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951 第263章 张无忌的爱情
热门推荐:
穿越北宋:法学骄子的逆袭之路
霸牛狂牛神传承
默盟会
海贼之我有两把斩魄刀
穿成农家受气包,一朝科举变大佬
玄天战帝
风起,云涌,雷鸣,雨重
海岛谜域:复活之谜
大秦:开局神级词条,我为红尘仙
更年期算不算生病,李旭东不知道,但徐慧真认为自己病了,一个病人是照顾不好自己爷们儿的。想要家里的某某过来,但大家都忙不过来,陈雪茹和娄晓娥要与昂撒人、犹太人展开商业谈判,彼得·德鲁克要管理李家旗下的企业,安娜要来回奔波于苏联,谁都没空搭理李旭东。
“爷,三大爷家的杨瑞华跟我提议,说是她娘家有个姑娘,长得标标志志,很会伺候人,要不我把她找来,您看合不合适?”徐慧真带着七分委屈问道。
“慧真,家里没必要再添人,过完年我就出去,这一走估摸着就是一两年,如果是去游山玩水,我不介意当个隋炀帝,可我是要去面对战争,有句话叫战争让女人走开,你懂么?”
李旭东有苦说不出,有心想骂徐慧真两句,可看着她的样子,伤人的话怎么都说不出口。
“爷,要不算了吧,我不想您和长河出事,咱们不争这个缅甸了,好不好?”徐慧真把所有的担忧都写在了脸上。
“有些事可以拒绝,有些事是必须要做的。慧真,当你有了些许改变这个世界的能力,相信你也会遵从自己内心的选择。生或者死,已经不再是困扰我的问题,何况我本身就拥有保命的手段。”
这个时候的华夏,陆军虽然无敌,但其他方面差国际一流太远。
美地在海上的封锁,对内地没什么影响,反倒是苏联的大包围战略对华夏威胁最大。
李旭东知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只要维持好美苏格局上的平衡,拿下缅甸不是问题。至于华夏这边和缅甸的关系已经降至冰点,他们应该巴不得李家出手呢。
李昌河不是华夏国籍,他做的任何事情与李旭东没任何关系。
不让廖叔向领导透露口风,是李旭东很早就和他商量好的,有些报告可以托人送,但有些报告必须自己亲自送,而且时间上的选择,也有很大的不同。其中的关窍,李旭东也是最近看电报才琢磨出来的。
普通邮递员送过来的,李旭东通常都是摆在一边,这种电报属于没什么大事的那种,可看可不看。
要是印尼或者是大汉国的大使送过来的电报,即使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李旭东都是第一时间去读。
送信人不一样,领导的重视程度就不尽相同,心里留下的印象也完全不一样。
家里的几房老大,李星河最近很忙,凯瑟琳再次怀孕,印尼的国事都是他听取汇报,再做决断。
李银河的日子最是舒适,经过数轮的双边谈判,边境线挤占了阿联酋的部分国土,往外扩张了三十公里。虽是沙漠地区,但只要是国土,谁又嫌自己的土地增多了呢。
李逸河也很忙,民用项目的研究成果越多,商业间谍也就越来越多。有时候一个疏忽,负责重点项目的科学家就被人掳走。
搬走研究中心?李逸河的数次电报请求,都没得到李旭东的首肯。
华人科学家,只要政治环境轻松,工作条件优越,福利待遇好,自然是离家越近越好。归根到底,老一辈人心里都挂念着内地的亲人,这大概就是老一辈人的故土难离吧。
要说舒服,还得属张无忌。虽说窝在乡里,可该有的享受一点都没减少,家里老妈、小妈们和哥哥们生怕他在乡下受苦,吃的穿的用的,也不管重不重复,一个劲的往陕北寄送过来。就连下乡的村支书都称他为“及时雨”。
对比头些年吃不饱饭的状态,周边的知青一个个脸上都长肉了,笑容也是黑里透红。要不是劳动依旧辛苦,围绕在张无忌身边的知青们都会成为大胖子。
苹果园里已经有了一千二百多棵苹果树了,想要结果,还得两三年才行。
苹果树采用的是国外的高科技嫁接方法,矮化砧木和优质的苹果枝条不管是牙接和枝节,对照着书本上的知识,然后在几个臭皮匠的帮助下,进行着反复的操作。
成不成功还不知道,但这并不妨碍大家没事就去苹果园里看一看,瞧一瞧,想方便的话,那就顺手施点肥,反正穷乡僻壤的地方,做什么不文明的事情也没人穷讲究。
郑桐给张无忌的帮助很多,一次栽树的过程中,这家伙灵光一闪,提出把矮化砧木和优质的苹果树栽种在一起,中间破开,让这两棵树直接长成一棵树。
创新不管成不成功,终究是一种实验,张无忌特意写信给自己老爹,李旭东对这种创新的行为大加赞赏,科学本就是不断地做着不同的新奇实验,失败了损失两棵树,要是成功了呢?
