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封疆 第483章 小插曲
热门推荐:
全职超能觉醒:我的异能有点强
模板魔术师女明星都是我的充电宝
快穿之万人迷路人甲摆烂攻略指南
积道人
NBA:神级中锋,镇压小球时代
历史直播:开幕剧透老祖宗被气疯
家族除名第一天,奖励武神躯!
高武世界开厂,诡来了都得拧螺丝
警校刚毕业,疯狂破案,不当新人
松浦善卫门眼睛一亮:
“我们可以假借‘津田屋’的名义,声称仰慕天皇陛下威德,感念皇室维系日本国体之不易,愿捐赠巨资,用于修缮因年久失修而略显破败的御所宫殿或皇家寺院!这既符合商人‘祈福积德’的动机,又能解决天皇最实际的困难——缺钱修房子!而且修缮工程,必然需要与宫廷内侍和负责营造的官员打交道,这就是接触的机会!”
“妙!”
有马义次拍案叫绝。
“以‘修缮御所’为名,光明正大,投其所好!幕府就算知道,也难以公开阻止商人‘尊皇’的‘善举’。毕竟,维持天皇表面的体面,也是幕府统治合法性的需要。”
魏渊赞许地点点头:
“此计甚合我意。修缮名目极好。不过,仅仅捐钱还不够。”他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
“我们需要一个足够分量、且能在公卿中说得上话的‘引荐人’。”
他看向松浦善卫门:
“善卫门,你在京都商界人脉深厚。立刻去查访,哪位公卿大人最近手头最为拮据?哪位大纳言或中纳言家的府邸最需要翻新?或者,哪位皇族亲王喜好风雅,却苦于囊中羞涩?找到这个‘缺口’,用金砖把它砸开!让这位贵人,心甘情愿地为我们引荐负责御用营造或掌管禁里御料的关键人物!”
“明白!”
松浦善卫门眼中精光闪烁,立刻领会了魏渊的意思。用金钱开道,精准“援助”那些表面光鲜、内里窘迫的公卿贵族,利用他们的贪婪和困境,搭建通往御所的阶梯。
“记住。”
魏渊最后强调。
“动作要快,出手要大方,但姿态要谦卑。我们只是‘仰慕皇室’、‘略尽心意’的商人。真正的意图,要等到面见关键人物,甚至,有机会面呈‘捐赠意愿书’给某位能直达天听的内侍时,才能隐晦地透露。前提是,确保对方绝对被我们的‘诚意’打动,且有利可图!”
一条用黄金铺就、以修缮为名的秘密通道,在众人缜密的谋划中逐渐清晰起来。
京都棋局的第一步,已然落下。
大事议定,夜色已深。
京都的夜晚,褪去了白日的喧嚣,却点亮了另一种风情。魏渊决定稍作放松,也顺便亲自感受一下京都的脉搏。
“义次,善卫门,还有牛金,随我出去走走。”
魏渊换上更为舒适的服饰,对细川尚兴道:
“一起吧,见识见识京都的夜。”
细川尚兴有些意外,但还是默默跟上。一行人低调地离开了藤屋,融入京都的夜色。
他们的目的地是京都夜晚最繁华的区域——只园。
还未踏入四条通,便已感受到扑面而来的香风与弦音。街道两旁高悬的灯笼散发出柔和的光芒,照亮了精致町屋的格子窗。
空气中弥漫着高级香粉的幽香、酒香以及隐约的脂粉气。
一座座挂着“某某茶屋”灯笼的高级料亭前,停放着华美的驾笼(轿子)和牛车。
身着华丽振袖、梳着高岛田发髻的艺妓或舞妓(学徒),在侍女陪同下,踩着高高的木屐,迈着细碎的步伐匆匆而过,前往不同的茶屋表演。
