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成猎户后我养了未来首辅 > 第418章 九阙都-秋小麦

穿成猎户后我养了未来首辅 第418章 九阙都-秋小麦

    在这一轮的实验中,计一舟还是觉得改良品种具有更明显的产量优势,如果在宁家村种植,产量大于六百三十斤也说不定。

    都城当地的品种虽然单产略低,但耐寒性强,在这种相对比较恶劣的气候下仍能保持稳定产出,再加上计一舟的方法,增产是必然的。

    把这些小麦都称过之后,计一舟让人从中挑选了一些饱满漂亮的麦粒当作种子。

    剩下的就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庄子上跟着计一舟他们一起称重的长工一个个都兴奋得脸红脖子粗,都在为他们实验的成功感到高兴。

    这可是比之前的小麦增产了好几十斤呢,这换做谁能不高兴啊。

    计一舟得到了数据就要走,走之前让他们第二波种一些豆子,把土地好好养着。

    至于那些试验田,计一舟决定跟着再种一波秋小麦,继续观察数据。

    这回也不种多的了,就把第一梯队的拿出来种上,每种法子种五亩地,观察秋小麦的数据会不会和春小麦不一样。

    回家路上,计一舟问徐晏宁:“你们家肥料够不够?”

    “不是特别够。”徐晏宁说:“沤肥别的都好说,主要是粪还是太少了。”

    计一舟给徐晏宁写了个绿肥的使用方法,“第二波作物收了之后你用这个法子试试,绿肥埋一个冬天等开春的时候刚好腐熟,能直接翻土后使用。”

    徐晏宁冲计一舟甜甜一笑,“那就多谢载之啦。”

    “好的,收下你的感谢了。”计一舟说:“你秋小麦就用六百三十斤那个法子先试一试吧,刚好我不用去找别人再来做这个对比项目了。”

    “对比项?”徐晏宁又听到一个陌生的词汇。

    “到时候这个法子出来了总要让普通庄稼人去种植是不是?他们种植起来肯定没有我种的精细,你现在就代表着之后的大众,跟我种的做一个对比,到时候就知道产量差别具体在什么范围了。”

    计一舟说完徐晏宁秒懂,“你是想让我正常种植,不要跟你一样一直记录数据。”

    “对,我就是这个意思。”计一舟说:“我本来想等开春再叫上鹤宵跟怀璋和你们一起种,现在刚好你赶上了,就直接把法子给你,你安排下去吧。”

    “怀璋要知道了,又该“绑架”小宝了。”徐晏宁说。

    “ 害,等会儿回去就给他们写。”计一舟笑笑。

    陈意安每回自己抢不到书店的译版《九州志》都会把小宝给抱走,让计一舟带着书去解救小宝。

    幼稚死了,偏偏他还乐此不疲,小宝也配合他。

    计一舟回家的时候,家里还挺热闹。

    计一舟先回去换了身衣服,再去前厅的时候所有人都向他看了过来。

    “晏宁回家了,你快些回去吧。”计一舟冲徐修和抬了抬下巴,“晏宁跟着我去的,发生了啥他都知道。”

    “我就说我好像是忘记了什么事情。”徐修和连忙起身道过别之后就走了。

    宁元昭给他倒了杯茶,“今天怎么样?”

    计一舟漫不经心地小啜了一口,“还行,目前的数据还算满意。”

    “计大人你可别卖关子了,我要好奇死了。”柳弗云急吼吼地说道。

    计一舟故作神秘地笑了笑,吊足了人的胃口,过了一会儿他才把这回试验田里的产量说了出来。

    “这么多?”陈意安大惊小怪,“我以前觉得宁家村一亩地四百六十斤已经是高产了,没想到居然还能增产。”

    “这只是目前的数据,具体情况还要等再做几轮试验呢。”计一舟说得风轻云淡。

    “计大人还真是谦虚。”顾清难得接话。

    顾青和柳弗云就是好奇,跟着来问一问试验田的情况,这会儿知道了自己想知道的,天色又晚了下来,他们便先走了。

    剩下他们哥几个,计一舟让人取了纸笔现场给他们抄了一份培育方法,又增加两个人帮自己做试验对照组。

    等人全都走了之后,计一舟才问起宁元昭:“又要开始忙起来了对吧?”

    “嗯,下半年准备俢《礼记》”宁元昭说:“说忙也不算特别忙,就跟之前一样。”

    “局势还好吧?”计一舟问。

    “说不上很好,”宁元昭想了想:“暂且还行,不过不管好不好,都对我们影响不大。”

    “影响不大?”计一舟伸长脖子歪头看他,“那你之前整天回来就唉声叹气的是做什么?”

    宁元昭笑笑,“想让哥哄哄我呗。”

    那时候苦恼是真的苦恼,外边那些话不可能对他们没有影响。

    不过事情都过去了,就没有必要再去想当时发生的不愉快了。

    计一舟无语,抓着他的帽子摇晃着他的脑袋,还在上边拍了一下,回房间收拾收拾准备睡觉了。

    宁元昭好好地编书,计一舟依旧两头跑,观察秋小麦和春小麦的变化。

    秋小麦还有个越冬期,一直到第二年的三月左右才会返青,五月底六月初才能收获。

    麻烦还是有一些麻烦的,主要是计一舟到了冬天就不怎么爱出门,冻得慌。

    在此之前,计一舟还得去把地里那些金贵的葡萄苗苗给保护起来。

    现在葡萄苗长得还不够大,不能直接移植到山上,

    要是这些苗苗自然越过一个冬天还没有死的话,到了明年就不会再有失去苗苗的风险了。

    要想苗苗长得好,防寒措施少不了。

    不到一年的葡萄苗还是个小宝宝,防护措施就必须做得很好才行,

    这样不足一年的小苗一般都用埋土加覆盖层保温。

    为了防止把幼苗直接埋土导致枝条腐烂,需要先在枝条上覆盖 玉米秸秆或者草帘,之后在草帘上边用没有大土块儿的疏松的土壤覆盖植株。

    并且需要扩大覆盖范围,确保根系也不被冻伤。

    计一舟抽了一天时间,急吼吼地去庄子上把事情给办了,不然再等几天他就能把事情忘记得一干二净,

    然后小苗苗就全部被冻死了。

    得不偿失。

    早解决完,早完事儿。

    都到了能给小苗苗做保温措施的时间了,那距离过年其实也没有几天了。

    计一舟又开始了各种躲宴会的日常,能让宁元昭去的就让宁元昭去,实在推不掉的就只能自己跑一趟。

    等参加完好几家的宴会之后,《九州志》的译版经过一年的时间也彻底更新完了。

    之后会偶尔印刷一些在店里,继续保持饥饿营销。

    开了年就能成套的跟游商交易了。

    现下他还得把他们自己家里的宴会给想办法办了。

    不过宴会主题是他年初就想好了的,他这会儿也就不慌不忙。

    拟好名单之后请常嬷嬷帮着看了看,没问题之后开始让宁元昭写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