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当铺 第167章 ∶循环血契
热门推荐:
末世:全民觉醒,我是时空之王
穿成娇软拜金女,各路大佬沦陷了
复仇的刀哥
绝对死亡规则
名学密神:因为遇见你
我的平行世界文艺人生
穿书七零,闺蜜每天给我送物资!
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
女穿男:下乡娶妻后他赢麻了
我的手在抖。
不是因为冷,也不是因为痛——虽然掌心的伤口正汩汩地往外冒着血,温热的液体顺着指缝滑落,滴在铜钥上,发出轻微却清晰的“嗒、嗒”声,像某种古老钟摆的倒计时。而是因为我知道,一旦这血被钥匙吸尽,门后的世界,就再也回不去了。
我跪在门前,膝盖压着冰冷的青砖。这扇门,从我记事起就存在。它嵌在老宅最深处的墙里,漆黑如墨,没有门把手,也没有锁孔,只有一道蜿蜒如蛇形的裂痕,像一张闭合的嘴。小时候,奶奶说,那是“归门”,通向“不该回来的人”。她从不让我靠近,每逢初一十五,还会在门前烧一叠黄纸,口中念念有词。
那时我不懂,只觉得那门像活的一样,夜里常听见它“呼吸”——低沉、缓慢,仿佛有东西在门后沉睡。
如今我懂了。
铜钥是奶奶临终前塞进我手里的。她枯瘦的手攥着我的手腕,眼窝深陷,嘴唇发紫:“晚晚,若有一天门开了……你记住,血祭,才能关它。”
我当时以为她是病糊涂了。
可当林晓失踪的第七天,我在梦里看见她站在门后,浑身湿透,头发贴在脸上,嘴唇青紫,眼神空洞。她张嘴,却发不出声音,只是用手指着门缝,一遍又一遍地敲。
我醒了,冷汗浸透睡衣。而那扇门,正缓缓地……开了一条缝。
我知道,她被“它”带走了。
我不能等了。
我拔出随身的小刀——那是林晓去年送我的生日礼物,银色刀身刻着一朵小小的茉莉花。我盯着它,忽然笑了。多讽刺,用来守护的东西,最终却要用来割开自己的血肉。
刀刃划过掌心的瞬间,疼得我几乎咬破嘴唇。可我不能喊。喊了,会惊动楼里的邻居;惊动了,就会有人来;来了,就会看见这扇不该存在的门,听见门后传来的低语。
血,一滴一滴落下。
铜钥像是活了过来。它原本黯淡无光,锈迹斑斑,此刻却开始吸收我的血,发出幽幽的青光,像深海中的磷火。那光顺着钥匙的纹路蔓延,爬上门缝,门上的裂痕开始蠕动,如同苏醒的蛇。
“我承罪。”我嘶声说,声音沙哑得不像自己的,“放她走。”
话音落下,铜钥发出一声低鸣,像是回应,又像是哀悼。那声音不似金属,倒像某种古老生物的呜咽,在空荡的走廊里回荡,久久不散。
门外,忽然传来脚步声。
我猛地抬头。
林晓站在楼道尽头,穿着失踪那天的白色连衣裙,裙角还沾着泥。她眼神茫然,像是刚从一场漫长的梦中惊醒,脚步虚浮,仿佛踩在棉花上。她看了看四周,又低头看了看自己,嘴唇微动,似乎想说什么,却终究没出声。
她……回来了。
我几乎要哭出来。
可就在这时,门缝中的黑暗猛地一缩,像被什么力量强行拉扯。铜钥的光芒骤然暴涨,刺得我睁不开眼。耳边响起一阵低语,无数声音交织在一起,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它们齐声念着同一句话:
“午夜之典,永不终结。”
门,开始崩塌。
不是倒塌,而是“溶解”。漆黑的门板像墨汁滴入水中,缓缓化开,边缘卷曲、剥落,露出后面无尽的虚空。那虚空里没有光,没有声音,只有一种令人窒息的“存在感”,仿佛有无数双眼睛,在看不见的深处,冷冷地注视着我。
林晓似乎感觉到了什么,她突然抬头,望向门的方向。那一瞬,她的眼神清明了一瞬,嘴唇颤抖着,喊出我的名字:“晚晚……快跑!”
