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甜的要命 第76章 带晓月逃离
热门推荐:
七零:医妻驾到,冷面硬汉宠上天
网游:转职箭神,普攻暴击带分裂
平凡的巫师:直到永恒
怀了金龙崽后,假千金A爆全星际
斗罗:炎帝徒弟勇闯斗罗大陆
重生1958:我带全村吃香喝辣
高武:外甥女被欺负,8岁的我堵校门!
诱他深陷:钓系美人杀疯了!
婆家偷听心声,换亲世子妃成团宠
一
志平吃过晚饭,坐车穿过灯红酒绿的市区,径直往灌口镇赶去。
想到今晚就住在距离鞋厂不远的旅馆里,这样他可以近距离观看晓月打工的环境。明天先找一天,找不到最后只有找警察叔叔了。
晚上十点多钟,志平看到大步鞋厂附近工人下夜班像是流水一样的嘈杂,工人在亮如白昼的夜里涌向路边,很快纷纷消失在厂区东南西北各个方向。治平看到好多男生出来都牵着一个同样服装的女友,他们在路灯下很随意的拉着手,无比亲密的走过。
志平才觉得这么遥远的距离把老婆放在
如此开放自由的环境里,不出问题才怪呢!
也许是坐着长途车太累了,志平很快倒在床上睡着了。第二天醒来已经是八点多钟,天阴沉沉的下着小雨,志平心里更加没有头绪了。
他想找小王的奶奶吗?但又没想好要说什么,让她管教好她孙子吗?几乎不可能啊!那找小峰吗?可晓月离开大步鞋厂后,晓峰也不知道任何信息了,他最多只能告诉小王奶奶在哪里。
志平还是回到第一个问题,找到收废品的老人也是无解的。
离开厂里的小月和小王,除非在陌生的街头被他撞见,否则单单灌口小镇。每到下班高峰期时,就有好几万人打工的外地人,散落在小镇的各个位置。找个人无异大海捞针。
看着人地生疏的灌口镇,志平吃过早饭,漫无目的走在街上。他不知不觉看到一排白底蓝边的房子是那么熟悉,原来走到镇上派出所了。
于是志平站在门口,想着如何报案,思来想去,只有说老婆被人控制起来了,如此,才具有报案条件。
说干就干,志平义无反顾地去了派出所。警察非常客气,但说的是厦门版普通话,好在志平走南闯北,终于能明白无误地沟通。警察让志平提供了几个联系过的电话号码,然后让志平等,有消息就会告诉志平。
志平并不知道警察们干什么去了,自己觉得也没事了,只在大厅里转,他才看到全国警察学习漳州110的标语。原来他们联动起来,在快速查找晓月的行踪线索吧?
志平慢慢在街上晃,他觉得那些行色匆匆的女孩会不会有一个就是晓月?
大约两个小时左右,警察通知志平过来。他们告诉了志平出警的详细情况,说是找到了两人住过的旅馆。但根据旅馆老板的描述,像是两个谈恋爱的年轻人,不像是胁迫。
这下志平便紧张起来,说那他也不知道了,那该怎么办呢?
志平用一副可怜焦急的模样来掩饰自己提供信息的不准确。好在警察也没计较了,他们只劝志平要好好跟老婆沟通,有困难时再找警察。就目前情况,他们即使找到人了,也要调解很久,只要没有违法行为,他们也不可能控制一个人自由。
他老婆能不能回去?完全在于他了。
志平黯然神伤,警察安慰他也许会有线索的,保持手机畅通好了。
志平像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他来之前,父亲也劝他别着急来厦门,还说他们感情没到破裂的那一步,带不回来晓月呢?
看来现在果然如此!
