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 > 第177章 法国人真是太好了

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 第177章 法国人真是太好了

    “法国人真是可恶。”

    帐篷里,几名贵族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现在国际局势比较敏感,我们还是不能这么下结论。”西吉斯蒙德反而得安抚这几个手下:“无论是对抗咄咄逼人的异教徒,还是维持岌岌可危的教会,都需要整个十字教世界团结起来,拿出当年组织十字军的热情。这种时候,草率地对法国国王陛下和他的宫廷进行指责,并不是一个理智的行为。”

    “我们明明都把那个什么吴王给打散伙了,结果这才半个月,就重新聚集起来这么多人。”一名贵族指责道:“除非他得到了外来援助,我不信还有什么别的可能。蒙古人支援他,是已经确定了的事情,法国人肯定也是脱不了关系的。我和温布勒将军,都与他们交战过,这种变化太明显了。”

    “是啊,之前和现在,他们的组织、战斗力,完全是两种状态。”旁边的佣兵将领也点头直言道:“这几天一直有人报告,说遭遇了法国人。这事儿不太可能有假。”

    西吉斯蒙德有些无奈,把目光投向旁边一名穿着华丽红袍的高级教士:“那,主教大人……”

    “陛下说的有道理,现在情况特殊。教会的分裂是我们必须首要解决的问题,否则,在面对更大挑战的时候,我们又失去了统一信仰和教会的庇护,形势肯定会更加艰难。”主教说:“我作为主教和选帝侯,支持陛下的事业,并且承诺过,只要完成弥合教会的壮举,我自己,还有其他几位大主教,肯定会支持他前往罗马加冕。”

    “而要解决教会分裂的问题,法国的态度至关重要。没有他们的支持,他们不可能独自完成这个任务。所以,就算近期有什么可疑的事情,我们也必须先自己解决,不能随便得罪法国人。”

    “上帝啊,法国人还好意思提条件了。”一名大贵族立刻不满起来:“教会分裂不就是他们瞎捣鼓出来的!”

    “我们可以不在公开场合指责法国王室,但陛下您必须出面,至少要求他们给个解释。”另一名贵族伸手打断了他,提出了一个温和一些的建议:“现在大家都在说,对面的这支自称‘明军’的农民武装里,出现了法国正规军的身影,还说率领他们的,是一名公主。如果法国人不能给我们一个明确的说法,那也不能怪我们说什么了。”

    “法国人介入的事情,能不能确定啊?”西吉斯蒙德还是有些犹豫:“法国的骑士和重骑兵太多了,一直在到处乱跑,怎么确定他们是王国正规军,而不是一些闲不住的佣兵和冒险家,被农民们雇来

    ??率领他们作战的?这种事情,也不是没有发生过吧。”

    “可以确定。”佣兵将军告诉他:“昨天傍晚,我们在镇子上抓到两个法国人,他们亲口向我们供认,自己是正牌贵族出身,并且展示了家纹。”

    “另外,他们还坚持说,自己不是离开家族,放弃封建义务的流浪骑士,而是和其他一群同伴一起,追随让娜公主,来到这边的。因此,他们认为,自己不是雇佣兵,而是正式的王室军队成员,所以要求我们,给与他们正式的俘虏待遇。”

    “这些法国人,事儿可真多。”西吉斯蒙德烦躁地挠挠头:“昨天……你们也没给我汇报啊?”

    “呃……”佣兵将军有些尴尬地看向旁边。

    “昨天我们来报告的时候,您正好看了波西米亚的战报,正在闭门讨论军情。我们也就没进来打扰。”说话比较委婉的贵族回答道。

    “……好吧,我当时被布拉格那帮废物气晕了头了。”西吉斯蒙德顿了片刻,无奈地承认道。

    众人一时都有些尴尬,只能陪着笑。

    前几天,波西米亚那边送来了求救的信件,说他们出发征讨胡斯派的大军,遭到了史无前例的惨败。

    本来,布拉格人吹得牛皮震天响,说自己这次能够一举荡平这些不知好歹的匪徒,消灭塔博尔山上的死硬派异端和到处流窜的“大明”农民军。然而,一仗下来,他们不但被劣势敌人击败,还损失异常惨重,都没有几个人跑出来。现在,甚至连守卫城市的力量都有些不足,只能急着来寻求支援。

    布拉格市议会和西吉斯蒙德的关系,算不上有多好,起码大部分时间里,恐怕是不足以称为“盟友”的。这次出兵,也不是为了他的号召,而是要向他展示城市的力量,以此获取更多的特权。宫廷里的人也不是傻子,自然心知肚明。

    因此,战败的消息刚来,大家甚至都有点幸灾乐祸,觉得这帮人就是欠揍,能被暴民收拾一通,也是个喜讯了。甚至可以说,不管圣杯派和市民打赢,还是“大明”农民军取胜,对于西吉斯蒙德来说,都是好消息——前者能帮他消灭这些关键时候跑出来作乱的农民,后者则能削弱那些一向烦人的市民和商人,属于打死哪个都是好事儿的。他俩要是这么互相消耗下去,国王宫廷里的众人,怕是半夜都能笑醒。

