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951 第247章 怨气比较大
热门推荐:
镇守禁地的我,原来早就无敌了
炼天魔帝
开局长生仙族,我竟是大反派
可恶,这个辅警异常的强
师父快住手,我可是你徒弟
重生踢走前妻,截胡小舅子媳妇
征战天下:从草根到王侯
舰长你的船又爆了
绝美校花的超级高手
秦家庄子的人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这辈子去过最远的地方估计就是四九城了。香江在哪,不知道,只晓得那便是万恶的资本主义社会,是人剥削人、人吃人的社会。
“这可使不得,我们这一辈子就没出过远门,就是四九城,我们也是好几年才去那么一次。我听说南方人不讲咱们这的普通话,我怕到了那边,还不得把自己弄丢咯哇。”老爷子风趣的说道。
“京茹,小宝呢?你们咋没把小宝带回来?”岳母拉着闺女的手进了厨房,有些忧心的问道。
“小宝在上幼儿园呢,请不了假,他有人带着,您就放心吧。”秦京茹笑了笑,差点就说小宝有二妈带着了,而且她计划今年再努努力,争取再生一个小宝出来。
“你们买这么多东西干嘛,好些东西我们都不知道怎么吃,一会儿你把那些东西拿回去吧。小李在国外打拼,赚点钱不容易,花钱的地方多着呢,你也省着点儿花,别几下就造没了。”岳母真是一片好心。
“嘿嘿,妈,我们老李家都不乱花钱的,小宝娶媳妇儿的钱老李早就给他留着了,而且小宝就算娶十个媳妇儿,咱老李家也娶得起,您就放心吧。老李知道乡下都吃两顿饭,今儿特意没吃早饭,估计早就饿了。妈,您蒸大米饭,我来做菜。”秦京茹可不敢说自家比国家还富裕,伸手开始摘菜,那些稍微有点老的叶子都被她扔掉了。
“那你还瞎花钱买那些个花花绿绿的东西回来,一看就不是咱内地生产的,很贵的吧?也就咱姑爷好,不然就是给你座金山也给你败光了,还有那些个青菜,你别告诉我这些青菜都是不要钱的。”秦家老妈用手指点了点秦京茹的脑袋,心疼的说道。
“妈,我们老李家平时就是这么吃的,没毛病啊。”要是搁在以前,秦京茹还会觉得浪费,可现在,她丝毫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问题。
“啧啧,这些你丢掉的绿菜要是喂猪,只怕会遭天打雷劈的,作孽啊!”秦妈可舍不得丢掉这些老叶子,又依依不舍的把它们捡起来,继续说道:“这些明明都可以吃的嘛,丢了多可惜,姑爷是个金贵人儿,这些我留着还可以炒着吃一餐。”
其实李旭东还真不是锦衣玉食的人,别人能吃的他也能吃,只是享受惯了,不太习惯而已。
午饭的时候岳父还没回来,老爷子陪着李旭东喝了杯酒,李旭东也就着酒劲询问了近些年的粮食产量和国家关于统收的一些问题,得到的答案并不十分乐观。家家户户都缺肉和蛋,有些一年到头见不到一点荤腥,这还是在京畿附近,要是再边远一些,碰上一两个酷吏,老百姓的日子只怕会更难。
“老爷子,忍一忍吧,苦日子终究会过去的,贫穷也只是暂时的。这里算是京郊,等到政策好转,经济马上就会发展起来的。”
李旭东能做的不多,只能是安慰一两句。岳父到现在还没回来,估计是有什么事拖住了,这乡下能有什么事,无非就是为了自己。
唉,走到哪都是麻烦呐。
本想在秦家庄子住上一阵的李旭东不得不打消了这个念头,朝着秦京茹使个眼色,开口道:“京茹,要不咱们回吧?”
“好的,要不我们今儿就收拾收拾,明天上午咱们就住回南锣巷去吧?那里房子小些,待不住太多人。”秦京茹自然明白李旭东的意思。
秦妈觉得不太好意思,女儿女婿这么长时间才回一次娘家,哪有吃一顿饭就走的道理,便挽留道:“姑爷,时间还早哩,晌午还没到,你们咋现在就走啊?”
