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三国:我汉室宗亲,夺天下气运 > 第三十二章 汝父要与我拜天地

三国:我汉室宗亲,夺天下气运 第三十二章 汝父要与我拜天地

    刘和说:“先生不必自责,此人之常情,试问何人饮酒没吐过?先生稍等,容我去去就回。”

    他也如厕了一回。

    返回后,明显感觉蔡邕对自己亲近许多。

    男人之间就是这样,一起喝酒泡澡撒尿打屁,桑拿大保健,关系就容易拉近。

    两人说着话,不知不觉就拉起了手,古代男人拉手也是彼此信任的表现。

    蔡邕也是喝了点酒,口吐肺腑之言,“子玉,汝是知我的,想我一生清高洁身自好,上书直言时弊被放逐而远避江海,此番应征进京实属无奈,唉——”

    “先生是担心董司空吧。”

    “董卓边地武夫,狂暴凶虐,征辟天下名士岂会安着好心,只怕稍有不慎,就会身死名裂。”

    世人都知董卓强征蔡邕入朝为官,并以夷其三族做要挟,蔡邕不得不从。

    从这点上看,董卓根本是不按牌理出牌的人,为达目的没有底限。这让很多人看走眼。

    当初蔡邕无论如何清高如何痛贬朝政,但朝廷各方势力对他的打压排挤也仅限于放逐,他还能远避江海,靠着朋友的帮助继续过着大名士的生活。

    没想到董卓不讲规矩,敢不来就宰了你,一下搅乱一潭池水,就问怕不怕?

    刘和安慰蔡邕道:“我以为先生倒是不必担心董卓,彼为笼络世家名士,肯定要对先生大加重用,只需虚与委蛇,妥善周旋为国做事就好。反倒是袁隗、王允这般的世家名流,未见能容。”

    蔡邕心中稍安,只要不做违背良心祸害朝廷的事儿,在哪儿做官都行,何况我食用的汉之俸禄,与董卓无关。董卓只是窃权的武夫而已。

    至于刘和说的袁隗、王允,蔡邕根本没往心里去。

    刘和就是给他提个醒,董卓想坐稳权臣之位,肯定会大肆笼络当朝名士,尤其是象蔡邕这样的在野名流,只要董卓还没发疯,基本没事。

    反倒是世家名门彼此间的排挤倾轧,让人防不胜防。同行是冤家么。

    两人越聊越热络,仗着酒劲儿,蔡邕也放下名士的矜持架子,与刘和敞开心扉畅所欲言,颇有相见恨晚一见倾心引为知己的意味。

    正好走到庭院中一片桃林之中,时下初冬季节,树叶都已落光,只剩下光秃秃树枝。

    蔡邕兴致不减,与刘和论起年龄。

    “吾阳嘉元年出生,现年五十七,汝熹平元年生人,今年十七,吾虚长汝几岁,日后也不用以师称我。汝学识渊博深邃,吾岂敢以先生自居,实羞煞人也。不如从今以后,你我兄弟相称。等唤昭姬过来,让她认你这个叔叔。”

    “等等……”刘和的脸当时就就黑了,不是这老头怎么回事,什么叫虚长几岁,大四十岁好么,再大几岁,叫爷爷都够了。

    吾废了九牛二虎之力要跟你叫老丈人,你却要和我桃园结义。

    这不坑人么。

    “来来来,子玉贤弟,不如在这桃园里撮土为香……”

    这蔡邕撒起酒疯也很吓人,拉着刘和不放。

    正好蔡昭姬从回廊那边急匆匆过来,“阿翁,中郎将派人找汝和侍中呢,汝等在此作甚?”

