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绣色倾城:乱世红颜的逆袭 > 第44章 宋玉芙的梦

绣色倾城:乱世红颜的逆袭 第44章 宋玉芙的梦

    雨水轻敲着宋府的雕花窗棂,窗内烛火摇曳,映照着宋玉芙精致的侧颜。她独自坐在梳妆台前,卸下了一天的妆容,指尖轻轻抚过桌上的相框,里面是程远山意气风发的模样。那是他们新婚时拍下的照片,转眼已是十余年前的事情。

    \"小姐,热水已经准备好了。\"丫鬟春燕轻声道。

    宋玉芙点点头:\"你先下去吧,我想一个人静一静。\"

    待丫鬟退下,宋玉芙从抽屉深处取出一本旧日记本,里面记录着她十六岁那年的心事。翻开泛黄的纸页,少女青涩的字迹映入眼帘——

    > 春日初霁,父亲终于答应我去崇德女校读书。这可是上海滩第一所兼收洋学的女子学堂,据说校长是从美国留学归来的女博士。我已经等不及要见识那些新鲜事物了!

    宋玉芙嘴角浮现一丝苦涩的微笑。那时的她,是何等天真烂漫,以为人生就该如诗如画,充满无限可能。

    又翻过几页——

    > 今日语文课上,夏老师讲到了《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故事,引得满堂姐妹唏嘘不已。课后,几个同窗打趣问我是否也盼望一段痴心的爱情。我笑而不答,心下却暗暗思忖:若要嫁人,必是两情相悦,相敬如宾,而非只求轰轰烈烈。父亲常教导我,女子当自立自强,不可将一生幸福寄托于他人。我深以为然。

    合上日记,宋玉芙陷入回忆。十六岁那年,她刚从家族严苛的教育中解脱出来,得以进入新式学堂求学。在那里,她不再只学女红礼仪,而是接触到了数学、外语、历史等广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她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女子,她们有着共同的理想——成为新时代的女性,独立自主,不再依附于男性的阴影之下。

    \"小姐。\"春燕再次出现在门口,\"老爷让您过去一趟。\"

    宋玉芙放下日记,整理了一下仪容便起身前往父亲的书房。

    宋府的走廊曲折绵长,宋玉芙行走其间,回忆如潮水般涌来。她十八岁那年,父亲送她去英国留学,在那个遥远的国度,她见识了更加开放的社会和更多元的价值观。她曾梦想学成归来后投身于女子教育事业,为中国的妇女解放贡献自己的力量。

    然而,命运弄人。她留学归来不久,便在一次宴会上遇见了程远山。那时的程远山虽已成家,但风度翩翩,才华横溢,在商界崭露头角,令她一见倾心。更让她感到亲近的是,程远山对新思想的接受和对女性才华的欣赏,这在当时的男性中实属罕见。

    \"父亲。\"宋玉芙轻轻推开书房门,向正在看报的宋老爷子行了一礼。

    \"坐吧。\"宋老爷子放下报纸,审视着女儿。曾经那个活泼明媚的少女,如今已是一位成熟稳重的妇人,眼神中却多了几分疲惫和黯然。\"玉芙,你最近常回来住,可是在程家出了什么事?\"

    宋玉芙勉强一笑:\"没什么大事,只是程府最近客人多,太过吵闹,我想回来清静几日。\"

    宋老爷子哼了一声:\"你我父女,何必说这等场面话。程远山那些动作,你以为我不知道?居然敢勾结军阀,触动那些不该碰的利益,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宋玉芙低下头,不置可否。她早已察觉丈夫近来行事越发偏激,不仅在商场上咄咄逼人,还开始涉足政治领域,这无疑是在走钢丝。然而,每当她试图劝阻,程远山不是敷衍了事,就是直接发怒,两人的关系因此越发紧张。

    \"父亲,您打算......\"宋玉芙欲言又止。

    宋老爷子叹了口气:\"我已经让人传话给他,提醒他适可而止。但以他现在的态度,恐怕未必听得进去。玉芙,你要做好心理准备,一旦程家真的出事,你必须及时脱身。\"

    \"那沈若兰和清韵呢?\"宋玉芙脱口而出。

    宋老爷子有些诧异地看了女儿一眼:\"没想到你还关心她们母女。\"

    宋玉芙沉默片刻,缓缓道:\"沈若兰虽是平妻,但为人正直,从不与我争抢什么。清韵那孩子更是聪明懂事,无论如何,她们母女都不该受到牵连。\"

