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世蓉华 第190章 洗衣收钱
热门推荐:
双王开局,多个神豪系统很合理吧
都市美男历险记
江花玉面
末世:从成为亡灵帝君开始
谁给我的神位?真是害苦了我啊!
狱医
绝世天命大反派
龙珠:我有系统,你们修炼真慢
加入逐火,我是爱门门主
厨房这边,小五、草花几人在洗碗。
一名伙计抱着一堆衣服走过来,对小五道:“你有空的时候帮我们洗一下。”
小五抬头看了一眼,问:“有几件?”
“六件。”
伙计说着将衣服放到一个篮筐里,然后掏出十几文钱给小五。
小五接过钱,塞进腰间,伙计离开干活去了。
草花看不懂他俩之间的操作,但又不好问。
小五蹲下继续洗碗,对草花几人道:“东家规定了我们不用给他们洗衣服,如果要洗,让他们给钱。”
草花惊诧:“洗衣服还要给钱?!”她觉得下人洗衣服是理所应当。
小五道:“他们人太多了,我们洗不过来。东家规定,大家衣服各洗各的。再说了,我们自己也有事情要做。”
草花想都没想,脱口问道:“我们有什么事情要做?”
“洗菜做饭、碾米磨面,厨房里的所有事情。”
小五向她们几人介绍厨房要做的活。听着她一一介绍,草花发觉厨房事情还是挺多的,不过,洗衣服收钱,闻所未闻。
草花问:“那帮他们洗衣服,这钱是怎么算、收多少?”
小五道:“随便,你想收多少就收多少,东家没有规定。”
“那你是收多少?”
“两文钱一件。”
草花暗暗琢磨:两文一件,十件就是二十文。她以为卖身为奴,不会有收入,没想到洗衣服居然还能挣钱!
小满、桑儿也是满眼新奇,她们洗过无数衣服,但从未因此得到一文钱。
小五道:“不过他们会花钱洗衣服的只是一部分人,不是所有人。”
这个草花能理解。花钱洗衣服,只有“公子哥”才会干的事情,以她所见,大家都是干苦力的,怎么有的人就那么“奢侈”呢?
草花问出心中疑惑。
小五道:“会花钱洗衣服的,都是荣公子的人,他们不差钱。”
“荣公子?”
小五解释,荣公子的人大部分在纸坊上干活,他们的吃穿用度荣公子都包了,不过,东家另外还给他们发工钱。
草花听得一头雾水,搞不清其中的关系,小五给她解释。
正说着,少华抱着一堆衣服跟在徐蓉身边走过来。
徐蓉道:“草花、小满、桑儿,这是给你们的衣服。”
三人看少华手中抱着的衣服,颜色鲜艳,看起来料子很好。
徐蓉道:“这些都是旧衣服,可能不太合身,不过目前就只有这些,你们将就着穿,不行就自己改一下。”
三人看衣服还很新的样子,哪里旧了?甚至比徐蓉身上穿着的还好。
草花道:“东家,那么好的衣服,你留着自己穿吧!”
