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 章315:铺路
热门推荐:
我云霄,成了祖巫十三妹
强大后归来守护你
散修娶妻
我,世界树,带领玩家闯异界
我叫赵无言
重生90之漫漫寻子路
开局欺诈师,扮演神明的我成真了
快穿:玄月的重生之旅
0713:平行世界闪耀的你们
既然决定推行考成法及后续措施,刘备自然要做出一些表示。
他先去寻武如意,向其传达了自己的想法,得到这位女皇的大力支持。
考成法能带来多大的好处暂且不提,那文官里面豪强派才占多少啊,有这个打击世家同时交好张居正的机会,武如意断然不会放过。
当夜谈妥后,第二天刘备便接见李秀成、陈玉成二人,从天书中挑选出十几个阵法交于二人研究,并反复嘱咐二人最近要勤练武艺,苦读兵法,预备在徐州战场大放异彩。
他还下令张居正拨给二人军备,允许他二人扩充本部军队。
不明其中粗细的李、陈二人受宠若惊,连忙谢恩。
接见过后,军政中便传出刘备对李秀成、陈玉成二人寄予厚望、打算好生培养的消息,每天携礼登门拜访二人的宾客数不胜数。
投桃报李,武如意帮助刘备改革,那刘备也得许给她些好处。
拨给军备,张、李陈间势必会接触,刘备相信张居正能明白自己让他交好、重用豪强派的暗示。
为帮助张居正改革顺利进行,刘备秘密下令周处配合张居正行动,同时宣布留孙乾、是仪等与张居正交好的元从派人物于平原,不再行军出征。
之后范仲淹又去寻自己的好友滕子京,从为国为民的角度出发向滕子京讲述实行后续措施的必要性,又许诺了一些官职,成功拉拢到这位本地世家代表。
这样一来,张居正改革的政治班底大致形成:周处、孙乾、是仪、武士彟、滕子京、郑玄、长孙无忌。
但刘备觉得这样还不够。
他出征在即,后方必须稳定,张居正和孔融、陈群等人在后续措施的实行上不能形成抗衡,得一方碾压另一方。
考成法肯定能实行下去,重要的是推行后续措施时如何抵挡孔融、陈群等人铺天盖地的抵抗。
政治博弈不是单纯势力比大小、人数比多少,更重要的是看哪方手中牌更多。
考成法就是一张牌。
张居正依靠考成法牢牢把握撤换官员权利的话,孔融等人反抗的唯一途径是给刘备打小报告,而不敢大咧咧地跳出来反抗。
因此,负责中央督察的人,必须是张居正的铁杆支持者。
再考虑到这份职务的性质,他本人同时还得具有一定的政治能力与清正廉洁的品格。
是仪、周处等皆有职务在身,无暇顾及于此。
狄仁杰倒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北海国百废待兴,高欢还不知要耍什么花招,刘备着实不敢将其调走。
范仲淹春耕后要随军出征,也不能留在青州。
刘备考虑再三,终于想到一个人物:北海国郡丞王修。
王修公平公正这方面无需多说,但他不是张居正亲信,刘备最终没了办法,索性直接把问题甩给张居正,令张居正推荐亲信。
张居正也不出所料地给出一个十分令刘备满意的人物:徐邈。
徐邈,字景山,三国曹魏重臣。初为丞相军谋掾,历任凉州刺史、侍中、光禄大夫等职,封都亭侯。
他为人清正廉明,重视教化,在西北政绩显着,曾禁酒维护吏治。
性格刚直忠烈,坚守原则,虽遭权臣排挤仍正色处之,以清节闻名,享年七十八,谥号穆侯,是曹魏中后期德才兼备的股肱之臣。
徐邈武力62,统帅70,智力83,政治91.