志平在细雨蒙蒙的厦门街头,道路两旁的树木被雨水清洗的翠绿发亮。他只觉得厦门的警察是唯一能安慰到他的人了。志平又走回旅馆,他想再等一天,如果还没有消息,他就去找一下小王的奶奶,警告她,晓月的老公一直在厦门找晓月,如果小王不把晓月交出来,休怪他白刀子进红刀子出了。
可是他现在静不下心来等任何消息了,感觉时间煎熬,他就按照小峰说的位置去找小王奶奶了。
这倒是很容易找到了,一位满脸皱纹,但眼光很犀利的老奶奶在门口棚子里收拾废纸盒,志平站在门口,半天没吭声。
他想到眼前这个老奶奶在异地他乡收废品,孙子在厂里做着破坏别人家庭的事,是什么样的家教才有这么不合常理的事呢?
于是志平便完全压抑下白刀红刀的想法了,只静静的坐下来,等着老奶奶把活干完。老人一开始还以为来了个熟人找她去收废品,但她捆好一包纸箱后,发觉不是,才走过来问:“这位小哥哥有啥事?”
志平“嗯”地叹息了一声,说:“王胜利是你孙子?”
老人没说话,上下打量志平,然后点了点头。志平便说:“我过来找陈晓月,我是她丈夫。”
老人在志平问王胜利是谁时,她就觉得眼前这位怕是来找陈晓月的,果然不出所料。
于是她停下手里的活,洗了洗手,把志平让进屋里。她倒了杯水给志平。
那一刻,志平觉得小王奶奶还是很通情达理的。面对找上门来的志平,她对他深感歉疚。志平说了,因为他在老家不能过来,没想到这么短的时间,她就跟小王在一起了。
老妇人摇摇头,叹息地说:“一开始胜利带给我看了一眼,说是老家人,没结婚的。我心里还挺高兴的,后来我觉得不对,再问才说是离了婚的。这回我就没再相信了,一直反对他们。前两天来了一趟,还被我撵走了,反正我孙子工资也不归我,这点工资不够两人光。”
志平叹息了一声,他从心里觉得晓月差不多就是个害人精哦,他在心里暗暗骂责晓月,“人家的奶奶都反对的,你还赖在这里干什么呢?”
老妇人沉默了一会,诚恳地说:“小哥哥,我们王家条件不好,早年我老伴生病走了,只留下一个16岁的儿子,我一个人把他拉扯大,娶了媳妇。没想到孙子才五岁,儿子又在收树时被倒下来的树砸死了。”
老人像是早已习惯了那些悲伤的往事,她只平静地告诉志平,这个家庭如何一路辛苦的走来。
奶孙两一路扶持着走过来,孩子上学,奶奶就在学校附近租房子收破烂,孩子不读书工作了,在哪个城市,奶奶就跟着哪个城市。做奶奶的只希望孙子娶一个正经人家的女儿,把王家的香火续上,没想到原本很乖的孩子,怎么就变得这么不听话了?
老夫人说完这些,又问:“小哥哥家庭是什么情况呢?怎么样放着她一个人出来打工?”
志平便诚恳的说到因为开厂失败,又引到辞职开场的话题,不免又说到晓月的家庭没什么教养,最后说到大学毕业工作没两年就生病了。而这一切悲伤的结局都是因为身体不如人。志平第一次在异地他乡因为自己的糖尿病而遭受的这么多苦,哽咽的说不出话来!
老妇人也点点头,示意不必说了,一切都明白了。她一再告诉志平,这事着急也没用,他们王家也不会要这样的女人,只会拖累她孙子的。志平才平复下心情,点头称是。她觉得虽然是收破烂的,但也深明大义。志平便又说了一句:“你孙子才20出头,第一次以这种方式处理男女关系,以后恐怕会很麻烦的。”
老妇人惊讶的脸色都变了,她是否决意撵走晓月,志平并不知道,但 她此时对这种关系极度反感,甚至惊恐却是实实在在的。
这时老妇人不停的说,看到孙子就会下手打了,拼了老命也不让他破坏别人家庭。
志平出了废品收购站,他心里轻松多了,想着明天就买票回去。这一趟过来虽然毫无收获,但能击穿晓月外表,让小王的奶奶看到一个真实的陈小月,也就更加有希望让晓月回头了。
来了跟去了一样的两手空空,但志平走过一趟,两天一夜的火车折腾,仿佛让志平竭尽所能的做了许多事,心里不再空虚似的。
二
志平回到大步鞋厂那里,他想再看一眼晓月是在什么样的环境里跟小王走了的。大步鞋厂,实际上的厂房还没有志平去年在老家做瓦的院子大,但鞋厂里面有两栋一高一矮的楼房,完全密密麻麻的窗户,看得出来是工人宿舍。还有两排矮房子,二楼厂房是几间连在一起的,底下一层上面一层,面积都不大,但容纳的人却不少。
志平看到是工人吃饭的时候,没有人注意到院子里有个陌生人。大家匆匆忙忙地进进出出的,谁还注意陌生人呢?
