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三国:蜀汉军师,长坂坡七进七出 > 第172章 退潮了,才知谁在裸泳

三国:蜀汉军师,长坂坡七进七出 第172章 退潮了,才知谁在裸泳

    世家子真的崇拜秦子御?

    肯定有。

    但微乎其微。

    他们到新野城来,或多或少都有任务在身。

    军事区涉及兵马。

    想探查新野实力,军事区是首选。

    其次是居民区。

    能入新野为官插手民政。

    再次是商业区。

    汉朝商人地位低下,武帝发布抑商政策,发“天下七科”,将商人与亡命徒、赘婿列为一类人。

    但商人必不可少。

    世家一边歧视商人,一边又让家族庶子私下经营商业。

    可谓又当又立。

    来新野的世家子,除蒯铭是嫡子外,其余皆是庶子。

    未尝没有经商的打算。

    以此掌握经济命脉。

    最后才是教学区。

    让一群各怀心思的年轻人,跑去教书或读书,没几个人受得了。

    杨颙涉世未深。

    对机关算计不甚了解。

    只觉得有些古怪,并未看出更深层次的目的。

    想起百户的提醒,杨颙作出选择,双手奉上竹片,“在下想去教学区一试,有劳先生。”

    登记人员有些意外。

    深深看了眼杨颙。

    这是第一个选择教学区的世家子。

    随即挥笔写下“教学区”三字,把竹片还给杨颙,问道:

    “你年仅十三岁,入住教学区须有监护人,可有长辈同行?”

    杨颙顿时犯了难。

    他和杨仪是同族,倒是能请杨仪做监护人,可问题是……杨仪愿不愿意去教学区?

    “和……和我一起住行……行吗?”

    突然,有人提出建议。

    说话之人正是邓艾。

    “可。”登记人员点头,又问杨颙,“你愿不愿意?”

    杨颙忙不迭点头。

    双手接过竹片,然后拉着邓艾就走,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大恩不言谢,事不宜迟,我们赶紧请来伯母,免得伯母担心。”

    邓艾轻“嗯”一声。

    两人一牛的身影渐行渐远。

    “可惜。”

    登记人员不无惋惜,“一个有口吃之疾,一个是世家子。”

    一声叹息过后。

    登记继续。

    直至黄昏时分。

    终于轮到杨仪等襄阳士子。

    登记完身份信息,轮到他们选择去往何处。

    杨仪毫不犹豫选择居民区。

    又振臂一呼:“新野百废待兴,我等苦读诗书,自当为民造福。”

    这句话获得响应。

    士子们纷纷选择居民区。

    也有人选择军事区,商业区,毕竟带着任务来的。

    教学区则无人问津。

    作出选择后,杨仪等人入城。

    看到一个熟人。

    此人锦衣华冠,站在城墙下,和一群人谈天说地。

    外围有士兵把守。

    好像是犯了事,被看押起来一般。

    见此,杨仪心往下一沉。

    趁同伴不注意,悄悄询问守城士兵,“这些人犯了何罪?”

    “冒充军师亲戚,罪大了。”守城士兵冷冷一笑。

    杨仪皱眉,“恐怕有误会……”

    守城士兵不耐烦打断他,“军师自有主张,何须旁人多问。”

    说着挥手示意杨仪离开。

    杨仪默默走开。

    扫了眼人群中的蒯铭,见其有说有笑,似乎一点也不担心。

    既如此,再无心理负担。

    襄阳士子群龙无首,自己便勉为其难接下吧。

    杨仪心中一松。

    带着士子们离去。

    夕阳西下。

    在他们离开不久,一道瘦削身影靠近城门口。

    “姓名。”

    “费祎。”

    “……”

    “选择何处?”

    “教学区。”

    ……

    夜微凉。

    城中灯火阑珊。

    来新野求前途的年轻人,陆续来到入住分配好的区域。

    此刻,豪华府邸。

    月上桂树头。

    苍白月光穿过树叶,在白衣上投下斑驳阴影。

    秦操倚着栏杆。

    身旁堆着几十卷竹简。

    “在下采取军事化管理,五人为一伍,十人为一什,信徒互相监督。

    有功者赏,有过者罚。

    西山煤场步入正轨,半月出煤十万方,可供新野取暖一月……”

    马良慢条斯理作报告。

    清晰、沉稳的声音,在露台上回响。

    不多时。

    声音渐渐平息。

    马良双手束在袖中,拱袖俯首等待秦操指示。

    露台上恢复安静。

    仅剩竹简翻动的清脆声响。

    “啪~”

    秦操合上竹简,淡淡道:“季常做得不错,有何感想?”

    马良恭敬回复:“亲眼所见,方知民生多艰;亲身经历,方知不通俗务之害,务实远胜纸上谈兵。

    此番受益良多。

    军师指点之恩,在下铭记于心。”

    一边说着,深深行拜礼。

    腰弯到一半,胳膊上传来一股力道,阻止他继续拜下。

    目光下移。

    一卷竹简正架着他的胳膊。

    “不必多礼。”

    秦操收回竹简,说道,“试用期提前结束,你是新野主簿了。”

    获得秦操肯定,马良情不自禁露出笑容,急忙做出保证,“在下一定恪尽职守,不负军师重托。”

    “请坐。”

    秦操指着对面。

    马良施施然落座。

    立马进入主簿角色。

    主簿掌管文书,把控事务,简单地说,大部分事都能插一手。

    工作性质相当于秘书长。

    马良组织一下语言。

    “近日,除荆襄才俊,外地才俊也进入新野,不乏鱼目混珠之人,以及心怀恶意之辈,不得不防。”

    秦操头也没抬。

    从竹简堆中抽出一卷,往对面一抛。

    马良伸手接住。

    打开竹简逐字阅览。

    上面记载了筛选“才俊”措施。

    “妙啊!”

    马良眸中异彩连连,毫不掩饰敬仰之意,“城门考核是第一关,筛选掉无才无能之人。

    选择区域是第二关。

    心怀鬼胎之人,大部分都会浮出水面。”

    换句话说,潮水褪去,谁在裸泳一目了然。

    马良出身世家。

    以他的阅历,不难看出世家的算计,试探着问道:“才俊入城,有鸠占鹊巢之意,军师有何打算?”

    秦操面色淡然,望着手中竹简轻声道,“魏延缴获一批藏书。”

    话题转的太快。

    马良一时没反应过来。

    随即明白藏书来源,皱眉,“世家之物可不好拿,尤其是藏书。”

    “肤浅。”

    秦操嘴角浮现一丝弧度,“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岂能夺他人命根?季常是否觉得竹简不便?”

    话题再次变换。

    好在马良适应力强。

    顺着军师的思路深思,一个大胆的想法涌上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