可已经晚了。
门彻底关闭的刹那,我听见一声轻响,像是锁扣合上。
我倒在门内,背靠着冰冷的墙,意识开始模糊。血流得太多,眼前发黑,耳边嗡鸣。我努力睁眼,想再看一眼林晓是否安全,可视线已经模糊成一片灰雾。
就在这时,一个身影出现在我面前。
黑袍人。
他不知何时出现的,全身裹在漆黑的长袍里,连脸都被兜帽遮住,只露出一截苍白的手。他蹲下,轻轻托起我的头,动作竟出奇地温柔。
然后,他拿起那把铜钥。
钥匙已经不再是锈迹斑斑的模样,它通体泛着暗红的光泽,像是浸透了血。他将钥匙缓缓插入我的心口——没有撕裂皮肤,没有鲜血喷涌,那钥匙竟像水溶于水一般,无声无息地没入我的胸膛。
我痛得蜷缩起来,却发不出声音。
他俯身,贴近我的耳边,声音轻得像风,却字字如钉,凿进我的灵魂:
“午夜之典,永不终结。下一个,已在路上。”
我猛地睁眼,想质问他“下一个是谁”,可喉咙像被什么堵住,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他的脸在兜帽下模糊不清,可我却“看见”了——那不是一张人脸,而是一面镜子,镜中映出的,是我自己的脸,苍白、扭曲,眼中满是恐惧。
然后,我彻底失去了意识。
再醒来时,我躺在医院的病床上。阳光透过窗帘洒进来,护士说我是被邻居发现的,昏倒在老宅的走廊里,手掌有割伤,但不算严重。
“你运气好,”护士笑着说,“再晚点送医,可能就感染了。”
我点点头,没说话。
床头柜上放着我的包,小刀还在,铜钥却不见了。
我问护士有没有看到一把旧钥匙,她摇头。
我也不再问。
出院那天,我回到老宅。门已经不见了。那面墙完好如初,灰白的墙皮,连裂痕都没有。仿佛一切,都只是我的幻觉。
可我知道不是。
夜里,我坐在客厅,听着老式挂钟的滴答声。十二点整,钟声响起。
我忽然听见,墙里传来一声极轻的“嗒”。
像血滴在金属上的声音。
我猛地起身,冲向那面墙。手指颤抖着抚过墙面,光滑冰冷,什么也没有。
可就在我转身的瞬间,眼角余光瞥见——墙角的阴影里,静静躺着一把铜钥。
它通体暗红,像刚从血里捞出来。
我蹲下,想捡起它。
可手指还没碰到,钥匙忽然微微颤动,仿佛在回应某种召唤。
远处,传来脚步声。
很轻,很慢,像是有人穿着湿漉漉的鞋,在楼道里走。
我屏住呼吸。
脚步声停在门外。
接着,是轻轻的敲门声。
三下。
和林晓失踪那天,我梦里听见的一模一样。
我死死盯着门,冷汗顺着脊背滑下。
门外,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轻柔,却带着说不出的诡异:
“晚晚……开门,是我。”
是林晓。
可我知道,不是她。
真正的林晓,已经回来了。那天在楼道里,她的眼神清明,她喊了我的名字,她让我快跑。
而现在这个……是“它”在模仿。
我后退,直到背抵住那面墙——那扇曾经存在的门的位置。
铜钥还在地上,幽幽地闪着光。
我忽然明白了黑袍人的话。
“午夜之典,永不终结。”
不是结束,而是循环。
血祭封门,门封血祭。每一次,都需要一个“承罪者”。上一个是奶奶,再上一个是曾祖母……而现在,是我。
可“下一个,已在路上。”
是谁?是门外这个“林晓”?还是……某个还不知情的女孩,正走在通往老宅的路上?