    刘和抓住救命稻草一样,“昭姬快来,汝父要和我拜天地呢。”

    蔡昭姬气得变色,“阿翁,早劝汝莫要贪杯多饮,这成何体统。”

    馋了蔡邕便往回走。

    蔡大名士兴致很高,一边走一边说:“莫要拉我,乃翁今日与子玉贤弟一见如故,畅所欲言岂不快哉,昭姬,汝快来拜见叔叔。”

    蔡琰气鼓鼓地直瞪刘和。

    刘和一边擦汗一边跟着走,心里暗恨,几个菜喝成这样,假酒真是害死人啊。

    好容易回到宴席之上,有侍者过来搀扶蔡大学士重新入席。

    刘和连忙拉着蔡琰到一边,“昭姬,汝听我解释……”

    蔡琰咬牙道:“刘子玉,与阿翁称兄道弟,汝本事好大,如此所为又欲置我于何地,以后休来见我!”

    说完掉头走了。

    刘和脸色尴尬,心下抱怨蔡邕,这老头年纪不小,却也喝酒盖脸行事荒诞,这年月大名士都这样不羁的么。

    所谓名士风流,琴棋书画诗酒花,酒是媒介,必不可少。

    蔡邕这是老夫聊发少年狂了。

    牛辅今天也喝高了。

    原因无他,李傕、贾诩的归来,带回白波军四大天王胡才大好头颅一颗,还有柳家堡海量粮草辎重金银珠宝,以及上千颗白波贼的人头功劳。

    本来河东战败,牛辅这些日子茶饭不思,为如何向董卓交待而绞尽脑汁。

    现在李傕、贾诩以大功奉上,自己不但无过,而且有功了。

    至于说给刘和与李傕、贾诩报功,他没考虑过,大功独揽才过瘾,给他们指缝里漏点就算恩赐了。

    都是我牛中郎的麾下,以后能亏待你们吗。

    李傕很郁闷,眼看到嘴的一块肥肉被牛辅叼走,搁谁不心疼?可能怎么样,人家是董司空女婿,又是顶头上司,就问你敢惹?

    刘和很烦躁,老丈人要和你称兄道弟,就问你能怎么办,以后还敢和他喝酒?

    贾诩老神在在,“稚然兄、子玉贤弟不用烦忧,诩自有妙计令中郎将给吾等报功就是。”

    李傕大为惊讶,能从牛辅嘴上啃下肉来,贾文和神仙啊。

    刘和早在预料中,这事他若是办不了,就不是贾文和了。

    当天夜里,贾诩悄悄拜访了一位大师,就是牛辅最信任的巫师。

    估计是牛辅原生家庭的问题,他这人十分没有安全感,以至于非常迷信,找了一位在郡里颇有名望的巫师做参谋,凡事都要问卜打卦决断吉凶。

    贾诩拜访的就是这位大师,并且奉上百金和若干珠宝,以及柳家堡漂亮婢女一名,请他从中斡旋运作。

    第二天大师就当着牛辅的面烧裂了一块龟甲,大惊失色,煞有介事说,前途渺茫大凶之兆,恐有血光之灾。

    牛辅吓得直冒冷汗,这都从安邑跑回渑池了,还有大功在身,咋还有大凶之兆?

    巫师面色凝重地说,问题就出在这批功劳上。龟甲上说,贪天之功据之不吉。中郎将若想逢凶化吉,还是要把功劳让出去。

    牛辅说我明白,这乌龟壳就是让我做得别太绝户,吃相不要太难看。

    他当即招来贾诩,让他整理功劳簿,给李傕、贾诩、刘和等这些在前方浴血奋战的将士们上报功劳。

    贾诩拜谢,大赞牛辅有古之名将风采,体恤下属毫不贪功,真乃当世之周亚夫也。

    一番话说得牛辅也飘飘然起来。

    贾诩早有腹稿,再次斟酌后将功劳一一填写,主次分明,逻辑清晰,人人有份。

    然后命人快马加鞭前往雒阳上报给司空府。

    这边西凉军属于边防军兵种,是不能随便进入京师的,只能按照董卓指示屯扎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