志平没去食堂,他转到工人宿舍那里,看到男工一栋,女工一栋楼,但也有男男女女相互串门的,那或许是夫妻间吧?
看到那些极其简陋的宿舍,除了被子和毯子,几乎是空荡荡的。鞋子都东一只西一只,更别谈什么生活的方便和享受了。
这时,志平手机突然叮叮嘟嘟的响起来,一看,是厦门区号的陌生号码,以为是警察,志平没来得及细想就接通电话,那边却是晓月的声音,只听她不满意地一连串问道:“你找警察了吧?你怎么会找警察呢?我不回去,又不是让人绑架了,还报警,真有你的。”
志平明白警察找到旅馆的事,被晓月知道了,或者是他们今晚又去住那里,那家店老板告知了吗?不得而知。但现在却是实实在在的晓月打来电话。
志平激动地告诉晓月:“我想带你回家,可来了又找不到你,只好报警。”
晓月似乎还在生气,但也不知道说什么,只好说:“好了好了,你在哪里?我一会去找你。”
“我在大步。”
“你去厂里干么?我又不在那边。”
志平不知道如何回答?是啊,他在厂里干什么呢?
“好了好了,我一会到。”晓月气呼呼的挂了电话,志平激动万分地出了厂大门,站在人来人往的马路上,以便尽快找到晓月。但他又想到自己暴露在一个有情敌的场地里,会有被人攻击的危险。于是便又找到一个小卖部门口,他买了包口香糖,坐下来正好看到大门口进进出出的人群,这样他就不会错过晓月了。
没一会他看到一个穿一身黑裙子的人,也染着黄头发,衣服,头发都不像晓月,但走路姿势却分明就是晓月。他立马站起来,走上去激动地喊了声晓月。
晓月一回头,就在她看到志平的一刹那,惊讶,厌烦,也有一些无法言说的感受。她看到志平又瘦又憔悴的模样,并没有一丝难受,还是连连抱怨地说:“我不是说过了吗?过段时间我就回去的。”
“那天晚上你不是说好了第二天回来的吗?怎么后来又没回,没法跟你联系上。”
志平一直只想着陈述自己的这趟来厦门的原因,但晓月仿佛就是个局外人,丝毫没有担忧志平一路辛苦和自己做错事的歉意。
只觉得志平让她很厌烦,已经甚至讨厌了,于是像要结束什么似的。
“好了,知道了,我跟你走好吧?省的你报警。”志平不禁笑了,他拉住晓月就往外走,晓月躲开说:“别拉拉扯扯。我跟你回去还不行吗?”
于是晓月说她还有些行李在这里存放着呢。志平变惊奇。他离开厂了,怎么还有东西没带走?
半天晓月从女工宿舍那边出来,问志平什么时候走?
“今晚啊。”
“今晚没车呢”。志平说我们先去火车站看看吧?没有车就在附近的旅馆住下也好。晓月见如此,咕噜一句:“谁跟你住旅馆啊?”
晓月拖着行李箱跟志平打了一辆车,直奔厦门火车站。
志平看到火车站跟来时的时候一样的繁忙,即使刚下过雨,现在广场上到处都是神情麻木的农民工,拎着白色的涂料桶和一圈铺盖,张望着电子屏上的车次。
没看到回巢州的列车,不管是路过还是终点站都没有。但是由厦门去往南京的,可以在芜湖下,这样从芜湖到巢州的车也很多,而且两地相距只有几十公里,这比千山万水的闽欧之地让志平安心多了。于是想也没想的直接去门口买了两张去芜湖的车票。
等小月看到去往芜湖的火车时,心里颇为失望,她坐在候车厅里,不时地朝窗外张望。志平知道,那是她在盼望着小王出现呢,但志平要逃离厦门,越快越好,一刻也不耽搁!
