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御九州 第265章 杨氏不党
酒喝到后半夜,杨培风单独对白宏交代道:“房梁上有两封信,你妥善收好,若有陆姓或江姓女子找来,便交给她。如若没有,就先搁置着,待令尊令堂百年后你觉得无所牵挂了,就带上信去虞国扶风城,交给姓陆的,可换你任何想要的东西。”
白宏神色沉重,绝不多问哪怕一句,干脆利落道:“好!”
就吃了顿饭的功夫,杨培风浑身竟已被汗水浸湿,再去沐浴更衣后,方才下楼取了长剑“寒露”,系在腰间。
此剑本为杨老太爷给他锻造的“韬光”,卖给江不庭后,损毁于沧渊。最后被江不庭捡回碎片重铸。
实话说,这剑根本比不上戒刀“听蝉”的一根毛。简直可用云泥之别来形容差距。但该怎么说呢?
杨培风喜欢。
管它什么乱七八糟有的没的,喜欢就够了。
“我这就走了,平日练剑不要懈怠,遇事不要强出头,乱世中要学会明哲保身。”他又对其一阵叮嘱。
此时天刚破晓,少年望着他渐渐远去的背影,就好像这几个月只是做的一场不真实的梦。
“老板,您保重……”
……
杨培风直奔沧渊,没去千金赌坊。
既然已经说好的事,就没必要再重复去说,不然难免叫人家觉得,自己轻贱了对方。
而且他能感觉的到,沈笠没有任何推诿。因为七房坪镇已经出现了不少陌生面孔。
这也是他迫切离开的原因之一,害怕殃及无辜。
从小镇西去沧渊,小百里路,他走走停停,直到又一个日落黄昏,才终于望见无边大海,以及零零散散的人影。
杨培风神色如常,缓缓走了过去,于一处小土坡上盘膝打坐,不多时,便有三五名壮汉走来,称呼他道:“杨掌柜,我家老爷凑了几条三四百料的船,另遣我等随行。只要您点头,随时都可以动身九幽。”
紧接着,另一名汉子抱拳道:“吾等皆是死士,只要您信得过我家老爷,便绝无走漏九幽绝密的可能。若去到九幽,吾等功成,自当领死。”
杨培风听到这里,不由得皱了皱眉,不知该说什么好。
想了想后,他认真道:“不要老把死字挂嘴边,我都放出消息了,九幽能有个什么绝密?若去了九幽,也不要死。再等等吧,我没有驾船掌舵的本事,后面还有劳各位照顾。”
“是!”众武夫齐齐应答。
这片沧渊,以及小镇周围很大一片势力范围内,只能有一个“老爷”,就是沈笠。
有必要且能够蓄养死士,沈笠绝不是一个普通的赌坊老板,其真实身份,只怕贵不可言。
杨培风心中隐有猜测,甚至在祁国庙堂,沈笠极有可能都有一把靠前的座椅。再不济,对方也是某位大人物的心腹爪牙。了不得!
他在这里虽算不上胡作非为,但沈笠从始至终可都由得自己的心意。开酒铺也好,开武馆也罢,全都畅通无阻。而且他还是敌国一公爵。
这份恩情,可不小了。
将来得还。
如果还有将来的话。
杨培风望着波澜壮阔的海面,思绪已经飘到了九霄云外……
这一坐,又是整整一夜。
附近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平日里鸟不拉屎的不毛之地,忽地风云变幻了。
他刚打了个哈欠,一抬眼,当即望见几张熟面孔向自己这边走来。
新殿的人。
“赵、王两位仁兄,阮眠姑娘,别来无恙啊。”
杨培风起身笑呵呵与他们打招呼。
赵琰满脸严肃,开门见山道:“你怎么搞的!不要命了?没看见这里这么多人虎视眈眈,你仍要一意孤行?”
加入新殿有什么不好,什么难题都能迎刃而解。至于这么执拗?
杨培风笑吟吟道:“若你们觉得这里乏味,不如随我去九幽走走?”
