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唐:实习生穿越竟成临川公主! > 第513章 阴山大漠置督府(二)

大唐:实习生穿越竟成临川公主! 第513章 阴山大漠置督府(二)

    步真紧接着接口说道:“吐蕃虽然得到了一些军事物资,但如果要论真正的实力,他们又怎么能比得上我大唐的天威呢?”

    曼都支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干笑两声,说道:“可汗所言极是。”

    然而,就在这时,弥射突然话锋一转,说道:“朝廷考虑到哥逻禄部一直以来都对大唐恭恭敬敬,所以特别将你们的部众一分为二,分别设立阴山和大漠两个都督府,不知道俟斤对此有何看法呢?”

    他的话音刚落,整个大帐内瞬间变得鸦雀无声,所有人都愣住了,谁也没有想到弥射会突然提出这样的建议。

    曼都支的儿子见状,猛地从座位上站起来,大声说道:“我们部众世世代代都是以游牧为生,自由自在惯了,何必还要分什么都督府呢?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住口!”曼都支见状,连忙呵斥儿子,然后起身对着弥射躬身施礼道:“并非小臣不愿意归顺大唐,实在是部众们恐怕难以适应这种管束啊。”

    弥射微微一笑,从怀中缓缓取出一道圣旨,说道:“这可是圣人的旨意,俟斤若是还有什么疑虑,不妨亲自前往长安面见圣上,当面陈情。”

    曼都支紧紧地盯着明黄卷轴上的玉玺印记,额头上渐渐渗出了一层细汗。这道圣旨对于他来说,无疑是一道生死攸关的命令。

    次日清晨,阳光洒在哥逻禄部的营帐外,两面崭新的旗帜在寒风中猎猎作响。一面是阴山都督府的玄色旗,另一面则是大漠都督府的青色旗。曼都支率领着大小俟斤们,恭敬地跪在营帐前,等待着圣旨的宣读。

    弥射站在营帐前,展开圣旨,当他把将手里圣旨念到一半时,突然注意到人群中有几个老者的神色异常凝重,他们不时地望向西方,那里正是吐蕃的方向。

    宣诏完毕,曼都支站起身来,邀请两位可汗一同查看牧群。

    众人沿着草原缓缓前行,走到一处水草丰美的河谷时,忽然听到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只见一名骑士从东方疾驰而来,转眼间便来到了众人面前。

    骑士翻身下马,气喘吁吁地喊道:

    “可汗!长安急报,陛下有旨,命你们办完差事之后,即刻前往流沙道,协助苏将军镇守河西!”

    弥射接过文书,仔细端详着上面的朱印,眉头不由自主地紧紧皱起。

    一旁的阿史那步真见状,好奇地凑过来,看了一眼文书后,惊讶地说道:

    “又要去帮苏海政?”

    弥射面无表情地将文书收好,淡淡地回答道:

    “朝廷自有安排。”他的目光落在河谷里,那里有一群牛羊正悠闲地吃着草,似乎对周围的一切都漠不关心。

    忽然,弥射转头看向曼都支,若有所思地问道:

    “俟斤,如果吐蕃派人来招诱你,你会怎么做呢?”

    曼都支闻言,脸色微微一变,连忙躬身施礼道:

    “小臣世受大唐恩惠,对大唐忠心耿耿,绝无二心!”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到了正月十四傍晚。

    经过一整天的忙碌,两支都督府的属官名单终于拟定完毕。

    弥射在名册上郑重地按下自己的指印,然后对曼都支说道:

    “这两位都督都是你部中德才兼备的贤能之士,今后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需要与他们共同商议,切不可独断专行。”

    曼都支连连点头,表示同意,然后站在原地,目光紧盯着渐行渐远的唐军队伍,直到他们完全消失在暮色之中。

    回到营帐内,曼都支的儿子一脸疑惑地问道:

    “阿塔,您为何要答应分设都督府呢?这对我们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啊!”

    曼都支深深地叹了口气,解释道:

    “孩子,你没看到苏海政都已经退兵了吗?现在的形势对我们非常不利,我们绝对不能得罪大唐啊!”

    在回程的路上,阿史那步真与弥射并肩而行。阿史那步真忧心忡忡地对弥射说:

    “阿干,我总觉得哥逻禄部不太可靠,他们会不会背叛我们呢?”

    弥射勒住马缰,停下脚步,转头看向西方逐渐下沉的落日,若有所思地说:

    “西域的各个部落都是这样,哪边势力强大,他们就会倒向哪边。”

    他的脑海中突然浮现出驿使带来的消息,苏海政已经退兵至凉州,而吐蕃的使者此刻说不定正在马不停蹄地赶往哥逻禄部的路上。

    同月十六,经过长途跋涉,队伍终于抵达了凉州境内。

    众人疲惫不堪,但心中的期待却愈发强烈。

    驿馆里,驿卒们忙碌地穿梭着,为远道而来的客人们安排住宿。

    当他们得知这支队伍的来意后,立刻告诉他们苏海政正在城中休整。

    弥射听闻这个消息,心中稍安,他让人准备了一份名帖,亲自前往苏海政的住处送去。

    傍晚时分,苏海政亲自来到驿馆,他的身影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有些落寞。

    一见到两位可汗,苏海政苦笑着说道:

    “本想在疏勒建功立业,没想到会是这般光景。”

    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无奈和沮丧。

    弥射连忙问道:“将军下一步打算如何?”

    他的目光紧盯着苏海政,希望能从他的回答中找到一些线索。

    苏海政缓缓摇头,叹息道:

    “陛下让我镇守河西,等你们从哥逻禄回来,咱们再商议对策吧。”

    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局势的担忧和对未来的迷茫。

    夜深人静,万籁俱寂,阿史那弥射独自一人站在驿馆的廊下。

    寒风呼啸着卷着雪沫子,如利箭一般打在他的脸上,带来丝丝凉意,但他却恍若未觉,目光凝视着远处军营的灯火,仿佛那点点微光能穿透黑夜,照亮他心中的迷茫。

    思绪渐渐飘远,他忽然想起显庆元年白兰城破的消息。

    那时,谁能料到短短一年时间,西域的局势竟会变得如此错综复杂?

    曾经的阴山、大漠二都督府,那两面象征着哥逻禄部的旗帜,如今依然在风中猎猎飘扬,可这两面旗帜究竟还能挺立多久呢?阿史那弥射心中实在没有底。

    正月底的凉州,天空中飘起了新年的最后一场雪。

    纷纷扬扬的雪花,如同天地间的精灵,给这片土地披上了一层洁白的银装。阿史那弥射与阿史那步真一同前往军营,与苏海政商议要事。

    帐外,传来士兵们操练的呼喝声,那声音在空旷的雪地上回荡,显得格外响亮。

    苏海政展开一幅舆图,指着上面的河西地区说道:

    “朝廷的旨意是让咱们守住河西,防止吐蕃东进。至于哥逻禄部那边,还需要两位将军多多费心了。”

    弥射凝视着舆图上阴山、大漠二府的位置标记,沉稳颔首:

    “只要他们循规蹈矩,吐蕃东进之路便会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