一日三餐那是城里才有的生活,农村,尤其是北方的农村,一般都是吃两餐。
秦京茹接过话头说道:“妈,我们刚回来两天,好些事情还没理顺,这还是抽空才回来的。等忙完了这段,我们再回来看你们。”
秦家爷爷挥了挥手说道:“下午天黑得早,早点回去也好,等你不忙的时候你再来,要是想过来住一阵子也行。”
果然,李旭东前脚出村子,秦老二后脚就回来了,身后还跟着几个穿着中山装的领导。
“唉,晚了一步,秦老二,你不是打包票说你不回来,你闺女不会走的吗?”村里的支书抱怨道。
“这可不怨我啊,我估摸着他们过来也得是晌午才吃饭,这么早就走了,应该是有啥事才回去的吧?”秦老二耸了耸肩膀,很轻松的说道。女婿越是忙,才越证明他的地位高。自己就一农民,找自己和他说啥捐设备捐技术,自己说得着么。
求人办事儿,总得有个求人办事的态度,这帮领导一个个都要自己帮忙,还啥好处没有,女婿的钱就不是钱了?要他捐这捐那的,也不说给俺家孩子安排个工作,我凭啥帮你求咱家姑爷?
农民的见识不多,但该有的狡黠谁都有,真拿秦老二当傻子么?
几位中山装要是早知道秦老二就这么点要求,估计肠子都得悔青了。别说安排一个工作,就是把秦家庄全安排上工作,又有多少人?弄回来一套大型设备,几百、几千上万人都安置得下啊。
这世界上真正能做自己的,只有两种人,一种是真正的傻子,第二种就是拥有了一切,无欲无求之人。
能做到万事不求人的又有几个?行走于世间,就是行走于江湖,李旭东摆出一张无欲无求的面孔,这就是他平时给自己披上的伪装。现在他不在乎做不做自己了,也就真正获得了自由,获得了自在。
领导们有些气恼,他们大多是工农干部出身,看人的标准也不尽相同。
有以人为基准的就很欣赏李旭东,觉得这家伙聪明,知道大家会来堵他,能提前溜了就证明李旭东是真有先见之明,也证明了自己的眼光不错。
还有一些原则性很强的人,脑子里的条条框框很多,就觉得李旭东很滑头,很不知趣,很不识时务了。只是他们就没想过自己这级别,配和李旭东对话么?
李旭东慵懒的瘫在靠椅上,手上是一本没读过几章帝王心术,粗略的看了一两章,他就读不下去了,气得奶根疼。
果然,有些事情还是难得糊涂啊!不懂,是因为不想去懂,懂得了,这世间的所有美好就没了。
“你这咋又生气了?今儿没人过来呀。”秦京茹好不容易收拾完家里的东西,一转头就发现李旭东噘着嘴在生闷气,便开口问道。
“没事,我就是看了这破书被气到了,在有的上位者眼里,老百姓是轻贱的,他们不需要真相,真实对于他们是奢侈的,华丽、精彩的骗局才是老百姓最需要的。我想不通那些个上位者怎么就如此狠心,什么天地不仁,明明是这帮家伙心里只有利益,没得感情,真是气死我了。要是星河和银河他们都是这种心态,我,我......”
李旭东想了半天也没想好如何措辞,痛斥他们?杀了他们?废了皇帝?让他们自动离职?似乎都不可能。混到了一定的级别,钱就不怎么重要了,权力才是最重要的。有钱能使鬼推磨,有权能让有钱人推磨,想让他李旭东去推磨的多了去了。
对于缺乏信仰的李旭东来说,他仿佛就是个历史的旁观者,看着凭借投机来获得权力的上位者在台上潇洒的画饼,通过媒体的宣传,让老百姓望梅止渴,在沙漠上搭建空中楼阁。
这些上位者没有战功累累的功勋,也没有超人的智慧和胆魄,他们没有骄人的战绩,更没有内在的力量来支撑起他们的骄傲,却操控着芸芸百姓的思想,玩弄他人的人生。何等的悲哀!
