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我的餐馆通古代 > 第1294章 论语?抡语?

我的餐馆通古代 第1294章 论语?抡语?

    其余文臣见孔子看的入神,纷纷幽怨的看向了刘三吾。

    之前怎么不知道你这个老家伙这么鸡贼呢?

    向孔圣人献书,亏你能想的出来。

    刘三吾洋洋自得的朝一众文臣们扬了扬下巴。

    谁让你们想不到呢,这可不能怪老夫啊。

    另一边的孔子看的连连点头。

    里面许多内容都让他深受启发。

    读到兴头上不禁念出声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妙啊...妙啊。”

    赵煦看向朱厚照问道:“朱厚照,你知道这句话什么意思不?”

    朱厚照翻了个白眼:“你当朕是不学无术之人呢?

    这句话不就是孔子感慨时间流逝的意思嘛。

    其中还有呼吁弟子珍惜光阴,持续学习的意味。

    正对应了另一句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朱厚照小时候也是个十分聪明的孩子。

    甚至可以说是过目不忘,当天看过的书第二天就能当场背诵。

    可惜这家伙性格太过玩闹,根本不把精力用在学习上。

    这才导致他登基时连四书中的两本都没有看完。

    但是这也不妨碍他能流利的回答出赵煦的问题。

    赵煦见没有为难住朱厚照,只能撇了撇嘴把头给转了过去。

    孔子听到朱厚照的回答,也是欣慰的向他点了点头。

    因为这和他的想法不谋而合。

    “哎,我觉得不是这个意思。”

    任小天的话不仅让朱厚照和赵煦一愣,就连孔子都看向了他。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这句话我认为应该这么理解。

    被我打死的人,不分昼夜的顺流而下。”

    朱厚照张大了嘴巴。

    这是什么逆天的言论?

    孔子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吗?

    孔子本人也是僵在了原地。

    自己是身材魁梧不假,但也不是只讲蛮力的人吧?

    被自己打死的人不分昼夜的顺流而下?

    那自己得打死多少人?

    赵煦好悬没一口喷出来:“先生,您这是看的什么书啊?”

    任小天耸耸肩:“抡语啊。”

    赵煦人都麻了:“抡......语?”

    任小天熟练的点开手机上的洋柿子小说App。

    找到一本电子书递给了赵煦。

    赵煦一边看一边念道:“三人行,必有我师。

    路上看到三个行人,他们必须拜我当师傅;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把一个人打到快要死掉,他说的话自然就变好听了;

    力不足者,中道而废。

    力量不如我的人,打到一半就会被我打废;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一开始跟我挑事的人已经被我做成兵马俑了,自然也不会再有后代......”

    听到这些逆天的解释,孔子手中的书都不禁掉在了地上。

    “这......这是吾的本意吗?”

    孔子只觉得脑袋里一团浆糊。

    “任小天!你实在是有辱圣人!有辱斯文!!!”

    刘三吾脖子上的青筋都爆出来了,声嘶力竭的大声吼道。

    在他的带领下,一众文臣纷纷对任小天怒目而视。

    人群中的李白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

    都说自己放浪形骸。

    可跟任小天一比,自己简直就是个乖宝宝啊。

    自己再怎么样也不敢肆意篡改圣人的语录。

    那可是会被天下文人用唾沫淹死的。

    任小天从赵煦手上拿回手机,耸耸肩说道:“这些又不是我说的,你们跟我较什么劲啊。

    再说了,我觉得这样解释也不是不行吧?”

    武将们顿时哈哈大笑。

    蓝玉更是笑的眼泪都出来了:“以前某是看不进去这些酸唧唧的文章的。

    可经先生这么一解释,某才发现孔夫子竟然也跟咱们一样是讲究武力的将军啊。

    那某以后可是得好好拜读一下他老人家的着作了。”

    孔子从地上捡起《论语》,小心地掸去灰尘。

    随后苦笑道:“先生,你所说的那些实非丘的本意啊。”

    任小天走到孔子跟前,用手捏了捏他粗壮有力的臂膀。

    “孔夫子您还跟我客气什么啊?

    瞅瞅您这身材,在场这些个将军怕都赶不上您吧?”

    事实上孔子的武勇在史书中也有记载。

    《吕氏春秋》中就写过孔子力大无穷,能够举国门之关。

    与他有过同样壮举的也只有隋唐演义中力托千斤闸的熊阔海了。

    与杜撰出来的熊阔海相比,孔子这个更有信服力一些。

    当然并不是说孔子能够力大到能够托起巨大的城门。

    这里的国门之关说的其实是城门的门闩。

    不要小瞧这个门闩,这东西可是实木做的,寻常三五个人才能将它扛起来。

    孔子能够以一己之力举起来,已经证明他力大无穷了。

    这也多亏了遗传基因,毕竟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就是力大如虎之人,也是鲁国三虎将之一。

    孔子哭笑不得道:“丘此为天生,并非是有意为之。

    何况君子当善六艺,丘又岂能是羸弱之人?”

    早期的儒生可不是后世说的那种白面书生,而是能文能武的读书人。

    君子六艺中的射和御就是有关军事方面的才能。

    而这两项技能孔子都十分精通。

    除了这两项之外孔子应当还掌握了其他的武艺。

    不然他凭什么能够收服脾气暴躁的子路?

    凭什么在夹谷会盟当众呵斥齐景公而不被杀?

    又凭什么能以高龄的年纪周游列国?

    要是没有点功夫傍身,根本就不可能做到。

    只不过孔子不喜欢以武力来震慑他人而已。

    任小天摆摆手道:“那些抡语都是玩笑而已,孔夫子莫要当真。”

    孔子闻言松了口气。

    他可不想在后世留下一个好勇斗狠的武夫形象。

    “先生,丘还有一个问题。”

    任小天笑道:“孔夫子不必客气,有什么话尽管问就是了。”

    “丘的夙愿在后世可曾达成?”

    这个问题让任小天有些为难。

    “达成了,但又没有完全达成。”

    任小天的回答让孔子又是一愣:“先生此话怎讲?”

    “像你理想中的天下大同、有教无类以及小康社会这种基本算是达成了。

    但是诸如恢复尊卑有序的周礼以及纯粹的以德治国...我只能说您实在有点想多了。”

    孔子听完回答后心中五味杂陈,顿感有些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