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神秘巨商 第337章 狼烟商劫
京都王家,深宅大院。
王百万斜倚在铺着白虎皮的酸枝木榻上,掌心盘着两颗油亮的文玩核桃,发出沉闷的磕碰声。
他胞弟王二爷正焦躁地灌着茶,粗瓷茶盏被他捏得咯咯作响。
“大哥,那姓徐的房主跑了!宅子悄没声息就换了主,官府那边备了案,新契书上写的名字——”王二爷猛地放下茶盏,茶水溅湿了紫檀桌面,“叫‘苟来追’!您听听,这名字,透着股子邪性,平地里冒出来似的!”
“苟来追……”王百万下意识复述,嘴角刚牵起一丝哂笑,那点弧度便瞬间冻结在脸上。
他猛地坐直身体,核桃的盘玩声戛然而止。狗来追?这不就是指着他们王家的大丰粮行骂“狗”来追撵吗!一股邪火“腾”地窜上顶门心,烧得他太阳穴突突直跳。
这哪里是买卖,分明是赤裸裸的挑衅,是当众扇他王家的脸面!若不回应,日后京都商界,谁还拿王家当回事?这口气若是咽下去,他王百万三个字怕是要被钉在耻辱柱上。
“人呢?跑哪儿去了?”王百万的声音像从牙缝里挤出来。
“邪门得很!”王二爷一拍大腿,“晌午去问,他家佣人还说主家去庙里给孩子祈福,求个平安。我当时还寻思,这是求菩萨保佑咱们高抬贵手?嘿,到了晚上人影都没了!四下打听,才有人瞧见他们一家老小午后就奔了码头!我第二日赶去,船工说那船顺风顺水,怕不是一宿就过了吴城!大哥,要不要派快船沿河追下去?定能……”
“追个屁!”王百万厉声打断胞弟这没脑子的主意,“跑了一天一夜,追上了又如何?这是冲我王家来的!定是那大丰粮行在背后捣鬼!”他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怒火,转向侍立一旁的长子王明轩,“李家、白家那边,眼下如何?”
王明轩躬身回禀,声音沉稳:“父亲,李家已撑不住,正以四百文一石的贱价抛售陈粮,可即便如此,门庭冷落,无人问津。白家……他们把库中积压的红糖原料尽数挪去了码头仓廪,看样子是铁了心要硬扛到底,赌一个转机。”他顿了顿,忧虑地看向窗外渐沉的暮色,“反观我王家,京都大半存粮尚堆在城外露天仓场,眼看秋雨将至……”
王百万沉默下来,屋内只剩下他粗重的呼吸声和文玩核桃无意识的轻微摩擦声。
死扛?熬到冬日,或许能将这些陈粮折价卖给北边的蛮族部落。可今年形势诡谲,蛮族还会像往年一样饥不择食地收下这些霉变的陈粮吗?若不行,便是血本无归。
另一个选择,便是捏着鼻子认栽,以四百文的吐血价卖给那神秘买家
。这一进一出,王家立时就要亏空六十万两雪花银!钱,王家亏得起。可这份屈辱,比割肉更疼!尤其想到那楚化杰小人得志,竟敢让王大童喝什么“洗脚茶”,这口恶气憋在胸口,几乎要将王百万生生闷死。
“这步步杀招,环环相扣……究竟是谁,要置我王家于死地?”王百万浑浊的老眼迸射出怨毒的光,脑海中不由自主地闪过秦文那张年轻却深不可测的脸。
他狠狠啐了一口,从牙缝里挤出那个刻毒的绰号:“跳蚤!”
