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妖柳相 > 第313章 酸菜红豆

大妖柳相 第313章 酸菜红豆

    臧符山之巅,墨裳柳相眼睫微颤,缓缓睁开,眸中紫瞳深邃,仿佛刚从一场漫长的神游中归来。

    这一梦,虽不比开天辟地那般波澜壮阔,却也实实在在称得上一场壮举。

    本体醒来却不影响白衣柳相去往于都,《大梦千秋》,所谓梦按照修士的说法就是一个念头,念头不止不绝,便不会消失。

    肩头微微一暖,钱梨那小小的身影已然轻盈落下,稳稳当当坐在柳相肩头,两条白嫩的小腿不安分地晃荡着,偏着脑袋,大眼睛忽闪忽闪:“大白蛇,怎么不多睡会儿?”

    柳相抬手,指尖温和地揉了揉钱梨的小脑袋,声音带着几分初醒的慵懒:“有几件事要办。”

    顿了顿,眸光投向远方,似是穿透了天王山的层层迷雾,“见个人,解个惑,还有你先前念叨的那个‘臭烘烘’的家伙,这次带了个人回来,看看热闹去。”

    白衣柳相是他凝练一缕人性所化,行走红尘,体悟百态。只是这化身与他本尊之间,始终有道无形的牵绊,如蛛丝般缠绕。若长时间游离于天王山之外,便会如同无根浮萍,灵性渐失,迅速衰败,最终化为乌有。

    想起古籍中佛道两家关于斩三尸、第二元神的记载,讲求顺应天地自然,化身独立。若能从中窥得一二玄机。

    钱梨不再追问,转而眉开眼笑,献宝似的凑到柳相耳边,声音压得低低的,带着一丝小得意:“我跟你说个好消息!傻大个儿张蛟先前不是给你建的那座龙君庙嘛,嘿,现在香火可旺了呢!”

    伸出粉嫩的手指头,有模有样地比划着,小脸蛋上满是认真:“你睡着的这些天,我闲着也是闲着,就偷偷替你这‘龙君’显了显灵,帮那些上香许愿的人办了些小事儿。”

    “比如,东头王屠户家那只光吃食不下蛋的老母鸡跑了,我便让它自个儿溜达回去,顺道还在他家米缸里拉了一串金元宝,嘿嘿当然是假的,黄澄澄的石头蛋子,戏弄戏弄他,谁让他平日里卖肉总是缺斤少两,还不给老实人好脸色。”

    “当然啦,那些异想天开的,我可没搭理。”

    钱梨小嘴一撇,老气横秋地哼了一声,“有个老太婆,天天来求她那快入土的相公能再活十年,哎,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我若是什么都管,那这天王山岂不成了她家开的许愿池?”

    “还有个书生,看着斯斯文文,一肚子男盗女娼,心里却想着出门就有富家小姐哭着喊着要以身相许,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异想天开!我才不帮他呢!

    “更过分的是,还有人想让自家对头走路被石头绊死,吃饭被鱼刺卡死,喝水被呛死……心肠忒坏,我便在他家水缸里放了几只花斑癞蛤蟆,让他日日与‘福气’相伴,夜夜听取蛙声一片!”

    柳相听着钱梨叽叽喳喳的“丰功伟绩”,嘴角噙着一抹淡笑。

    说罢,钱梨得意洋洋地小手一摊,一团约莫拇指大小,由纯粹香火信念凝结而成的金黄神运便滴溜溜悬浮在她掌心,散发着柔和却不容小觑的奇异波动,内里仿佛有无数细小的金色符文流转。

    柳相目光落在其上,指尖轻捻,感受着其中纯粹的信念之力。

    与妖力、灵力截然不同,却又蕴含着一种奇异的生机与愿力。

    他曾在某些残缺的古籍中窥见过山水神道,言说此道以香火信仰之力凝练不朽神躯,神躯亦分三六九等,品级越高,神通便越是莫测。

    以往陆鸢总是藏头露尾,语焉不详,柳相也未曾真正接触过。

    小镇左近倒也曾偶尔冒出过几尊不成气候的淫祠野神,只是不等它们聚拢多少香火,便被他随手碾杀了,未曾细究。

    如今亲眼得见这般纯粹的香火神运,倒也觉得有几分玄妙。

    柳相轻声问道,“此物……于你修行,可有裨益?”

    钱梨这小家伙,本体特殊,几百年光阴过去,修为几乎没什么长进,他瞧着都有些替她着急。

    若是这香火神运当真有用,柳相倒不介意多费些手脚,让其多多益善。

    譬如小镇那座刚刚兴盛起来的城隍庙,又比如那座即将动工建造的水神府,想来日后香火都不会太差。

    钱梨眨了眨清澈的大眼睛,小脑袋偏了偏,似乎在认真思索,片刻后地摇了摇头:“唔……好像没啥用,也就看着好看,我对它没啥食欲。”

    柳相失笑,“行吧!既然这样就先存在龙君庙内。”

    抬手散去,金色光团飞入祠庙那尊无脸神像之中,金光闪动一瞬,消失不见。

    “要去见那位故人需要离开天王山地界儿,你要不要凑个热闹?”

