我给你准备一些。”苏云道。
看来,张氏跟赵香梅的关系处的的确不错。
馄饨确实比较单调,加上油条会好不少。
苏云想着,也可以增加些小笼包、灌汤包之类的特色美食,但不着急。
胖子可不是一天吃成的。
“对了,那锦绣阁的掌柜郑通怎么样了,没再来找你们的事儿吧。”苏云问道。
她此前一直担心,毕竟那郑通也不是个省油的灯。
虽然上次已经教训过他了,但他若见明的不来来暗的,张氏他们还真是不好防备。
说起这个,张氏便觉得有的说了。
“你说那郑通可真是踢到铁板了!前些日子,镇上的马地主过寿,人家本来在锦绣阁订了一副麻姑献寿的屏风,结果到了日子,竟然没做好!那绣工不好不说,用的还是普通锦缎,愣是被他说成了是缭绫!
人家马地主也是见过世面的,还能分不清什么是缭绫?
别说,人马地主还有些门路,带人便将那锦绣阁给砸了!还警告郑通不许在这里做买卖,否则见一次打一次,那郑通便夹着尾巴逃了,到现在也没见回来。”
张氏说起来笑眯眯的,不知道的还以为她将郑通打了一顿。
苏云觉得此事没有这么简单。
就算郑通胆子大可以次充好,但绣娘是应该没有问题的。想绣一幅麻姑献寿图也不是什么难事,这恐怕是有人动了手脚。
不过,这些都不是自己应该操心的。只要那郑通走了,便是好事。
“那我就放心了,之前我还一直担心要不要去看看你们。”
“就别担心了,如今咱们在随云镇,那也是有头脸的人物了。”张氏自大的说,大眼睛眨巴了一下,促狭道。
“谁不知道我们跟悦来酒楼做买卖,那莫掌柜还经常光顾我们两家的铺子呢!”
张氏感慨道,“还有,林大宝可算是出息了,你没看见那前呼后拥的,有好些乞丐都听他的。”
说到这里,张氏还有些觉得怀疑人生。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有时候真的不是一句空话。
苏云想着,人家林大宝的赛道在这里。
“那是好事儿,林大宝过得好,也能帮咱们不少忙,若是有什么事儿,让他来家喊人。”苏云交代。
“好。”张氏笑道。真没想到,她有一天也能被大嫂护着。
只可惜,她那薄命的大伯哥看不到这一天……
苏云不理张氏的叹息,她知道对方会想起以前的事儿,大部分是关于原主丈夫的。
而实际上,苏云跟原主的丈夫基本上没有交集。知道对方是一个不错的人,也仅仅是如此而已。
张氏见大嫂没有说下去的意思,自己便不出这个霉头了。
她以为是苏云不愿回忆往事,会有些伤感。
苏云:你真的是想多了。
林有武不缺棉衣,但江虎等人的都要现在准备。
苏云本想去铺子里买现成的,但张婆他们不愿意,说是费那个劲干嘛,自己做也能做的又快又好。再说,家里本来女人就多,用不着花那个钱……
苏云不吱声了。
年前买的棉花还剩了不少,布料更是不缺。
张婆她们用一晚上的功夫,便赶制出来了。至于被子,也都拿的足足的,放在马车里。
略微收拾了一下,竟然有整整两辆马车!
一车拉的主要是货物,另一车则是拉着行李被褥。
这次也不知道买多少粮食,家里的马不够,苏云交代若是到了西北,牲畜更便宜一些,可以买些用来拉车,到时候一块儿运回来,也算是一举两得。
只是不能把陈升带上倒是有些遗憾,也不知马长期奔波会不会生病,好在陈升给配了些兽药。
陈升最近在训练信鸽,林有武他们要走的时候,他才把一只信鸽交到他手上。
“这是我刚刚训练的信鸽,若是有急事,可以通过它送信。”陈升又交代了一些细节。
比如说信鸽要喂什么,多长时间喂一次食物,多长时间喂一次水……
像是孩子一般要细心的养育。
第二天一大清早,便到林家后院开始忙活,林巧英跟陈兰花也都在帮忙。
三个人都是利落的,很快便将豆浆给煮上了。
苏云起床的时候,正好喝上了热腾腾的豆浆,还吃上了鲜嫩爽口豆腐脑。
豆腐脑一吃,她便又想吃炸油条了。
想着近来无事,遂亲自动手和面醒发,很快便将油条给做出来了。
虽然味道不是那么好,也足够惊艳其他人。特别是配着豆腐脑儿跟豆浆,简直说不出来的好吃。
一家人围在一起,对着油条嘀咕,眼中都是惊讶,怎么会有这般好吃的东西?
苏云莞尔,大家以前没怎么吃过油炸的东西。
油,多金贵呀!
怎么能不要命的往里倒?
所以油炸食物对他们来说,自然都是好吃的。
“这叫油条,醒发的时间多一些,会更加蓬松。配上小菜,豆浆或者是豆腐脑,那简直就是一绝。”苏云也迫不及待地吃上一口。香喷喷的油条爽脆有嚼劲,再喝上一口浇了油辣子的豆腐脑儿,味道一绝!