“父亲,”王明轩上前一步,声音压得更低,带着一种务实者的冷静,“眼下情势,不如壮士断腕。先将城外露天那三十万石陈粮脱手,哪怕只卖四百文,总强过秋雨浇透,霉烂成一文不值的废物。余下的,我们仓廪尚能容纳,可徐徐图之。至于宋城那边……”他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或可……或可少量参杂在新粮之中,神不知鬼不觉地销掉。”
王百万闭上眼,指节捏得发白。良久,才从喉间发出一声疲惫的叹息:“容我再想想……再想想。”六十万两的亏空如巨石压顶,但更沉重的是那份被算计、被羞辱的滔天恨意。
几乎同时,白府深处一间弥漫着甜腻与霉腐混合气味的密室中。白明熙面色铁青,指尖拂过一块硕大的、边缘已被蛀蚀得坑坑洼洼的红糖块。
糖块上,密密麻麻的黑褐色蚂蚁仍在不知疲倦地穿梭搬运。价值一两银子一斤的上等糖料,如今成了蚁群的乐园!无论用熏、用扫、用油布层层包裹,这些无孔不入的小东西总能找到缝隙钻入,留下满目疮痍。
这批高价从南城商人手中盘下的近百万斤红糖,此刻成了烫手山芋,更是白明熙心头滴血的伤口。他哪里知道,这桩看似捡漏的买卖,正是秦文暗中穿针引线,那巨大的价差,早已悄无声息地流入了太福祥的钱袋。
“我要的人,找到了吗?”白明熙的声音干涩沙哑,带着压抑的狂躁。
一个身着夜行衣的身影如鬼魅般从阴影中浮现,垂首道:“回老爷,确有一个人,身怀绝技。只是……此人开价甚巨。”
“钱不是问题!”白明熙猛地转身,眼中燃起一丝希望的火苗,“只要能做出如太福祥那般雪白晶莹的‘霜糖’,他要多少,只管开口!”
“非是银钱,”黑衣人声音平板无波,“他要……三成干股。言道不仅带来秘法,更有整套精良器具。”
“三成股子?”白明熙瞳孔一缩,这胃口简直大得没边!然而,那如雪似霜、价比黄金的糖品景象瞬间压过了他的惊怒。
一丝阴鸷的冷笑爬上他的嘴角。股子?先应下又何妨!待那秘法到手,器具摸透,这偌大的白家,还由得他一个匠人说了算?“应了他!”白明熙斩钉截铁,“越快越好!我要看到他的霜糖,立刻!马上!”
“是!”黑衣人躬身,无声无息地退入暗门,消失不见。
太福祥糖坊内,气氛却有些异样的松弛。因原料暂时短缺,不少工匠得了闲,三三两两坐在院中晒太阳。副管事刘岐冒却是个闲不住的性子,他正带着个半大小子徒弟,在那些暂时停转的、造型奇特的制糖设备间穿梭。他手中拿着自制的炭笔和硬皮簿子,对着一个巨大的、布满铜管和阀门的木桶状器具仔细端详,口中念念有词:“……此处连接冷凝管,蒸汽上行,遇冷则凝……嗯,这尺寸比例是关键。”小徒弟则拿着把磨得发亮的黄铜卡尺,一丝不苟地测量着各个接口的孔径、管壁的厚度,将数据一一记录在簿子上。阳光透过高窗,将师徒俩专注的身影投在布满糖霜的地面上。
与此同时,京郊运河畔的汇通粮栈,却迎来了不速之客。
马蹄声如闷雷滚过地面,烟尘腾起。一队盔甲鲜明的骑兵旋风般卷来,粗暴地将粮栈团团围住,惊得排队售粮的小粮贩和衣衫褴褛的农人四散奔逃,箩筐扁担翻倒一地。
为首一名面皮黝黑、眼神凶悍的军官勒住马缰,居高临下,对着闻声赶来的杨青扬了扬手中一卷文书,随即漫不经心地塞回怀中,动作快得只让人看到一抹晃眼的朱砂印。
“奉令!此地码头、仓房及所有船只,即刻起由虎卫营征用!闲杂人等,速速退避!”军官的声音如同生铁摩擦,带着一股蛮横的煞气。
杨青心头一凛,面上却堆起商人惯有的圆滑笑容,拱手道:“这位将军辛苦。不知征用可有兵部勘合文书?按大梁律,军需征调,须有正式行文,补偿细则亦当明示,小的也好向主家交代……”他目光锐利,紧盯着军官那鼓囊囊的胸口。大梁军纪松弛,假借征调之名行敲诈勒索之实的事情,他并非没有耳闻。
那军官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随即被更深的蛮横取代。他猛地拔出腰间佩刀半寸,寒光刺眼,厉声道:“文书自然有!本将难道还会诓你不成?再敢啰唣,以延误军机论处!”他身后几个如狼似虎的兵痞早已按捺不住,挥着马鞭开始驱赶尚未完全散去的粮贩和粮栈伙计。
“军爷息怒!”杨青挺直了腰板,声音也沉了下来,不退反进,“非是小人啰唣,实在是职责所在!若无正式文书验明正身,小人如何知晓是哪位大人的钧令?这偌大产业,仓中存粮、码头船只,一旦征调,损失几何?事后这补偿,小人该向何处去讨要?将军总得给小人一个明明白白的章程!”他记着秦文的叮嘱,性命第一,但此刻,对方连张遮羞的纸都不肯亮,显然并非真正的“征用”。
“跟他废什么话!”旁边一个满脸横肉的副将早已不耐,狞笑一声,“我看这厮就是刁民!存心抗命!给我砸!让他知道知道,虎卫营的军令,是铁打的!”他猛地一夹马腹,战马嘶鸣着人立而起,碗口大的铁蹄直朝粮栈门口的秤杆踏去!