徐邈早年经历并不详细,第一次登场便是在曹操平定河北之时,考虑到他籍贯幽州,不管是慕名投奔还是避祸,总归是有一个南下的过程。
途中听闻青州文风鼎盛,慕名投靠刘备,被张居正收作小吏,现在被推举为考成法中负责中央督察的人物。
刘备考察徐邈数日,觉得此人能力过关、品行高洁,便许了张居正请求,令徐邈与王修一同负责中央督察。
政治上铺好路后,军事上刘备也为张居正做好了准备。
改革这种事情树敌过多,张居正必须在军方有一个强大的靠山。
这个靠山便是关羽。
刘备拽着关平带着礼物一顿问好,这小伙子还没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事情,就被张居正收作徒弟。
关平还挂着个娶了王修女儿的名,通过此举,兴许能教张居正和王修搭上线。
几日后,刘备又牵头让张居正族人与戚继光族人联姻,勉强算是又傍上了戚继光的大腿。
再加上李秀成和陈玉成,应该足够了。
至此准备得当,改革正式开始。
第二次例行会议上,刘备通过了张居正推行考成法的请求。
接着,便是一出刘备“自导自演”的好戏。
关羽首先提出反对,称军中旧卒基本上大字不识一个,扁担倒了不知道是个“一”,别说按时完成任务,能不能完成任务都是一说。
“兄长此举恐怕有针对旧卒之嫌,恕羽冒昧,考成法一旦推行,军中必怨声载道。”
张飞举手:“大哥,这次我站二哥。”
孔融见状拿大道理压关羽,关羽也拿张居正教他的大道理反驳:“立功受赏,天经地义。况如今乃乱世,各地皆需善战之人主持防务,焉能轻易撤换?”
人张居正是实打实的“二甲第九名进士”,讲道理这方面同样杠杠的。
军方之后,长孙无忌等人紧跟着出列追加压力。
张居正“迫不得已”之下,提出了郑智所说的措施。
这下孔融他们炸锅了。
啥玩意儿,你让谁当官?
我孔融连一般出身的文人都看不上,你让我跟军卒的子嗣同伍?
反抗跟刘备想的一样激烈,但很可惜,刘备已经提前做好了准备。
这场会议,最终以刘备大获全胜,所有措施全部通过收尾。
王修和徐邈着手督察事宜,张居正与孙乾等人则开始拟定类似于具体多少军功赏多少银两、土地这样具体事务,青州内政再度忙碌起来。
他先去寻武如意,向其传达了自己的想法,得到这位女皇的大力支持。
考成法能带来多大的好处暂且不提,那文官里面豪强派才占多少啊,有这个打击世家同时交好张居正的机会,武如意断然不会放过。
当夜谈妥后,第二天刘备便接见李秀成、陈玉成二人,从天书中挑选出十几个阵法交于二人研究,并反复嘱咐二人最近要勤练武艺,苦读兵法,预备在徐州战场大放异彩。
他还下令张居正拨给二人军备,允许他二人扩充本部军队。
不明其中粗细的李、陈二人受宠若惊,连忙谢恩。
接见过后,军政中便传出刘备对李秀成、陈玉成二人寄予厚望、打算好生培养的消息,每天携礼登门拜访二人的宾客数不胜数。
投桃报李,武如意帮助刘备改革,那刘备也得许给她些好处。
拨给军备,张、李陈间势必会接触,刘备相信张居正能明白自己让他交好、重用豪强派的暗示。
为帮助张居正改革顺利进行,刘备秘密下令周处配合张居正行动,同时宣布留孙乾、是仪等与张居正交好的元从派人物于平原,不再行军出征。
之后范仲淹又去寻自己的好友滕子京,从为国为民的角度出发向滕子京讲述实行后续措施的必要性,又许诺了一些官职,成功拉拢到这位本地世家代表。
这样一来,张居正改革的政治班底大致形成:周处、孙乾、是仪、武士彟、滕子京、郑玄、长孙无忌。
但刘备觉得这样还不够。
他出征在即,后方必须稳定,张居正和孔融、陈群等人在后续措施的实行上不能形成抗衡,得一方碾压另一方。
考成法肯定能实行下去,重要的是推行后续措施时如何抵挡孔融、陈群等人铺天盖地的抵抗。