见惯了自家爷们儿发闷头脾气,秦京茹抓着他的手往衣服里面塞,“您在这里就是平头老百姓,就您这思想境界,真要成了大领导,不出三天我和您就得去牛棚报到了。您呀,少操些心,这十几天了,您都没碰过我,来来来,有本事朝我身上使,我还年轻,还想多要两个儿子呐。”
这臭娘们居然敢如此放肆,简直是要翻天,这还不教训,难道留着过年?李旭东不得不起身迎战,老夫老妻了,就是这么直接。
风停雨歇,李旭东还有些意犹未尽,本想着秦京茹会去打水伺候自己,却发现她此刻光洁的大腿翘到了天上,摆出一副让人一看就懂的姿势,这是想要怀孕啦。
“你别来骚扰我,这是提高受孕几率,为咱老李家开枝散叶呢。”秦京茹平时没少伺候李旭东,可现在不行,在她心里,怀孕的事最大。
得,要疯的女人惹不起,李旭东生龙活虎的下了床,一边打水,一边嘴里还不干不净的说着夫妻才能说的私房话:“就你这小样儿,要不要爷们儿再赐你点杨枝甘露,再狠狠收拾你一遍?操,也就是内地男女平等,完了还得爷们儿来帮你收拾,真实欠呐!”
一阵忙碌之后,李旭东又占了不少秦京茹的便宜,惹得一阵娇呼,他的情绪也莫名的好了起来。
“爷们儿,您说我要是怀上了该怎么办呐?家里总不能没人伺候您,要不,您再收个小的?”秦京茹还是翘着腿,她的话虽然不合时宜,但在李旭东之前,不少老干部就是这么做的,这事儿在高层不是什么秘密。
“拉倒吧,外面一堆人都在找我的错处呢,你倒好,上赶着给人送你家爷们的把柄啊!过一阵中东那边就完事了,晓娥和慧真都可以回来看看的。”
“那我让慧真姐帮我把小宝带过来,他姥姥姥爷都想看看外孙呢。”秦京茹估摸着差不多了,恢复了活力,把李旭东从厨房里赶了出去,自己则在厨房里忙碌了起来。用老一辈人的话来说,男人,不管是结没结过婚的男人,一般是不进厨房的。
无所事事的李旭东在院里也没歇着,他的空间还需要整理,大冬天的蔬菜金贵,也不知道自己准备的这些精米和各种菜蔬够不够吃,有空还得找个大水库弄点鱼才好。
就所有鱼的口感来说,北方的鱼因为是冷水鱼,生长缓慢,口感比南方的鱼味道更好。尤其南方的鲤鱼和的北方鲤鱼味道不同,南方野生鲤鱼口感绵软,吃起来没味道,而北方野生鲤鱼口感鲜嫩,适合食用。
秦京茹动作很利索,很快就把四菜一汤做好端上桌了,还给老爷们儿倒了一杯药酒。这女人的口味随李旭东,李旭东不愿意吃面食,那家里一个月最多吃一次包子,平时都是米饭为主。就连早餐,都是秦京茹学香江和湘省做的河粉或者是米粉。
一餐饭很快就吃完了,晚上的娱乐活动少得可怜,除了睡觉,也就是男女之间的那点事了。
“京茹,晚上我去鸽子市看看,老这么躺着,我感觉自己成了废物,髀肉横生呐。”吃得好,还不锻炼,李旭东的腰粗了两圈。
“爷,晚上可不安全,要不您叫上隔壁院的小刘和小张,让他们陪您一起去吧。”秦京茹没有阻拦李旭东的想法,只要有人跟着他,不出事儿就行。
“我又不是去干仗的,就是去看看。这政府啊,也是瞎他么整,哪个领导不知道有黑市,为啥不打击?还不就是老百姓需要呗!既然需要,那么存在就是合理的,故意这么弄,欺负老实人呐!”