“退!快退开!”杨青脸色一变,厉声招呼身边的伙计。众人早有防备,闻声立刻向粮栈外开阔处急退。
然而那些兵痞的速度更快。铁蹄纷踏,刀鞘乱砸,如同虎入羊群。脆弱的木板仓房被粗暴地撞开、推倒,堆积的粮袋被划破,金黄的粟米、麦粒如瀑布般倾泻流淌。几个动作稍慢的伙计被撞翻在地,哀嚎着翻滚躲避。混乱中,不知谁丢下了一支点燃的火把。
干燥的木材、散落的粮粒、空气中弥漫的粉尘……火苗如同贪婪的舌头,舔舐上一切可及之物,瞬间爆燃!浓烟裹挟着烈焰冲天而起,橘红色的火光照亮了兵痞们狰狞狂笑的脸,也映照着远处无数贫民惊骇欲绝、面如土色的面容。
他们瑟缩在更远的角落,看着赖以换几个铜板的粮栈在烈焰中坍塌,眼中只剩下深入骨髓的恐惧和对这无常世道的茫然。
虎卫营的铁骑在滚滚浓烟和冲天火光中扬长而去,只留下一片狼藉的焦土和刺鼻的焦糊味,在深秋的运河畔弥漫,如同点燃了一场无声的狼烟。
王百万斜倚在铺着白虎皮的酸枝木榻上,掌心盘着两颗油亮的文玩核桃,发出沉闷的磕碰声。
他胞弟王二爷正焦躁地灌着茶,粗瓷茶盏被他捏得咯咯作响。
“大哥,那姓徐的房主跑了!宅子悄没声息就换了主,官府那边备了案,新契书上写的名字——”王二爷猛地放下茶盏,茶水溅湿了紫檀桌面,“叫‘苟来追’!您听听,这名字,透着股子邪性,平地里冒出来似的!”
“苟来追……”王百万下意识复述,嘴角刚牵起一丝哂笑,那点弧度便瞬间冻结在脸上。
他猛地坐直身体,核桃的盘玩声戛然而止。狗来追?这不就是指着他们王家的大丰粮行骂“狗”来追撵吗!一股邪火“腾”地窜上顶门心,烧得他太阳穴突突直跳。
这哪里是买卖,分明是赤裸裸的挑衅,是当众扇他王家的脸面!若不回应,日后京都商界,谁还拿王家当回事?这口气若是咽下去,他王百万三个字怕是要被钉在耻辱柱上。
“人呢?跑哪儿去了?”王百万的声音像从牙缝里挤出来。
“邪门得很!”王二爷一拍大腿,“晌午去问,他家佣人还说主家去庙里给孩子祈福,求个平安。我当时还寻思,这是求菩萨保佑咱们高抬贵手?嘿,到了晚上人影都没了!四下打听,才有人瞧见他们一家老小午后就奔了码头!我第二日赶去,船工说那船顺风顺水,怕不是一宿就过了吴城!大哥,要不要派快船沿河追下去?定能……”
“追个屁!”王百万厉声打断胞弟这没脑子的主意,“跑了一天一夜,追上了又如何?这是冲我王家来的!定是那大丰粮行在背后捣鬼!”他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怒火,转向侍立一旁的长子王明轩,“李家、白家那边,眼下如何?”