志平吃过晚饭,坐车穿过灯红酒绿的市区,径直往灌口镇赶去。
想到今晚就住在距离鞋厂不远的旅馆里,这样他可以近距离观看晓月打工的环境。明天先找一天,找不到最后只有找警察叔叔了。
晚上十点多钟,志平看到大步鞋厂附近工人下夜班像是流水一样的嘈杂,工人在亮如白昼的夜里涌向路边,很快纷纷消失在厂区东南西北各个方向。治平看到好多男生出来都牵着一个同样服装的女友,他们在路灯下很随意的拉着手,无比亲密的走过。
志平才觉得这么遥远的距离把老婆放在
如此开放自由的环境里,不出问题才怪呢!
也许是坐着长途车太累了,志平很快倒在床上睡着了。第二天醒来已经是八点多钟,天阴沉沉的下着小雨,志平心里更加没有头绪了。
他想找小王的奶奶吗?但又没想好要说什么,让她管教好她孙子吗?几乎不可能啊!那找小峰吗?可晓月离开大步鞋厂后,晓峰也不知道任何信息了,他最多只能告诉小王奶奶在哪里。
志平还是回到第一个问题,找到收废品的老人也是无解的。
离开厂里的小月和小王,除非在陌生的街头被他撞见,否则单单灌口小镇。每到下班高峰期时,就有好几万人打工的外地人,散落在小镇的各个位置。找个人无异大海捞针。
看着人地生疏的灌口镇,志平吃过早饭,漫无目的走在街上。他不知不觉看到一排白底蓝边的房子是那么熟悉,原来走到镇上派出所了。
于是志平站在门口,想着如何报案,思来想去,只有说老婆被人控制起来了,如此,才具有报案条件。
说干就干,志平义无反顾地去了派出所。警察非常客气,但说的是厦门版普通话,好在志平走南闯北,终于能明白无误地沟通。警察让志平提供了几个联系过的电话号码,然后让志平等,有消息就会告诉志平。
志平并不知道警察们干什么去了,自己觉得也没事了,只在大厅里转,他才看到全国警察学习漳州110的标语。原来他们联动起来,在快速查找晓月的行踪线索吧?
志平慢慢在街上晃,他觉得那些行色匆匆的女孩会不会有一个就是晓月?
大约两个小时左右,警察通知志平过来。他们告诉了志平出警的详细情况,说是找到了两人住过的旅馆。但根据旅馆老板的描述,像是两个谈恋爱的年轻人,不像是胁迫。
这下志平便紧张起来,说那他也不知道了,那该怎么办呢?
志平用一副可怜焦急的模样来掩饰自己提供信息的不准确。好在警察也没计较了,他们只劝志平要好好跟老婆沟通,有困难时再找警察。就目前情况,他们即使找到人了,也要调解很久,只要没有违法行为,他们也不可能控制一个人自由。
他老婆能不能回去?完全在于他了。
志平黯然神伤,警察安慰他也许会有线索的,保持手机畅通好了。
志平像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他来之前,父亲也劝他别着急来厦门,还说他们感情没到破裂的那一步,带不回来晓月呢?
看来现在果然如此!
志平在细雨蒙蒙的厦门街头,道路两旁的树木被雨水清洗的翠绿发亮。他只觉得厦门的警察是唯一能安慰到他的人了。志平又走回旅馆,他想再等一天,如果还没有消息,他就去找一下小王的奶奶,警告她,晓月的老公一直在厦门找晓月,如果小王不把晓月交出来,休怪他白刀子进红刀子出了。
可是他现在静不下心来等任何消息了,感觉时间煎熬,他就按照小峰说的位置去找小王奶奶了。
这倒是很容易找到了,一位满脸皱纹,但眼光很犀利的老奶奶在门口棚子里收拾废纸盒,志平站在门口,半天没吭声。
他想到眼前这个老奶奶在异地他乡收废品,孙子在厂里做着破坏别人家庭的事,是什么样的家教才有这么不合常理的事呢?