李旭东怨气比较大,一半的因素是自己以前的父母太老实,只知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让自己前二十年只知道读书,以致半生坎坷。一半怨自己,怨自己没见识,不敢忤逆父母的意愿。但这事儿真能怨得上父母么?他们不过是时代的悲哀罢了。
怨天怨地怨空气,李旭东现在这般生活,还抱怨个啥哟。全国八亿人口,比他日子过得好的有几个?谁现在不是一开口就先背一段语录,然后再开口说事情。
“这可使不得,我们这一辈子就没出过远门,就是四九城,我们也是好几年才去那么一次。我听说南方人不讲咱们这的普通话,我怕到了那边,还不得把自己弄丢咯哇。”老爷子风趣的说道。
“京茹,小宝呢?你们咋没把小宝带回来?”岳母拉着闺女的手进了厨房,有些忧心的问道。
“小宝在上幼儿园呢,请不了假,他有人带着,您就放心吧。”秦京茹笑了笑,差点就说小宝有二妈带着了,而且她计划今年再努努力,争取再生一个小宝出来。
“你们买这么多东西干嘛,好些东西我们都不知道怎么吃,一会儿你把那些东西拿回去吧。小李在国外打拼,赚点钱不容易,花钱的地方多着呢,你也省着点儿花,别几下就造没了。”岳母真是一片好心。
“嘿嘿,妈,我们老李家都不乱花钱的,小宝娶媳妇儿的钱老李早就给他留着了,而且小宝就算娶十个媳妇儿,咱老李家也娶得起,您就放心吧。老李知道乡下都吃两顿饭,今儿特意没吃早饭,估计早就饿了。妈,您蒸大米饭,我来做菜。”秦京茹可不敢说自家比国家还富裕,伸手开始摘菜,那些稍微有点老的叶子都被她扔掉了。
“那你还瞎花钱买那些个花花绿绿的东西回来,一看就不是咱内地生产的,很贵的吧?也就咱姑爷好,不然就是给你座金山也给你败光了,还有那些个青菜,你别告诉我这些青菜都是不要钱的。”秦家老妈用手指点了点秦京茹的脑袋,心疼的说道。
“妈,我们老李家平时就是这么吃的,没毛病啊。”要是搁在以前,秦京茹还会觉得浪费,可现在,她丝毫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问题。
“啧啧,这些你丢掉的绿菜要是喂猪,只怕会遭天打雷劈的,作孽啊!”秦妈可舍不得丢掉这些老叶子,又依依不舍的把它们捡起来,继续说道:“这些明明都可以吃的嘛,丢了多可惜,姑爷是个金贵人儿,这些我留着还可以炒着吃一餐。”
其实李旭东还真不是锦衣玉食的人,别人能吃的他也能吃,只是享受惯了,不太习惯而已。
午饭的时候岳父还没回来,老爷子陪着李旭东喝了杯酒,李旭东也就着酒劲询问了近些年的粮食产量和国家关于统收的一些问题,得到的答案并不十分乐观。家家户户都缺肉和蛋,有些一年到头见不到一点荤腥,这还是在京畿附近,要是再边远一些,碰上一两个酷吏,老百姓的日子只怕会更难。
“老爷子,忍一忍吧,苦日子终究会过去的,贫穷也只是暂时的。这里算是京郊,等到政策好转,经济马上就会发展起来的。”
李旭东能做的不多,只能是安慰一两句。岳父到现在还没回来,估计是有什么事拖住了,这乡下能有什么事,无非就是为了自己。
唉,走到哪都是麻烦呐。
本想在秦家庄子住上一阵的李旭东不得不打消了这个念头,朝着秦京茹使个眼色,开口道:“京茹,要不咱们回吧?”
“好的,要不我们今儿就收拾收拾,明天上午咱们就住回南锣巷去吧?那里房子小些,待不住太多人。”秦京茹自然明白李旭东的意思。
秦妈觉得不太好意思,女儿女婿这么长时间才回一次娘家,哪有吃一顿饭就走的道理,便挽留道:“姑爷,时间还早哩,晌午还没到,你们咋现在就走啊?”