“我爹说把你弄到香江去读大学深造,你要是有什么要求也可以提,老郑,你有啥想法没?”张无忌拿着信纸说道。
“算了吧,我家的情况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爹要是不去外国深造,我也不至于跑到这里来当知青。老张,替我谢谢你爹,等有机会回城,我请你爹吃饭。要是你爹能弄来全套的大学书籍,我在这里学习学习,也是不错的选择。”
郑桐心里很想去,可现实阻碍了他的想法。
“其实你要落籍香江,那也是我爹一句话的事情。你和碧云姐一起去也不麻烦,房子你住我家,大学离家也近,开车也就五分钟的事。要是嫌不方便,我把我那套房子借给你,你在那边结婚生子,日子会轻松不少。”
好朋友之间互通有无,张无忌是把郑桐当真朋友。
“兄喋,我不是怕麻烦,也不是怕人生地不熟,而是我和碧云的家里,说白了我们父母都是高知,他们肯定乐意我们去读书。但我们不能只为自己考虑,要是万一再来个什么运动,两边家里都遭罪,那我们就真成了不孝子。”
郑桐很渴望出去看一看,但如果这代价需要全家人垫背,他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走出这一步的。
生活的艰难困苦,知青们早已适应,讨饭的事都做过了,不会比这更艰难的,何况现在还有张无忌提供的物资,即使一直待在乡下,日子也不是过不下去,只是那样,大家都看不到希望。
“随你吧,不过你要相信我爹,他说过的事情,就没有不作数的。如果你们去了香江,你们的家人一定也会得到妥善安置的。”张无忌其实也不希望自己的好朋友去香江,其他的知青虽然都很听张无忌的话,但他们偶尔的小动作和小心思都能暴露出他们的人品。
赌?郑桐不敢,庄碧云也不敢,即使相信张无忌,也不敢相信他爹,谁叫他爹没名气呢。
郑桐不敢去,庄碧云也不敢去,不代表有心人不敢去。这么粗壮的一只大腿,总有些心机婊想要抱紧不放,可以是为一件大衣,也可以是为了去香江。
张无忌这么憨憨傻傻的一个人都能有大把的钞票挥霍,自己要是去了香江,那一定可以过上幸福生活。
真要在内地嫁给张无忌,没人敢这么做,除非自己也是黑五类的一员。
这年头,成分一直是硬指标,贫下中农和工人是最高档,也就是越穷越光荣。
张无忌不仅有海外关系,而且其父亲的成份一直没被划清楚,再怎么顶着干爷爷的帽子,依旧逃不过一些人的口诛笔伐。
想嫁给他的美女很多,小学的时候,中学的时候,大学的时候,他都收到过情书,但男孩子嘛,哪有个定性,过了十五岁,只要是漂亮的,张无忌来者不拒,妥妥的渣男一枚。
已经是下过第一场大雪了,张无忌和村里的知青一起赶着牛车去县城,就为了吃一口吃四十里铺的羊肉面。正巧陕北的一家大型宣传队在县城慰问演出,演的还是最经典的芭蕾舞样板戏“红色娘子军”。
看,必须要看啊!这是艺术的瑰宝。
只是有些可惜,即使坐在最前排,美女的大腿是不可能看到的,美女演员都是穿着大半截短裤跳的芭蕾。不过透过服装看身材,啧啧,难怪很多人都说最漂亮的美女都出自艺术团体呢。
“桐子哥,我想我要开始谈恋爱了。”张无忌一脸的春色,米脂的婆姨还真不是吹的,那白嫩嫩的脸蛋,婀娜的身材,坚实的大腿和丰满的胸脯,仿佛刻在张无忌的脑子里。
“兄喋,这还没到春天,就发情啦?咱们在四九城的时候,流传着一句话,叫‘女兵想入党,青春献首长’。人家能上台的,都是根正苗红的革命青年,你虽然富裕,但不该做的梦你就醒醒吧。再说天涯何处无芳草,你又何必单恋一枝花呢。”
