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三国战神:吕布逆天改命 > 第371章 孙权设意府 江东归策

三国战神:吕布逆天改命 第371章 孙权设意府 江东归策

    建安六年七月末,江东赤乌堂上,凉风未起而局心已寒。孙权静坐在案前,脸上无丝毫表情,手中的卷轴已被反复翻阅,心中早已有所决断。

    这份由鲁肃自定陶密报而来的澜台内典节录,字字如刀,锋利而精确,几乎每一条法令都让他深感压力。澜台内典如同一把利刃,已悄然进入了整个中原政局,而江东作为南方霸主,若继续按兵不动,只会陷入无形的劣势。

    “主公,您何时能作出决断?”张承站在孙权身旁,眉头紧锁,“澜台之典已成,江东若不应对,岂能自保?”

    孙权将手中的文书轻轻放下,长叹一声:“鲁子敬来信中言,澜台的制度已传至广陵、丹阳,甚至江陵和柴桑。那吕布所制定的典章制度,条理清晰,简明易行,岂止是军中之法,更似一国之法令。”

    张承略有担忧:“此非仅仅是一个军事典籍,而是更为宏大的政治体系。若不设法应对,未来必然会受制于此。”

    孙权缓缓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清光:“这正是我所担忧之事。若澜台的‘令出一统’之言成为了现实,江东的自主权恐怕就要名存实亡了。我们江东,如何与吕布的澜台争锋?”

    张承沉默片刻,突然出声:“主公,不如效法澜台,设立一套制度,借其框架而非完全模仿,亦能应对当前之势。”

    孙权眼神一动,若有所思:“是的,‘意府’。我们设立‘意府’,便可借此名义,制订一部新的政纲,虽不如澜台之典严密,但至少能与之并列,不落下风。”

    “主公英明!”张承一喜,“若能以‘意府’之名,联合江东各郡,定能形成一种既有独立性,又能与澜台制衡的力量。”

    孙权长吸一口气,眯起眼睛望向远方:“‘意府’之名,正合我心。我们江东可凭‘策’而治,不必拘泥于澜台的条文。更何况,江东一直注重灵活应变,未必要与澜台在形式上较劲。”

    于是,孙权亲自命鲁肃、周瑜、吕范、陆绩等江东重臣商议,设立“义府”,以“意府”之名应对澜台的强势进攻。会议召集在赤乌堂内,周瑜第一时间赶到,面色凝重,脚步匆匆。

    “主公,周瑜前来。”周瑜行礼后,站立在孙权面前,神情严肃,显然已经知道了此番会议的目的。

    孙权点点头,示意他坐下:“公瑾,此次我设立‘意府’,并非完全模仿澜台内典的体制,而是依据江东的特点,设立一个适合我们自身的政务框架。通过‘意府’来掌控江东的政务和军政,而非仅依赖某一人的个人意志。”

    周瑜沉默片刻,点头称是:“正如主公所言,澜台之政以‘令出一统’为名,实则依赖其内部条令的清晰和严谨,难怪吕布能将其推行至中原。然而,江东既不同于曹操的魏国,也不同于吕布的澜台,我们不必完全效仿其制。”

    “周公瑾所言极是。”孙权微微一笑,“我们要的正是通过‘意府’设立一套可行的制度,既有灵活性,又能确保江东的自主性和灵活应变。”

    “主公,若如此设立‘意府’,我江东或可凭‘策’而立,而非仅凭法令。尤其是对内,我们可以依照江东的实际情况,采取有别于澜台的政策。”周瑜接着说道,语气中透露出几分自信。

    孙权眼中闪过一丝深意:“公瑾,你可知吕布为何能够迅速在中原立足,拥有如此强大的影响力?便是因为澜台内典的影响力逐渐铺开,军政、财务、吏治都受到严格规范,几乎没有可以挑剔的地方。”

    “若要对等,最重要的是我们能否通过‘意府’设立一套合适的政策,并确保它能够长期执行。”周瑜道,“而这一点,正需要你我共同筹谋。”

    孙权轻抚胡须,沉思片刻:“你说的对,‘意府’之设,除了要有法有制外,还需要一批有能力的官员来执行。此事,我已命吕范负责定下框架,随后将会通过文书告知各地,调动江东士人的力量。”

    周瑜微微一笑:“如此,我们江东便能以‘意府’为名,稳步推进。而一旦体制初步落实,便可进行更大的改革,最终对抗中原势力的压制。”

    孙权顿时目光炯炯:“周公瑾,既然如此,立即着手准备。开始布置策划,周密落实此事。若能早日成型,江东或许可借此一策,保住我们江东的自立之权。”

    周瑜点头:“遵命,主公。”

    随即,周瑜起身,命人准备起草“江左令册”,并与鲁肃、陆绩等人商议如何快速落实“意府”设立的初步框架。此时,孙权紧随其后,命令黄盖与刘表的密使联络,以便对周边郡县与中原势力保持警惕。

    而就在周瑜与江东重臣忙于筹划之际,吕布也接到了江东的这一消息。虽然在孙权的信中并未明言直接的合作提议,但“意府”这一行动,无疑昭示着江东已经准备好与澜台正面较量。

    “周瑜已来,且似乎意欲以‘意府’之名来对抗我澜台之政。”吕布放下手中的文书,冷笑一声,“正合我心。”

    他顿了顿,冷然道:“如果江东要以此谋求对等合作,那便由他们来决定吧。即使如此,我们也不能让他们的‘意府’轻易取代澜台的地位。”

    吕布站起身,深吸一口气,转身向外走去:“准备好应对,一旦周瑜到来,便是我们的下一场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