王明轩躬身回禀,声音沉稳:“父亲,李家已撑不住,正以四百文一石的贱价抛售陈粮,可即便如此,门庭冷落,无人问津。白家……他们把库中积压的红糖原料尽数挪去了码头仓廪,看样子是铁了心要硬扛到底,赌一个转机。”他顿了顿,忧虑地看向窗外渐沉的暮色,“反观我王家,京都大半存粮尚堆在城外露天仓场,眼看秋雨将至……”
王百万沉默下来,屋内只剩下他粗重的呼吸声和文玩核桃无意识的轻微摩擦声。
死扛?熬到冬日,或许能将这些陈粮折价卖给北边的蛮族部落。可今年形势诡谲,蛮族还会像往年一样饥不择食地收下这些霉变的陈粮吗?若不行,便是血本无归。
另一个选择,便是捏着鼻子认栽,以四百文的吐血价卖给那神秘买家
。这一进一出,王家立时就要亏空六十万两雪花银!钱,王家亏得起。可这份屈辱,比割肉更疼!尤其想到那楚化杰小人得志,竟敢让王大童喝什么“洗脚茶”,这口恶气憋在胸口,几乎要将王百万生生闷死。
“这步步杀招,环环相扣……究竟是谁,要置我王家于死地?”王百万浑浊的老眼迸射出怨毒的光,脑海中不由自主地闪过秦文那张年轻却深不可测的脸。
他狠狠啐了一口,从牙缝里挤出那个刻毒的绰号:“跳蚤!”
“父亲,”王明轩上前一步,声音压得更低,带着一种务实者的冷静,“眼下情势,不如壮士断腕。先将城外露天那三十万石陈粮脱手,哪怕只卖四百文,总强过秋雨浇透,霉烂成一文不值的废物。余下的,我们仓廪尚能容纳,可徐徐图之。至于宋城那边……”他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或可……或可少量参杂在新粮之中,神不知鬼不觉地销掉。”
王百万闭上眼,指节捏得发白。良久,才从喉间发出一声疲惫的叹息:“容我再想想……再想想。”六十万两的亏空如巨石压顶,但更沉重的是那份被算计、被羞辱的滔天恨意。
几乎同时,白府深处一间弥漫着甜腻与霉腐混合气味的密室中。白明熙面色铁青,指尖拂过一块硕大的、边缘已被蛀蚀得坑坑洼洼的红糖块。
糖块上,密密麻麻的黑褐色蚂蚁仍在不知疲倦地穿梭搬运。价值一两银子一斤的上等糖料,如今成了蚁群的乐园!无论用熏、用扫、用油布层层包裹,这些无孔不入的小东西总能找到缝隙钻入,留下满目疮痍。
这批高价从南城商人手中盘下的近百万斤红糖,此刻成了烫手山芋,更是白明熙心头滴血的伤口。他哪里知道,这桩看似捡漏的买卖,正是秦文暗中穿针引线,那巨大的价差,早已悄无声息地流入了太福祥的钱袋。
“我要的人,找到了吗?”白明熙的声音干涩沙哑,带着压抑的狂躁。
一个身着夜行衣的身影如鬼魅般从阴影中浮现,垂首道:“回老爷,确有一个人,身怀绝技。只是……此人开价甚巨。”
“钱不是问题!”白明熙猛地转身,眼中燃起一丝希望的火苗,“只要能做出如太福祥那般雪白晶莹的‘霜糖’,他要多少,只管开口!”
“非是银钱,”黑衣人声音平板无波,“他要……三成干股。言道不仅带来秘法,更有整套精良器具。”
“三成股子?”白明熙瞳孔一缩,这胃口简直大得没边!然而,那如雪似霜、价比黄金的糖品景象瞬间压过了他的惊怒。
一丝阴鸷的冷笑爬上他的嘴角。股子?先应下又何妨!待那秘法到手,器具摸透,这偌大的白家,还由得他一个匠人说了算?“应了他!”白明熙斩钉截铁,“越快越好!我要看到他的霜糖,立刻!马上!”