我捡起铜钥,紧紧攥在手中。
血,已经开始从掌心渗出。
这一次,我不会再让任何人替我进去。
门若再开,血,就由我来祭。
不是因为冷,也不是因为痛——虽然掌心的伤口正汩汩地往外冒着血,温热的液体顺着指缝滑落,滴在铜钥上,发出轻微却清晰的“嗒、嗒”声,像某种古老钟摆的倒计时。而是因为我知道,一旦这血被钥匙吸尽,门后的世界,就再也回不去了。
我跪在门前,膝盖压着冰冷的青砖。这扇门,从我记事起就存在。它嵌在老宅最深处的墙里,漆黑如墨,没有门把手,也没有锁孔,只有一道蜿蜒如蛇形的裂痕,像一张闭合的嘴。小时候,奶奶说,那是“归门”,通向“不该回来的人”。她从不让我靠近,每逢初一十五,还会在门前烧一叠黄纸,口中念念有词。
那时我不懂,只觉得那门像活的一样,夜里常听见它“呼吸”——低沉、缓慢,仿佛有东西在门后沉睡。
如今我懂了。
铜钥是奶奶临终前塞进我手里的。她枯瘦的手攥着我的手腕,眼窝深陷,嘴唇发紫:“晚晚,若有一天门开了……你记住,血祭,才能关它。”
我当时以为她是病糊涂了。
可当林晓失踪的第七天,我在梦里看见她站在门后,浑身湿透,头发贴在脸上,嘴唇青紫,眼神空洞。她张嘴,却发不出声音,只是用手指着门缝,一遍又一遍地敲。
我醒了,冷汗浸透睡衣。而那扇门,正缓缓地……开了一条缝。
我知道,她被“它”带走了。
我不能等了。
我拔出随身的小刀——那是林晓去年送我的生日礼物,银色刀身刻着一朵小小的茉莉花。我盯着它,忽然笑了。多讽刺,用来守护的东西,最终却要用来割开自己的血肉。
刀刃划过掌心的瞬间,疼得我几乎咬破嘴唇。可我不能喊。喊了,会惊动楼里的邻居;惊动了,就会有人来;来了,就会看见这扇不该存在的门,听见门后传来的低语。
血,一滴一滴落下。
铜钥像是活了过来。它原本黯淡无光,锈迹斑斑,此刻却开始吸收我的血,发出幽幽的青光,像深海中的磷火。那光顺着钥匙的纹路蔓延,爬上门缝,门上的裂痕开始蠕动,如同苏醒的蛇。
“我承罪。”我嘶声说,声音沙哑得不像自己的,“放她走。”
话音落下,铜钥发出一声低鸣,像是回应,又像是哀悼。那声音不似金属,倒像某种古老生物的呜咽,在空荡的走廊里回荡,久久不散。
门外,忽然传来脚步声。
我猛地抬头。
林晓站在楼道尽头,穿着失踪那天的白色连衣裙,裙角还沾着泥。她眼神茫然,像是刚从一场漫长的梦中惊醒,脚步虚浮,仿佛踩在棉花上。她看了看四周,又低头看了看自己,嘴唇微动,似乎想说什么,却终究没出声。
她……回来了。
我几乎要哭出来。
可就在这时,门缝中的黑暗猛地一缩,像被什么力量强行拉扯。铜钥的光芒骤然暴涨,刺得我睁不开眼。耳边响起一阵低语,无数声音交织在一起,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它们齐声念着同一句话:
“午夜之典,永不终结。”
门,开始崩塌。
不是倒塌,而是“溶解”。漆黑的门板像墨汁滴入水中,缓缓化开,边缘卷曲、剥落,露出后面无尽的虚空。那虚空里没有光,没有声音,只有一种令人窒息的“存在感”,仿佛有无数双眼睛,在看不见的深处,冷冷地注视着我。
林晓似乎感觉到了什么,她突然抬头,望向门的方向。那一瞬,她的眼神清明了一瞬,嘴唇颤抖着,喊出我的名字:“晚晚……快跑!”
