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神秘巨商 第334章 粮行劫波(上)
京都,王百万府邸书房内。昔日指点江山的从容早已消失殆尽,这位王家家主眉宇间锁着化不开的愁云惨雾,与月余前志得意满囤粮时的意气风发判若两人。
“一百万石…一百万石啊!”王百万的手指重重敲在紫檀书案上,发出沉闷的声响,“这些时日,才堪堪脱手不足十万石!还是蚀着血本贱卖的!如今那‘汇通粮栈’竟挂出四百文一石的价码专收陈粮,这…这简直是往绝路上逼!”
他声音嘶哑,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绝望。更令他心焦的是,已有小粮行沉不住气,挂出四百五十文的价牌,却依旧门可罗雀,无人问津。
侍立一旁的王明轩眉头紧锁:“父亲,您说此番粮价崩盘,幕后真是那…陛下的主意?”
“哼,那个乳臭未干的黄口小儿?”王百万从鼻子里发出一声嗤笑,满脸不屑,“他若有这等翻云覆雨的本事,大梁朝堂何至于今日光景?此等环环相扣、步步紧逼的杀局,背后必有高人指点!”他浑浊的老眼中闪烁着精光与恨意。
这个“高人”是谁?父子二人心中其实已盘旋多时。王明轩试探着开口:“父亲,您说…会不会是那太福祥的秦文?”
“秦文…”王百万低声咀嚼着这个名字,眼神愈发阴鸷,“老夫亦思虑过此子。然我王家与太福祥素无仇怨,即便白家与之有些龃龉,也犯不着如此倾轧我王家!”
他习惯性地将自身置于云端,视秦文这等新兴商贾如同蝼蚁,“此子不过仗着些许奇技淫巧,弄些雪晶糖、精制皮裘、新奇器皿哗众取宠罢了,何曾听闻他涉足粮行?这等翻江倒海的手笔,岂是他能为之?”语气中充满了世家大族根深蒂固的优越感与轻蔑。
王明轩却忧心忡忡:“可父亲,那大丰粮行行事诡谲,分明就是冲着粮市来的。还有那‘汇通’,也似凭空冒出,专噬陈粮…若说背后无人操盘,实难取信。即便不是秦文,也必与其脱不开干系。”
王百万沉默片刻,眼中戾气渐盛。他虽不愿承认被一个“小人物”算计至此,但理智告诉他,儿子所言非虚。
王家这艘巨舰,竟在这粮市暗礁上撞得头破血流,此等奇耻大辱,必须有人付出代价!他猛地一拍桌案,已然将秦文锁定为头号目标:“哼!即便真是他秦文,又能如何?真当我王家是泥捏的菩萨,任人揉搓不成?那大丰粮行,必是此獠爪牙!还有那‘汇通’,多半也脱不了干系!此仇不报,我王家颜面何存!”
“父亲,眼下该如何应对?”王明轩急问。
“你即刻带人去东城!”王百万眼中寒光一闪,“查清那大丰粮行租的是谁家的铺面!不管是谁,让他立刻给我把人轰走!一粒米也不许再卖!一个上不得台面的跳蚤,也敢坏我王家的大事!”
他顿了顿,提笔蘸墨,“我这就修书与李家、白家。唇亡齿寒,秦文今日能算计粮市,明日就能动他们的根基!三家联手,不信摁不死他!还有这江南涌来的新粮,也得想法子断了它的路!”
“是,父亲!孩儿这就去办!”王明轩领命,匆匆而去。
东城,大丰粮行。门前依旧排着蜿蜒的长龙,百姓们翘首以盼,等待着购买那质优价廉的新粮——稻谷、小麦、粟米、高粱,琳琅满目,敞开供应。
掌柜申怀玉站在略显空荡的后仓门口,看着仅存的几垛粮食,长长舒了一口气。粮行的租约今日便到期,所余存粮也仅够支撑今日售卖。此件事了,他的使命便算圆满完成。紧绷多日的神经,终于可以稍作放松。
然而,这份轻松并未持续多久。粮行房东——一个身材微胖、面有愁苦之色的中年男子,带着几个粗壮的小厮,神色慌张地闯了进来。
“申…申掌柜!”房东抹了把额头的虚汗,声音发颤,“实在对不住!这铺子…铺子不能租给您了!您…您这就收拾收拾,赶紧搬走吧!”