郑桐很不看好张无忌的这场单相思,张无忌家里很有钱,但这个社会有钱只是最不重要的一环,根正苗红的政治面貌才是重点。
“那我找刘爷爷去,你们先回吧。”张无忌才不信这些,自己的家世其实不差,到了省部级领导,有谁不知道自己爹为国家做了多少好事,哪怕是下面的一些领导,也并不是没有耳闻。
刘大爷是很顾念战友情的,小宁伟去当兵就是张无忌找刘大爷帮忙走的关系。只是这宣传队刘大爷也不熟啊,当个介绍人可以,但你一个知青想要娶很多人的梦中情人,是不是有点儿天方夜谭了?
“刘爷爷,我的年纪也不小了,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我爹说了,自己的革命伴侣自己找,只要合意的就行。将来结婚生子,依旧跟着张爷爷的姓氏。刘爷爷,我这人嘴笨,您就帮我做个介绍呗。要是成了,我一辈子都念着您的好。”
张无忌放下手里的两个大袋子,临时来求刘爷爷,这些东西都是他刚在县城供销社买的。
“无忌啊,这个事我可做不了主,不过一会儿我们县革委会的同志要去看望宣传队的同志,我可以顺道带上你,至于能不能成功,就看你小子的能耐了。这些东西你拿回去,等你小子真的成了,你再给我谢媒礼吧。”刘爷爷是个重情义的,想着能帮一把就帮一把,反正也不费什么口舌。
快到晚饭的时候,张无忌跟着县里的领导后面,混进了宣传队的招待所里。那个漂亮的小姑娘叫什么,家里是干什么的,所有的信息他是一点都不知道。
好不容易挨到张无忌了,他也貌似县委干部一般主动上前和宣传队的领导和主演握手,这不要脸的劲儿到底是跟谁学的呢。
措辞早已想好,只是和美女聊天的过程让他非常失望,三言两语,张无忌就套弄出了基本情报。这位看似不大的女主演早已嫁人,娃都有了两个。
“桐子哥,我的爱情无疾而终了。”呼啸的北风夹杂着张无忌的悲鸣。
“哈哈,兄喋,‘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四十里铺的羊肉面。’这些都是陕北的特色。”
郑桐拍了拍张无忌的肩膀唱到:“奔月的嫦娥出水的莲,米脂的婆姨赛天仙,端格正正的身材俊格蛋蛋的脸,白格生生的皮肤毛格闪闪的眼,走路好似风摆柳,唱歌就像泉水流。”
歌声虽然不好听,还跑腔跑调的,但也无不映衬着米脂姑娘的美。
“桐子哥,你说我能不能找个米脂姑娘做媳妇儿?”受了点刺激的张无忌没少看见郑桐和庄碧云在一起撒狗粮,关键他们相互喂的都是张无忌提供的美食。
“你丫要是去米脂找媳妇儿,只要你动用手里的钞能力,那还不是手到擒来?不过你丫的可得想好咯,真要在这里结了婚,可就落户在这里啦。所以你丫最好和我一样,这个时候只订婚,不结婚。只要不扯结婚证,不造小娃娃,将来你回城再想办法把她接到城里,那也是可行的。这里虽是乡下地方,可不兴玩弄感情的事情发生,一旦把某个纯洁的女人睡了还不娶她,她能一根绳子吊死在知青点。”
郑桐这话说的很明白,他也担心张无忌是一时冲动做出的不理智行为。
“爷,三大爷家的杨瑞华跟我提议,说是她娘家有个姑娘,长得标标志志,很会伺候人,要不我把她找来,您看合不合适?”徐慧真带着七分委屈问道。
“慧真,家里没必要再添人,过完年我就出去,这一走估摸着就是一两年,如果是去游山玩水,我不介意当个隋炀帝,可我是要去面对战争,有句话叫战争让女人走开,你懂么?”
