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三国:蜀汉军师,长坂坡七进七出 > 第51章 危机,逃出襄阳

三国:蜀汉军师,长坂坡七进七出 第51章 危机,逃出襄阳

    终究还是小瞧了刘表。

    索要刘备私印,带入地下相伴果然是借口。

    真正目的是甘夫人和阿斗。

    准确的说只有阿斗。

    掌阿斗以令刘备!

    刘备年近五十,只有这么一个亲儿子。

    宝贝程度毋庸置疑。

    将阿斗接来襄阳,刘备带着阿斗想走几乎不可能。

    最终只能拥戴刘琦。

    先是动之以情,情行不通,直接釜底抽薪,逼刘备做决定。

    这是一个老人临死前的反击。

    可恨、可叹,更可悲。

    而刘备也回过味来,脸上满是难以置信,凄然道:

    “景升兄何至于此!”

    阿斗似乎感受到父亲情绪,紧闭双眼哇哇大哭。

    刘备同样流下泪水。

    秦操眉头微蹙,问道:“夫人来襄阳,孔明是否知晓?”

    甘夫人轻轻摇头,“孔明先生在营中整顿俘虏,三叔练兵,二叔忙着抵御韩浩进攻。

    使者携带有夫君印鉴的书信,催促妾身和阿斗动身。”

    说到这,甘夫人意识到,自己恐怕酿下大祸,自责垂泪。

    只能说就是这么巧。

    就算诸葛亮不在,关羽、张飞任何一人在旁,都不会让甘夫人和阿斗独行。

    刘备询问秦操:“军师,这可如何是好?”

    “马上走。”秦操言简意赅。

    刘备对此毫无意见,“好,听军师的,我们即刻动身。”

    至于怎么走,刘备没有问。

    他相信军师有办法。

    秦操继续作出安排,“子龙,你去找那天见过的文士,向他求一道出城手谕。”

    赵云点点头,领命离去。

    不过片刻,赵云去而复返,带回一个消息:

    “我在门外遇到刘琦使者,声称刘表逝世,请主公前去吊唁。”

    “不去。”秦操果断拒绝。

    刘备闭上眼睛,无语凝噎,默许秦操的决定。

    赵云再次出门寻找文士。

    而文士不请自到。

    进门后慌忙开口:“蒯良、蒯越纠集襄阳群臣,准备投降曹操,欲对玄德公和先生不利。”

    文士简单讲述降曹会议内容。

    “多谢伊籍先生相告。”刘备拱手道谢。

    伊籍?

    秦操对这个名字有点印象。

    而刘备和伊籍相识,是在秦操加入之前。

    伊籍轻轻摇头,“不必言谢,几位速速出城,出城手谕在此。”

    一边说着,将手谕递给秦操。

    秦操看了眼手谕。

    蒯良、蒯越既然下手,断然没有不封锁城门道理。

    手谕一般出自刘表或蔡瑁之手。

    这二位一个脑袋搬家,一个尸骨还未寒。

    秦操没有伸手去接,淡淡道:“手谕已经无用。”

    “为何?”伊籍不解。

    刘备却没多问,沉声道:“军师言之有理。”

    伊籍整个人都不好了。

    言之有理?

    秦操连原因都没说。

    对刘备的言听计从程度,伊籍此刻有了充分认知。

    伊籍只能接茬,“先生说手谕无用,可有办法出城?”

    “有,”秦操微微一笑,“魏延是东城校尉,找他即可出城,事不宜迟,立刻动身去东门。”

    伊籍仍有疑虑,“魏延可信……”

    话还没说完,就被刘备打断。

    “军师说得对,去东门。”刘备抱着阿斗走出住处。

    赵云护卫着甘夫人跟上。

    从得知危机,到逃往东门,整个过程慌而不乱。

    伊籍站在原地怔怔出神。

    一只手拍在伊籍肩膀。

    伊籍扭头看过去,看到秦操温和的笑脸。

    “先生走漏风声,已经不容于襄阳群臣,不如去江夏,玄德公必不负先生厚恩,如何?”

    面对秦操的邀请,伊籍几乎没有犹豫答应下来。

    此时他的确无处容身。

    ……

    约一刻钟后。

    一行人骑马来到东门。

    城头守将探出脑袋,“主公亡故,城中戒严,夜间有手谕也不能出城,诸位请回吧。”

    听到熟悉的声音,刘备连忙喊话:

    “城上是魏延将军否?吾乃刘备,与军师有急事出城。”

    喊话并未得到回应。

    城头陷入沉寂。

    就在众人以为有意外时,“噔噔”一阵急促脚步声传来。

    魏延小跑过来,急声道:

    “皇叔和先生总算来了,魏延已经等候多时。

    某刚收到消息,蒯良、蒯越调集五千精兵,围攻皇叔住处。

    料想以先生智慧,定能勘破敌人阴谋,特在此等候。

    快,开门!”

    魏延语速极快,说完下令打开城门。

    厚重的城门缓缓开启。

    伊籍站在一旁眼皮狂跳。

    说好的“切勿走漏风声”,结果连魏延都知道了。

    简直是四处漏风。

    怀着复杂的心情,伊籍跟在几人身后通过城门。

    魏延领三百人一路护送。

    没走多远,手下追上来汇报:

    “将军,敌人未在住处发现刘使君和秦先生,知道事情败露,正在城中搜索,已经搜到东城。”

    未几,城中喧闹起来。

    狗叫声,呼喊声交织成一片。

    数不清的火把,从东城门快速涌出,如波涛般起伏连绵。

    “杀刘备!”

    “活捉秦子御!”

    黑暗中传来零星的喊杀声。

    魏延面色沉如水,咬牙道:“你们先走,我带三百人断后。”

    从火把数量来看,追兵少说有四五千。

    旷野上三百人阻拦五千人。

    无异于以卵击石。

    刘备苦笑一声,“今日危机因我而起,怎能让将军断后,让我……”

    “主公不可,”赵云急声打断刘备,“赵云有护卫之责,若不能护卫主公周全,有何面目为人?”

    赵云趋马往回走,“主公安危交给军师了,云去也!”

    说完亮出长枪,准备杀回去。

    “站住!”

    身后传来一声轻喝。

    赵云回眸一看,对上一双温润的眼眸。

    声音有些哽咽,“军……军师。”

    一声“军师”满含悲愤。

    秦操温声道:“身为军师,不能洞察阴谋,是我之过。

    现在,听我最后一个安排。”

    听到“最后”二字,刘备如遭雷击,伸出手去拉秦操。

    秦操微微侧身避开。

    用淡漠的口吻说道:“魏延护卫玄德公及其家眷,抵达汉津港后乘船去夏口。

    我和子龙负责引开追兵,子龙向南前往长沙,而我……向北。”

    北边有什么?

    有渴求雪耻的李典。

    有即将南下,虎视江南的曹操。

    这一去,和送死没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