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洪荒:我的系统被诸天抢疯了 > 第292章 岂可假手他人

洪荒:我的系统被诸天抢疯了 第292章 岂可假手他人

    “诸位。”

    曹操突然站起,说道:“现今,燕王刘煜掌控北方,据有幽、并、冀、司隶等地,麾下雄师数十万。

    如今刘煜又得益州,实力愈发强大。

    我等今日在此会盟,应齐心协力共抗刘煜,若继续相互攻伐,必被其逐一击破……”

    “常言道:‘蛇无头不行’。

    我认为,诸位还需推选一位盟主统领全局,否则各自为政,难以抵挡刘煜大军。”

    陶谦发言。

    陶谦心里清楚,盟主之位轮不到自己。

    他话音刚落,曹操便道:

    “吾推荐本初兄为盟主。”

    此言一出,袁绍略显惊讶。

    他本以为曹操会与自己争夺这一位置。

    “吾同意。”

    陶谦点头附和。

    公孙瓒也表示赞同。

    此刻,公孙瓒的实力虽非最弱,但也相差无几,较陶谦稍强,却也有限。

    盟主之位非曹即袁,与他们无关。

    公孙瓒和陶谦未想过投靠刘煜,这并非偶然。

    公孙瓒认为幽州本是他所有,却被刘煜夺走,因此对刘煜怀恨在心。

    加之刘煜杀害了他的许多族人,两家恩怨更深。

    而陶谦出身世家大族,从他们的立场来看,自然不会支持刘煜。

    世家希望借助一切机会阻止刘煜统一。

    “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

    袁绍思索片刻后说道,“如今汉帝已逝,我等当拥立新帝,以大义讨伐刘煜。”

    袁绍早有拥立新帝之意,只是时机未到。

    “吾同意。”

    曹操沉思后点头回应。

    \"不过,不知本初兄打算拥立哪位为汉帝?\"曹操注视着袁绍,出声询问。

    虽名为汉帝,但必须掌控于他们这些诸侯之手。

    曹操、袁绍等诸侯本就处于劣势,若与刘煜抗衡,再无大义支持,更是难以成事。

    因此,最佳策略便是推出一位皇帝,以此名义讨伐对手。

    \"荆州刘表如何?\"袁绍望向曹操,发问。

    虽说只是扶持傀儡皇帝,但也需在外有些名望,否则难以服众。

    而刘氏之中,除去刘煜,唯有刘表声名显赫。

    \"可以。

    \"曹操听后稍作思忖,便点头应允。

    至于公孙瓒和陶谦二人,不过虚设,他们并无决断之力。

    \"既然如此,我即刻遣人赴荆州。

    \"袁绍言毕,派遣郭图前往荆州,作为说客,劝说刘表登基。

    从徐州至荆州,路途一千三百里,并非大军行军,郭图仅带百名侍卫,每人三马,仅两日便抵达。

    \"郭图,见过刘使君。

    \"郭图见刘表,略施一礼。

    \"本初派你前来,所为何事?\"刘表看着郭图,开口问道。

    他怎会相信,若袁绍无事,会派人来探望自己。

    \"使君,我家主公袁本初与兖州牧曹孟德欲共同推举您登基称帝。

    \"郭图对刘表拱手说道。

    \"什么?\"刘表闻言,顿时惊愕。

    \"昔日汉贼董卓弑君自立,后又有燕王刘煜扰乱朝纲,还望使君顾念苍生,不负众望,登基称帝。

    \"郭图说完,深深一躬。

    董卓弑君自立确实恰当,但称刘煜乱政实为郭图故意贬低。

    \"容我思虑一番。

    \"刘表一时陷入迷茫。

    \"来人,送客。

    \"

    \"使君,先行告退,盼您早日定夺。

    \"郭图拱手告别,随仆人离去。

    袁绍与曹操等人仍在徐州等待消息。

    若刘表答应,他们会立即提供支持;若不同意,则需重新寻找合适的盟友。

    郭图离去后,刘表独坐空旷的大殿,内心思绪翻涌。

    年轻时,他可能早已应允,但如今顾虑重重。

    他知道,袁绍和曹操提议他称帝,不过是为了对抗北方的燕王刘煜。

    在未公开反叛汉室之前,他们无法直接对刘煜发起攻击,而缺乏正当理由也会削弱军心。

    “称帝真的必要吗?”

    刘表思虑着,一旦称帝,就意味着与刘煜正面交锋。

    所有人都明白,最适合称帝的是刘煜,然而刘煜却因打压世家而陷入困境。

    刘表身为刘氏宗亲,能掌控荆州,实则是靠平衡当地世家势力。

    “夫君……”

    蔡氏走进来,低声问,“我听说袁绍和曹操有意拥立您为帝?”

    蔡氏出身荆州蔡氏,刘表为争取其家族支持才迎她为妻。

    “谁告诉你的?”

    刘表略显不满地问。

    “城中已议论纷纷,无人不知。”

    蔡氏答道。

    刘表闻言,眉头深锁。

    他明白过来,郭图离开后,必定是遣人在襄阳散布消息,目的正是逼他就范。

    若刘表登基称帝,刘煜是否会认可?若不认可,后果又将如何?若刘煜最终一统天下,他的子嗣又将面临何种命运?

    “夫君,曹孟德与袁本初皆愿拥戴您称帝,何以迟疑?”

    蔡氏催促道。

    若是刘表登基,她便是皇后,怎能不急切?

