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三国:蜀汉军师,长坂坡七进七出 > 第50章 刘表逝世,风云起

三国:蜀汉军师,长坂坡七进七出 第50章 刘表逝世,风云起

    送信之人快马加鞭,丝毫不顾及马的损伤,两日之内送到。

    于是脑袋从南到北,又从北到南。

    前后渡了两次江。

    兜兜转转又回到襄阳。

    此刻,刘表卧房。

    妇人悲呦的哭声撕心裂肺。

    视线来到房中。

    昏暗的空间内,蒯越、蒯良等荆州重臣尽数到场。

    刘备、秦操、赵云也在其中。

    众人默契保持沉默。

    蔡氏跪在刘表窗前,抱着两个木盒,边哭边说道:

    “二弟、三弟被曹贼所害,夫君要为他们报仇啊。”

    回应她的是短促咳嗽声。

    好几次气没喘上来,惊得刘琦、刘琮慌忙抚胸拍背。

    “咳~”

    突然一声重咳。

    刘表浑浊目光恢复清明,蜡黄的脸多了几分血色。

    “别哭了。”

    刘表轻声喝止蔡氏,“你看在场之人,谁愿为蔡瑁报仇?”

    群臣纷纷低头数蚂蚁。

    或是抬头望房梁。

    也有聪明人,比如蒯良直接转移注意力,“曹操派人传信,要求主公交出玄德公、秦先生,主公意下如何?”

    至于“荣华不减”承诺,则被蒯良选择性删减掉。

    这个场合说出来不合适。

    群臣目光灼灼望向刘备、秦操。

    一名官员冷笑,“玄德公素以仁义着称,为了荆州黎敏,不如主动自缚双手去曹营。”

    立时有官员附和,“没错,还望玄德公以大局为重。”

    接着越来越多人起哄。

    刘备低垂眼帘沉默不语,但微微攥起的双手,说明心情并不平静。

    “子龙。”秦操扶剑开口。

    “末将在,请军师吩咐。”赵云应声站出来。

    秦操嘴角微掀,“今日谁敢走出这个房间,杀掉他。”

    “诺。”

    赵云持剑站到门前。

    蒯良见状眉间愠怒,“秦先生有些放肆了,此等行径,与粗鲁武夫何异?”

    “你看人真准,”秦操咧嘴一笑,“实不相瞒,军师非我愿,在下志向一直是驰骋疆场。

    勾心斗角不是在下长处。

    一直扬短避长和你们玩,真把自己当根葱了吗?”

    嚣张姿态跃然眉宇之间,只差一句在座各位都是垃圾。

    “你……你……”

    一个长了年纪的官员,哆哆嗦嗦指着秦操,半天说不出整话。

    秦操咂咂嘴,“你什么你?”

    “我……我……”

    “我什么我?”

    “你狂妄!”

    “在下便站在此处,觉得在下狂妄的,大可以动手。”

    说话间,秦操佩剑出鞘寸许。

    雪白剑身反射烛光,刺得众人不敢视其锋芒。

    一旁,刘备微微一怔。

    上一次寿宴,军师亮剑,既为证明自己,也在维护他的颜面。

    这一次,军师再度亮剑。

    原来军师从未改本心,是他一直强人所难,阻碍军师发挥。

    一时有些过意不去。

    看来以后要对军师更好点。

    这时,刘表轻拍床沿大喊:

    “老夫还未死,谁敢对玄德不利,请先生速斩之。”

    虎虽老,余威犹在。

    群臣不敢忤逆刘表,彼此交流一番眼神,选择暂避锋芒。

    卧房中安静下来。

    唯有蔡氏时不时啜泣。

    趁群臣都在,刘表枯瘦手掌牵过刘琦的手,说道:

    “老夫重病未愈,荆州不可一日无主,自今日起,琦儿暂时接替老夫位置,统领荆襄九郡。”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刘表这句话,算是当众确立继承人。

    蔡氏状若疯狂扑上来,“不,夫君,你不能这样。”

    “叉下去。”刘表摆摆手。

    然后几个侍女强行拖走蔡氏。

    如此一来,群臣更加确信刘琦被立为继承人。

    蒯良起身行礼,“主公放心,臣必尽心辅佐琦公子。”

    “臣亦是。”蒯越附和。

    其他人闻风而动,陆续献上忠心。

    秦操扶剑静静看着。

    刘备、赵云同样没动。

    一番表忠心后,刘表轻轻摆手,“日后有劳诸位了,退下吧。”

    这次连刘备也没留,只留下刚成为继承人的刘琦。

    等卧房只剩父子二人时,刘表再也支撑不住,似是被抽干力气,瘫软在床上微微喘息。

    刘琦大惊,“父亲,你没事吧?”

    “无妨,”刘表半眯眼睛,“让你办的事,可办好了?”

    刘琦双目含泪,狠狠点头。

    见此,刘表缓缓合上眼睛。

    当晚。

    卧房传出哭喊声。

    “父亲!”

    刘琦跪在床前,望着没了声息的父亲,哭得撕心裂肺。

    刘表嘴角含笑,仿佛梦到开心的事一般。

    这是一场不会醒来的梦。

    汉镇南将军,荆州牧,武成候刘表,于建安十四年春逝世。

    噩耗很快传开。

    群臣前脚到家,后脚便听到噩耗。

    若非传信的是刘表仆人,群臣几乎以为这是玩笑。

    群臣立马往回赶。

    行至半道却被人拦下。

    拦路的不速之客,来自蒯良、蒯越的府中。

    半个时辰后。

    荆州群臣无一例外,全部在蒯良的家中聚首。

    蒯良、蒯越坐在主座。

    见人来得差不多,蒯良直入主题:

    “主公猝然亡故。

    荆州北有曹丞相虎视眈眈,东有江东鼠辈袭扰,危在旦夕。

    我欲劝琦公子降曹,诸位有何见解?”

    蒯越自然全力支持,“兄长所言极是,弟愿往曹营献降书。”

    两人强势定下基调。

    在场都是官场老人,清楚谁敢提出反对意见,下场和秦某人说的一样,别想走出房间。

    于是,有了第一个人同意的人。

    然后越来越多人同意。

    中年文士坐在后排,心生悲凉之感。

    信誓旦旦辅佐刘琦的是他们,降曹献上荆州的也是他们。

    这一幕何其讽刺!

    深吸一口气,中年文士咬牙点头。

    最终降曹建议全票通过。

    蒯良脸上难掩得色,又提出一个建议:“城中有三人,其中两人是丞相心腹大患。”

    群臣彼此心照不宣。

    “荣华不减”的承诺,对他们的诱惑力还是很大的。

    蒯越顺势开口:“既如此,未免夜长梦多,立刻包围三人住处,务必铲除刘备、秦操。”

    说到最后,声音转冷,“秦子御狡猾,切勿走漏风声。”

    群臣自然没意见。

    一个个保证绝对守口如瓶。

    降曹会议圆满结束。

    除了个别人去整顿兵马,其余人到刘表府上吊丧。

    文士出门后躲进暗处。

    等所有人离开,匆忙赶往刘备住处。

    与此同时。

    秦操三人回到住处。

    看到两个意料之外的人——甘夫人和阿斗!

    许久没见到宝贝儿子,刘备抱着阿斗爱不释手。

    不对劲。

    秦操敏锐察觉到异状,“夫人为何会来襄阳?”

    “前日夫君派人送信,请妾身带阿斗来襄阳会面。”

    甘夫人说完取出一件帛书。

    秦操接过帛书看了眼,落款还真是刘备的印鉴。

    似是想起什么,秦操脸一黑。

    淦!

    被刘表摆了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