申怀玉眉头一皱,沉声道:“王掌柜,这话从何说起?你我白纸黑字签的一月租契,今日方是期满。即便不续租,也需待今日闭市之后。此刻驱赶,是何道理?莫非想毁约不成?若如此,少不得要去顺天府衙说道说道!”他久历江湖,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
“申掌柜,您行行好,高抬贵手吧!”房东急得几乎哭出来,连连作揖,“不是小的要毁约,实在是…实在是身不由己啊!您就算告到府衙,这铺子…今日也非得关门不可!”他回头对身后小厮喝道:“还愣着作甚!赶紧动手,帮申掌柜…收摊!”
几个小厮闻言便要上前。
“我看谁敢!”申怀玉厉喝一声,眼中寒芒乍现。他早年落草为寇的经历,此刻那股子悍勇之气勃然而发,“抄家伙!护住粮行!”
粮行里十来个伙计,多是申怀玉从秃鹰岭带出的老班底,闻言毫不迟疑。抄秤砣的、拎门闩的、抓板凳的、甚至有人顺手抄起角落里的顶门杠,呼啦一下便堵在门口,将房东和那几个小厮团团围住,个个横眉立目,杀气腾腾。那架势,绝非寻常商户伙计可比。
房东何曾见过这等阵仗,吓得腿一软,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涕泪横流:“申掌柜!申大爷!求求您了!您就饶了小的吧!不是小的要为难您,是…是王家!是丰裕号的王家啊!”
他再也顾不得许多,一股脑全倒了出来,“王家的二爷亲自发话了!说…说要是您这粮行今日午时前不关门歇业…我那…我那刚满三岁的小孙子,今晚就得…就得被挂到城墙上去示众啊!申掌柜,您行行好,可怜可怜我那孙儿吧…”他磕头如捣蒜,额头瞬间青紫一片。
申怀玉闻言,心头怒火升腾,却也瞬间明白了其中关窍。原来是王家!这京都的巨鳄终于露出了獠牙,竟用如此下作卑劣的手段!
他看了看眼前哭得几乎昏厥的房东,又扫了一眼所剩无几的存粮和外面翘首以盼的百姓,心中已有决断。
“起来吧,”申怀玉的声音缓和下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怜悯,“你早说实情,何至于此?罢了,王家势大,不为难你。关门!”
伙计们闻言,虽心有不甘,却也依言收起了家伙。
“谢申掌柜!谢申大爷!您的大恩大德,小的没齿难忘!”房东如蒙大赦,连连磕头道谢。
申怀玉不再理会他,转身走到粮行门口,对着排成长龙的百姓朗声道:“诸位街坊邻居!对不住了!今日的粮食,不卖了!大丰粮行,就此歇业!”
人群顿时一片哗然,议论纷纷。
申怀玉抬手压了压喧哗,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股悲愤之气:“非是我大丰粮行不想做这粮食买卖,实是有人容不得我们!方才大家也都听见了!是王家!就是那丰裕号东主王家!他们逼着房东来赶我们走!用人家三岁孙儿的性命相胁!这等行径,与强盗何异?”
他指向跪在地上尚未起身的房东,“可怜王掌柜,被逼得走投无路,只能来求我关门!我申怀玉虽是个粗人,却也做不出连累无辜稚子之事!”
他这番话,如同在滚油中泼下一瓢冷水,瞬间点燃了人群的怒火。王家!又是王家!囤粮抬价是他们,如今打压平价粮行还是他们!
申怀玉趁热打铁,指着后仓:“库里还剩下些粮食,本就不多。今日,我申怀玉做主,分文不取,送与诸位街坊!粮行里这些家什用具,有看得上的,也尽管拿去!权当是我大丰粮行,给诸位街坊邻居留个念想!至于这粮食生意…王家不让干了!王家容不下平价粮行啊!”
他字字句句,如同重锤,将“王家不让干了”的控诉,深深砸进在场每一个人的心里。
“王家不让干了!”
“王家容不下平价粮行!”
伙计们也齐声高喊,声浪震天。
“排队!排队!一人两斗!送完为止!”负责分粮的伙计大声吆喝。粮食白送的消息瞬间引爆了人群,争抢推搡在所难免,但在伙计们的竭力维持下,总算排起了长龙。每一份粮食送出,申怀玉或伙计们都会大声重复一句:“王家不让干了!拿着吧!”这简单的话语,如同种子般,随着免费的粮食,深深植入了京都百姓的心田。
粮行内的物什很快被哄抢一空。当最后一份粮食送出,昔日喧闹的大丰粮行只剩下一座空荡荡的铺面。申怀玉最后看了一眼这曾短暂搅动风云的地方,带着伙计们,在无数百姓复杂目光的注视下,悄然消失在东城街巷的尽头。然而,“王家不让干了”的控诉与愤怒,却如同无形的风暴,开始在京都底层悄然酝酿、扩散。
“一百万石…一百万石啊!”王百万的手指重重敲在紫檀书案上,发出沉闷的声响,“这些时日,才堪堪脱手不足十万石!还是蚀着血本贱卖的!如今那‘汇通粮栈’竟挂出四百文一石的价码专收陈粮,这…这简直是往绝路上逼!”