“是!”黑衣人躬身,无声无息地退入暗门,消失不见。
太福祥糖坊内,气氛却有些异样的松弛。因原料暂时短缺,不少工匠得了闲,三三两两坐在院中晒太阳。副管事刘岐冒却是个闲不住的性子,他正带着个半大小子徒弟,在那些暂时停转的、造型奇特的制糖设备间穿梭。他手中拿着自制的炭笔和硬皮簿子,对着一个巨大的、布满铜管和阀门的木桶状器具仔细端详,口中念念有词:“……此处连接冷凝管,蒸汽上行,遇冷则凝……嗯,这尺寸比例是关键。”小徒弟则拿着把磨得发亮的黄铜卡尺,一丝不苟地测量着各个接口的孔径、管壁的厚度,将数据一一记录在簿子上。阳光透过高窗,将师徒俩专注的身影投在布满糖霜的地面上。
与此同时,京郊运河畔的汇通粮栈,却迎来了不速之客。
马蹄声如闷雷滚过地面,烟尘腾起。一队盔甲鲜明的骑兵旋风般卷来,粗暴地将粮栈团团围住,惊得排队售粮的小粮贩和衣衫褴褛的农人四散奔逃,箩筐扁担翻倒一地。
为首一名面皮黝黑、眼神凶悍的军官勒住马缰,居高临下,对着闻声赶来的杨青扬了扬手中一卷文书,随即漫不经心地塞回怀中,动作快得只让人看到一抹晃眼的朱砂印。
“奉令!此地码头、仓房及所有船只,即刻起由虎卫营征用!闲杂人等,速速退避!”军官的声音如同生铁摩擦,带着一股蛮横的煞气。
杨青心头一凛,面上却堆起商人惯有的圆滑笑容,拱手道:“这位将军辛苦。不知征用可有兵部勘合文书?按大梁律,军需征调,须有正式行文,补偿细则亦当明示,小的也好向主家交代……”他目光锐利,紧盯着军官那鼓囊囊的胸口。大梁军纪松弛,假借征调之名行敲诈勒索之实的事情,他并非没有耳闻。
那军官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随即被更深的蛮横取代。他猛地拔出腰间佩刀半寸,寒光刺眼,厉声道:“文书自然有!本将难道还会诓你不成?再敢啰唣,以延误军机论处!”他身后几个如狼似虎的兵痞早已按捺不住,挥着马鞭开始驱赶尚未完全散去的粮贩和粮栈伙计。
“军爷息怒!”杨青挺直了腰板,声音也沉了下来,不退反进,“非是小人啰唣,实在是职责所在!若无正式文书验明正身,小人如何知晓是哪位大人的钧令?这偌大产业,仓中存粮、码头船只,一旦征调,损失几何?事后这补偿,小人该向何处去讨要?将军总得给小人一个明明白白的章程!”他记着秦文的叮嘱,性命第一,但此刻,对方连张遮羞的纸都不肯亮,显然并非真正的“征用”。
“跟他废什么话!”旁边一个满脸横肉的副将早已不耐,狞笑一声,“我看这厮就是刁民!存心抗命!给我砸!让他知道知道,虎卫营的军令,是铁打的!”他猛地一夹马腹,战马嘶鸣着人立而起,碗口大的铁蹄直朝粮栈门口的秤杆踏去!
“退!快退开!”杨青脸色一变,厉声招呼身边的伙计。众人早有防备,闻声立刻向粮栈外开阔处急退。
然而那些兵痞的速度更快。铁蹄纷踏,刀鞘乱砸,如同虎入羊群。脆弱的木板仓房被粗暴地撞开、推倒,堆积的粮袋被划破,金黄的粟米、麦粒如瀑布般倾泻流淌。几个动作稍慢的伙计被撞翻在地,哀嚎着翻滚躲避。混乱中,不知谁丢下了一支点燃的火把。
干燥的木材、散落的粮粒、空气中弥漫的粉尘……火苗如同贪婪的舌头,舔舐上一切可及之物,瞬间爆燃!浓烟裹挟着烈焰冲天而起,橘红色的火光照亮了兵痞们狰狞狂笑的脸,也映照着远处无数贫民惊骇欲绝、面如土色的面容。
他们瑟缩在更远的角落,看着赖以换几个铜板的粮栈在烈焰中坍塌,眼中只剩下深入骨髓的恐惧和对这无常世道的茫然。
虎卫营的铁骑在滚滚浓烟和冲天火光中扬长而去,只留下一片狼藉的焦土和刺鼻的焦糊味,在深秋的运河畔弥漫,如同点燃了一场无声的狼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