于是志平便完全压抑下白刀红刀的想法了,只静静的坐下来,等着老奶奶把活干完。老人一开始还以为来了个熟人找她去收废品,但她捆好一包纸箱后,发觉不是,才走过来问:“这位小哥哥有啥事?”
志平“嗯”地叹息了一声,说:“王胜利是你孙子?”
老人没说话,上下打量志平,然后点了点头。志平便说:“我过来找陈晓月,我是她丈夫。”
老人在志平问王胜利是谁时,她就觉得眼前这位怕是来找陈晓月的,果然不出所料。
于是她停下手里的活,洗了洗手,把志平让进屋里。她倒了杯水给志平。
那一刻,志平觉得小王奶奶还是很通情达理的。面对找上门来的志平,她对他深感歉疚。志平说了,因为他在老家不能过来,没想到这么短的时间,她就跟小王在一起了。
老妇人摇摇头,叹息地说:“一开始胜利带给我看了一眼,说是老家人,没结婚的。我心里还挺高兴的,后来我觉得不对,再问才说是离了婚的。这回我就没再相信了,一直反对他们。前两天来了一趟,还被我撵走了,反正我孙子工资也不归我,这点工资不够两人光。”
志平叹息了一声,他从心里觉得晓月差不多就是个害人精哦,他在心里暗暗骂责晓月,“人家的奶奶都反对的,你还赖在这里干什么呢?”
老妇人沉默了一会,诚恳地说:“小哥哥,我们王家条件不好,早年我老伴生病走了,只留下一个16岁的儿子,我一个人把他拉扯大,娶了媳妇。没想到孙子才五岁,儿子又在收树时被倒下来的树砸死了。”
老人像是早已习惯了那些悲伤的往事,她只平静地告诉志平,这个家庭如何一路辛苦的走来。
奶孙两一路扶持着走过来,孩子上学,奶奶就在学校附近租房子收破烂,孩子不读书工作了,在哪个城市,奶奶就跟着哪个城市。做奶奶的只希望孙子娶一个正经人家的女儿,把王家的香火续上,没想到原本很乖的孩子,怎么就变得这么不听话了?
老夫人说完这些,又问:“小哥哥家庭是什么情况呢?怎么样放着她一个人出来打工?”
志平便诚恳的说到因为开厂失败,又引到辞职开场的话题,不免又说到晓月的家庭没什么教养,最后说到大学毕业工作没两年就生病了。而这一切悲伤的结局都是因为身体不如人。志平第一次在异地他乡因为自己的糖尿病而遭受的这么多苦,哽咽的说不出话来!
老妇人也点点头,示意不必说了,一切都明白了。她一再告诉志平,这事着急也没用,他们王家也不会要这样的女人,只会拖累她孙子的。志平才平复下心情,点头称是。她觉得虽然是收破烂的,但也深明大义。志平便又说了一句:“你孙子才20出头,第一次以这种方式处理男女关系,以后恐怕会很麻烦的。”
老妇人惊讶的脸色都变了,她是否决意撵走晓月,志平并不知道,但 她此时对这种关系极度反感,甚至惊恐却是实实在在的。
这时老妇人不停的说,看到孙子就会下手打了,拼了老命也不让他破坏别人家庭。
志平出了废品收购站,他心里轻松多了,想着明天就买票回去。这一趟过来虽然毫无收获,但能击穿晓月外表,让小王的奶奶看到一个真实的陈小月,也就更加有希望让晓月回头了。
来了跟去了一样的两手空空,但志平走过一趟,两天一夜的火车折腾,仿佛让志平竭尽所能的做了许多事,心里不再空虚似的。
二
志平回到大步鞋厂那里,他想再看一眼晓月是在什么样的环境里跟小王走了的。大步鞋厂,实际上的厂房还没有志平去年在老家做瓦的院子大,但鞋厂里面有两栋一高一矮的楼房,完全密密麻麻的窗户,看得出来是工人宿舍。还有两排矮房子,二楼厂房是几间连在一起的,底下一层上面一层,面积都不大,但容纳的人却不少。
志平看到是工人吃饭的时候,没有人注意到院子里有个陌生人。大家匆匆忙忙地进进出出的,谁还注意陌生人呢?
