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洪荒:我的系统被诸天抢疯了 > 第281章 不能再坐以待毙

洪荒:我的系统被诸天抢疯了 第281章 不能再坐以待毙

    欧兴点头,“待汉宫图纸绘就,定呈王上审阅。”

    “去吧。”

    刘煜轻轻点头。

    ……

    “臣,李文拜见王上。”

    勤政殿内,李儒向刘煜行礼。

    五日过去,大军仍未出征入蜀。

    接令后的李儒,快马加鞭从秦州赶来,途中几乎未曾停歇。

    刘煜注视着李儒,开门见山地说道:“文和即将领军入蜀,我打算让你接任他的位置,担任兵部侍郎,全面负责冀州与秦州的户籍制度改革。

    你可愿意?”

    贾诩已赴益州就任益州牧,自然不能再兼任兵部侍郎之职。

    而户籍改革正需有人接手,李儒无疑是最佳人选。

    “臣愿担此重任。”

    李儒深深一揖,内心难掩兴奋。

    从前他在秦州协助徐荣防备西凉,如今却被调往朝廷成为六部官员之一。

    推进户籍改革虽看似冒犯世家,却能赢得圣心。

    即便刘煜尚未正式登基,这地位也是指日可待。

    ……

    “禀告陛下,海军中郎将文聘求见。”

    李儒刚离去,侍卫便来通报。

    “文聘?”

    刘煜一听,顿时精神一振,吩咐道:“宣他进来。”

    “是。”

    片刻后,文聘缓步而入。

    “臣文聘,参见陛下。”

    文聘单膝跪地,恭敬行礼。

    “爱卿平身。”

    刘煜虚扶一把,“仲业此行如何?”

    “启禀陛下,一路顺遂。”

    文聘双手递上一卷轴,说道:“这是臣此次出海所绘海图。”

    刘煜接过展开细看,文聘花费数月,绘制的地图虽不及后世全球图精准,但已十分接近。

    尤其各处地标旁附有详细注解,如气候、风俗等信息。

    “仲业辛苦了。”

    望着鬓发斑白的文聘,刘煜感慨不已。

    短短数月间,经历风霜烈日,文聘似苍老许多。

    “愿为王上效力,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文聘恭敬地拱手说道。

    “来人,宣旨。”

    刘煜满意地点头,说道:“授予海军中郎将文聘绘制海图之功,晋升为横海将军。”

    “臣感激不尽,多谢王上恩典。”

    文聘再次行礼。

    “启禀王上,平海将军甘宁求见。”

    正在这时,侍卫急报。

    “传兴霸觐见。”

    刘煜点头示意。

    “臣甘宁,叩见王上。”

    甘宁行礼完毕。

    “免礼,平身。”

    刘煜微笑着让甘宁起身,随即问道:“倭岛那边可有动静?”

    “确有消息,王上。

    臣率军欲攻倭岛诸国,但邪马台女王卑弥呼主动请降,臣不知如何处置。”

    邪马台国曾受汉武帝册封,地位特殊。

    这样的小国投降倒也无妨,但邪马台国不同,贸然决定会失礼。

    “卑弥呼...”

    刘煜略一思索,这名字他记得。

    “她如今在哪里?”

    刘煜看向甘宁问道。

    “回禀王上,卑弥呼已被臣带来,此刻在宫门外。”

    甘宁回答。

    “不必召见了。

    区区邪马台国,直接灭掉算了。”

    刘煜沉吟片刻,吩咐道:“让卑弥呼去户部,告知沮授她的身份,单独安排她在教坊司居住,费用高些。”

    既然卑弥呼主动投诚,刘煜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臣领命。”

    甘宁点头答应,又迟疑地说:“王上,卑弥呼容貌普通,年纪也不小了……”

    教坊司的用途,甘宁自然清楚。

    “这不重要。

    办妥此事即可。”

    刘煜摆手打断。

    教坊司内所有女子,皆为甘宁自倭岛掳掠而来。

    卑弥呼虽为女王,但若论容貌,远不及教坊司中的头牌。

    “无妨。”

    刘煜淡然说道:“所需不过其身份,以及日后倭 室之女,单独交付于沮授。”

    刘煜确信,沮授定能领会他的意图。

    或许卑弥呼或倭国其他王室女子相貌 ,但这并不重要,关键在于她们的身份。

    对富人而言,外貌已非决定因素,对方身份带来的独特感受才是珍贵的。

    “臣明白了。”

    甘宁点头回应。

    “正好,文聘率冀州舰队归返,日后可助你一臂之力。”

    刘煜对甘宁说道。

    文聘?

    甘宁闻言,瞥了一眼,惊异道:“仲业?”

    刚进屋时,他不敢多看。

    加之这几个月文聘变化极大,故未能立刻认出。

    “末将拜见将军。”

    文聘向甘宁行礼。

    “禀王上,臣尚有要事。”

    甘宁见文聘前来,突然想起一事,拱手禀报。

    “何事?”

    刘煜疑惑问道。

    “王上,臣在海军训练基地发现几位贤才。”

    甘宁启奏。

    “哦?姓名何在?”