李旭东有苦说不出,有心想骂徐慧真两句,可看着她的样子,伤人的话怎么都说不出口。
“爷,要不算了吧,我不想您和长河出事,咱们不争这个缅甸了,好不好?”徐慧真把所有的担忧都写在了脸上。
“有些事可以拒绝,有些事是必须要做的。慧真,当你有了些许改变这个世界的能力,相信你也会遵从自己内心的选择。生或者死,已经不再是困扰我的问题,何况我本身就拥有保命的手段。”
这个时候的华夏,陆军虽然无敌,但其他方面差国际一流太远。
美地在海上的封锁,对内地没什么影响,反倒是苏联的大包围战略对华夏威胁最大。
李旭东知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只要维持好美苏格局上的平衡,拿下缅甸不是问题。至于华夏这边和缅甸的关系已经降至冰点,他们应该巴不得李家出手呢。
李昌河不是华夏国籍,他做的任何事情与李旭东没任何关系。
不让廖叔向领导透露口风,是李旭东很早就和他商量好的,有些报告可以托人送,但有些报告必须自己亲自送,而且时间上的选择,也有很大的不同。其中的关窍,李旭东也是最近看电报才琢磨出来的。
普通邮递员送过来的,李旭东通常都是摆在一边,这种电报属于没什么大事的那种,可看可不看。
要是印尼或者是大汉国的大使送过来的电报,即使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李旭东都是第一时间去读。
送信人不一样,领导的重视程度就不尽相同,心里留下的印象也完全不一样。
家里的几房老大,李星河最近很忙,凯瑟琳再次怀孕,印尼的国事都是他听取汇报,再做决断。
李银河的日子最是舒适,经过数轮的双边谈判,边境线挤占了阿联酋的部分国土,往外扩张了三十公里。虽是沙漠地区,但只要是国土,谁又嫌自己的土地增多了呢。
李逸河也很忙,民用项目的研究成果越多,商业间谍也就越来越多。有时候一个疏忽,负责重点项目的科学家就被人掳走。
搬走研究中心?李逸河的数次电报请求,都没得到李旭东的首肯。
华人科学家,只要政治环境轻松,工作条件优越,福利待遇好,自然是离家越近越好。归根到底,老一辈人心里都挂念着内地的亲人,这大概就是老一辈人的故土难离吧。
要说舒服,还得属张无忌。虽说窝在乡里,可该有的享受一点都没减少,家里老妈、小妈们和哥哥们生怕他在乡下受苦,吃的穿的用的,也不管重不重复,一个劲的往陕北寄送过来。就连下乡的村支书都称他为“及时雨”。
对比头些年吃不饱饭的状态,周边的知青一个个脸上都长肉了,笑容也是黑里透红。要不是劳动依旧辛苦,围绕在张无忌身边的知青们都会成为大胖子。
苹果园里已经有了一千二百多棵苹果树了,想要结果,还得两三年才行。
苹果树采用的是国外的高科技嫁接方法,矮化砧木和优质的苹果枝条不管是牙接和枝节,对照着书本上的知识,然后在几个臭皮匠的帮助下,进行着反复的操作。
成不成功还不知道,但这并不妨碍大家没事就去苹果园里看一看,瞧一瞧,想方便的话,那就顺手施点肥,反正穷乡僻壤的地方,做什么不文明的事情也没人穷讲究。
郑桐给张无忌的帮助很多,一次栽树的过程中,这家伙灵光一闪,提出把矮化砧木和优质的苹果树栽种在一起,中间破开,让这两棵树直接长成一棵树。
创新不管成不成功,终究是一种实验,张无忌特意写信给自己老爹,李旭东对这种创新的行为大加赞赏,科学本就是不断地做着不同的新奇实验,失败了损失两棵树,要是成功了呢?