    宋老爷子目光中闪过一丝赞许:\"你有这份心意很好。放心,我已经安排好了。沈若兰比你想象的要精明得多,她这些年暗中积累了不少自己的力量,不会有事的。\"

    宋玉芙点点头,心中竟有几分释然。回到自己的房间,她再次拿起日记本,翻到一页特别的记录——

    > 今日首次见到沈若兰。她虽是平妻,却气度不凡,举止大方。我本以为她会对我心怀怨恨,却没想到她竟如此平和。她亲手为我沏茶,向我介绍程府的规矩和事务,没有一丝敌意。这倒让我有些惭愧,毕竟...是我抢走了她原本的位置。

    宋玉芙苦笑。初入程府那会儿,她心高气傲,对这位乡下出身的平妻多有轻视,处处与她作对。谁知沈若兰不卑不亢,既不与她计较,也不曲意奉承,反而以实际行动赢得了府中上下的尊重,甚至连婆婆都对她青眼有加。

    渐渐地,宋玉芙对沈若兰的敌意转为了一种复杂的情感——既有敬佩,也有嫉妒,更多的或许是一种无法言说的愧疚。

    次日清晨,宋玉芙早早起床,换上一身素雅的旗袍,准备去看望多日未见的儿子。程家的长子程锦墨如今已是十岁,正在家中接受私塾教育。

    \"小姐,要我陪您一起去吗?\"春燕问道。

    宋玉芙摇摇头:\"不必了,我想一个人去。\"

    春日的上海,街头已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汽车、黄包车穿梭往来,街边的商铺早已开门营业,各种叫卖声此起彼伏。宋玉芙坐在轿车后座,透过车窗观察着这座她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城市。

    上海,这座融合了东西方文化的都市,见证了她从少女到妇人的转变,也见证了她一个又一个梦想的破灭。从小,她就梦想成为一名教育家,用知识改变中国女性的命运;后来,她梦想与挚爱共结连理,建立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再后来,她梦想培养儿子成才,延续宋家的荣光……然而,这些梦想如今看来,有多少已经实现?又有多少已经面目全非?

    轿车在程府门前停下,宋玉芙缓步走进府中。一进门,就听见后院传来朗朗的读书声。她循声而去,只见儿子正在凉亭中跟着先生诵读《大学》。

    \"锦墨。\"宋玉芙轻唤一声。

    程锦墨抬起头,看到母亲,脸上露出欣喜的神色:\"母亲!您终于回来了。\"说着就要起身迎接。

    \"不必打扰你的功课,我在一旁听听就好。\"宋玉芙对先生点头致意,然后坐在凉亭角落的石凳上。

    看着儿子专注读书的模样,宋玉芙心中感慨万千。锦墨生得俊秀聪慧,既有父亲的才智,又有她的气度,是她一直引以为傲的骄傲。然而,这个孩子似乎也继承了父亲的决绝和固执,有时让她忧心不已。

    读书声停歇,先生宣布休息。程锦墨立即奔向母亲,一把抱住她的腰:\"母亲,您这次回府要住多久?我好想您。\"

    宋玉芙抚摸着儿子的头发:\"我这次回来多住几日,好好陪陪你。最近功课如何?\"

    \"都很好!先生说我的文章大有进步。\"程锦墨骄傲地说,随后压低声音,\"只是数学还差一些,沈姨娘说可以让清韵姐姐教我,她在这方面很拿手。\"

    听到\"沈姨娘\"三个字,宋玉芙神色微动:\"你经常去找沈姨娘和清韵吗?\"

    程锦墨点点头:\"是啊,每次父亲不在家,我就去找她们。沈姨娘总是给我讲有趣的故事,清韵姐姐还教我下西洋棋呢!\"

    宋玉芙心中一酸。身为嫡母,她本应是儿子最亲近的人,却因为长期住在宋府,反而让沈若兰有了更多与儿子相处的机会。

    \"对了,母亲,沈姨娘上次给我做了一双新鞋,说是您小时候的样式,我特别喜欢。\"程锦墨天真地说着,丝毫没注意到母亲复杂的神情。

    宋玉芙勉强挤出一丝微笑:\"是吗?那真好。锦墨,娘亲有些累了,你先去继续功课吧,晚些时候我们再聊。\"