三味线(三弦琴)和尺八(箫)的乐声、婉转的歌声、客人的谈笑声,从挂着竹帘的茶屋二楼隐隐传来,编织成只园独特的夜曲。
除了高级茶屋,只园一带也有热闹的夜市。
小摊贩们售卖着各种小吃。滋滋作响的御好烧(日式煎饼)、香气四溢的关东煮、晶莹剔透的水馒头。
还有表演木偶净琉璃(木偶戏)的棚子、占卜算命的摊位,吸引着各色人等驻足观看。
浪人武士在居酒屋门口大声谈笑,商贾们则聚在稍显安静的茶寮低声密谈。
沿着四条大桥走向鸭川,景象更为壮观。
初夏时节,鸭川沿岸的料亭纷纷搭建起“纳凉床”。平台上灯火通明,宾客如云,推杯换盏,欣赏着鸭川夜景和艺妓的表演。
河面上倒映着阑珊灯火,如同流动的星河。
魏渊几人漫步其间,感受着京都夜色的浮华与迷离。
牛金如同鱼儿入水,好奇地东张西望,买了几串团子分给大家。细川尚兴则显得有些拘谨,眼前这远离战火、醉生梦死的景象,与他被俘前的纨绔生活似乎并无不同,却又仿佛隔着一层难以言喻的疏离感。
有马义次一边警惕地留意着四周,一边和松浦善卫门低声交流着京都的见闻。
魏渊看似闲适,目光却如同鹰隼般扫视着周围。
他注意到,在一些阴暗的巷口,有目光阴冷的浪人抱臂而立;在高级料亭附近,有穿着朴素但步伐稳健、眼神锐利的人影在徘徊——那是幕府京都所司代麾下的“目明”(密探)或各藩的“留守居役”(驻京代表)的耳目。
只园的繁华之下,暗流涌动,杀机隐伏。
“好一个花团锦簇的京都。”
魏渊轻抿了一口路边买的清酒,低声自语,嘴角带着一丝玩味的笑意。
“只是不知这锦绣之下,藏着多少朽木,又埋着多少引线?”他心中对即将展开的“金元攻势”更加笃定。
在这个物欲横流、等级森严、又暗藏危机的古都,金钱,往往是最直接、也最致命的武器。
天皇御所那道看似高不可攀的门槛,他魏渊,定要用金砖将其砸开!
魏渊一行人在只园四条通的灯火阑珊处缓步而行,牛金正兴致勃勃地描述着刚看到的净琉璃表演,细川尚兴则被路边一家售卖精巧漆器的摊子吸引了目光。
突然,前方传来一阵喧哗和怒骂声,人群像受惊的鱼群般向两侧分开。
只见一个醉醺醺的浪人武士,脚步踉跄,正揪着一个中年男子的衣领,唾沫横飞地咆哮:
“混账东西!走路不长眼吗?撞坏了老子的刀,你赔得起吗?!”
那浪人衣衫破旧,腰间插着一把破刀鞘,显然是在借机讹诈。
被揪住的男子约莫四十岁上下,身材清瘦,穿着一件洗得发白、料子却依稀能看出是上等丝绸的直垂,那是只有公卿才穿的常服,只是袖口和衣摆处有些不易察觉的磨损。
他脸色苍白,带着一种长期营养不良的疲惫,但眉眼间却残留着难以磨灭的矜持与书卷气。
面对浪人的蛮横,他并未如普通町民般惊慌求饶,只是眉头紧锁,试图挣脱,声音带着压抑的怒意:
“分明是你自己撞上来的!放开!”
“嘿!还敢嘴硬?看你这穷酸样,定是哪个破落户的公卿吧?没了幕府老爷的施舍,连饭都吃不饱了,还敢在只园充大头?”
浪人显然认出了对方的身份,更加肆无忌惮地嘲讽,引来周围一些看客的哄笑。
他猛地一推搡,那公卿脚下不稳,向后踉跄几步,眼看就要摔倒。
就在这电光火石之间,一道身影插入两人之间!
是有马义次!他看似随意地一抬手,架住了浪人推搡的胳膊,同时脚下巧妙地一绊。
“哎哟!”