    不过很快,他们就发现,情况好像有点不太对劲了。

    以往的战争中,失败一方虽然会遭受更大的损失,但一般来说,大部分人还是可以跑掉的。战后,虽然可能

    会产生兵败如山倒的情况,甚至一战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但大部分的后果,是来自于兵败之后原统治者权威的丧失。

    由于失败,加上本部的损失,各地领主很可能不再乐意追随失败的君主,而是选择换一个主子。并不是说,所有参战的人,全都被打光了。所以,哪怕获胜一方,除非是威廉征服那样的、彻头彻尾的洗牌,往往也得接受当地秩序。

    但这次的情况,好像不太一样。

    欧洲现在公认最先进、最激烈的战争,就是东线的罗马汗国战场和西线的英法战场。这两边,都引入了大量新思路,比如使用火器等新武器,组织自耕农和小贵族作为常备军,取代传统的封建征召兵等等。不过,除非是十字架硬往罗马腹地钻,结果全送掉那种离谱事情,否则,就算损失严重,也不至于被打成这样。

    欧洲人并非不知道歼灭战。尤其是近些年来,学习古代军事思想、参考古代军事家的经典战例,是一门日渐流行的时髦学问。这个风潮,可能起源于拥有丰富传统、且经常要和东方势力对峙的意大利地区,并且产生了一批热衷于研究和学习兵法的将领。而在神罗腹地的表现稍有不同,是产生了一批专业幕僚。

    这些人大多来自小贵族家庭,但是和传统印象中那些脑子里都是肌肉的军事贵族们不同,他们接受过一些专业教育,能断文识字,会进行与军事相关的数学计算,也系统性地了解过一些经典战例。

    他们往往会投奔各大贵族的宫廷,作为大贵族的幕僚,帮助雇主进行各种专业工作。在战前,需要和佣兵们讨价还价、计算补给需求等等。战场上,还要根据宽度计算阵型,以及对具体指挥提供建议——比如,在战局发展到某种情况之后,告诉主公“这种局势正好是当时凯撒面对过的,而他做了如何如何”,这样引经据典地进行说明。

    当然,这到底是凯撒本人的真实战例,还是和这年头许多“古代故事”一样,属于为了增加军事理论的说服力而附会的,就不知道了。不过就算如此,这些幕僚的存在,对于当地整体军事水平的提高,也是很有好处的。像现在这个情况,顾问们就立刻觉得,事情有点不对劲。

    大家学习过的最经典的歼灭战战例,是当年罗马共和国时期发生的坎尼之战。但这种战例,属于天才指挥官外加敌人配合的好,可以说,是很难复现的。这么多年来,也确实没有类似的战例了。布拉格军团虽然战斗力一般,但得益于波西米亚的富庶,他们的规模可不小。哪有这么容易就全军覆没的。

    不过,西吉斯蒙德在波西米亚也经营了多年,有大量支持者,当然也有自己的情报来源。和信件一同到来的,就有他的亲信送来的情报。按照他们的汇报,这次,布拉格的损失应该是真的。

    不管是西吉斯蒙德还是顾问们,都不太相信这个结果。大家都没少和农民军打过仗,包括最近四处蜂起的这一批。战前,布拉格那边也说,这些人的头领,同样自称“朱太子”,也就是之前那个吴王的儿子。

    显然,即使规模大了一点,看起来也正规了一些,也只是因为他们运气好,得到了蒙古人的援助。但现在,蒙古人关注的重心,还是在南方,听说最近正在四处宣传,说自己战胜了黑死病,创造了奇迹呢,显然是没有闲暇派主力过来的。所以本质上,这帮人依然和之前被镇压的那些暴民,没有什么太大区别。

    然而,现在却来消息说,布拉格军团被农民给全歼了,连市长都给人打死了。这事儿就搞得有点逆天了……

    情报显示,布拉格现在城防空虚,而且因为市长、议员们多有死伤,导致城内出现权力真空,目前正一片混乱。目前临时接替上任的,是刚刚从吕贝克出差返回,因此侥幸逃过一劫的毛纺织行会会长,求助信也是他发过来的。但是会长已经无力稳住形势,所以十分着急。

    而且更糟糕的是,之前他们雇佣的意大利佣兵团,却全须全尾跑了出来,目前已经来到了城市附近驻扎。

    哪怕会长对于军事并不太专业,也能明显看出不对劲。其他人要么被歼灭,要么散伙去落草,就他们还建制完整,行动有序,那只能说明,他们很可能和暴民们串通好了要坑死雇主,最次,也是在战场上早有准备,所以及时脱身。

    果然,来到这里之后,他们就开始讨要之前没有付完的薪酬,并且表示合同里也没写输赢的问题,所以就算打输了也得给。而且,就算讲起道理,这次也不是因为他们才输了的,是布拉格人犯蠢非要去送。所以,这钱一定得交齐,否则他们就要进城自己拿了。

    新市长很是不满,向西吉斯蒙德诉苦说,没人会想到还有合同问题——一般来说,大家都会拖着佣金不支付,等打赢了,就让雇佣兵们自己去战场拿。而要是打输了,那佣兵们或死或逃,雇主也大概率垮台,也就不需要考虑这些问题了。谁能想到,还有这种打输了,但佣兵团还能来要债的情况的?