    目送儿子回到先生身边,宋玉芙独自一人漫步在程府的花园中。这座曾经由她一手操办装点的花园,如今似乎也变得有些陌生。转过一道蜿蜒的回廊,她忽然看到不远处的亭子里坐着一个熟悉的身影——沈若兰正在亭中绣花,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她身上,显得格外宁静祥和。

    宋玉芙本想避开,却不想被沈若兰发现了。

    \"宋夫人回来了?\"沈若兰放下绣活,起身行礼,\"许久不见,夫人气色很好。\"

    宋玉芙有些局促地点点头:\"沈二夫人不必多礼。听锦墨说,他常去打扰你们母女,多谢照顾了。\"

    沈若兰微微一笑:\"锦墨少爷聪明伶俧,与清韵相处甚欢,并不算打扰。夫人放心,我一向把他当作自己的孩子看待。\"

    这句看似普通的客套话,却让宋玉芙心中一震。是啊,她这个做母亲的经常不在儿子身边,反倒是沈若兰,这个她曾经看不起的平妻,默默承担着照顾孩子的责任。

    \"听说...老爷最近在外面很忙?\"宋玉芙试探性地问道。

    沈若兰神色不变:\"是的,老爷近来事务繁忙,常常不在府中。\"她顿了顿,又补充道,\"夫人若有闲暇,不妨多回府住几日,锦墨少爷很想念您。\"

    宋玉芙苦笑:\"我也想念他。只是......\"她欲言又止,不知该如何表达心中的复杂情感。

    \"夫人若无他事,可否一同喝杯茶?\"沈若兰邀请道,\"难得夫人回府,有些家务事或许可以商议一下。\"

    宋玉芙犹豫片刻,点头应允。

    两位夫人在亭中相对而坐,丫鬟奉上新泡的龙井。茶香氤氲中,宋玉芙仔细打量着这位曾经的情敌。十余年的岁月并未在沈若兰脸上留下太多痕迹,她依旧保持着那种恬静优雅的气质,只是眼角眉梢多了几分沧桑和智慧。

    \"沈二夫人,\"宋玉芙欲言又止,最终还是直截了当地问,\"你可知道老爷最近在做什么?\"

    沈若兰沉默片刻,缓缓道:\"老爷的事情,我这个平妻不便多问。不过,府中下人们的闲言碎语,偶尔也会传入耳中。\"

    宋玉芙明白这是一种委婉的表达。沈若兰虽然是平妻,但府中大大小小的事务几乎都经她之手,再加上这些年她暗中培养的人脉,程远山的动向恐怕瞒不过她的眼睛。

    \"二夫人,我就直说了。\"宋玉芙深吸一口气,\"我父亲认为,老爷最近的行为已经触碰到了某些危险的边界。一旦有变,恐怕会连累整个程家。我...我很担心孩子们。\"

    沈若兰神色不变,只是放下茶杯的手微微颤抖:\"夫人的担忧不无道理。我也有所耳闻,老爷与某些军阀走得很近,这在现在的局势下确实不妥。\"

    宋玉芙惊讶于沈若兰的坦率:\"那...二夫人有何打算?\"

    \"打算?\"沈若兰淡淡一笑,\"我不过是个平妻,能有什么打算?只是作为母亲,我会尽一切努力保护好清韵,这是我的责任。至于其他...恐怕还要看夫人的决断。\"

    宋玉芙沉默良久,终于鼓起勇气问出那个埋藏已久的问题:\"沈二夫人,这些年来,你可曾恨过我?\"

    沈若兰抬起头,目光平静而深邃:\"恨?最初或许有过。但很快,我就明白了一个道理:在这个世界上,真正能伤害我们的,往往不是他人,而是我们自己的执念。放下恨意,我才能看清前路,为自己和女儿谋划更好的未来。\"

    这番话如同醍醐灌顶,让宋玉芙心中一震。她忽然意识到,这些年来,她一直沉浸在自己的梦想破灭的痛苦中,却忽略了真正重要的事情——如何在现实的局限中,为自己和儿子创造更好的生活。

    \"二夫人能听我说几句心里话吗?\"宋玉芙的声音有些颤抖。

    沈若兰点点头:\"夫人请讲。\"

    \"我十六岁那年,曾有一个梦想——成为一名教育家,让更多的中国女子能够接受教育,获得独立自主的能力。\"宋玉芙的眼神渐渐变得飘渺,仿佛回到了那个充满希望的年代,\"后来,我去了英国留学,见识了更广阔的世界,我的梦想也更加清晰。然而,命运弄人,我遇见了程远山。\"