志平没去食堂,他转到工人宿舍那里,看到男工一栋,女工一栋楼,但也有男男女女相互串门的,那或许是夫妻间吧?
看到那些极其简陋的宿舍,除了被子和毯子,几乎是空荡荡的。鞋子都东一只西一只,更别谈什么生活的方便和享受了。
这时,志平手机突然叮叮嘟嘟的响起来,一看,是厦门区号的陌生号码,以为是警察,志平没来得及细想就接通电话,那边却是晓月的声音,只听她不满意地一连串问道:“你找警察了吧?你怎么会找警察呢?我不回去,又不是让人绑架了,还报警,真有你的。”
志平明白警察找到旅馆的事,被晓月知道了,或者是他们今晚又去住那里,那家店老板告知了吗?不得而知。但现在却是实实在在的晓月打来电话。
志平激动地告诉晓月:“我想带你回家,可来了又找不到你,只好报警。”
晓月似乎还在生气,但也不知道说什么,只好说:“好了好了,你在哪里?我一会去找你。”
“我在大步。”
“你去厂里干么?我又不在那边。”
志平不知道如何回答?是啊,他在厂里干什么呢?
“好了好了,我一会到。”晓月气呼呼的挂了电话,志平激动万分地出了厂大门,站在人来人往的马路上,以便尽快找到晓月。但他又想到自己暴露在一个有情敌的场地里,会有被人攻击的危险。于是便又找到一个小卖部门口,他买了包口香糖,坐下来正好看到大门口进进出出的人群,这样他就不会错过晓月了。
没一会他看到一个穿一身黑裙子的人,也染着黄头发,衣服,头发都不像晓月,但走路姿势却分明就是晓月。他立马站起来,走上去激动地喊了声晓月。
晓月一回头,就在她看到志平的一刹那,惊讶,厌烦,也有一些无法言说的感受。她看到志平又瘦又憔悴的模样,并没有一丝难受,还是连连抱怨地说:“我不是说过了吗?过段时间我就回去的。”
“那天晚上你不是说好了第二天回来的吗?怎么后来又没回,没法跟你联系上。”
志平一直只想着陈述自己的这趟来厦门的原因,但晓月仿佛就是个局外人,丝毫没有担忧志平一路辛苦和自己做错事的歉意。
只觉得志平让她很厌烦,已经甚至讨厌了,于是像要结束什么似的。
“好了,知道了,我跟你走好吧?省的你报警。”志平不禁笑了,他拉住晓月就往外走,晓月躲开说:“别拉拉扯扯。我跟你回去还不行吗?”
于是晓月说她还有些行李在这里存放着呢。志平变惊奇。他离开厂了,怎么还有东西没带走?
半天晓月从女工宿舍那边出来,问志平什么时候走?
“今晚啊。”
“今晚没车呢”。志平说我们先去火车站看看吧?没有车就在附近的旅馆住下也好。晓月见如此,咕噜一句:“谁跟你住旅馆啊?”
晓月拖着行李箱跟志平打了一辆车,直奔厦门火车站。
志平看到火车站跟来时的时候一样的繁忙,即使刚下过雨,现在广场上到处都是神情麻木的农民工,拎着白色的涂料桶和一圈铺盖,张望着电子屏上的车次。
没看到回巢州的列车,不管是路过还是终点站都没有。但是由厦门去往南京的,可以在芜湖下,这样从芜湖到巢州的车也很多,而且两地相距只有几十公里,这比千山万水的闽欧之地让志平安心多了。于是想也没想的直接去门口买了两张去芜湖的车票。
等小月看到去往芜湖的火车时,心里颇为失望,她坐在候车厅里,不时地朝窗外张望。志平知道,那是她在盼望着小王出现呢,但志平要逃离厦门,越快越好,一刻也不耽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