“我爹说把你弄到香江去读大学深造,你要是有什么要求也可以提,老郑,你有啥想法没?”张无忌拿着信纸说道。
“算了吧,我家的情况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爹要是不去外国深造,我也不至于跑到这里来当知青。老张,替我谢谢你爹,等有机会回城,我请你爹吃饭。要是你爹能弄来全套的大学书籍,我在这里学习学习,也是不错的选择。”
郑桐心里很想去,可现实阻碍了他的想法。
“其实你要落籍香江,那也是我爹一句话的事情。你和碧云姐一起去也不麻烦,房子你住我家,大学离家也近,开车也就五分钟的事。要是嫌不方便,我把我那套房子借给你,你在那边结婚生子,日子会轻松不少。”
好朋友之间互通有无,张无忌是把郑桐当真朋友。
“兄喋,我不是怕麻烦,也不是怕人生地不熟,而是我和碧云的家里,说白了我们父母都是高知,他们肯定乐意我们去读书。但我们不能只为自己考虑,要是万一再来个什么运动,两边家里都遭罪,那我们就真成了不孝子。”
郑桐很渴望出去看一看,但如果这代价需要全家人垫背,他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走出这一步的。
生活的艰难困苦,知青们早已适应,讨饭的事都做过了,不会比这更艰难的,何况现在还有张无忌提供的物资,即使一直待在乡下,日子也不是过不下去,只是那样,大家都看不到希望。
“随你吧,不过你要相信我爹,他说过的事情,就没有不作数的。如果你们去了香江,你们的家人一定也会得到妥善安置的。”张无忌其实也不希望自己的好朋友去香江,其他的知青虽然都很听张无忌的话,但他们偶尔的小动作和小心思都能暴露出他们的人品。
赌?郑桐不敢,庄碧云也不敢,即使相信张无忌,也不敢相信他爹,谁叫他爹没名气呢。
郑桐不敢去,庄碧云也不敢去,不代表有心人不敢去。这么粗壮的一只大腿,总有些心机婊想要抱紧不放,可以是为一件大衣,也可以是为了去香江。
张无忌这么憨憨傻傻的一个人都能有大把的钞票挥霍,自己要是去了香江,那一定可以过上幸福生活。
真要在内地嫁给张无忌,没人敢这么做,除非自己也是黑五类的一员。
这年头,成分一直是硬指标,贫下中农和工人是最高档,也就是越穷越光荣。
张无忌不仅有海外关系,而且其父亲的成份一直没被划清楚,再怎么顶着干爷爷的帽子,依旧逃不过一些人的口诛笔伐。
想嫁给他的美女很多,小学的时候,中学的时候,大学的时候,他都收到过情书,但男孩子嘛,哪有个定性,过了十五岁,只要是漂亮的,张无忌来者不拒,妥妥的渣男一枚。
已经是下过第一场大雪了,张无忌和村里的知青一起赶着牛车去县城,就为了吃一口吃四十里铺的羊肉面。正巧陕北的一家大型宣传队在县城慰问演出,演的还是最经典的芭蕾舞样板戏“红色娘子军”。
看,必须要看啊!这是艺术的瑰宝。
只是有些可惜,即使坐在最前排,美女的大腿是不可能看到的,美女演员都是穿着大半截短裤跳的芭蕾。不过透过服装看身材,啧啧,难怪很多人都说最漂亮的美女都出自艺术团体呢。
“桐子哥,我想我要开始谈恋爱了。”张无忌一脸的春色,米脂的婆姨还真不是吹的,那白嫩嫩的脸蛋,婀娜的身材,坚实的大腿和丰满的胸脯,仿佛刻在张无忌的脑子里。