    沈若兰静静聆听,没有打断。

    \"当时的程远山,才华横溢,志向远大,似乎是能够理解和支持我梦想的人。我以为,嫁给他后,我们可以一起实现各自的抱负。可惜......\"宋玉芙苦笑一声,\"婚后我才发现,他所谓的欣赏我的才华,不过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他需要的是一个能够为他锦上添花的名门闺秀,而不是一个有独立思想的伴侣。\"

    \"所以,夫人放弃了自己的梦想?\"沈若兰轻声问道。

    \"不是放弃,是被迫搁置。\"宋玉芙语气中带着几分不甘,\"程远山婚后很快就展现出了真面目,他希望我做一个传统的大家闺秀,相夫教子,不问世事。每当我提到想要参与社会活动或教育事业,他就会冷脸相对。久而久之,我也就不再提起,把全部心思放在了儿子身上。\"

    \"孩子确实是一种慰藉。\"沈若兰会意地点点头,\"清韵出生后,我也将全部心血都倾注在她身上,希望她能够拥有我未能实现的梦想。\"

    宋玉芙望着沈若兰,忽然涌出一股惺惺相惜之感:\"二夫人,你有没有想过,如果当初我没有嫁给程远山,你的人生会是什么样子?\"

    沈若兰沉思片刻,摇头道:\"世上没有如果。每个选择都会带来不同的结果,但无论如何,都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与其幻想未曾走过的路,不如珍惜脚下已经踏实的每一步。\"

    宋玉芙被这番话触动,不由得重新审视起眼前这位女子。她曾以为沈若兰只是一个逆来顺受的农家女,却不想她内心竟有如此深刻的洞察和智慧。

    \"二夫人,有件事我一直很好奇。\"宋玉芙忍不住问道,\"当年,是你主动提出让位给我,这究竟是为什么?\"

    沈若兰脸上的表情几不可察地滞了一下,然后恢复平静:\"夫人高抬了,当时我不过是看清了形势,做出了对自己和腹中胎儿最有利的选择。程远山已经动了心,与其等待被休,不如主动退让,至少能保全自己的一席之地。\"

    宋玉芙摇摇头:\"不,我觉得不仅如此。以你的聪明才智,若真想与我争,未必没有胜算。你选择退让,恐怕是看透了程远山的本性,知道即使争得了正室之位,也不会得到真正的幸福。\"

    沈若兰没有直接回应,只是微微一笑:\"夫人过誉了。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能够保全自己和孩子,已是上天恩赐。\"

    两位夫人相对无言,茶香在空气中缓缓散去。远处传来程锦墨朗朗的读书声,如同一缕阳光,穿透了沉默的氛围。

    \"时候不早了,夫人应该去看看少爷了。\"沈若兰起身告辞,\"今晚我让厨房准备些锦墨喜欢的菜式,夫人可与他好好聚聚。\"

    宋玉芙点点头,感激地看着沈若兰离去的背影。这场谈话,虽然短暂,却让她对这位曾经的情敌有了全新的认识。或许,在这个风雨欲来的时刻,她们这两个被命运捆绑在一起的女人,应该学会相互理解和支持。

    回到自己的院落,宋玉芙提笔写下一封长信,郑重地交给春燕:\"务必亲手交给父亲。\"

    信中,她详细描述了程府的近况以及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变故的担忧,特别提到了对沈若兰母女的关切。最后,她写道:\"女儿少时之梦,今虽迟暮,然心未老。恳请父亲在风雨来临之际,予我重启之机,亦不忘善待他人。\"

    写完信,宋玉芙感到一阵释然。经历了这么多年的迷失和彷徨,她似乎又找回了那个有梦想、有勇气的自己。无论程家未来会面临怎样的风暴,她都下定决心,不再只是被动接受命运的安排,而是要主动掌握自己的人生。

    窗外,春雨淅沥,仿佛在清洗着尘世的纷扰。宋玉芙望着远处朦胧的景色,心中涌起一股久违的平静和希望。她年少时的梦想,或许还有机会重新启航。

    而此时,在程府的另一端,沈若兰也站在窗前,望着同样的春雨,心中思绪万千。今日与宋玉芙的谈话,让她意识到这个曾经的对手也有着自己的痛苦和挣扎。在这个男权社会的桎梏下,无论是名门淑女还是寒门之女,都难逃被命运摆布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