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三国:蜀汉军师,长坂坡七进七出 > 第129章 三年之期,乐进加入种地大军

三国:蜀汉军师,长坂坡七进七出 第129章 三年之期,乐进加入种地大军

    将开垦军团交给黄忠管理,秦操泛舟游山玩水。

    随行的有护卫统领魏延。

    担心秦操再次涉险,刘备特意组建护卫营,令魏延统率。

    除此之外,乐进随侍左右。

    不种地,就得端茶送水。

    闲着也是闲着,秦操有的是时间调教乐进。

    俗称——熬鹰。

    “呵忒~”

    乐进吐了口唾沫。

    “先投我主,又转投刘玄德,真反复无常小人也。”

    不用想也知骂的是文聘。

    接着又想起另外一人。

    乐进冷笑一声,“于禁、文聘一丘之貉,他应该感谢主公,主公宽宏大量,未惩罚他的家眷。”

    被俘至今,乐进不改其心,自始至终称曹操为“主公”。

    秦操不置可否,淡淡道:

    “种地,或是端茶送水,二者选其一,你选哪一个?”

    乐进不假思索回应,“某乐进就算自尽,从此处跳下去,也不会种地,你趁早死了这条心。”

    铿锵有力的声音在两岸回响。

    船上护卫为之动容。

    从古至今,这类忠义之士,最容易获得敬重。

    “呵~”

    却听一声轻笑,“跳吧。”

    秦操右手持鱼竿,左手指着水面,“跳远点,别把鱼吓跑。”

    乐进瞪大眼睛。

    谁知秦操还没说完,“站高点,垂直入水,水花最小。”

    竟在指导乐进自杀姿势!

    乐进瞳孔又是一缩。

    “死有何惧!”

    乐进一声怒吼,“噔噔”几步冲到船边,纵身跳下水。

    霎时水花四溅。

    “噌~”

    一柄雨伞适时撑开。

    水花尽数被挡下。

    撑伞的魏延湿了半边衣服,面无表情收起伞站到一旁。

    秦操静坐于船首。

    从始至终屹然不动。

    望着被水波惊动的鱼漂,秦操吐出三个字:“捞起来。”

    “诺!”

    两名护卫应声而出。

    跳下水将乐进捞上船。

    “咳咳……”

    乐进趴在甲板上咳个不停,咳出大量河水。

    良久。

    乐进止住咳声,咬牙,“你让我跳河,为何救我?”

    “别误会,”秦操头也不回,“我只说让你跳,未说不救。”

    乐进顿感被戏耍。

    怒气涌上心头,刚要开口,又是一阵咳嗽,大口往外吐水。

    “这地,将军种则罢,不种也得种,我有的是耐心。”

    淡漠的声线落入乐进耳中。

    “哗啦~”

    忽然水花溅起。

    一尾鲈鱼越出水面。

    阳光下,青色鱼鳞闪着光彩。

    秦操手持鱼竿一抖,鲈鱼脱钩落回水中。

    鱼尾一摆消失无踪。

    秦操回眸望向乐进,“有件事忘了说,种地表现良好者,三年后便能无罪释放,放回原籍。”

    正在吐水的乐进脸一黑。

    突然感觉自己好傻。

    转念一想,怪不得于禁、文聘答应种地,原来是忍辱负重。

    貌似错怪了这两人。

    乐进又是惭愧又是恼怒。

    有这种规定为何不早说!

    随即扶着船舷站起,深吸一口气,说道:“既如此,乐某愿种地三年,还望先生言而有信。”

    秦操点头,“一言为定。”

    至此,两人达成共识。

    乐进被扶进船舱休息。

    船舱门合上。

    内外隔绝。

    魏延抑制不住嘴角上扬,“末将要是没记错,三年之期只针对普通降卒。”

    “是吗?”

    秦操眉头一蹙,“看来是我记错了。”

    “哈哈……”

    一众护卫忍不住大笑。

    笑声经久不绝。

    “咦?”

    秦操一尾鲈鱼跃出水面,落入水中掀起一层层涟漪。

    翌日傍晚。

    船只临时靠岸。

    岸边已经有军队等候。

    看到船上“秦”字旗帜,立时单膝跪地行礼,“参见军师。”

    “免礼。”

    秦操摆摆手,“送乐进将军去临湘种地,担任黄老将军副将。”

    “诺!”

    士兵齐声领命。

    “乐进将军,请。”领兵的军司马客气打招呼。

    又命人牵来马匹。

    “还望先生言而有信。”

    再次提醒一句,乐进翻身上马,被军队“护卫”着离去。

    军司马却没走。

    走到秦操身边,低声道:

    “主公发来急报,襄阳使者潘濬,不日将抵达长沙,商谈支援襄阳之事,请军师决断。”

    说着从怀中取出帛书。

    接过帛书,秦操一目十行。

    一言不发,递给魏延。

    魏延只看一眼,瞬间气炸。

    “好一群无耻之徒!

    当初追杀主公与军师,不仅毫无悔改之意,还搬出琮公子。

    此分明是威胁!

    若不救琮公子,无耻之徒必大肆渲染,玷污主公仁义之名。”

    说话间,死死按住剑柄。

    眼中杀意迸现。

    秦操呵呵一笑,“依文长之见,应当如何?”

    魏延急忙抱拳道,“末将岂敢在军师面前卖弄。”

    “无妨,”秦操摆摆手,“能说出这番话,足见文长眼光独到,是有勇有谋之人,但说无妨。”

    魏延听后大受鼓舞。

    当即不再迟疑,朗声道,“末将愿领一千骑,兵出华容道,经长坂坡突袭襄阳,控制城中世家。”

    秦操也不反驳。

    只问了句“然后呢?”

    “然后开城门,迎主公入荆州,刘璋、张鲁不足……”

    说着说着,魏延意识到计划不妥之处,眉头越皱越深。

    归根究底,己方不宜开战。

    以己方当前兵力,入主荆州会被刘璋、张鲁、孙权集火。

    如此,得不偿失。

    魏延十分干脆,“还请军师赐教。”

    秦操回了一个字“等”。

    “等得起吗?”

    魏延对襄阳那群人,不抱任何信心。

    秦操神色平静,淡淡道,“襄阳群臣不傻,狗急自会跳墙。”

    谁是“墙”,谁是“狗”。

    一目了然。

    魏延反应过来,不屑撇嘴,“区区刘璋、张鲁,何须军师出手。”

    秦操扶剑立于船首。

    清风徐来,白衣鹤氅鼓动。

    远望山水一色,有些意兴阑珊,“其实他们无耻也不错,如此……吾才有理由以剑斩之。”

    一众护卫,包括魏延,闻言心情澎湃。

    军师不出剑则已。

    一剑出,必能斩敌而还。

    他们对此深信不疑。

    “使者怎么办?”魏延问道。

    “晾着。”

    秦操转身走回船舱,“继续泛舟游历山水,启航。”

    “诺!”

    魏延并一众护卫领命。

    少顷。

    船只缓缓驶离岸边。

    ……

    转眼两日过去。

    秦操悠闲游山玩水。

    潘濬一路风尘仆仆,终于来到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