一日三餐那是城里才有的生活,农村,尤其是北方的农村,一般都是吃两餐。
秦京茹接过话头说道:“妈,我们刚回来两天,好些事情还没理顺,这还是抽空才回来的。等忙完了这段,我们再回来看你们。”
秦家爷爷挥了挥手说道:“下午天黑得早,早点回去也好,等你不忙的时候你再来,要是想过来住一阵子也行。”
果然,李旭东前脚出村子,秦老二后脚就回来了,身后还跟着几个穿着中山装的领导。
“唉,晚了一步,秦老二,你不是打包票说你不回来,你闺女不会走的吗?”村里的支书抱怨道。
“这可不怨我啊,我估摸着他们过来也得是晌午才吃饭,这么早就走了,应该是有啥事才回去的吧?”秦老二耸了耸肩膀,很轻松的说道。女婿越是忙,才越证明他的地位高。自己就一农民,找自己和他说啥捐设备捐技术,自己说得着么。
求人办事儿,总得有个求人办事的态度,这帮领导一个个都要自己帮忙,还啥好处没有,女婿的钱就不是钱了?要他捐这捐那的,也不说给俺家孩子安排个工作,我凭啥帮你求咱家姑爷?
农民的见识不多,但该有的狡黠谁都有,真拿秦老二当傻子么?
几位中山装要是早知道秦老二就这么点要求,估计肠子都得悔青了。别说安排一个工作,就是把秦家庄全安排上工作,又有多少人?弄回来一套大型设备,几百、几千上万人都安置得下啊。
这世界上真正能做自己的,只有两种人,一种是真正的傻子,第二种就是拥有了一切,无欲无求之人。
能做到万事不求人的又有几个?行走于世间,就是行走于江湖,李旭东摆出一张无欲无求的面孔,这就是他平时给自己披上的伪装。现在他不在乎做不做自己了,也就真正获得了自由,获得了自在。
领导们有些气恼,他们大多是工农干部出身,看人的标准也不尽相同。
有以人为基准的就很欣赏李旭东,觉得这家伙聪明,知道大家会来堵他,能提前溜了就证明李旭东是真有先见之明,也证明了自己的眼光不错。
还有一些原则性很强的人,脑子里的条条框框很多,就觉得李旭东很滑头,很不知趣,很不识时务了。只是他们就没想过自己这级别,配和李旭东对话么?
李旭东慵懒的瘫在靠椅上,手上是一本没读过几章帝王心术,粗略的看了一两章,他就读不下去了,气得奶根疼。
果然,有些事情还是难得糊涂啊!不懂,是因为不想去懂,懂得了,这世间的所有美好就没了。
“你这咋又生气了?今儿没人过来呀。”秦京茹好不容易收拾完家里的东西,一转头就发现李旭东噘着嘴在生闷气,便开口问道。
“没事,我就是看了这破书被气到了,在有的上位者眼里,老百姓是轻贱的,他们不需要真相,真实对于他们是奢侈的,华丽、精彩的骗局才是老百姓最需要的。我想不通那些个上位者怎么就如此狠心,什么天地不仁,明明是这帮家伙心里只有利益,没得感情,真是气死我了。要是星河和银河他们都是这种心态,我,我......”
李旭东想了半天也没想好如何措辞,痛斥他们?杀了他们?废了皇帝?让他们自动离职?似乎都不可能。混到了一定的级别,钱就不怎么重要了,权力才是最重要的。有钱能使鬼推磨,有权能让有钱人推磨,想让他李旭东去推磨的多了去了。
对于缺乏信仰的李旭东来说,他仿佛就是个历史的旁观者,看着凭借投机来获得权力的上位者在台上潇洒的画饼,通过媒体的宣传,让老百姓望梅止渴,在沙漠上搭建空中楼阁。
这些上位者没有战功累累的功勋,也没有超人的智慧和胆魄,他们没有骄人的战绩,更没有内在的力量来支撑起他们的骄傲,却操控着芸芸百姓的思想,玩弄他人的人生。何等的悲哀!