王文通道:“杨公谨慎些好,不晓得谁走漏了风声。总之现在局势对你而言,危机四伏。”
阮眠也从旁劝阻道:“事以密成,言以泄败的道理,小哥哥你不可不察啊。”
要去九幽,偷偷摸摸去就好。当年的智远禅师,不也孤身一人在沧渊漂泊了十数个年头才得以成事?你杨培风有地图,觉得危险,至多找几个人陪同。结果,现在闹的沸沸扬扬,又为哪般?
天宫在祁国倒台后,就好像没了定海神针,这片土地陷入了无休止的战乱。
原本此处,包括临近沧渊的地方,还算得上稳定,可称一句“世外桃源”。至少不见刀兵。
但好死不死,来了个混账东西叫杨培风!
大虞公爵、扶风杨氏之后、桐洲剑道新兴领军人物,太华殿及天宫的死仇,掌握关于某头大妖的绝密信息、以及通往九幽之地的方法。这些符号、象征,竟全部集齐在一个人身上。
这不是取乱之道,还是什么?
混乱则意味着不可控,不可控就代表了死亡。尸横遍野的死亡。
换言之,杨培风即是——灾祸。
世人大可作壁上观,但他们新殿,做不到。
念及此处,阮眠等人就一阵心力交瘁,不知如何是好。
杨培风轻轻叹了口气,目光环视四周各处,无可奈何道:“若有别的选择,我又何必如此?赵兄的提议固然很好,但却有悖杨氏祖训。我杨氏族人,不群不党,不得加入任何门派。”
赵琰吃了一惊道:“这是什么规矩?”
拉帮结派,自古以来就是安身立命、力争上游的不二法。
杨培风苦笑道:“我哪知道?”
杨氏不党,这在大虞是人尽皆知的事。
当然,也有人会说,杨老太爷当年在虞国权势滔天,怎么会没有党羽?张、卢、陆、颜谁不唯他马首是瞻?
那么这就是本末倒置了。
有党羽,和给别人充当党羽,并不是一回事。
如果新殿殿主换成他杨培风,那么就是可以谈的。只是这可能吗?
他杨培风,也没那个资格和实力。
也正是这条祖训,虽使杨氏数百年间在大虞的兴衰显得断断续续,但却使杨氏的“贵”,没有任何争议。
白宏神色沉重,绝不多问哪怕一句,干脆利落道:“好!”
就吃了顿饭的功夫,杨培风浑身竟已被汗水浸湿,再去沐浴更衣后,方才下楼取了长剑“寒露”,系在腰间。
此剑本为杨老太爷给他锻造的“韬光”,卖给江不庭后,损毁于沧渊。最后被江不庭捡回碎片重铸。
实话说,这剑根本比不上戒刀“听蝉”的一根毛。简直可用云泥之别来形容差距。但该怎么说呢?
杨培风喜欢。
管它什么乱七八糟有的没的,喜欢就够了。
“我这就走了,平日练剑不要懈怠,遇事不要强出头,乱世中要学会明哲保身。”他又对其一阵叮嘱。
此时天刚破晓,少年望着他渐渐远去的背影,就好像这几个月只是做的一场不真实的梦。
“老板,您保重……”
……
杨培风直奔沧渊,没去千金赌坊。
既然已经说好的事,就没必要再重复去说,不然难免叫人家觉得,自己轻贱了对方。
而且他能感觉的到,沈笠没有任何推诿。因为七房坪镇已经出现了不少陌生面孔。
这也是他迫切离开的原因之一,害怕殃及无辜。
从小镇西去沧渊,小百里路,他走走停停,直到又一个日落黄昏,才终于望见无边大海,以及零零散散的人影。
杨培风神色如常,缓缓走了过去,于一处小土坡上盘膝打坐,不多时,便有三五名壮汉走来,称呼他道:“杨掌柜,我家老爷凑了几条三四百料的船,另遣我等随行。只要您点头,随时都可以动身九幽。”
紧接着,另一名汉子抱拳道:“吾等皆是死士,只要您信得过我家老爷,便绝无走漏九幽绝密的可能。若去到九幽,吾等功成,自当领死。”
杨培风听到这里,不由得皱了皱眉,不知该说什么好。
想了想后,他认真道:“不要老把死字挂嘴边,我都放出消息了,九幽能有个什么绝密?若去了九幽,也不要死。再等等吧,我没有驾船掌舵的本事,后面还有劳各位照顾。”
“是!”众武夫齐齐应答。
这片沧渊,以及小镇周围很大一片势力范围内,只能有一个“老爷”,就是沈笠。
有必要且能够蓄养死士,沈笠绝不是一个普通的赌坊老板,其真实身份,只怕贵不可言。
杨培风心中隐有猜测,甚至在祁国庙堂,沈笠极有可能都有一把靠前的座椅。再不济,对方也是某位大人物的心腹爪牙。了不得!