浪人只觉得一股无法抗拒的巨力传来,手臂剧痛,下盘不稳,整个人如同滚地葫芦般摔了出去,狼狈地滚在石板路上,溅了一身泥水。
他那把破刀也“哐当”一声掉在地上。
有马义次动作快如闪电,在浪人摔倒的同时,另一只手已稳稳扶住了即将跌倒的公卿,低声道:
“大人,小心。”
一切都发生在瞬间。
围观人群还没反应过来,冲突已经平息。
那浪人摔得七荤八素,又惊又怒地看着有马义次那平静却隐含杀气的眼神,以及魏渊身后那几名明显不好惹的“伙计”,顿时色厉内荏地骂了几句“走着瞧”,捡起破刀,灰溜溜地钻入人群跑了。
被扶住的公卿惊魂未定,整理了一下凌乱的衣襟,向有马义次和魏渊等人深深鞠躬:
“多谢诸位仗义援手!在下…感激不尽!”
他的礼节一丝不苟,带着公卿特有的优雅,但声音中难掩窘迫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苦涩。
就在这时,魏渊的目光落在了地上。
方才公卿被推搡时,一枚小小的、似乎是从他怀中掉出的物件,正躺在石板路的泥水里。那是一枚象牙质地的笏板顶端饰物,雕刻着极其精美的唐菱花!
唐菱花!魏渊心中一动。这是京都公卿世家三条家的家徽!
三条家世代担任“藏人头”等要职,是能接近天皇、掌管宫廷文书和部分禁里御料的核心公卿家族之一!
然而,眼前这位三条家的成员,却落魄到被浪人当街勒索欺凌的地步!
“举手之劳,不必客气。”
魏渊上前一步,姿态谦和,目光却精准地扫过对方衣襟上同样微不可查的唐菱花暗纹,印证了自己的判断。
他弯腰,亲自从泥水中拾起那枚象牙饰物,用干净的袖角仔细擦拭掉上面的污渍,双手奉还:
“大人的家徽,莫要遗失了。”
三条晴丰看到魏渊拾起并准确说出“家徽”二字,身体猛地一颤!
他接过那枚象征着家族昔日荣光的饰物,指尖微微发抖。
家徽蒙尘,跌落泥泞,这仿佛就是他,乃至整个三条家,甚至整个京都公卿阶层的缩影!
巨大的屈辱感和被看穿的窘迫涌上心头,他脸色由白转红,嘴唇翕动,一时竟说不出话来。
“我们可以假借‘津田屋’的名义,声称仰慕天皇陛下威德,感念皇室维系日本国体之不易,愿捐赠巨资,用于修缮因年久失修而略显破败的御所宫殿或皇家寺院!这既符合商人‘祈福积德’的动机,又能解决天皇最实际的困难——缺钱修房子!而且修缮工程,必然需要与宫廷内侍和负责营造的官员打交道,这就是接触的机会!”
“妙!”
有马义次拍案叫绝。
“以‘修缮御所’为名,光明正大,投其所好!幕府就算知道,也难以公开阻止商人‘尊皇’的‘善举’。毕竟,维持天皇表面的体面,也是幕府统治合法性的需要。”
魏渊赞许地点点头:
“此计甚合我意。修缮名目极好。不过,仅仅捐钱还不够。”他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
“我们需要一个足够分量、且能在公卿中说得上话的‘引荐人’。”
他看向松浦善卫门:
“善卫门,你在京都商界人脉深厚。立刻去查访,哪位公卿大人最近手头最为拮据?哪位大纳言或中纳言家的府邸最需要翻新?或者,哪位皇族亲王喜好风雅,却苦于囊中羞涩?找到这个‘缺口’,用金砖把它砸开!让这位贵人,心甘情愿地为我们引荐负责御用营造或掌管禁里御料的关键人物!”
“明白!”
松浦善卫门眼中精光闪烁,立刻领会了魏渊的意思。用金钱开道,精准“援助”那些表面光鲜、内里窘迫的公卿贵族,利用他们的贪婪和困境,搭建通往御所的阶梯。
“记住。”
魏渊最后强调。
“动作要快,出手要大方,但姿态要谦卑。我们只是‘仰慕皇室’、‘略尽心意’的商人。真正的意图,要等到面见关键人物,甚至,有机会面呈‘捐赠意愿书’给某位能直达天听的内侍时,才能隐晦地透露。前提是,确保对方绝对被我们的‘诚意’打动,且有利可图!”