徐蓉摇头:“我不穿,给你们了。”
她让少华将衣服放下,然后两人离开。
看着东家给的衣服,草花几人有些兴奋,这么好料子的衣服,她们还从未穿过。
……
给完衣服,少华、徐蓉回屋。
徐蓉觉得有点困,上床睡会,少华也上床陪她。
“你没事情做了么?”徐蓉闭眼小憩。
“我的事情就是陪你。只有最后几天了。”
离开的日子近在眼前,少华不想去纸坊,也不想去工地。
上次少华离开一个月,徐家已自然形成新的管理框架:邹子义,相当于徐家总管;邹长青、袁高、小五,相当于各处管事。
说“相当于”是因为徐蓉也没有任命,他们自然而然形成的。
之前厨房是家秀管事,袁婆次之,但是她们离开后,自然而然变成了小五。
说实在的,现在即便徐蓉、少华都不在家,他们也能按部就班、做好每天该做的事。
“对了,你们砌的烤炉什么时候能用?”徐蓉闭着眼,半睡不睡。
“明天,泥干了就能用。”少华从背后搂着徐蓉。
“行,那我们明天试试烤面包、烤饼干。”
这些食物是为少华他们长途准备的,其实徐蓉还想烤许多东西,不过那些等以后再说。
……
转眼过了几天,跟拓跋于荣离开的伙计回来了一个。
他是来告知:车队已经到达重阳县城,可以出发了。
第二日一大早,少华和母亲一行人出发,徐蓉和宋嬷嬷一直将他们送到村口。
原本徐蓉想让宋嬷嬷跟邵母一块去,万一路上生病什么的,有位大夫要好些。邵母说不必,她也略懂医术,不必带上宋嬷嬷。何况有拓跋于荣在,假如真有什么问题,她相信拓跋于荣会安排妥当。
不得不说,邵母很信任拓跋于荣,相信他的能力。至于自己儿子,在娘亲眼里,无论多大都好像是长不大似的。
这大概就是“自己家孩子”与“别人家孩子”的区别,即便他俩年纪差不多。
……
送走少华,徐蓉心里有种落寞感,不过她劝慰自己:就当少华他们是出去跑生意了。你看电视剧里,什么晋商、徽商,他们不都是放下妻儿,一出门就三年五载,顶多过年时回来一趟么。
她劝自己要相信少华,他懂得如何照顾自己。
……
话说,邵母一行马车到达县城。别忘了,这里还有姚湘云。
邵母要带姚湘云一块去邵州,让她在邵州照顾儿子的饮食起居。
少华反对。为此母子俩差点吵起来。
拓跋于荣劝少华:“带上吧!你就把她当个下人使唤。她挂着你妻子的名头,你总不能把她一直晾在这里吧?”
少华恼怒:“要是蓉儿知道了会怎么想?”
拓跋于荣道:“你只要别跟姚湘云生下孩子,玉蓉她不会在意的。”
不得不说,拓跋于荣脱离不了这个时代男人的想法——男人三妻四妾是正常。
至于拓跋于荣自己为何洁身自好、至今未婚?不是他要找个心爱的人,而是他的婚姻是很重要的政治资源,要留着联姻。
在联姻之前,拓跋于荣不想让自己有瑕疵。假如哪个女人怀上他的孩子,那都是王爷之子,将来对他娶正妃有影响。
在拓跋于荣的力劝下,少华看母亲被自己气的不轻,于是勉强同意,让姚湘云在路上照顾母亲。正好宋嬷嬷没有同行,让姚湘云补缺。
……
县城发生的事,徐蓉一无所知。
她依然按部就班的生活着。
一名伙计抱着一堆衣服走过来,对小五道:“你有空的时候帮我们洗一下。”
小五抬头看了一眼,问:“有几件?”
“六件。”
伙计说着将衣服放到一个篮筐里,然后掏出十几文钱给小五。
小五接过钱,塞进腰间,伙计离开干活去了。
草花看不懂他俩之间的操作,但又不好问。
小五蹲下继续洗碗,对草花几人道:“东家规定了我们不用给他们洗衣服,如果要洗,让他们给钱。”
草花惊诧:“洗衣服还要给钱?!”她觉得下人洗衣服是理所应当。
小五道:“他们人太多了,我们洗不过来。东家规定,大家衣服各洗各的。再说了,我们自己也有事情要做。”
草花想都没想,脱口问道:“我们有什么事情要做?”
“洗菜做饭、碾米磨面,厨房里的所有事情。”
小五向她们几人介绍厨房要做的活。听着她一一介绍,草花发觉厨房事情还是挺多的,不过,洗衣服收钱,闻所未闻。
草花问:“那帮他们洗衣服,这钱是怎么算、收多少?”
小五道:“随便,你想收多少就收多少,东家没有规定。”
“那你是收多少?”
“两文钱一件。”
草花暗暗琢磨:两文一件,十件就是二十文。她以为卖身为奴,不会有收入,没想到洗衣服居然还能挣钱!
小满、桑儿也是满眼新奇,她们洗过无数衣服,但从未因此得到一文钱。
小五道:“不过他们会花钱洗衣服的只是一部分人,不是所有人。”
这个草花能理解。花钱洗衣服,只有“公子哥”才会干的事情,以她所见,大家都是干苦力的,怎么有的人就那么“奢侈”呢?
草花问出心中疑惑。
小五道:“会花钱洗衣服的,都是荣公子的人,他们不差钱。”
“荣公子?”