他在这里虽算不上胡作非为,但沈笠从始至终可都由得自己的心意。开酒铺也好,开武馆也罢,全都畅通无阻。而且他还是敌国一公爵。
这份恩情,可不小了。
将来得还。
如果还有将来的话。
杨培风望着波澜壮阔的海面,思绪已经飘到了九霄云外……
这一坐,又是整整一夜。
附近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平日里鸟不拉屎的不毛之地,忽地风云变幻了。
他刚打了个哈欠,一抬眼,当即望见几张熟面孔向自己这边走来。
新殿的人。
“赵、王两位仁兄,阮眠姑娘,别来无恙啊。”
杨培风起身笑呵呵与他们打招呼。
赵琰满脸严肃,开门见山道:“你怎么搞的!不要命了?没看见这里这么多人虎视眈眈,你仍要一意孤行?”
加入新殿有什么不好,什么难题都能迎刃而解。至于这么执拗?
杨培风笑吟吟道:“若你们觉得这里乏味,不如随我去九幽走走?”
王文通道:“杨公谨慎些好,不晓得谁走漏了风声。总之现在局势对你而言,危机四伏。”
阮眠也从旁劝阻道:“事以密成,言以泄败的道理,小哥哥你不可不察啊。”
要去九幽,偷偷摸摸去就好。当年的智远禅师,不也孤身一人在沧渊漂泊了十数个年头才得以成事?你杨培风有地图,觉得危险,至多找几个人陪同。结果,现在闹的沸沸扬扬,又为哪般?
天宫在祁国倒台后,就好像没了定海神针,这片土地陷入了无休止的战乱。
原本此处,包括临近沧渊的地方,还算得上稳定,可称一句“世外桃源”。至少不见刀兵。
但好死不死,来了个混账东西叫杨培风!
大虞公爵、扶风杨氏之后、桐洲剑道新兴领军人物,太华殿及天宫的死仇,掌握关于某头大妖的绝密信息、以及通往九幽之地的方法。这些符号、象征,竟全部集齐在一个人身上。
这不是取乱之道,还是什么?
混乱则意味着不可控,不可控就代表了死亡。尸横遍野的死亡。
换言之,杨培风即是——灾祸。
世人大可作壁上观,但他们新殿,做不到。
念及此处,阮眠等人就一阵心力交瘁,不知如何是好。
杨培风轻轻叹了口气,目光环视四周各处,无可奈何道:“若有别的选择,我又何必如此?赵兄的提议固然很好,但却有悖杨氏祖训。我杨氏族人,不群不党,不得加入任何门派。”
赵琰吃了一惊道:“这是什么规矩?”
拉帮结派,自古以来就是安身立命、力争上游的不二法。
杨培风苦笑道:“我哪知道?”
杨氏不党,这在大虞是人尽皆知的事。
当然,也有人会说,杨老太爷当年在虞国权势滔天,怎么会没有党羽?张、卢、陆、颜谁不唯他马首是瞻?
那么这就是本末倒置了。
有党羽,和给别人充当党羽,并不是一回事。
如果新殿殿主换成他杨培风,那么就是可以谈的。只是这可能吗?
他杨培风,也没那个资格和实力。
也正是这条祖训,虽使杨氏数百年间在大虞的兴衰显得断断续续,但却使杨氏的“贵”,没有任何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