他声音嘶哑,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绝望。更令他心焦的是,已有小粮行沉不住气,挂出四百五十文的价牌,却依旧门可罗雀,无人问津。
侍立一旁的王明轩眉头紧锁:“父亲,您说此番粮价崩盘,幕后真是那…陛下的主意?”
“哼,那个乳臭未干的黄口小儿?”王百万从鼻子里发出一声嗤笑,满脸不屑,“他若有这等翻云覆雨的本事,大梁朝堂何至于今日光景?此等环环相扣、步步紧逼的杀局,背后必有高人指点!”他浑浊的老眼中闪烁着精光与恨意。
这个“高人”是谁?父子二人心中其实已盘旋多时。王明轩试探着开口:“父亲,您说…会不会是那太福祥的秦文?”
“秦文…”王百万低声咀嚼着这个名字,眼神愈发阴鸷,“老夫亦思虑过此子。然我王家与太福祥素无仇怨,即便白家与之有些龃龉,也犯不着如此倾轧我王家!”
他习惯性地将自身置于云端,视秦文这等新兴商贾如同蝼蚁,“此子不过仗着些许奇技淫巧,弄些雪晶糖、精制皮裘、新奇器皿哗众取宠罢了,何曾听闻他涉足粮行?这等翻江倒海的手笔,岂是他能为之?”语气中充满了世家大族根深蒂固的优越感与轻蔑。
王明轩却忧心忡忡:“可父亲,那大丰粮行行事诡谲,分明就是冲着粮市来的。还有那‘汇通’,也似凭空冒出,专噬陈粮…若说背后无人操盘,实难取信。即便不是秦文,也必与其脱不开干系。”
王百万沉默片刻,眼中戾气渐盛。他虽不愿承认被一个“小人物”算计至此,但理智告诉他,儿子所言非虚。
王家这艘巨舰,竟在这粮市暗礁上撞得头破血流,此等奇耻大辱,必须有人付出代价!他猛地一拍桌案,已然将秦文锁定为头号目标:“哼!即便真是他秦文,又能如何?真当我王家是泥捏的菩萨,任人揉搓不成?那大丰粮行,必是此獠爪牙!还有那‘汇通’,多半也脱不了干系!此仇不报,我王家颜面何存!”
“父亲,眼下该如何应对?”王明轩急问。
“你即刻带人去东城!”王百万眼中寒光一闪,“查清那大丰粮行租的是谁家的铺面!不管是谁,让他立刻给我把人轰走!一粒米也不许再卖!一个上不得台面的跳蚤,也敢坏我王家的大事!”
他顿了顿,提笔蘸墨,“我这就修书与李家、白家。唇亡齿寒,秦文今日能算计粮市,明日就能动他们的根基!三家联手,不信摁不死他!还有这江南涌来的新粮,也得想法子断了它的路!”
“是,父亲!孩儿这就去办!”王明轩领命,匆匆而去。
东城,大丰粮行。门前依旧排着蜿蜒的长龙,百姓们翘首以盼,等待着购买那质优价廉的新粮——稻谷、小麦、粟米、高粱,琳琅满目,敞开供应。
掌柜申怀玉站在略显空荡的后仓门口,看着仅存的几垛粮食,长长舒了一口气。粮行的租约今日便到期,所余存粮也仅够支撑今日售卖。此件事了,他的使命便算圆满完成。紧绷多日的神经,终于可以稍作放松。
然而,这份轻松并未持续多久。粮行房东——一个身材微胖、面有愁苦之色的中年男子,带着几个粗壮的小厮,神色慌张地闯了进来。
“申…申掌柜!”房东抹了把额头的虚汗,声音发颤,“实在对不住!这铺子…铺子不能租给您了!您…您这就收拾收拾,赶紧搬走吧!”
申怀玉眉头一皱,沉声道:“王掌柜,这话从何说起?你我白纸黑字签的一月租契,今日方是期满。即便不续租,也需待今日闭市之后。此刻驱赶,是何道理?莫非想毁约不成?若如此,少不得要去顺天府衙说道说道!”他久历江湖,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
“申掌柜,您行行好,高抬贵手吧!”房东急得几乎哭出来,连连作揖,“不是小的要毁约,实在是…实在是身不由己啊!您就算告到府衙,这铺子…今日也非得关门不可!”他回头对身后小厮喝道:“还愣着作甚!赶紧动手,帮申掌柜…收摊!”