见惯了自家爷们儿发闷头脾气,秦京茹抓着他的手往衣服里面塞,“您在这里就是平头老百姓,就您这思想境界,真要成了大领导,不出三天我和您就得去牛棚报到了。您呀,少操些心,这十几天了,您都没碰过我,来来来,有本事朝我身上使,我还年轻,还想多要两个儿子呐。”
这臭娘们居然敢如此放肆,简直是要翻天,这还不教训,难道留着过年?李旭东不得不起身迎战,老夫老妻了,就是这么直接。
风停雨歇,李旭东还有些意犹未尽,本想着秦京茹会去打水伺候自己,却发现她此刻光洁的大腿翘到了天上,摆出一副让人一看就懂的姿势,这是想要怀孕啦。
“你别来骚扰我,这是提高受孕几率,为咱老李家开枝散叶呢。”秦京茹平时没少伺候李旭东,可现在不行,在她心里,怀孕的事最大。
得,要疯的女人惹不起,李旭东生龙活虎的下了床,一边打水,一边嘴里还不干不净的说着夫妻才能说的私房话:“就你这小样儿,要不要爷们儿再赐你点杨枝甘露,再狠狠收拾你一遍?操,也就是内地男女平等,完了还得爷们儿来帮你收拾,真实欠呐!”
一阵忙碌之后,李旭东又占了不少秦京茹的便宜,惹得一阵娇呼,他的情绪也莫名的好了起来。
“爷们儿,您说我要是怀上了该怎么办呐?家里总不能没人伺候您,要不,您再收个小的?”秦京茹还是翘着腿,她的话虽然不合时宜,但在李旭东之前,不少老干部就是这么做的,这事儿在高层不是什么秘密。
“拉倒吧,外面一堆人都在找我的错处呢,你倒好,上赶着给人送你家爷们的把柄啊!过一阵中东那边就完事了,晓娥和慧真都可以回来看看的。”
“那我让慧真姐帮我把小宝带过来,他姥姥姥爷都想看看外孙呢。”秦京茹估摸着差不多了,恢复了活力,把李旭东从厨房里赶了出去,自己则在厨房里忙碌了起来。用老一辈人的话来说,男人,不管是结没结过婚的男人,一般是不进厨房的。
无所事事的李旭东在院里也没歇着,他的空间还需要整理,大冬天的蔬菜金贵,也不知道自己准备的这些精米和各种菜蔬够不够吃,有空还得找个大水库弄点鱼才好。
就所有鱼的口感来说,北方的鱼因为是冷水鱼,生长缓慢,口感比南方的鱼味道更好。尤其南方的鲤鱼和的北方鲤鱼味道不同,南方野生鲤鱼口感绵软,吃起来没味道,而北方野生鲤鱼口感鲜嫩,适合食用。
秦京茹动作很利索,很快就把四菜一汤做好端上桌了,还给老爷们儿倒了一杯药酒。这女人的口味随李旭东,李旭东不愿意吃面食,那家里一个月最多吃一次包子,平时都是米饭为主。就连早餐,都是秦京茹学香江和湘省做的河粉或者是米粉。
一餐饭很快就吃完了,晚上的娱乐活动少得可怜,除了睡觉,也就是男女之间的那点事了。
“京茹,晚上我去鸽子市看看,老这么躺着,我感觉自己成了废物,髀肉横生呐。”吃得好,还不锻炼,李旭东的腰粗了两圈。
“爷,晚上可不安全,要不您叫上隔壁院的小刘和小张,让他们陪您一起去吧。”秦京茹没有阻拦李旭东的想法,只要有人跟着他,不出事儿就行。
“我又不是去干仗的,就是去看看。这政府啊,也是瞎他么整,哪个领导不知道有黑市,为啥不打击?还不就是老百姓需要呗!既然需要,那么存在就是合理的,故意这么弄,欺负老实人呐!”
李旭东怨气比较大,一半的因素是自己以前的父母太老实,只知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让自己前二十年只知道读书,以致半生坎坷。一半怨自己,怨自己没见识,不敢忤逆父母的意愿。但这事儿真能怨得上父母么?他们不过是时代的悲哀罢了。
怨天怨地怨空气,李旭东现在这般生活,还抱怨个啥哟。全国八亿人口,比他日子过得好的有几个?谁现在不是一开口就先背一段语录,然后再开口说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