一条用黄金铺就、以修缮为名的秘密通道,在众人缜密的谋划中逐渐清晰起来。
京都棋局的第一步,已然落下。
大事议定,夜色已深。
京都的夜晚,褪去了白日的喧嚣,却点亮了另一种风情。魏渊决定稍作放松,也顺便亲自感受一下京都的脉搏。
“义次,善卫门,还有牛金,随我出去走走。”
魏渊换上更为舒适的服饰,对细川尚兴道:
“一起吧,见识见识京都的夜。”
细川尚兴有些意外,但还是默默跟上。一行人低调地离开了藤屋,融入京都的夜色。
他们的目的地是京都夜晚最繁华的区域——只园。
还未踏入四条通,便已感受到扑面而来的香风与弦音。街道两旁高悬的灯笼散发出柔和的光芒,照亮了精致町屋的格子窗。
空气中弥漫着高级香粉的幽香、酒香以及隐约的脂粉气。
一座座挂着“某某茶屋”灯笼的高级料亭前,停放着华美的驾笼(轿子)和牛车。
身着华丽振袖、梳着高岛田发髻的艺妓或舞妓(学徒),在侍女陪同下,踩着高高的木屐,迈着细碎的步伐匆匆而过,前往不同的茶屋表演。
三味线(三弦琴)和尺八(箫)的乐声、婉转的歌声、客人的谈笑声,从挂着竹帘的茶屋二楼隐隐传来,编织成只园独特的夜曲。
除了高级茶屋,只园一带也有热闹的夜市。
小摊贩们售卖着各种小吃。滋滋作响的御好烧(日式煎饼)、香气四溢的关东煮、晶莹剔透的水馒头。
还有表演木偶净琉璃(木偶戏)的棚子、占卜算命的摊位,吸引着各色人等驻足观看。
浪人武士在居酒屋门口大声谈笑,商贾们则聚在稍显安静的茶寮低声密谈。
沿着四条大桥走向鸭川,景象更为壮观。
初夏时节,鸭川沿岸的料亭纷纷搭建起“纳凉床”。平台上灯火通明,宾客如云,推杯换盏,欣赏着鸭川夜景和艺妓的表演。
河面上倒映着阑珊灯火,如同流动的星河。
魏渊几人漫步其间,感受着京都夜色的浮华与迷离。
牛金如同鱼儿入水,好奇地东张西望,买了几串团子分给大家。细川尚兴则显得有些拘谨,眼前这远离战火、醉生梦死的景象,与他被俘前的纨绔生活似乎并无不同,却又仿佛隔着一层难以言喻的疏离感。
有马义次一边警惕地留意着四周,一边和松浦善卫门低声交流着京都的见闻。
魏渊看似闲适,目光却如同鹰隼般扫视着周围。
他注意到,在一些阴暗的巷口,有目光阴冷的浪人抱臂而立;在高级料亭附近,有穿着朴素但步伐稳健、眼神锐利的人影在徘徊——那是幕府京都所司代麾下的“目明”(密探)或各藩的“留守居役”(驻京代表)的耳目。
只园的繁华之下,暗流涌动,杀机隐伏。
“好一个花团锦簇的京都。”
魏渊轻抿了一口路边买的清酒,低声自语,嘴角带着一丝玩味的笑意。
“只是不知这锦绣之下,藏着多少朽木,又埋着多少引线?”他心中对即将展开的“金元攻势”更加笃定。
在这个物欲横流、等级森严、又暗藏危机的古都,金钱,往往是最直接、也最致命的武器。
天皇御所那道看似高不可攀的门槛,他魏渊,定要用金砖将其砸开!