    “故人?谁呀谁呀?”

    钱梨顿了顿,然后摇摇头,“见过的都记得,再见也没啥新鲜的,还是不去了。”。

    “行吧!那就待会儿和我去看另外一场热闹。”

    以往的大雪坪,如今梨花开遍,无雪却胜似大雪。

    洁白花瓣飘零之际,一袭墨裳下了臧符峰。

    山道之间,钱梨清脆的古老童谣声响彻山野。

    “灵山客,灵山客,独自去游天上月。

    本欲带上花一朵,无奈山上百花谢。

    灵山客,灵山客,群仙为谁来鼓瑟?

    遥闻天上鼓瑟声,声声悲愤声声切。

    灵山客,灵山客,舍身忘情情亦烈。

    不闻雄舟从君走,唯见潮起潮又落。

    ......”

    老祠堂那边,现在还没到下一个百年的光阴渡口,儒裳柳相一直在祠堂那边深居简出。

    老祠堂那边,书页在儒裳柳相指间轻轻翻过,沙沙声响是这方小天地里唯一的动静。他已在此深居简出许久,尚未到下一个百年的光阴渡口,案上书籍堆叠,经史子集,神鬼志异,无所不包,便也无所不看。

    忽地,翻书的动作微微一顿,眼帘低垂,似在聆听。片刻后,唇角勾起一抹浅淡笑意,轻声道:“可。”

    合上手中书卷,从容起身,推开了那扇久未开启的厚重木门。

    门外巷陌依旧,偶有三两行人匆匆而过,带着市井的鲜活气息。儒裳柳相看了一眼这熟悉又有些陌生的景象,只一步跨出,身影便如水墨般融入虚空,悄然消失不见。

    几乎是同一时刻,墨裳柳相心念微动,如意神通自行运转,无形道蕴悄然切割虚空,将那道儒雅身影稳稳送至一处山水明秀的北方小国境内。

    这县城不大,偏安一隅,据说已有近百年未曾经历过刀兵战火,百姓因此衣食丰足,官员也算勤勉,倒是一派难得的安宁祥和。

    县城东街有家小小的面点铺子,门脸不大,内里却拾掇得干净整洁,一股子甜糯的香气混杂着淡淡茶香,袅袅地飘出老远。

    平日里除了卖些当地有名的小吃糕点,也兼做些简单饭食。掌勺师傅手艺不俗,食材新鲜,故而时常有左邻右舍或是路过客商在此点些吃食,喝杯粗茶,生意倒是红火得很。

    儒裳柳相缓步踱入铺内时,店里已是座无虚席,喧闹声,碗筷碰撞声,伙计的吆喝声,交织成一幅市井烟火的热闹图景。

    唯有临窗的墙角处,还空着一张孤零零的旧木方桌,桌面被擦拭得油光发亮。

    柳相刚在桌旁落座,便有个梳着双丫髻,鬓边斜插一支素雅玉簪的少女,端着茶盘轻快地从柜台后边走了过来。

    少女约莫十五六岁年纪,眉眼弯弯,带着几分未经世事的灵动与娇憨,嗓音清脆如黄鹂:“这位客官瞧着面生,可是第一次来咱们铺子?”

    柳相含笑颔首,目光温润,并未言语,只是静静看着她。

    一身洗得发白的儒衫,面容俊秀儒雅,一双眼眸却似能洞悉人心,又带着岁月沉淀后的沧桑与温柔。

    这般眼神,看得那情窦初开的少女脸颊微微一热,不自觉地垂下眼帘,连声音都细弱了几分:“客……客官想吃点什么?小店的桂花糕和枣泥酥都是招牌,每日里都卖得最好。”

    柳相声音平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劳驾,姑娘可会做汤?”

    少女“啊”了一声,似有些意外,歪着头想了想,不太确定道:“汤……寻常的蛋花汤、青菜豆腐汤之类的,应是……会的吧。”

    柳相微微一笑,如春风拂过寂静山林:“那便劳烦姑娘,帮我做一碗酸菜红豆汤。”

    现在的她,做菜手艺一般,不过柳相吃得津津有味,碗里没留一滴汤水。

    离开前。

    柳相找到少女,在少女青涩的目光中伸出手指,点在其眉心处。

    柳相低声喃喃道:“愿你此生,无病无灾,岁月静好,长长久久,平平安安。”

    临走前,柳相与少女笑言一句:“小姑娘,你煮的红豆汤很好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等少女转回头看去时,儒裳身影已然消失不见。

    ……

    ps:赵家树的故事基本完了,后面会出场,不过不占主要戏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