几个小厮闻言便要上前。
“我看谁敢!”申怀玉厉喝一声,眼中寒芒乍现。他早年落草为寇的经历,此刻那股子悍勇之气勃然而发,“抄家伙!护住粮行!”
粮行里十来个伙计,多是申怀玉从秃鹰岭带出的老班底,闻言毫不迟疑。抄秤砣的、拎门闩的、抓板凳的、甚至有人顺手抄起角落里的顶门杠,呼啦一下便堵在门口,将房东和那几个小厮团团围住,个个横眉立目,杀气腾腾。那架势,绝非寻常商户伙计可比。
房东何曾见过这等阵仗,吓得腿一软,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涕泪横流:“申掌柜!申大爷!求求您了!您就饶了小的吧!不是小的要为难您,是…是王家!是丰裕号的王家啊!”
他再也顾不得许多,一股脑全倒了出来,“王家的二爷亲自发话了!说…说要是您这粮行今日午时前不关门歇业…我那…我那刚满三岁的小孙子,今晚就得…就得被挂到城墙上去示众啊!申掌柜,您行行好,可怜可怜我那孙儿吧…”他磕头如捣蒜,额头瞬间青紫一片。
申怀玉闻言,心头怒火升腾,却也瞬间明白了其中关窍。原来是王家!这京都的巨鳄终于露出了獠牙,竟用如此下作卑劣的手段!
他看了看眼前哭得几乎昏厥的房东,又扫了一眼所剩无几的存粮和外面翘首以盼的百姓,心中已有决断。
“起来吧,”申怀玉的声音缓和下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怜悯,“你早说实情,何至于此?罢了,王家势大,不为难你。关门!”
伙计们闻言,虽心有不甘,却也依言收起了家伙。
“谢申掌柜!谢申大爷!您的大恩大德,小的没齿难忘!”房东如蒙大赦,连连磕头道谢。
申怀玉不再理会他,转身走到粮行门口,对着排成长龙的百姓朗声道:“诸位街坊邻居!对不住了!今日的粮食,不卖了!大丰粮行,就此歇业!”
人群顿时一片哗然,议论纷纷。
申怀玉抬手压了压喧哗,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股悲愤之气:“非是我大丰粮行不想做这粮食买卖,实是有人容不得我们!方才大家也都听见了!是王家!就是那丰裕号东主王家!他们逼着房东来赶我们走!用人家三岁孙儿的性命相胁!这等行径,与强盗何异?”
他指向跪在地上尚未起身的房东,“可怜王掌柜,被逼得走投无路,只能来求我关门!我申怀玉虽是个粗人,却也做不出连累无辜稚子之事!”
他这番话,如同在滚油中泼下一瓢冷水,瞬间点燃了人群的怒火。王家!又是王家!囤粮抬价是他们,如今打压平价粮行还是他们!
申怀玉趁热打铁,指着后仓:“库里还剩下些粮食,本就不多。今日,我申怀玉做主,分文不取,送与诸位街坊!粮行里这些家什用具,有看得上的,也尽管拿去!权当是我大丰粮行,给诸位街坊邻居留个念想!至于这粮食生意…王家不让干了!王家容不下平价粮行啊!”
他字字句句,如同重锤,将“王家不让干了”的控诉,深深砸进在场每一个人的心里。
“王家不让干了!”
“王家容不下平价粮行!”
伙计们也齐声高喊,声浪震天。
“排队!排队!一人两斗!送完为止!”负责分粮的伙计大声吆喝。粮食白送的消息瞬间引爆了人群,争抢推搡在所难免,但在伙计们的竭力维持下,总算排起了长龙。每一份粮食送出,申怀玉或伙计们都会大声重复一句:“王家不让干了!拿着吧!”这简单的话语,如同种子般,随着免费的粮食,深深植入了京都百姓的心田。
粮行内的物什很快被哄抢一空。当最后一份粮食送出,昔日喧闹的大丰粮行只剩下一座空荡荡的铺面。申怀玉最后看了一眼这曾短暂搅动风云的地方,带着伙计们,在无数百姓复杂目光的注视下,悄然消失在东城街巷的尽头。然而,“王家不让干了”的控诉与愤怒,却如同无形的风暴,开始在京都底层悄然酝酿、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