    因此,他们希望西吉斯蒙德赶紧过来支援,把这些吓人的佣兵和农民都赶走,否则,这些人估计会威胁到波西米亚王国的核心地区,对

    大家都不好的。

    西吉斯蒙德一点也不喜欢这些人——在他们打成这个鬼样子,还能这么明晃晃地威胁自己的时候,就更是如此了。

    然而他也很无奈,毕竟匈牙利崩溃之后,波西米亚就是他目前最重要的老窝,这地方如果也站不稳,那么他自己恐怕才是那个“流浪乞丐国王”了。

    西吉斯蒙德最近刚刚被选帝侯们承认,选为“罗马人的国王”。这其中原因,他自己当然很清楚。

    一方面,是罗马人最近的扩张给了选侯们很大压力,迫使他们放弃了他那个完全不喜欢管事儿、因此更好对付的哥哥瓦茨拉夫,选择了至少主观能动性更强的西吉斯蒙德。年初的时候,有情报说,就是因为维斯特巴赫家族和摆赛汗联姻的努力遭到了拒绝,才匆忙转向支持他,让他得以拿下了选举。否则,他能成功,才是个意外呢……

    另一方面,当然也是他给了大家不少好处,其中就包括波西米亚这里得来的巨额钱财。而今,他想要更进一步,成为“罗马人的皇帝”,就不止要得到德意志地区诸侯和教会的支持,还得说服罗马教廷才行。

    而现在,教廷又处于分裂中,等于不止要摆平一个了。而且教会这帮人,更是死要钱。毕竟他们就是最专业的宗教人员,你拿教义去辩论肯定说不过他们,等于圣彼得门口显摆经书。那就只能加钱了……

    所以烦归烦,他还是认真和顾问们讨论了下,然后写了封信。信中,他解释说,自己这边正在追击这个“大明国王”,已经到了关键时间。敌人必定是惧怕被他彻底粉碎,才在其他方向疯狂行动,甚至勾结蒙古人,试图分散他的兵力。要是这时候,临时转头过去,恐怕就正中了他们的诡计。这样以来,就白白浪费时间、力量和机会,等于给敌人休整,和裹挟更多民众的空间了。

    大家都知道,蒙古人一贯狡猾,以前也不止一次使用这种计俩,故意让帝国有限的正规军在不同战场之间,被迫来回奔波,最后瓦解溃败。这个所谓“大明”,一看就是蒙古人扶持的傀儡政权,他们的计谋,肯定也差不多。因此,他不是不关注布拉格和波西米亚,而是必须解决这边更大的问题,才能回去。

    不过,他也不会放弃臣民。哈布斯堡家族的阿尔布雷西特一直是他忠实的臣属,他会给奥地利方面写封信,要求阿尔布雷西特出兵,帮助布拉格人,甚至包括那些改邪归正、乐意转而服从他的胡斯派信徒。而在援军到达之前,布拉格人也得保护好自己。他们需要尽快从混乱中恢复过来,确立秩序,抵御敌

    人才行。

    这个时候,就不要太在乎钱了。他认为,布拉格人应该尽快和意大利人达成协议,要好好和佣兵们说清楚,告诉他们,抢劫只能图一时之快,而要是能和城市长久合作,就肯定不止这点收入了。

    意大利人很精明,肯定能理解这个意思——要是真的没有谈判欲望,他们早就直接冲进城抢了。毕竟,就算把市议会的老爷们全砍了,这钱也不会消失,凭什么不能绕过他们直接拿?还给大家留个判断、讨论的时间,反而说明他们很理性,就在准备有个长期生意呢。

    现在,暴乱农民才是大家共同的大敌,哪怕他们多要钱,也还是先给了,花钱消灾再说。等这一切都结束,再说怎么谈。

    在西吉斯蒙德看来,虽然还是没法确定那边的情况,但是应付一会儿应该是够了。谁知道,昨天傍晚又有消息,说布拉格市议会坚决不乐意给钱,和佣兵们吵翻了。

    新市长哭诉说,意大利人打进了城,到处抢东西——而且连西吉斯蒙德在布拉格的行宫,都被这帮人给抢了!

    这个结果,让西吉斯蒙德气急败坏。他赶走了其他人,只留了几个亲信,在屋里大发雷霆,咆哮了半天才停下。

    也是因此,这边的其他情报,也就没能送进去给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