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三国:蜀汉军师,长坂坡七进七出 > 第171章 放牛娃邓艾,杨氏杨颙

三国:蜀汉军师,长坂坡七进七出 第171章 放牛娃邓艾,杨氏杨颙

    仔细打量放牛娃。

    年龄不过总角,扎着两个总角辫,衣服虽旧却十分整洁。

    俨然一个小孩子。

    自小受到良好的家教,不允许蒯铭对一个小孩子发火。

    不过面对这种出身贫寒,没见过世面的放牛娃,他自信有一百种方法,让放牛娃主动让出位置。

    蒯铭耐着性子,笑道:

    “我丢出那块马蹄金,你才能走到这里,是也不是?”

    放牛娃点点头。

    蒯铭趁热打铁:“如此,我出力最多,理应第一个登记,是也不是?”

    放牛娃毫不迟疑摇头。

    蒯铭顿时火冒三丈。

    “你说话啊!”

    放牛娃仍是摇头。

    又是点头,又是摇头的,就是不开口说话,看不起他是吧!

    少年拉住他的袖子。

    示意他稍安勿躁。

    “呼~”

    蒯铭呼出一口气,压下心头火气。

    心道和小孩子生气,有失蒯识的身份,丢了舅舅的脸。

    见晓之以理不管用,蒯铭换个方式动之以情:“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我比你年长,让我第一个登记,才是好孩子。”

    说着准备绕开老牛。

    老牛慢悠悠迈蹄,用屁股顶着蒯铭。

    “不对。”

    这时,放牛娃开口:“孟……孟子还说,幼吾幼……幼及人之幼。”

    话说完,嫩脸一红。

    蒯铭反应过来。

    不说放牛娃不想开口,而是对方有口吃,不好意思开口。

    “啊?这……”

    一时间,不好意思再抢。

    倒是少年来了兴趣。

    瞥了眼放牛娃腰间竹简,上前主动攀谈,“在下襄阳杨颙,有礼。”

    放牛娃挠头歉然一笑,“我叫邓艾,南阳棘……棘阳人。”

    杨颙眼前一亮,“莫非是南阳邓氏?”

    邓艾红着脸点头。

    南阳邓氏祖上也风光过,可惜门第没落,现在连寒门算不上。

    见前面还有人登记,杨颙与邓艾一边排队,一边交流起来。

    两人逐渐熟络。

    杨颙了解到邓艾身世。

    邓艾自幼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

    曹操攻占荆州后。

    强迁南阳百姓到汝南屯田。

    邓艾和娘亲来到汝南,还没生活多久,曹操战败撤回北方。

    屯田之事搁置下来。

    恰逢新野收难民消息传来。

    邓母当机立断,带着邓艾搬回棘阳。

    至于为何来新野。

    邓艾结结巴巴回答:“母亲说新野收……收才俊,带……带我……搬来新野……路上盘缠没……”

    断断续续的话语,杨颙不难理解。

    大抵就是路上没钱没粮,邓艾母子一路帮人做工、放牛。

    杨颙由衷感叹:“放牛时还不忘读书,真吾辈勤学楷模。”

    “嘿嘿……”

    邓艾咧嘴微微一笑。

    两人年岁相近。

    第一次被同龄人夸奖,邓艾有些开心。

    蒯铭站在一旁。

    听着两人少年交流,摸了摸下巴上绒须,心思活络起来。

    “下一个。”

    登记人员喊声传来。

    杨颙、邓艾停止交谈。

    邓艾跳下牛背,来到登记人员面前。

    “姓名。”登记人员埋头书写,随口问道。

    邓艾回答:“邓艾。”

    “籍贯。”

    “南阳……棘阳。”

    登记人员头也不抬,记下邓艾的姓名、籍贯,又问:“年龄。”

    “十一。”邓艾老实回答。

    闻言,登记人员抬头。

    仔细打量邓艾,“你一个人来的?”

    “是。”邓艾惜字如金。

    “可有家世?”

    “没有。”

    “家中几口人?”

    “还有母亲。”

    “……”

    经过一番问答,登记人员将信息记录在竹片上。

    接着又考校学识。

    问了一些问题,诸如简单的孔孟之道、庄老之言,邓艾一一作出回答。

    抛开口吃问题不谈。

    也算对答如流。

    登记人员表示赞许,作出最终评价——无家世,自主性上等;年幼有识,潜力上等。

    将评价写在竹片末尾。

    然后递给邓艾,嘱咐道:

    “携带这份身份证明,可前往教育区入住,你年龄尚小,需要一名监护人监督,记得等军师传召。”

    一听能和母亲一起入住,邓艾难掩欣喜,连忙躬身道谢。

    “此乃军师制定的规矩,要谢就谢军师吧,拿好。”登记人员把竹片交到邓艾手上,笑容温和。

    邓艾手捧竹片。

    仿佛捧着稀世珍宝。

    “下一位。”

    登记人员又喊了一声。

    邓艾对身后的杨颙灿烂一笑,牵着老牛让开道路。

    杨颙回以微笑。

    又示意蒯铭先登记。

    蒯铭昂首挺胸出列,不等登记人员询问,抢先一步开口:

    “家父蒯祺,官拜荆州从事;家舅诸葛孔明,官拜军师将军……”

    说到这,声调再次拔高。

    “家叔秦子御,官拜军师中郎将。”

    “嘶~”

    霎时一片抽气声。

    连邓艾都投来艳羡目光。

    竟然是秦先生侄子。

    想到自己的境遇,还有口吃的毛病,不由低下头,有些自卑。

    “哦~”

    登记人员却很淡定。

    冲城门内喊了一声:“又一个自称军师亲戚的,贵宾一位。”

    “哗啦啦……”

    一阵铠甲摩擦轻响。

    两名城防部士兵走出,一左一右架着蒯铭就走。

    “放开我——”

    远远的,传来蒯铭惨叫。

    杨颙有些担心,开口:“他真是军师将军外甥,不会有事吧?”

    “无妨,”登记人员不以为意,“最近冒充军师亲戚得太多,等人员登记结束,军师自会处理。”

    听到这个解释,杨颙松了口气。

    没生命危险就好。

    随即上前登记信息。

    照例一番问答、考核,最后得到一个——襄阳杨氏,自主性中等;年少有识,潜力上等评价。

    “新野城有四大区域,你想去哪个区域?”登记人员问道。

    杨颙闻言眉头皱起。

    之前邓艾直接安排住处,到他这却可以自由选择。

    看起来好像更受重视。

    “是家世原因吗?”

    目光落在“中等”二字上,杨颙心中顿时有了计较。

    于是询问四个区域详情。

    登记人来劲了。

    鼓吹军事区有精兵强将。

    赞叹商业区行商自由,是新野未来的财富中心。

    强调居民区欣欣向荣,将选拔人才为官,大力整顿民生。

    又说教育区将开设学堂,可做教书先生,教导少年学子。

    如此,高下立判。

    傻子才会主动选教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