    “妇人见识。”

    刘表轻瞥蔡氏一眼,挥手道:“此事休提。

    我已拒绝曹操与袁绍的提议。”

    “为何?”

    蔡氏愕然。

    眼见皇后的位子没了,她心急如焚。

    “妇人懂什么?此等事,今后莫要再提。

    若有违者,定斩不饶。”

    刘表语气严肃。

    起初,他听闻“登基称帝”

    时略有心动,但越思虑越觉不适。

    即便称帝又有何益?不过是他人操控的傀儡,所有功劳尽归他人,过错却由己担。

    一旦刘煜挥师南下,自己必死无疑。

    反之,若不称帝,待刘煜登基南下,凭借汉室宗亲身份,他与后代亦可保全。

    “夫君……”

    蔡氏还想劝说,却被刘表命人送回后院。

    随后,他命人告知郭图,婉拒曹操与袁绍的提议。

    ……

    “襄阳传来消息,刘表拒绝了。”

    徐州议事厅内,袁绍、曹操等人仍在原地未动,闻讯重新聚集商议。

    “孟德,可有其他合适人选?”

    袁绍问道。

    昔日,他属意刘虞,可惜已被刘煜所杀。

    如今刘表亦拒绝,无人可选。

    汉室宗亲中并无能服众者,唯燕王刘煜堪当此任。

    然而,这些人本身便有意反对刘煜。

    若真认可刘煜登基,又何必谋划会盟?

    “文若,可还记得刘备此人?”

    曹操忽忆及一人,转向袁绍问道。

    适才,曹操也在思虑,该推举谁为帝?

    汉室宗亲虽多,却少有声名显赫者。

    即便立傀儡,也需合乎情理,否则难以服众。

    忽而想起当年关东诸侯会盟时,那位大汉皇叔刘备。

    “主公,袁绍遣使来访。”

    豫章郡南昌城内,陈群入内禀报刘备。

    “袁绍使者?”

    刘备听后稍感困惑,但仍命人将其请入。

    “郭图拜见刘皇叔。”

    郭图入内即行拜礼。

    他未在襄阳久留,接令后便沿江而下来到豫章郡见刘备。

    “免礼。”

    刘备虚扶示意,问:“不知袁本初遣汝前来所为何事?”

    自关东会盟以来,刘备再未与袁绍等人有所往来。

    不知袁绍为何此时遣使见他,意欲何为。

    随后,郭图将面见刘表时所述之言重述一遍。

    什么天下大义等,皆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最后归结为一句:

    “我家主公袁本初与曹操、公孙瓒、陶谦欲共同推举刘皇叔登基称帝。”

    郭图直言来意。

    “推举我登基称帝?”

    刘备闻言心绪起伏,一时难以置信。

    这一消息太过震撼,让他几乎无法接受。

    尽管刘备心怀天下之志,但他如今不过豫章郡太守。

    别说登基称帝,连一州之地都未能掌控。

    郭图拱手拜道:“望刘皇叔为天下万民着想,万不可推辞。”

    刘备未及答话,陈群忽然开口:“使者远道而来,主公不如先让他歇息,再议此事如何?”

    刘备心中微动,情绪渐趋平稳。

    “那就照此办理。”

    刘备吩咐左右安排郭图休息。

    郭图暗自叹息,机会转瞬即逝,却因陈群打断而搁浅。

    然而事已至此,也只能静待结果。

    若再遭拒,他此行颜面尽失不说,回朝恐受逢纪等人冷嘲热讽。

    “多亏长文提醒,否则备险些铸成大错。”

    郭图离去后,刘备亲自向陈群致谢。

    陈群连忙扶住欲行礼的刘备,“此乃分内之事。”

    “长文怎么看?”

    刘备直入主题。

    刘备深知自身优劣,仁义是他招牌,智谋却非强项,唯识人与放权尚可称道。

    此次虽有心动,却存疑虑。

    “主公,此事利弊兼有。”

    陈群沉思片刻后说道。

    刘备沉思片刻,叹息道:“以我现有之势,即便拿下荆南四郡与交州,也仅能勉强自保。

    若燕王刘煜挥师南下,我军胜算不过三成。”

    陈群逐一剖析局势,眉宇间透着沉重。

    他继续说道:“燕王若占据豫、兖、青三州,长江天险亦难阻其锋芒,更何况我军当前仅据豫州一隅,前路漫漫。”

    “若主公采纳袁绍等人之议,登基称帝,至少能在名义上占据大义。”

    陈群补充道,“此举不仅可使主公名正言顺讨伐袁术,更可遣军招降交州士燮,乃至染指荆南四郡,即便刘表亦未必敢轻举妄动。”

    顿了顿,陈群神情严肃,“但主公切记,万不可踏入曹操或袁绍的地界。

    否则,必沦为傀儡无疑。”

    刘备低声应道:“若我执意称帝,曹操与袁绍绝不会容忍我置身事外。”

    “不仅如此,”

    陈群点头确认,“主公若贸然前往,定将彻底失去实权。”

    沉默片刻,刘备目光坚定,“若我派二弟、三弟驻守豫章,由长文辅佐,则交州等地有望迅速安定。”

    陈群闻言急切劝阻:“主公,天下大业岂可假手他人?”

    刘备微微一笑,未再言语。

    “吾信云长、翼德,亦信长文。”

    刘备目光真挚地看着陈群,说道。

    听到这般信任的话语,陈群内心百感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