魏渊一行人在只园四条通的灯火阑珊处缓步而行,牛金正兴致勃勃地描述着刚看到的净琉璃表演,细川尚兴则被路边一家售卖精巧漆器的摊子吸引了目光。
突然,前方传来一阵喧哗和怒骂声,人群像受惊的鱼群般向两侧分开。
只见一个醉醺醺的浪人武士,脚步踉跄,正揪着一个中年男子的衣领,唾沫横飞地咆哮:
“混账东西!走路不长眼吗?撞坏了老子的刀,你赔得起吗?!”
那浪人衣衫破旧,腰间插着一把破刀鞘,显然是在借机讹诈。
被揪住的男子约莫四十岁上下,身材清瘦,穿着一件洗得发白、料子却依稀能看出是上等丝绸的直垂,那是只有公卿才穿的常服,只是袖口和衣摆处有些不易察觉的磨损。
他脸色苍白,带着一种长期营养不良的疲惫,但眉眼间却残留着难以磨灭的矜持与书卷气。
面对浪人的蛮横,他并未如普通町民般惊慌求饶,只是眉头紧锁,试图挣脱,声音带着压抑的怒意:
“分明是你自己撞上来的!放开!”
“嘿!还敢嘴硬?看你这穷酸样,定是哪个破落户的公卿吧?没了幕府老爷的施舍,连饭都吃不饱了,还敢在只园充大头?”
浪人显然认出了对方的身份,更加肆无忌惮地嘲讽,引来周围一些看客的哄笑。
他猛地一推搡,那公卿脚下不稳,向后踉跄几步,眼看就要摔倒。
就在这电光火石之间,一道身影插入两人之间!
是有马义次!他看似随意地一抬手,架住了浪人推搡的胳膊,同时脚下巧妙地一绊。
“哎哟!”
浪人只觉得一股无法抗拒的巨力传来,手臂剧痛,下盘不稳,整个人如同滚地葫芦般摔了出去,狼狈地滚在石板路上,溅了一身泥水。
他那把破刀也“哐当”一声掉在地上。
有马义次动作快如闪电,在浪人摔倒的同时,另一只手已稳稳扶住了即将跌倒的公卿,低声道:
“大人,小心。”
一切都发生在瞬间。
围观人群还没反应过来,冲突已经平息。
那浪人摔得七荤八素,又惊又怒地看着有马义次那平静却隐含杀气的眼神,以及魏渊身后那几名明显不好惹的“伙计”,顿时色厉内荏地骂了几句“走着瞧”,捡起破刀,灰溜溜地钻入人群跑了。
被扶住的公卿惊魂未定,整理了一下凌乱的衣襟,向有马义次和魏渊等人深深鞠躬:
“多谢诸位仗义援手!在下…感激不尽!”
他的礼节一丝不苟,带着公卿特有的优雅,但声音中难掩窘迫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苦涩。
就在这时,魏渊的目光落在了地上。
方才公卿被推搡时,一枚小小的、似乎是从他怀中掉出的物件,正躺在石板路的泥水里。那是一枚象牙质地的笏板顶端饰物,雕刻着极其精美的唐菱花!
唐菱花!魏渊心中一动。这是京都公卿世家三条家的家徽!
三条家世代担任“藏人头”等要职,是能接近天皇、掌管宫廷文书和部分禁里御料的核心公卿家族之一!
然而,眼前这位三条家的成员,却落魄到被浪人当街勒索欺凌的地步!
“举手之劳,不必客气。”
魏渊上前一步,姿态谦和,目光却精准地扫过对方衣襟上同样微不可查的唐菱花暗纹,印证了自己的判断。
他弯腰,亲自从泥水中拾起那枚象牙饰物,用干净的袖角仔细擦拭掉上面的污渍,双手奉还:
“大人的家徽,莫要遗失了。”
三条晴丰看到魏渊拾起并准确说出“家徽”二字,身体猛地一颤!
他接过那枚象征着家族昔日荣光的饰物,指尖微微发抖。
家徽蒙尘,跌落泥泞,这仿佛就是他,乃至整个三条家,甚至整个京都公卿阶层的缩影!
巨大的屈辱感和被看穿的窘迫涌上心头,他脸色由白转红,嘴唇翕动,一时竟说不出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