张氏吃的津津有味,听她这么说,眼珠子一转。
“大嫂,你说这东西放到店里,会不会很好卖?”
“应该会不错吧?”
苏云觉得肯定会不错。
油条豆浆,可是风靡大江南北的早点。
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普通百姓,又有谁能抵挡抵挡得了这种诱惑。
就算是她那整天口口声声要减肥的闺蜜,也会时不时的去破个例,吃上一口油条,喝上一口豆浆,伸着大拇指赞叹,简直是人间美味。
“你若是想拿去卖,我教你便是。”苏云大方的说,她觉得这都不是事儿。
张氏仔细想了想,“我家主要是做豆腐买卖,这摊子摊开太大了,反而失了特色,倒不如教给香梅家,他们家本就是做吃食生意的,馄饨有些单调。”
苏云一想,这也成。
“那我回头交给你,你再去教教他们。”苏云没时间去镇上。
“行,那我就拜师学艺,到时候回去教香梅去。”张氏乐呵呵地说,“对了,她跟我说让我拿一些酱菜过去,他们家生意不错,酱菜也能跟着卖一些。”
“行,我给你准备一些。”苏云道。
看来,张氏跟赵香梅的关系处的的确不错。
馄饨确实比较单调,加上油条会好不少。
苏云想着,也可以增加些小笼包、灌汤包之类的特色美食,但不着急。
胖子可不是一天吃成的。
“对了,那锦绣阁的掌柜郑通怎么样了,没再来找你们的事儿吧。”苏云问道。
她此前一直担心,毕竟那郑通也不是个省油的灯。
虽然上次已经教训过他了,但他若见明的不来来暗的,张氏他们还真是不好防备。
说起这个,张氏便觉得有的说了。
“你说那郑通可真是踢到铁板了!前些日子,镇上的马地主过寿,人家本来在锦绣阁订了一副麻姑献寿的屏风,结果到了日子,竟然没做好!那绣工不好不说,用的还是普通锦缎,愣是被他说成了是缭绫!
人家马地主也是见过世面的,还能分不清什么是缭绫?
别说,人马地主还有些门路,带人便将那锦绣阁给砸了!还警告郑通不许在这里做买卖,否则见一次打一次,那郑通便夹着尾巴逃了,到现在也没见回来。”
张氏说起来笑眯眯的,不知道的还以为她将郑通打了一顿。
苏云觉得此事没有这么简单。
就算郑通胆子大可以次充好,但绣娘是应该没有问题的。想绣一幅麻姑献寿图也不是什么难事,这恐怕是有人动了手脚。
不过,这些都不是自己应该操心的。只要那郑通走了,便是好事。
“那我就放心了,之前我还一直担心要不要去看看你们。”
“就别担心了,如今咱们在随云镇,那也是有头脸的人物了。”张氏自大的说,大眼睛眨巴了一下,促狭道。
“谁不知道我们跟悦来酒楼做买卖,那莫掌柜还经常光顾我们两家的铺子呢!”
张氏感慨道,“还有,林大宝可算是出息了,你没看见那前呼后拥的,有好些乞丐都听他的。”
说到这里,张氏还有些觉得怀疑人生。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有时候真的不是一句空话。
苏云想着,人家林大宝的赛道在这里。
“那是好事儿,林大宝过得好,也能帮咱们不少忙,若是有什么事儿,让他来家喊人。”苏云交代。
“好。”张氏笑道。真没想到,她有一天也能被大嫂护着。
只可惜,她那薄命的大伯哥看不到这一天……
苏云不理张氏的叹息,她知道对方会想起以前的事儿,大部分是关于原主丈夫的。
而实际上,苏云跟原主的丈夫基本上没有交集。知道对方是一个不错的人,也仅仅是如此而已。
张氏见大嫂没有说下去的意思,自己便不出这个霉头了。
她以为是苏云不愿回忆往事,会有些伤感。
苏云:你真的是想多了。
林有武不缺棉衣,但江虎等人的都要现在准备。
苏云本想去铺子里买现成的,但张婆他们不愿意,说是费那个劲干嘛,自己做也能做的又快又好。再说,家里本来女人就多,用不着花那个钱……
苏云不吱声了。
年前买的棉花还剩了不少,布料更是不缺。
张婆她们用一晚上的功夫,便赶制出来了。至于被子,也都拿的足足的,放在马车里。
略微收拾了一下,竟然有整整两辆马车!
一车拉的主要是货物,另一车则是拉着行李被褥。
这次也不知道买多少粮食,家里的马不够,苏云交代若是到了西北,牲畜更便宜一些,可以买些用来拉车,到时候一块儿运回来,也算是一举两得。
只是不能把陈升带上倒是有些遗憾,也不知马长期奔波会不会生病,好在陈升给配了些兽药。
陈升最近在训练信鸽,林有武他们要走的时候,他才把一只信鸽交到他手上。
“这是我刚刚训练的信鸽,若是有急事,可以通过它送信。”陈升又交代了一些细节。
比如说信鸽要喂什么,多长时间喂一次食物,多长时间喂一次水……
像是孩子一般要细心的养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