小五解释,荣公子的人大部分在纸坊上干活,他们的吃穿用度荣公子都包了,不过,东家另外还给他们发工钱。
草花听得一头雾水,搞不清其中的关系,小五给她解释。
正说着,少华抱着一堆衣服跟在徐蓉身边走过来。
徐蓉道:“草花、小满、桑儿,这是给你们的衣服。”
三人看少华手中抱着的衣服,颜色鲜艳,看起来料子很好。
徐蓉道:“这些都是旧衣服,可能不太合身,不过目前就只有这些,你们将就着穿,不行就自己改一下。”
三人看衣服还很新的样子,哪里旧了?甚至比徐蓉身上穿着的还好。
草花道:“东家,那么好的衣服,你留着自己穿吧!”
徐蓉摇头:“我不穿,给你们了。”
她让少华将衣服放下,然后两人离开。
看着东家给的衣服,草花几人有些兴奋,这么好料子的衣服,她们还从未穿过。
……
给完衣服,少华、徐蓉回屋。
徐蓉觉得有点困,上床睡会,少华也上床陪她。
“你没事情做了么?”徐蓉闭眼小憩。
“我的事情就是陪你。只有最后几天了。”
离开的日子近在眼前,少华不想去纸坊,也不想去工地。
上次少华离开一个月,徐家已自然形成新的管理框架:邹子义,相当于徐家总管;邹长青、袁高、小五,相当于各处管事。
说“相当于”是因为徐蓉也没有任命,他们自然而然形成的。
之前厨房是家秀管事,袁婆次之,但是她们离开后,自然而然变成了小五。
说实在的,现在即便徐蓉、少华都不在家,他们也能按部就班、做好每天该做的事。
“对了,你们砌的烤炉什么时候能用?”徐蓉闭着眼,半睡不睡。
“明天,泥干了就能用。”少华从背后搂着徐蓉。
“行,那我们明天试试烤面包、烤饼干。”
这些食物是为少华他们长途准备的,其实徐蓉还想烤许多东西,不过那些等以后再说。
……
转眼过了几天,跟拓跋于荣离开的伙计回来了一个。
他是来告知:车队已经到达重阳县城,可以出发了。
第二日一大早,少华和母亲一行人出发,徐蓉和宋嬷嬷一直将他们送到村口。
原本徐蓉想让宋嬷嬷跟邵母一块去,万一路上生病什么的,有位大夫要好些。邵母说不必,她也略懂医术,不必带上宋嬷嬷。何况有拓跋于荣在,假如真有什么问题,她相信拓跋于荣会安排妥当。
不得不说,邵母很信任拓跋于荣,相信他的能力。至于自己儿子,在娘亲眼里,无论多大都好像是长不大似的。
这大概就是“自己家孩子”与“别人家孩子”的区别,即便他俩年纪差不多。
……
送走少华,徐蓉心里有种落寞感,不过她劝慰自己:就当少华他们是出去跑生意了。你看电视剧里,什么晋商、徽商,他们不都是放下妻儿,一出门就三年五载,顶多过年时回来一趟么。
她劝自己要相信少华,他懂得如何照顾自己。
……
话说,邵母一行马车到达县城。别忘了,这里还有姚湘云。
邵母要带姚湘云一块去邵州,让她在邵州照顾儿子的饮食起居。
少华反对。为此母子俩差点吵起来。
拓跋于荣劝少华:“带上吧!你就把她当个下人使唤。她挂着你妻子的名头,你总不能把她一直晾在这里吧?”
少华恼怒:“要是蓉儿知道了会怎么想?”
拓跋于荣道:“你只要别跟姚湘云生下孩子,玉蓉她不会在意的。”
不得不说,拓跋于荣脱离不了这个时代男人的想法——男人三妻四妾是正常。
至于拓跋于荣自己为何洁身自好、至今未婚?不是他要找个心爱的人,而是他的婚姻是很重要的政治资源,要留着联姻。
在联姻之前,拓跋于荣不想让自己有瑕疵。假如哪个女人怀上他的孩子,那都是王爷之子,将来对他娶正妃有影响。
在拓跋于荣的力劝下,少华看母亲被自己气的不轻,于是勉强同意,让姚湘云在路上照顾母亲。正好宋嬷嬷没有同行,让姚湘云补缺。
……
县城发生的事,徐蓉一无所知。
她依然按部就班的生活着。