    刘煜来了兴趣。

    “此二人名为周泰、蒋钦,臣曾与其相识,察觉他们精通水战,故特来举荐。”

    甘宁拱手回禀。

    此次前来,一是为卑弥呼女王,二是为这两位贤才。

    “周泰、蒋钦。”

    听到这两人名字,刘煜神情微动。

    “若王上无他事,臣告退。”

    甘宁拱手告辞。

    他已举荐完毕,后续如何,不在他掌控。

    “好,你们退下吧。”

    刘煜颔首示意。

    孙策与周瑜抵达幽州后,内心郁结。

    初至此地,孙策犹豫是否该前往拜见刘煜。

    王城中,他向周瑜征询意见。

    江东惨败令孙策深陷挫败感。

    十万大军溃散,程普、韩当、董袭、陈武四位大将为掩护主将撤退,英勇战死。

    族人如孙静、孙贲,以及孙河等将领或亡或逃,仅剩孙权、孙尚香兄妹与周瑜随其突围,幸免于难。

    周瑜劝慰孙策,强调当前需振作精神,以图日后 江东。

    然而孙策苦笑着回应,坦言如今实力尽失,谈何复仇?周瑜随即取出一只锦盒,内藏传国玉玺,试图激励孙策重拾希望。

    与此同时,刘煜已察觉周泰与蒋钦的异常,立即下令郭嘉暗中调查二人动向。

    他隐约猜到,可能孙策一行人已悄然潜入幽州。

    孙策打开锦盒,瞬间瞪大双眼,目光充满震惊地望向周瑜。

    他原以为传国玉玺已在战乱中遗失,却未料竟被周瑜悄然收起。

    “主公,得此玉玺,必能从燕王刘煜处借得兵马。”

    周瑜语气笃定,“届时只需苦练军士,择机出击,便可收复江东。”

    “好!”

    孙策精神振奋,先前因无望而低迷的斗志再度高涨。

    彼时他毫无希望可言,故意志消沉。

    如今不同,有了玉玺,借兵并非难事。

    至于刘煜是否愿意相助,二人并未深思。

    天下局势已明,刘煜登基为帝指日可待,此时若持玉玺,对其助力极大。

    “此战若非张昭、徐盛之叛,我又怎会落败?虽或失利,却不致失去江东。”

    孙策眼中闪过冷冽寒芒。

    次日,孙策决意与周瑜共赴见刘煜……

    ……

    “王上,绣衣卫已查明,周泰与蒋钦从未在江东任职。”

    绣衣卫迅速报来消息,郭嘉随即向刘煜禀告。

    “如此甚好。”

    刘煜听罢,心石落地。

    若周泰与蒋钦实为孙策、周瑜派来,他将不得不采取极端手段。

    至于任官之事,无需急切。

    现今非昔日,当年势力尚弱时,随意提拔无人置喙。

    如今刘煜据四州之地,益州将至,便是五州,诸多事务需循规蹈矩。

    即便提拔一人,也须其有功绩。

    如裴元绍者,本为禁卫中郎将,因其为班底元老,方得此职。

    后刘煜令其与贾诩征战立功,才晋升荡寇将军。

    此番,他又命裴元绍率两千禁卫军随贾诩入蜀。

    武将之中,除裴元绍外,尚有三位降将:原黑山军的张白骑、于毒及白饶。

    他们皆因贾诩的计谋而溃败,内心对贾诩极为敬佩,因此被派遣至蜀地。

    此时,贾诩赴蜀地任职乃由刘璋主动邀请,蜀地内亦有不少名将。

    “对了,可有踪迹?”

    刘煜突然问郭嘉。

    自上次张松来访,被刘煜扣留后,便如人间蒸发一般,毫无消息。

    相比张松,出身寒门,智谋却不容小觑。

    若能招揽,必是大助,但如今却无从寻觅。

    “尚未。”

    郭嘉摇头答道。

    这无疑是绣衣卫的失职。

    如此大活人在王城,竟然踪影全无。

    “加紧搜查,绝未离城。”

    刘煜皱眉叮嘱。

    “遵命。”

    郭嘉点头领命。

    王城四门均有绣衣卫彻夜守候,进出者均需盘查,连马车也不例外。

    故定然未出王城,只不知藏于何处。

    ……

    “这样下去,钱快花光了。”

    教坊司中,数了数花费,已耗去数十银币。

    张松与他同来王城,目的相同,却因刺杀之嫌被拘捕。

    这让心生恐惧,不敢冒险。

    他非世家子弟,成败只许一次机会。

    于是趁乱改装,潜入教坊司。

    他知道出城无望,城门盘查必定严密。

    原以为十天半月后检查会放松,便可伺机而动,却发现对方誓要将他捉拿归案,令他不得不高度戒备。

    无奈之下,只能继续留在教坊司。

    教坊司隶属户部,甚至可以称作户部的财库,即便绣衣卫前来核查,若无确凿证据,也不会轻举妄动。

    就这样,让他改名隐匿于此,始终未被察觉。

    然而,教坊司实为销金之地。

    他出身贫寒,身上并无多少积蓄,目前使用的银币,还是到幽州后,用之前积攒的钱兑换来的。

    “只剩两枚银币了。”

    他凝视着手中的银币,轻叹一声。

    即便再节俭,若不涉足烟花柳巷,也难以租住此屋。

    这间房每日至少需花费十五枚银币。

    当然,他所在的房间算是高档,按日计费。

    若是便宜些的,虽姑娘质量与居住环境稍逊,但一天一枚银币便足够。

    又或者,按次计费的话,有时只需几百铜币即可。

    “不能再坐以待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