“兄喋,这还没到春天,就发情啦?咱们在四九城的时候,流传着一句话,叫‘女兵想入党,青春献首长’。人家能上台的,都是根正苗红的革命青年,你虽然富裕,但不该做的梦你就醒醒吧。再说天涯何处无芳草,你又何必单恋一枝花呢。”
郑桐很不看好张无忌的这场单相思,张无忌家里很有钱,但这个社会有钱只是最不重要的一环,根正苗红的政治面貌才是重点。
“那我找刘爷爷去,你们先回吧。”张无忌才不信这些,自己的家世其实不差,到了省部级领导,有谁不知道自己爹为国家做了多少好事,哪怕是下面的一些领导,也并不是没有耳闻。
刘大爷是很顾念战友情的,小宁伟去当兵就是张无忌找刘大爷帮忙走的关系。只是这宣传队刘大爷也不熟啊,当个介绍人可以,但你一个知青想要娶很多人的梦中情人,是不是有点儿天方夜谭了?
“刘爷爷,我的年纪也不小了,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我爹说了,自己的革命伴侣自己找,只要合意的就行。将来结婚生子,依旧跟着张爷爷的姓氏。刘爷爷,我这人嘴笨,您就帮我做个介绍呗。要是成了,我一辈子都念着您的好。”
张无忌放下手里的两个大袋子,临时来求刘爷爷,这些东西都是他刚在县城供销社买的。
“无忌啊,这个事我可做不了主,不过一会儿我们县革委会的同志要去看望宣传队的同志,我可以顺道带上你,至于能不能成功,就看你小子的能耐了。这些东西你拿回去,等你小子真的成了,你再给我谢媒礼吧。”刘爷爷是个重情义的,想着能帮一把就帮一把,反正也不费什么口舌。
快到晚饭的时候,张无忌跟着县里的领导后面,混进了宣传队的招待所里。那个漂亮的小姑娘叫什么,家里是干什么的,所有的信息他是一点都不知道。
好不容易挨到张无忌了,他也貌似县委干部一般主动上前和宣传队的领导和主演握手,这不要脸的劲儿到底是跟谁学的呢。
措辞早已想好,只是和美女聊天的过程让他非常失望,三言两语,张无忌就套弄出了基本情报。这位看似不大的女主演早已嫁人,娃都有了两个。
“桐子哥,我的爱情无疾而终了。”呼啸的北风夹杂着张无忌的悲鸣。
“哈哈,兄喋,‘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四十里铺的羊肉面。’这些都是陕北的特色。”
郑桐拍了拍张无忌的肩膀唱到:“奔月的嫦娥出水的莲,米脂的婆姨赛天仙,端格正正的身材俊格蛋蛋的脸,白格生生的皮肤毛格闪闪的眼,走路好似风摆柳,唱歌就像泉水流。”
歌声虽然不好听,还跑腔跑调的,但也无不映衬着米脂姑娘的美。
“桐子哥,你说我能不能找个米脂姑娘做媳妇儿?”受了点刺激的张无忌没少看见郑桐和庄碧云在一起撒狗粮,关键他们相互喂的都是张无忌提供的美食。
“你丫要是去米脂找媳妇儿,只要你动用手里的钞能力,那还不是手到擒来?不过你丫的可得想好咯,真要在这里结了婚,可就落户在这里啦。所以你丫最好和我一样,这个时候只订婚,不结婚。只要不扯结婚证,不造小娃娃,将来你回城再想办法把她接到城里,那也是可行的。这里虽是乡下地方,可不兴玩弄感情的事情发生,一旦把某个纯洁的女人睡了还不娶她,她能一根绳子吊死在知青点。”
郑桐这话说的很明白,他也担心张无忌是一时冲动做出的不理智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