政治博弈不是单纯势力比大小、人数比多少,更重要的是看哪方手中牌更多。
考成法就是一张牌。
张居正依靠考成法牢牢把握撤换官员权利的话,孔融等人反抗的唯一途径是给刘备打小报告,而不敢大咧咧地跳出来反抗。
因此,负责中央督察的人,必须是张居正的铁杆支持者。
再考虑到这份职务的性质,他本人同时还得具有一定的政治能力与清正廉洁的品格。
是仪、周处等皆有职务在身,无暇顾及于此。
狄仁杰倒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北海国百废待兴,高欢还不知要耍什么花招,刘备着实不敢将其调走。
范仲淹春耕后要随军出征,也不能留在青州。
刘备考虑再三,终于想到一个人物:北海国郡丞王修。
王修公平公正这方面无需多说,但他不是张居正亲信,刘备最终没了办法,索性直接把问题甩给张居正,令张居正推荐亲信。
张居正也不出所料地给出一个十分令刘备满意的人物:徐邈。
徐邈,字景山,三国曹魏重臣。初为丞相军谋掾,历任凉州刺史、侍中、光禄大夫等职,封都亭侯。
他为人清正廉明,重视教化,在西北政绩显着,曾禁酒维护吏治。
性格刚直忠烈,坚守原则,虽遭权臣排挤仍正色处之,以清节闻名,享年七十八,谥号穆侯,是曹魏中后期德才兼备的股肱之臣。
徐邈武力62,统帅70,智力83,政治91.
徐邈早年经历并不详细,第一次登场便是在曹操平定河北之时,考虑到他籍贯幽州,不管是慕名投奔还是避祸,总归是有一个南下的过程。
途中听闻青州文风鼎盛,慕名投靠刘备,被张居正收作小吏,现在被推举为考成法中负责中央督察的人物。
刘备考察徐邈数日,觉得此人能力过关、品行高洁,便许了张居正请求,令徐邈与王修一同负责中央督察。
政治上铺好路后,军事上刘备也为张居正做好了准备。
改革这种事情树敌过多,张居正必须在军方有一个强大的靠山。
这个靠山便是关羽。
刘备拽着关平带着礼物一顿问好,这小伙子还没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事情,就被张居正收作徒弟。
关平还挂着个娶了王修女儿的名,通过此举,兴许能教张居正和王修搭上线。
几日后,刘备又牵头让张居正族人与戚继光族人联姻,勉强算是又傍上了戚继光的大腿。
再加上李秀成和陈玉成,应该足够了。
至此准备得当,改革正式开始。
第二次例行会议上,刘备通过了张居正推行考成法的请求。
接着,便是一出刘备“自导自演”的好戏。
关羽首先提出反对,称军中旧卒基本上大字不识一个,扁担倒了不知道是个“一”,别说按时完成任务,能不能完成任务都是一说。
“兄长此举恐怕有针对旧卒之嫌,恕羽冒昧,考成法一旦推行,军中必怨声载道。”
张飞举手:“大哥,这次我站二哥。”
孔融见状拿大道理压关羽,关羽也拿张居正教他的大道理反驳:“立功受赏,天经地义。况如今乃乱世,各地皆需善战之人主持防务,焉能轻易撤换?”
人张居正是实打实的“二甲第九名进士”,讲道理这方面同样杠杠的。
军方之后,长孙无忌等人紧跟着出列追加压力。
张居正“迫不得已”之下,提出了郑智所说的措施。
这下孔融他们炸锅了。
啥玩意儿,你让谁当官?
我孔融连一般出身的文人都看不上,你让我跟军卒的子嗣同伍?
反抗跟刘备想的一样激烈,但很可惜,刘备已经提前做好了准备。
这场会议,最终以刘备大获全胜,所有措施全部通过收尾。
王修和徐邈着手督察事宜,张居正与孙乾等人则开始拟定类似于具体多少军功赏多少银两、土地这样具体事务,青州内政再度忙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