可已经晚了。
门彻底关闭的刹那,我听见一声轻响,像是锁扣合上。
我倒在门内,背靠着冰冷的墙,意识开始模糊。血流得太多,眼前发黑,耳边嗡鸣。我努力睁眼,想再看一眼林晓是否安全,可视线已经模糊成一片灰雾。
就在这时,一个身影出现在我面前。
黑袍人。
他不知何时出现的,全身裹在漆黑的长袍里,连脸都被兜帽遮住,只露出一截苍白的手。他蹲下,轻轻托起我的头,动作竟出奇地温柔。
然后,他拿起那把铜钥。
钥匙已经不再是锈迹斑斑的模样,它通体泛着暗红的光泽,像是浸透了血。他将钥匙缓缓插入我的心口——没有撕裂皮肤,没有鲜血喷涌,那钥匙竟像水溶于水一般,无声无息地没入我的胸膛。
我痛得蜷缩起来,却发不出声音。
他俯身,贴近我的耳边,声音轻得像风,却字字如钉,凿进我的灵魂:
“午夜之典,永不终结。下一个,已在路上。”
我猛地睁眼,想质问他“下一个是谁”,可喉咙像被什么堵住,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他的脸在兜帽下模糊不清,可我却“看见”了——那不是一张人脸,而是一面镜子,镜中映出的,是我自己的脸,苍白、扭曲,眼中满是恐惧。
然后,我彻底失去了意识。
再醒来时,我躺在医院的病床上。阳光透过窗帘洒进来,护士说我是被邻居发现的,昏倒在老宅的走廊里,手掌有割伤,但不算严重。
“你运气好,”护士笑着说,“再晚点送医,可能就感染了。”
我点点头,没说话。
床头柜上放着我的包,小刀还在,铜钥却不见了。
我问护士有没有看到一把旧钥匙,她摇头。
我也不再问。
出院那天,我回到老宅。门已经不见了。那面墙完好如初,灰白的墙皮,连裂痕都没有。仿佛一切,都只是我的幻觉。
可我知道不是。
夜里,我坐在客厅,听着老式挂钟的滴答声。十二点整,钟声响起。
我忽然听见,墙里传来一声极轻的“嗒”。
像血滴在金属上的声音。
我猛地起身,冲向那面墙。手指颤抖着抚过墙面,光滑冰冷,什么也没有。
可就在我转身的瞬间,眼角余光瞥见——墙角的阴影里,静静躺着一把铜钥。
它通体暗红,像刚从血里捞出来。
我蹲下,想捡起它。
可手指还没碰到,钥匙忽然微微颤动,仿佛在回应某种召唤。
远处,传来脚步声。
很轻,很慢,像是有人穿着湿漉漉的鞋,在楼道里走。
我屏住呼吸。
脚步声停在门外。
接着,是轻轻的敲门声。
三下。
和林晓失踪那天,我梦里听见的一模一样。
我死死盯着门,冷汗顺着脊背滑下。
门外,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轻柔,却带着说不出的诡异:
“晚晚……开门,是我。”
是林晓。
可我知道,不是她。
真正的林晓,已经回来了。那天在楼道里,她的眼神清明,她喊了我的名字,她让我快跑。
而现在这个……是“它”在模仿。
我后退,直到背抵住那面墙——那扇曾经存在的门的位置。
铜钥还在地上,幽幽地闪着光。
我忽然明白了黑袍人的话。
“午夜之典,永不终结。”
不是结束,而是循环。
血祭封门,门封血祭。每一次,都需要一个“承罪者”。上一个是奶奶,再上一个是曾祖母……而现在,是我。
可“下一个,已在路上。”
是谁?是门外这个“林晓”?还是……某个还不知情的女孩,正走在通往老宅的路上?
我捡起铜钥,紧紧攥在手中。
血,已经开始从掌心渗出。
这一次,我不会再让任何人替我进去。
门若再开,血,就由我来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